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商家资讯

青岛城市档案:劈柴院改造前旧影,青漂族最古老的回忆

2019-03-27 12:40商家资讯

简介本文作者为网友“蚂蚁书生”,发表于2004年12月,描述了十多年前劈柴院改造前苍老破落的的实景。劈柴院承载了太多人的记忆,这种记忆不单纯是属于老青岛的,还有无数的城市移民的。文中图片源自网友“碧海琴屿”及网络,向原作者表示感谢! 初冬的午后,天空...

本文作者为网友“蚂蚁书生”,发表于2004年12月,描述了十多年前劈柴院改造前苍老破落的的实景。劈柴院承载了太多人的记忆,这种记忆不单纯是属于老青岛的,还有无数的城市移民的。文中图片源自网友“碧海琴屿”及网络,向原作者表示感谢!

初冬的午后,天空中下着缠棉的细雨,我一个人迷失在劈柴院苍老破落的院落里。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变迁,劈柴院彻底苍老了,就像一个风烛残年的流浪老人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坐以待毙,等待它的不知道是凤凰涅磐更上一层楼还是轰然倒塌往昔只堪回忆。




站在风雨中,我在思考一百年前,有多少和我一样的人背井离乡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开始了他们命运中的以为伟大征程。一个诗人说过:“只有征服者,才晓得生命的意义。”我不知道移民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从一无所有到儿孙满堂算不算一次征服。或许100年前的今天也是如此的清冷,流亡的人群踏着胶济铁路的泥泞来到这个繁荣与贫困并肩的城市,除了时间,我们是多么相同的城市移民呀!





一个苍老的妇人在天井一样的院落上空拼命地咳嗽,她心有余而力不足地挣扎惊破了我的沉思。春天,我曾经在天井上的二楼和老太太进行了一次对话,那时候老太太身体还十分硬郎。老太太姓马,4岁的时候随着父母来到青岛,七十多年来一直住在劈柴院,已经80岁高龄了,无儿无女,孤苦伶仃,靠政府救济。老太太还说自己是这个大院里最后一个住户了,因为这里要拆迁,凡是有点钱的都搬走了,估计自己是等不到拆迁之后的日子了。只隔半年,老太太的身体就已经虚弱到这等地步,腰都直不起来了。老太太不仅是劈柴院的变迁发展的见证者,更是劈柴院繁荣到衰落的缩影,在城市化进程中渺茫的前途和无人可以挽救的境地正是她们的同病相怜之处,而她们又活生生的拥抱在一起,等待着对她们命运的最后一次宣判,唯一的结果就是灭亡,只是时间没有确定罢了。



《青岛百吟》是一本非常珍贵的青岛历史文献,具有极高的史料参考价值。正如青岛诗词界前辈吴心秋老师的评价:“百吟惊世珍,沧桑历历记传真。工商国事无遗漏,风土人情明细分”。《青岛百吟》完成于1929年。根据官方档案记载,当时的劈柴院里的确有许多木板房,这些木板房应该就是《青岛百吟》中的“劈柴架屋”,这一点两者是相吻合的。而问题的关键是,劈柴院出现木板房之前,是否已经有了“劈柴院”或“劈柴市”之说呢?


二十世纪初期,在今天东方贸易大厦和国货一带存有大面积的树林,当时德国人出于军事和城市规划的需要集中居住在中山路南段的前海一线,而外地移民到达青岛之后出于务工的需要就在临近青岛区的中山路北段居住。那时候的移民多为高密、聊城、青州等山东本省人,他们经常到附近的树林里砍柴运回家用于生活做饭取暖,当然也有人以出卖劈柴为生,久而久之,劈柴院的名字就在这里传开。因为“劈柴院”的质朴,这个名字一直经久不衰,甚至今天的许多饭店都还以靠上“劈柴院”而自豪,走在河北路上可以看见好几家以劈柴院为名的饭店,当然多为挂羊头卖狗肉的货色,而且报纸时有报道这里饭店宰客的事情,真是让人为“劈柴院”的名声晚节不保而担忧。





劈柴院是真正意义的早期青漂族的聚集地,工匠、艺人等三教九流各行各业应有尽有。虽然都是贫苦人群,但人的潜意识仍然按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原则把劈柴院分割得条理分明。劈柴院的几个大院在无意中就按照职业习惯给划分了,45号院是唱大鼓的居住的地方,18号院是剃头匠聚集的地方。但劈柴院不是单纯的大院,它的院落形式更加复杂,院中院这种很独特的居住环境恐怕在青岛早期大院居住环境中独树一帜,最多的一处是38号院,居然有三重院,走进去像迷宫一样。不知道当年的建设者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劈柴院曾经极度辉煌过,当年周末逛街里(即中山路)到劈柴院喝一碗豆腐脑是一种很高雅的享受,估计当时的心里和现在农村孩子吃顿肯德基差不多。80年代,中山路附近许多学校中小学生的午餐就是花几角钱去劈柴院喝上一碗香甜豆腐脑。不过今天这里卖豆腐脑的就是只有一家了,外面墙皮上的油漆字迹已经斑驳难辨。几十年过去了,劈柴院早已物是人非,但那透着豆花清香的豆腐脑口味依然没有变化,这家豆腐脑店经营的类别很单一,豆腐脑、馅饼、鸡蛋、酱肉、水饺,几十年来经营的品种就这些。在统一配送十分发达的今天,这家豆腐脑店依然保留自己磨黄豆手工做豆腐的习惯,也使得味道多少年来一直保持与众不同。别看店面小,名气却可伸展到国外。前几天,一个新西兰女留学生因为在网络上看见劈柴院的豆腐脑十分有名,便带着到中国旅游的母亲来品尝了一次。据说,当年西哈努克亲王下榻八大关宾馆还曾经委派贴身警卫到劈柴院半夜扣门请求为其做一席豆腐,这个故事至今在劈柴院还美名传扬。不知道劈柴院还有多少故事将随着劈柴院的拆迁而彻底消逝,真是青岛文化的一笔重大损失。







曾经极度辉煌的劈柴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许多院落已经人去楼空,扶梯烂穿,摇摇欲坠。许多人对于面临拆迁中的劈柴院不胜惋惜,因为劈柴院承载了他们太多的记忆,而这种记忆不是单纯老青岛的,还有城市移民的,或许在青岛的建筑群中,唯一能引起老青岛和城市移民共同关注的只有劈柴院。劈柴院,青漂族最古老的回忆就这样一步步地远去。(来源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整理:何良庆)

Tags:青岛,城市,档案,劈柴,改造,前旧,漂族,最古,老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