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商家资讯

凤凰网青岛专栏 | 张姝彦:详解5S管理!优秀的孩子是这样炼成的

2018-11-29 09:20商家资讯

简介很多貌似高深并且在经营上创造巨大效益的管理方法其实就是一些“好行为”的总结,管理就是基于个体的“好行为”、“好习惯”放大到整个团队中产生的效果。 我们往往是成年之后才有机会接触这些方法,通过不断的对照来完成自我修正的过程。如果从小应用,内化...

很多貌似高深并且在经营上创造巨大效益的管理方法其实就是一些“好行为”的总结,管理就是基于个体的“好行为”、“好习惯”放大到整个团队中产生的效果。

我们往往是成年之后才有机会接触这些方法,通过不断的对照来完成自我修正的过程。如果从小应用,内化为行为习惯,岂不大有裨益。

撰文/?张姝彦

编辑/?王赵童




好的管理方法是可执行性强的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之前常常接触到一些人员选择评价、干部选拔使用等涉及公司组织发展的事情。随着管理工具的不断深化升级,对于人才的评价也不再局限于“领导看着顺眼”那么简单,为了保证人员任用上更加科学、全面,各种的评测工具和评测方法也都纷纷加入进来。

从经常见到的360°测评,到通过测评软件完成的领导特质评价等等,对于“真正”人才的不断探究,人类始终没有停下不断求索的脚步。




这些被评价的人中不乏牛人大咖,年薪百万或几百万,和他们共处,看到很多人云淡风轻于风云际遇间,走在一条晋升的坦途上,也看到很多人能力卓绝、挥斥方遒却常把自己逼入墙角。于是我常常思考:牛人是如何炼成的?

思考之下,觉得:第一,他们往往有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所有的团队管理都是基于成功的自我管理。第二,团队位置越高,越体现出好情商胜过好智商,好性格胜过好能力。其实,真正的管理就是内化于价值观的行为哲学,正是好行为养成了好习惯,好习惯构成了好性格。

从参加工作开始,不断接触各种管理方法,其中尤其以西方的管理方法居多,从落到实处的“时间管理”到不断升级的“个人领导力”,西方的管理思想往往都是从改变行为着手,通过不断的重复与坚持养成习惯,进而影响价值观。




这也是为什么西方管理方法在国内始终大行其道的原因,除却西方自身的管理能力的确胜我们一筹之外,我觉得有一条重要的原则也需要注意,就是:有理论、有方法、可执行性强。

也是通过不断的实践,我逐渐发现,这些貌似高深并且在经营上创造巨大效益的管理方法其实就是一些“好行为”的总结,管理就是基于个体的“好行为”、“好习惯”放大到整个团队中产生的效果。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在思考:能不能把这些大人们的管理方法应用于孩子的教育培养上呢?我们自己往往是成年之后才有机会接触这些方法,通过不断的对照来完成自我修正的过程。如果从小应用,内化为行为习惯,岂不大有裨益!




5S管理在孩子身上的应用


我无意于抹杀孩子的童真,强行灌输大人的行事方法,只要善于思考,实施变通,这些好方法一定可以应用于家庭教育中。




然而,想法终究是想法,真正促成我下定决心改变的一定是对现状的不满。彼时孩子五岁,玩具、书各有一大堆,相信每个妈妈都体会过刚收拾过的房间瞬时乱成一团,仿佛被轰炸过的无助感。在经历了无数次崩溃之后,我决定在家里推行5S管理。

我在孩子身上应用的5S管理,做了适当的变通,并且仅截取了可应用部分。5S本指由“S”打头的5个日语词汇,分别为: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


第一步:我的5S从“整顿”开始,“整顿”的目的是进行分类和标示。我首先对家里的空间进行了重新的规划,随着女儿有了独立的房间之后,我将她的房间进行了区域划分,分为阅读区、学习区和玩具区。

进行大分区之后,我又开始着手对各区域进行小分类。以玩具区为例,首先我买了8个都有不同的颜色和动物标识的盒子,然后拉着孩子开始对她的玩具进行重新分类整理。


彼时孩子只有五岁,我们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把她的每一张小贴纸、每一辆小汽车,乃至她的各种我们认为早该扔掉的“宝贝们”都进行分类,并且找到了“家”。在过程中孩子全程参与,我仅提供分类的建议,之后也是她按照自己选定的顺序把这些盒子都摆在了玩具区的置物架上。

在第一次的分类中我没有强迫她扔掉我认为“不必要”的东西,所以分类的过程没有抵触情绪,这只是一次“玩具找家的游戏”。在此之后,当孩子再问我:她的某个玩具去哪儿了的时候,我都会一脸无辜的告诉她:“妈妈不知道,是你自己收的呀!”于是,总是看到她匆匆忙忙的返回玩具区,经过一番查找,高兴的说:“哦,在小熊盒子里!”、“在青蛙盒子里!”




再后来,我发现她常玩的玩具被挪到更方便取用的位置了,我想我的目的初步达到了。之后,我又不断强化在自己合适的区域做对应事情的要求,逐渐的,家里到处被玩具狂轰乱炸的局面大大改善。

第二步:“清扫”和“清洁”,我理解,应用在孩子身上就是分好类之后如何保持。对于成人来讲,一件事情重复21天方能养成习惯,对于孩子来说,基于天性恐怕需要的时间会更长一些。




我所做的是,每周六上午是集中的扫除日,每个人都要参与到清洁工作中,孩子也不例外,必须把一周以来错放、没有归类的东西放置到位。当然,她也不是那么情愿的参与此事,但是经过几次妈妈“不小心”误放或误扔她的“宝贝”的事故之后,孩子参与的热情明显高了许多。

另外,对于应邀来访的朋友的孩子,因为孩子们的区域都集中在一个房间,也就少了许多的追逐打闹,大人们也能安心聊个天。我要求女儿在小客人走后必须对房间收拾归位,在经历了几次抱怨后,我发现她会要求小客人离开前协助她一起收拾。事实证明,只要提供统一的标准和方法,任何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第三步:“整理”,区分“必要”和“不必要”的东西能够有效的利用空间。对于孩子来说,区分“必要”、“不必要”的东西是非常困难的,任何大人觉得不经意的东西,对于他们来说都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宝贝。

他们的宝贝可能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海螺皮,或者是一个曾经很特别的棒棒糖棍儿,这让爱整洁的妈妈们非常苦恼。对于6-7岁的孩子,他们的思维形式更多的停留在形象思维的阶段,所有的这些小物件正是他们记忆形式的载体,扔掉等同于删除记忆。

但是收纳的空间始终有限,如何解决这种矛盾呢?我试过这种办法:讲清原则的基础上让孩子做选择,例如为了放置新玩具腾空间。




合适的理由孩子们都能理解,她会自己判断,什么是坚决不能扔的,什么是可商榷的。对于孩子的选择我尽量不加干预,最终对于不得不扔的宝贝,统统让她自己拍照留存,因为有了这个方案,每次的“整理”工作都得以顺利且配合的进行。

最后,说到“素养”,无非是经过不断的重复形成良好的习惯。我觉得这绝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女儿今年十岁,从五岁开始一直照此执行,现在她自己房间的各个区域自己维护,除了各分区的大调整之外,我再不需要参与整理工作了,这的确让我感受到了工作量减少的便利。



既要参与又要放手

做孩子的楷模


5S应用对于孩子来说,我有三点心得:

第一、家长要“放手”,让孩子能够快乐且主动的参与到这个过程中,管理中有一个非常形象的“猴子理论”,说的就是任务在谁的身上,责任就由谁来承担。家长如果总是代替,那“猴子”就永远呆在你的肩上。




第二、家长要参与,从大分区的设置,到各种工具的选择无一不需要家长的智慧,从开始的方案策划到组织实施也都是以家长为主导的,孩子们只是个执行者。

第三、身为楷模,不断强化。要想让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那她必定是身处这个好习惯的氛围之中。你不能要求你的区域一片混乱,孩子的区域整洁清新。总之,孩子在不断成长,只有家长以身作则,才能持之以恒。




教育是一个漫长而且反复的过程,我也许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妈妈,但我喜欢教育实践,也享受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

作者简介

张姝彦:姝言舒语儿童教育工作室创始人,专注于有价值家庭教育方案的提供。曾经的HR高管,多年的工作经历阅人无数,深感社会人的职场动力与儿时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转行为执业心理咨询师,走进每个家庭,破解家庭教育难题。七零后辣妈,亲身养育小女一枚。算是心理咨询师中最懂管理的,懂管理的人中最懂孩子的妈妈。

Tags:凤凰网,青岛,专栏,张姝彦,详解,管理,优秀,孩子,这样,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