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商家资讯

在青岛长大,看长大的青岛

2019-01-21 07:40商家资讯

简介小时候,青岛有多大? 大概是为数不多的从三岁开始就要体验青岛究竟有多大的孩子了。母亲在青岛碱厂上班(那时候还叫青岛化肥厂),三班倒。妹妹那时候刚满周岁,大病初愈的姥姥当然照顾不了两个孩子,于是三岁的我只能跟着妈妈一起三班倒,去遥远的化肥厂幼...

小时候,青岛有多大?

大概是为数不多的从三岁开始就要体验青岛究竟有多大的孩子了。母亲在青岛碱厂上班(那时候还叫青岛化肥厂),三班倒。妹妹那时候刚满周岁,大病初愈的姥姥当然照顾不了两个孩子,于是三岁的我只能跟着妈妈一起三班倒,去遥远的化肥厂幼儿园了。

那时候说的遥远是真实的。尤其是早班,六点接班,但是我和妈妈要在3点多起床,匆匆忙忙收拾停当,从河南路的家里出门,去赶清晨第一班5路电车。记忆中,这段日子很模糊,只有三岁的年纪应当记不得多少事情,但胜利桥的车站是有点印象的,以至于过了很多年之后,还能记起22路车出发时那段桥下的漫水路。后来有了24路,虽然去车站要多走不少路,但是毕竟不用倒车,方便了许多。还记得那会听母亲说起24路车一直到钢厂,比化肥厂还要远。

或许在那个年代,青岛就是这么大了,最北边的娄山后已经是遥远的乡村。小学的时候每年要去湛山给烈士扫墓,印象中到过的最东边的地方,大概也就是延安三路了,再往东走依旧是乡村。初中毕业的时候,同学们一起去石老人,约好在浮山所集合,那会浮山所的25路总站还在湛流干路上,南侧是一片农田,北边好像也是菜地,孤零零的一排铸铁栏杆算是车站的标志了。

那时候的五四广场还是麦田吧

九十年代初,在一家电脑公司跑业务,有一次在山东路和客户谈完事情,说起要去燕儿岛路的东航大厦,客户很热情的把我拉到东面的窗前,向东指着跟我说,“不用走湛流干路。你看,从这里走,穿过那片田,再过个小桥,然后有条小路继续往前走,没多远就到了。”于是,骑着摩托车,按照客户所说,果然到了燕儿岛路。很久以后想明白,客户给我指的路,现在叫闽江路。那座小桥不知道是不是就是跨过云霄路的大沟的桥呢?

的确,那个时候,青岛就是那么大,常常和外地的朋友说起青岛,青岛就是个三角形,东面是山,西面和南面是海。1998年,工作单位搬迁,到了午山脚下,321路公交跟着通到了校门口,青岛依旧是在这个三角形里面。这也就难怪当年青岛海牛的那个从上海来的球员会说,青岛真小,打个车起步费能到大部分地方。因为现在才知道,从如今的市北区政府到娄山后不过只有十几公里。

一战,是青岛第一场战争,当仲家洼被攻陷,德军就投降了,因为那是青岛的界限;解放战争时,午山又成为青岛最后激烈争夺的防线,午山被占领,国民党军队也就开始登船逃跑了。所以,在青岛的前三十年,城市的边界就是海泊河和台湛路;青岛的前六十年,城市的边界则是李村河和现在的松岭路。

年龄在慢慢增长,青岛也在慢慢长大。如今,坐地铁去会场村成了我经常做的一件事情,而且还远远没到城市的边缘。周末有朋友约见,说了城阳的一个地址。虽然无数次去过城阳,但是以前总是开车走高速。恰好下午无事,便想干脆坐公交吧,查了下家门口居然正好有公交到要去的地方,于是便坐上374路出发了。总以为路上应该还会有乡村的痕迹吧,至少李村河城阳之间的那一段似乎应该是。然而,一路上没有了乡村,一路上全部都是城市。原来,城阳已经不是一个和城区隔开的卫星城,城阳已经与主城区融在了一起。

会场村的日出

再看看高新区,蓝色硅谷。西海岸,这一个个城市周边的卫星城,俨然已经成了现代化的新城区,与这些地方相比,香港路都让人感觉有些落魄了。

西海岸

唐岛湾

青岛的确是长大了,再也不是那个小小的三角形,正真的变成一个大都市。但是同时,这又是一个变小了的青岛,一切的遥远都似乎被拉到了眼前。

Tags:青岛,长大,看长,大的,小时候,青岛,多大,大概是,为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