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商家资讯

青岛为何会有这么多“区”?

2019-12-31 10:41商家资讯

简介" 纵观新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各种“区”层出不穷,成为中国道路的探索者、先行者和实践者。这些“区”的设立不仅仅为中国打开了“一扇窗”,更是打开了“一扇门”。 回看青岛,从“国家级新区”到“上合示范区”,再到“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等,随着一个个国...

"


纵观新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各种“区”层出不穷,成为中国道路的探索者、先行者和实践者。这些“区”的设立不仅仅为中国打开了“一扇窗”,更是打开了“一扇门”。

回看青岛,从“国家级新区”到“上合示范区”,再到“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等,随着一个个国家级“功能区”的落户,青岛也因此形成了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新格局,那么青岛为何会有这么多“区”?

撰文/?徐佳

审校/?庄建成

跟跑、并跑到领跑

“区”重塑城市新格局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这是一个关于“春天的故事”,此后,“深圳人”开始用“深圳速度”,缔造了一个关于“深圳特区”的奇迹。

鉴以往而知未来。数年来的发展成就显示,“区”的设立是新中国发展进程中一个成功且必然的路径选择,“国家级新区”也因此应运而生。在所有类型的城市新建区域中,“国家级新区”算得上是最稀缺的一种城市空间。从1992年第一个设立的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新区到雄安新区,全国的国家级新区一共才19个。

青岛为何会有这么多“区”?

2014年6月,青岛西海岸新区经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成为全国第九个国家级新区,从此便开启了属于她新的征程。作为全国唯一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的新区,西海岸新区利用自身国家级新区的政策、产业、区位等优势,不断开发重大合作成果,逐渐成长为青岛的一张“王牌”。

新区获批之后,西海岸新区从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人才改革以及发力海洋攻势等多方面齐驱并进,五年来,西海岸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3517亿元,年均增长10.9%,占全市GDP总值近30%;重点项目开工、竣工面积连年占全市一半左右,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5%;综合实力在19个国家级新区中稳居前三强。

青岛为何会有这么多“区”?

在对外开放方面,西海岸新区不断加快融入“一带一路”的步伐,形成了一系列国际经贸合作、产业转移、资源能源开发等重大合作成果,与近100所国外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对外缔结友好城市1个、友好合作关系城市5个。在48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非金融类境外投资项目208个,累计投资额66亿美元。

目前,西海岸新区已经成为青岛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对外开放的主阵地、这块改革创新的“试验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也重塑了青岛城市发展的新格局。

“国家级新区”的设立鉴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也显露着青岛锐意进取的锋芒,从农田滩涂到朱楼碧瓦,这是青岛争当海洋强国战略新支点的强劲速度。

先行先试

“区”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惟变所出,万变不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东风,青岛的经济日益繁盛。在这其中,“区”扮演的改革试验田的利好也日益显现,这些“示范田”正在不断成为推动青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平台和中坚力量。

2019年8月,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海洋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青岛蓝谷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标志着蓝谷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方案就此获批!

根据方案显示,海洋科技源头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发展优势特色海洋产业成为了青岛蓝谷建设示范区的三大重点任务。

青岛为何会有这么多“区”?

2018年,青岛全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3327亿元,同比增长15.6%,海洋经济占GDP比重达到27.7%,支柱作用尽显。

青岛为何会有这么多“区”?

除了海洋经济优势明显,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也毫不“势”弱。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成立一年多,已经是国内高速列车及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综合优势全国实力最强的功能区,并拥有国家建设的第一个国家级创新中心: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2018年的轨道交通产业链产值达850亿元。

2019上半年,示范区新签约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130亿元以上;拟开工项目13个,计划总投资300亿元以上;重点在谈项目30个,计划总投资500亿元以上。

青岛为何会有这么多“区”?

在12月16日举行的2019青岛·城阳企业家大会上,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管委主任秦青松提出了示范区的新目标:到2035年,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产业集群规模将力争突破5000亿元。

这一串串数字不仅是数字的罗列,更是青岛“摸着石头过河”率先垂范的光辉见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血脉通,发展才有活力。2014年2月,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获批成立,成为我国唯一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青岛为何会有这么多“区”?

目前,青岛金家岭金融区累计落户金融机构和类金融企业超过900家,涵盖超过20余类金融业态,大型法人金融机构、基金认缴规模均占青岛市的80%左右。

这些“区”的名称、类型都虽不同,但身上肩负的“先行先试、率先示范、敢闯敢干”的目标却是相同,这些区也犹如一个个“台阶”成就了青岛经济的高度与繁荣。

新时期、新使命

“区”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2018年6月,上合峰会在青岛成功召开,随后上合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落地青岛,从此,青岛又添国家新战略。

一年后,《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并为上合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定调,着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拓展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化交流等领域合作。

青岛为何会有这么多“区”?

毫无疑问,青岛作为“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主要节点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在上合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这个大平台上必将会与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增强经济合作属性,拓宽中国与上合各国在地方经贸领域的合作空间。

近年来,青岛与上合组织国家的贸易往来日趋频繁,增长势头强劲。在2018年,青岛与上合组织国家之间的贸易额达到55亿美元。相信未来在上合示范区的加持下,这个数字会更加庞大。

“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2019年8月,中国山东自由贸易实验示范区正式获批,青岛是山东自贸区三大片区之中面积最大、承载职责使命最多的片区。

青岛为何会有这么多“区”?

目前,自贸区已吸引新增市场主体900多家,新入驻金融机构20多家,新引进重点工业项目19个,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2个,总投资81亿元。片区内共有在建、待建产业项目78个,总投资869亿元,计划完成投资202亿元。

如果说“上合示范区”和“自由贸易区”是青岛对外的重要战略支点,那“中日韩自贸协定示范区”就是青岛对外的窗口。

众所周知,青岛在地理位置上与日韩毗邻,也是我国最早与日韩展开经贸交流的城市。今年3月,经城阳区政府落实,中日韩自贸协定示范区核心区已确定落户流亭街道,主要依托流亭西部片区的青岛环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及流亭机场转场后的“未来之城”部分片区改造建设。重点建设中韩国际消费中心、中日韩产业促进中心、中日韩展示交易中心,日韩研究院等项目。

青岛为何会有这么多“区”?

从“国家级新区”到“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再到“自由贸易试验区”等等,青岛在一个个“区”的加持下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这些“区”先行先试、以点带面,不仅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发挥“试验田”作用,在对外开放中发挥重要“窗口”作用,更是为青岛打开了“一扇门”,给青岛的未来带来无限憧憬。

"

Tags:青岛,为何,会有,这么,纵观,新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