您现在的位置是:商家资讯

青岛记忆:老青岛抹不去的记忆,你还记得当年的“大通道”吗?

2019-10-22 16:01商家资讯

简介" 当年,把两节车厢之间用转盘连接起来的公交车,大家叫它“大通道”,又叫“大转盘”,从外面看,车厢中间就像手风琴一样。这种“大通道”车厢长,减震效果差,乘客一般都不愿坐在后面。因为遇到刹车或路面颠簸,坐在后面的人能从座位上给颠起来。车辆拐弯时...

"

当年,把两节车厢之间用转盘连接起来的公交车,大家叫它“大通道”,又叫“大转盘”,从外面看,车厢中间就像手风琴一样。这种“大通道”车厢长,减震效果差,乘客一般都不愿坐在后面。因为遇到刹车或路面颠簸,坐在后面的人能从座位上给颠起来。车辆拐弯时,大转盘就会吱扭吱扭地向左转或向右转,站在转盘附近的人经常会挤到一块儿。

青岛记忆:老青岛抹不去的记忆,你还记得当年的“大通道”吗?

对于当时的公共交通,大通道公交车可谓功不可没,在缓解乘车难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大通道最大的优势就是载客量大。但由于当时的条件所限,大通道本身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是跑得慢。由于大通道上面坐的人较多,车辆的发动机马力有限,而岛城的道路变化起伏较大,大通道上坡时非常缓慢。另外由于车型较大,活动也不灵活。

二是常坏车。由于大通道车自身的不足,在营运过程中经常坏车,而后面来的车上乘客也很多,这便引起了市民的不满。

三是密封性差。前后车厢铰接的地方密封性差,常常坐在这里的乘客下车时双腿双脚都是灰尘。下雨天,这些地方也经常漏雨,冬天还特别冷。

四是间隔时间长。那时候,十多分钟一趟车是经常的事。

青岛记忆:老青岛抹不去的记忆,你还记得当年的“大通道”吗?

“大通道”的学名叫铰接式公交客车。青岛第一辆“大通道”出现的时间是在1971年,当时在沧口的7路公交线上运营。它由公交集团所属客车制修股份公司的前身DDD公交客车装修厂制造。据客车制修股份公司负责人介绍,“大通道”诞生的历史原因,主要是为了解决乘车难问题。这种车容量大,固定座位通常是31个D35个,一般定员在120人D140人,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大通道”往往发挥了超常的能量DDD乘客多达200人以上。这也不禁让那些年长一些的市民,回忆起当年乘坐“大通道”时“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挤在一起,以及汽车爬坡慢如蜗牛甚至会“死火”的情形。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大通道”共经历了三代。三代车的主要区别表现在车身和配置的不同,以及安全性、美观性和舒适性上。第一代“大通道”是公交客车装修厂从上海借来图纸,自己加工制造的;随后就是自己改进设计并生产制造。该厂三代“大通道”总共生产了300多辆,并在1987年通过了市级技术鉴定。除此之外,我市还从上海客车厂购入了约300辆“大通道”用于公交线路的营运。

“大通道”的顶峰时期是1994年底。到这年年底,公交车辆的总数为866辆,而在线营运的“大通道”发展到608辆,其中包括电车108辆。因此,在当初市区的36条线路上绝大多数都能看到“大通道”那忙碌的“身影”。当时“大通道”数量占公交车辆总数的70%左右,但是客运量却占了85%以上,其历史功绩实在不可埋没。

青岛记忆:老青岛抹不去的记忆,你还记得当年的“大通道”吗?

随着公交集团改革和发展步伐的加快,公交车型的更新换代也开始逐步向高档化、舒适化迈进。在此形势下,“大通道”自身由于体积大、速度慢、占路资源多等不足,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市从1995年起就停止生产铰接式公交客车。从此,“大通道”由辉煌走向衰退。2004年最后一批”大通道“退出历史舞台。

从最初的几辆到鼎盛时期的八百多辆,再到最后一辆“大通道”停止营运,“大通道”见证了岛城公交发展的风风雨雨,也伴随着岛城几代人几度春秋。

“大通道”的退出,虽说也是青岛公交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很多老青岛人依然会在很长时间里怀念着它,怀念着那个年代......

你坐过“大通道”吗?欢迎留言评论,一起来说说当年的回忆!青岛记忆:老青岛抹不去的记忆,你还记得当年的“大通道”吗?

来源:青岛城市档案

"

Tags:青岛,记忆,抹不,去的,得当,年的,大通道,当年,两节,车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