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商家资讯

青岛与济南:双城与双核

2020-02-22 07:29商家资讯

简介" 山东一系列的政策,都在试图打破均衡发展的模式,过渡到强省会与超级大城市为核心的时代。 2020年开始实施的地方GDP国家统一核算结果最近陆续公布。这是地方GDP统一核算改革正式实施后,各地首次根据国家统计局统一核算和授权发布GDP数据。 综合来看,广东...

"

山东一系列的政策,都在试图打破均衡发展的模式,过渡到强省会与超级大城市为核心的时代。

2020年开始实施的地方GDP国家统一核算结果最近陆续公布。这是地方GDP统一核算改革正式实施后,各地首次根据国家统计局统一核算和授权发布GDP数据。

综合来看,广东依旧一骑绝尘,表现稳定。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671.07亿元,比上年增长6.2%,成为我国首个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的省份,经济总量甚至超过了全球不少国家。而山东省在挤去“水分”后,GDP核减约万亿元。

作为山东省经济龙头的青岛市,201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741.31亿元,增长6.5%。2018年的数据修订后,由原来的12001.5亿元变为10949.38亿元,核减千亿元左右。在“同量级”的宁波、无锡、长沙、郑州“夹攻”下,青岛在全国城市GDP排名中的位次大概率将下滑至15名左右。在省内,自2017年开始,济南经济突然发力,尤其是合并莱芜后,2019年济南GDP达到了9443.4亿元,增速7%,很可能是山东省下一个破万亿元的城市。

青岛、济南同处一省,无论是经济总量的对比,还是科教文卫等综合实力的比拼,多年来经常上演“相爱相杀”的戏码。这种“弱省会”与强市的“双子星”组合在临海省份并不鲜见,沈阳与大连、南京与苏州、福州与厦门……当将视野置于更加开阔的世界,济南、青岛的命运呈现出一种微妙的相通:都在角逐国家中心城市,都有新旧动能转换的压力,都是区域经济的龙头而带动力不强……作为山东半岛经济群未来发展的两极,青岛有青岛的定位,济南有济南的目标,但山东的奋起,两座城市都责无旁贷。

青岛与济南:双城与双核

国家中心城市之争

如果只看经济总量,青岛显然比济南高一个量级。在山东省内,济南2018年才实现对烟台的反超,从第三名上升为第二名。此外,人均GDP、常住人口、财政收入等,济南与青岛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然而最近两年,济南有不少亮眼表现,从经济增速和对人才的吸引力来看,发展后劲较足。2018年,济南的人口增量是14万,青岛只有10万左右,这证明了济南对人口的吸引力在增加。

多年来,济南的“存在感”不可谓不低,GDP只占山东省的10%,其他省会城市大都在20%以上。“弱省会”的阴影长期笼罩下,不少人担心会形成“中间塌陷”。观察最近20年青岛与济南的经济总量,会发现青岛一直一马当先,济南处于追赶状态。这样造成了两个结果:一个是济南作为省会城市的竞争力弱化,另一个是鲁西地区因为缺乏强有力的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与胶东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也被以郑州为核心的城市群挤占了发展空间。

青岛与济南:双城与双核

▲山东将构建以济南、青岛为引领的“两圈四区、网络发展”总体格局

变化发生在2019年1月,莱芜市正式并入济南,济南区划面积由原来的7998平方公里增为10244.33平方公里,总人口由732.12万人升至869.75万人。山东省对济南的定位很明确:支持济南市全力打造央企和跨国公司中国北方的总部基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切实把济南这个“山东的龙头”扬起来。这是一个信号,代表在多年蛰伏后,济南要向强省会迈进。同时,与济南一样,青岛市也被寄予厚望,方向是“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提高综合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山东省的整体目标,就是“以同城化为方向,培育发展济南都市圈和青岛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山东半岛城市群”。从这个层面上看,青岛与济南的“双子星”关系还将继续。

与青岛相比,济南的独特优势在于区位独特,拥有深广的经济腹地。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于兰军认为,济南北连京津冀、南临长三角,西与中原城市群毗邻,地处多个国家重大战略的链接区域,战略意义突出,同时也是山东半岛城市群向中西部拓展腹地的战略前沿和参与环渤海地区合作的重要支撑,在协同区域发展进程中,有着其他城市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这是济南独有的优势之一。向西,济南可以配合郑州,向东,可以连接青岛,处于中心位置。

此外,长期以来,济南是全国范围内重要的交通枢纽。一个半小时到北京、三个半小时到上海,京沪和青银两大全国综合运输通道在济南交汇。已建、在建和拟建高铁将形成“米字形”布局,支撑着济南深度融入全国城市网络。在已获国家中心城市定位的国家中心城市里,很多是铁路枢纽城市。

在强省会之路上,济南手中的牌并不弱。

谁的野心更大

曾有一个说法“南有深圳,北有青岛”,青岛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学深圳、赶深圳”,要“解放思想,优化营商环境”,争取做“北方的深圳”;而济南则频频亮相京沪,要“对标上海”,学习借鉴上海营商环境建设和城市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拉升工作标杆。

两城的连连动作,可以看作扛起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大旗的担当之举。各自发力的双方,也关注到了对方的进步。一直以来,青岛是济南追赶的目标,然而去年年中,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的一番话引发了热烈讨论。“济南干部这两年来在双招双引、项目落地方面的状态和成效,的确值得青岛干部学习!”“济南正铆足劲冲刺一万亿GDP大关,我们要有紧迫感啊!”

青岛与济南:双城与双核

▲济南、青岛、烟台获2018年度山东省“双招双引”考核结果一等奖

济南在招商引资方面确实达到了历史上的新高度。2018年度,山东省双招双引考核中,济南和青岛同拿了一等奖。有媒体评价:“济南越来越有国际范儿了。全球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济南有;全球自动化技术隐形冠军企业,济南有;对标硅谷、中关村的创新谷,济南也有。最前沿、最尖端、最重头的项目为何青睐济南?济南式服务、济南式环境给出答案。”去年三月,济南公布《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分工方案》,为精准服务“双招双引”,济南还打造了一支由50个单位、100名“服务大使”组成的服务队伍,为项目落地和企业发展提供全过程、保姆式的“店小二”服务。

仅以去年5月底的济南营商动作作为参考:5月23日,“选择济南共赢未来”济南与中央企业合作对接会在北京举行,拿下39个、总投资额1395亿元的项目单;5月29日,济南代表团专门前往浦东新区行政服务中心,实地考察办事窗口,学习 “一窗受理、分类审批、一口发证”先进经验;5月31日,聚焦世界500强高质量“双招双引”推介会在上海举行,签约40个合作项目,总投资额达到1127亿元……5月下旬的短短10天内,济南代表团在京沪两地马不停蹄,北上南下,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共拿到2500亿元的招商项目。

无怪乎在与济南相比的时候,青岛会着急。青岛所标榜的一直是“开放前沿”,意图与深圳比肩的寓意也在于深圳一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在做到更进一步的开放上,青岛应该做出自己的特色。在“双招双引考核”中拿到了第一等成绩的双城,落地与实效的比赛才刚刚开始。

青岛与济南:双城与双核

▲“选择济南共赢未来”济南与中央企业合作对接会签订的1395亿元投资主要涉及总部经济、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

群山还是山丘

风物长宜放眼量。

一省推二市同时争取国家中心城市,似乎加大了胜算。这建立在一个不能忽略的事实上:山东当前区域发展战略能级不高,大城市不够大、不够强,辐射带动作用不足。“群山皆为山丘”,这是山东半岛城市群所面临的尴尬现实。

在全国范围内,一个省份拥有一两个超级大城市的不少,大城市对经济的辐射拉动作用明显。譬如,广东拥有深圳、广州、佛山3个GDP万亿之城,深圳、广州更是分庭抗礼,两城GDP之和占据广东的二分之一。江苏同样豪强并列,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皆过万亿。作为一个GDP超过7万亿的大省,山东目前仅有一个GDP过万亿的城市青岛,和一个准万亿级城市济南。这两者的体量与深圳、上海等相比,龙头带动作用偏弱,而超级城市的缺乏,使山东在吸引资源上明显处于劣势。山东一系列的政策,都在试图打破均衡发展的模式,过渡到强省会与超级大城市为核心的时代,这也成为其“举全省之力”发展济南的动力所在。

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在地方GDP实施统一核算之后,挤去了数字上的水分,其目的是向高质量发展要数字,这给很多城市带来了新的考验。向过去告别,重新站上起跑线,我们想看到的,是青岛、济南双城何时真正成为区域经济的“双核”。

青岛与济南:双城与双核

▲济青高铁开通,两城越走越近

《商周刊》记者 尹文丽

"

Tags:青岛,济南,双城,双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