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商家促销

青岛年俗之六:胶州秧歌历史久,三弯九动十八态,舞出新春好年景

2019-02-07 09:40商家促销

简介胶州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其他两种为斗秧歌和鼓子秧歌),是胶东本土的民俗艺术和传统舞蹈形式。胶州秧歌,又称为地秧歌、跑秧歌,百姓们形象的概括为"扭断腰、三道弯","九动十八态",道出胶州秧歌与众不同的特征。 作为与农耕生产紧密结合的艺术形...

胶州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其他两种为斗秧歌和鼓子秧歌),是胶东本土的民俗艺术和传统舞蹈形式。胶州秧歌,又称为地秧歌、跑秧歌,百姓们形象的概括为"扭断腰、三道弯","九动十八态",道出胶州秧歌与众不同的特征。

作为与农耕生产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胶州秧歌主要在冬季农闲时期进行排演和创作。从春节前两三个月就开始准备、构思和排练。这个时段也是地里的农活后的闲暇时节,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准备,只为迎接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春节。待到秧歌演出时,大家边走边跳,走街串巷,热闹的场面从冬闲一直延续到春耕前,与时令节气紧密契合,具有典型的农耕文化特点。

据传,胶州秧歌有二百多年的历史,雏形最早出现在清代中期。那时候民众生活不易,遇到大灾之年,缺衣少食活不下去,不得不外出逃荒谋生。在沿途乞讨的时候,民众们逐渐创造出卖唱表演的形式,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注意,能多赚一口吃的。

据《胶州市文化志》载,胶州有包烟屯(又名东小屯,因当地群众因卖包烟为生,所以亦称为包烟屯)的赵、马两姓人家,在乾隆年间逃荒关东时,根据家乡的小曲儿创编了这个秧歌,后来这种演艺形式,从东北又传回故乡胶州,经过数百年的逐渐改进,丰富了角色、唱词、伴奏和舞蹈动作。到了咸丰年间,定型为如今看到的胶州秧歌形式。

据1752年成书的乾隆版《胶州志》的记载,"上元,张灯火,陈杂剧,喧闹竟夜"。这里说的"杂剧",就是原始的秧歌雏形。"喧闹竟夜",也反映出当时胶州上元节节庆不眠之夜的热闹情景。

如今在胶州,正月里的秧歌盛会同样热闹非凡,百姓们装扮起来,尽情展现着生活的丰富多彩和民间艺术的原汁原味。一年一度的"新春秧歌会",汇集了上百支秧歌队伍,吸引数万名观众观看,庞大的演出队伍和热情的观众交相辉映,交织出新春佳节的最后高潮。

传统秧歌队的组织者,称为"秧歌爷",表演的思路,剧目的确定,都是由这位"秧歌爷"敲定,秧歌的培训和剧目排演也由他负责。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秧歌爷搭起来的班子被称为"安锅",意味着秧歌班子可以开伙启动了。

"秧歌爷"掌握着剧目、曲调和唱词,既是组织者,也是秧歌艺术的传播者。除此之外,秧歌爷还要负责拜访当地士绅名流,奔走联系场地演出,处理班子的突发事故,演出后的费用收支,有点像投资人、经理和经纪人的兼职角色。

安锅的时候,演员吃住都是班主(秧歌爷)负责张罗的,只是条件非常简陋,早饭一般是"黏煮(棒子面熬粥)、棒子面窝头和疙瘩头(咸菜),午饭好一点,有馒头和青菜豆腐,晚饭与早饭相似,只是没有了玉米面粥,休息的地方则是地铺打通腿,地上铺个简单的褥子,大家一起睡土炕,俩人一个被窝对头睡(头冲脚叫做打通腿)。

演员们在训练过程中一直相互磨合,到正月初三日,配合的默契了,秧歌爷就组织大家伙开始"包头"(上妆),演艺活动正式进入状态,一直延续到农忙之前的清明节,之后就拆班散伙、各找各妈。整个演出季一般是三个月,清明节后就回家种地,没有空闲进行这种表演了。

前后算下来,一个演员从安锅开始,直到清明散伙,大约历时半年左右。在过去物质匮乏的穷困年月,为了给家里省点嚼头,家大人也会主动把半大孩子送到班子里,只为在这半年里有地方混个"饭饱",也不求什么收入待遇,其实那时候演出的收入,默认是全归班主(秧歌爷)所有的,班子里如果有教练,也可以分得一点,演员可以得到的,顶多就是一双鞋袜。

"秧歌孩儿"是小演员的统称,按照正规秧歌班的分角儿,五个行当每个两人,至少十个人(膏药客属于编外行当)。参加秧歌班的大多是半成年的后生,十四到十八岁左右,小的不懂事干不了,大的身体定型了不合适。所有参与的演员没有正式称呼,一般都是"栓子"、"祝子"、"二狗"之类的乳名。

由于经济条件和排演时间的种种限制,秧歌班的安锅训练是紧张而艰苦的,秧歌爷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小演员们鸡鸣即起,开始压腿练腰的基本功,白天走台步练功,晚上则排演说戏,一直到深夜才能就寝。

胶州秧歌最大特点是贴近乡俗民情,剧本排演都来源于民众锅台炕头的日常生活,所以深受普通百姓的喜爱和欢迎。大量民歌小调和地方唱腔的运用,幽默风趣中包含着世俗哲理,让民众也能理解接受并朗朗上口,强大的艺术魅力,更增添了民间传播的可行性。

胶州秧歌独有的特点,它有剧本,有道具,有曲牌,演员有行当,是一种形式活泼的歌舞剧。有道是,"秧歌班儿,二十二、三儿",意思是一个秧歌班总得二十几个人才搭得起来。

从元曲借鉴而来的秧歌艺术,在发展中进一步完善了角色扮演,一台成熟的秧歌剧目,一般分为扇女、小嫚、翠花、棒槌、鼓子、膏药客等六个行当,其中扇女是六个角色为最重要和最典型的角色,膏药客则类似戏曲中的丑角,主要作用是插科打诨,引发幽默。

好的秧歌班都要对演员进行审核,因为旧社会女孩子不能抛头露面,更别说出来演戏,只能选择眉目清秀、聪明伶俐的男孩子(如张国荣《霸王别姬》)。走街串巷、参加堂会时,长时间封闭在戏班的年轻男孩子,往往就有了与姑娘接触的机会。特别是装扮扇女、小嫚的男孩,身段相貌最能吸引女孩注意,利用住家留宿、端水送饭的机会,就可能成就一份因缘,遇到貌美结实的男孩子,甚至女孩愿意舍得倒贴一份不菲的嫁妆与之私奔,可见颜值的重要性。这种婚配形式也被称为"秧歌姻缘"。

这里单说一下"膏药客",膏药客这个角色,就像是戏剧中的各种丑角(生旦净末丑的丑),这个角色,必须善于机变,眼明手快,口齿伶俐,还要有极高的控场能力,可以即兴借题发挥,又能带动场内情绪。正戏开演之前的引场,就是膏药客发挥才干的时段,上场之后先交代一番"过年话",然后"出乖卖丑"把剧目介绍一下,约等于报幕的主持人。"膏药客",原来称"伞头",因扮相多为江湖上卖狗皮膏药的猥琐形象,观众们俗称为"膏药客"。

东路武秧歌的掌门人陈銮增,据说有一次到胶州城南关范家地主老财家里走堂会,扮演"膏药客"的演员听说范家闺女四十岁了还嫁不出去,只是因为丑陋无比,他就在堂会上即兴说了一段贯口,"亏心"赞扬了范家姑娘的"天仙美貌",果然起到良好效果,额外收获了许多赏赐。但是如果"膏药客"过于正直,在台子上说了大实话,也是很糟糕的事情,比如民国时期,有一位秧歌爷在东营渔村应了一场演出,班子里的"膏药客"开场时说了几句讽刺渔霸的话,当时就被人拖下台子一顿胖揍,整个戏班子都被轰走,酬金自然是分文没有。

秧歌班的唱念做打四门课,无论哪家师承,都有同样的章法,如同刻板钉钉,代代相传绝不走样。伴奏一起,身法步调纹丝不乱,一人起唱众人跟随,整齐划一、声调一致。可见儿时练功之刻苦。从清代中后期直到建国以后,胶州先后出现了百余处"安锅",通过手口相传的师承关系,把秧歌这门艺术在民间传播开去,实现了从谋生到娱乐再到专业化演艺的转变。

口传身授的传播形式,增加了民间传播的效率和普及率,但是弊端也非常明显,口口相传的艺术形式,一旦被兵祸天灾打断,就会遭遇剧本丢失和演艺失传的命运。

1860年后,在原有秧歌基础上创立的秧歌小戏,把粗放型的秧歌内容向精细化发展迈出了一大步,唱腔曲牌丰富为包括扣腔、锯缸、打灶、叠断桥、男西腔、女曲腔等类型,小戏剧本也明显多起来,包括大离别、小离别、想娘、五更等七十二出剧目,但是至今已有相当多的已失传,很多只有一个剧名,剧目内容已不可考。

失传的原因比较多,有一些是传承无序、有一些是口传断代,也有一些是因为敏感隐晦,被社会潮流所摒弃,比如《锯大缸》、《拉磨》等等。如今,经过后人努力的收集和整理性恢复,秧歌剧现存的曲牌增加为三十多个。

秧歌剧本和民间表演完美结合的演出形式,以及浓郁的宋元杂剧审美习惯、社会习俗等表现,是其他地区没有的,这种古老艺术形式的传承,无疑是研究中国戏剧杂剧演变的活教材。

胶州秧歌原有两个流派。上世纪二十年代,秧歌分为"东路"和"西路"。东路称为"武秧歌",是把武术动作加入秧歌后形成的,这路秧歌风格粗犷豪放、爆发力足。西路称为"文秧歌",风格柔美妩媚,以细腻温和见长。文武两派秧歌在发展过程中,经常相互竞技争议短长,竞争中又相互学习吸收。百川汇水、融会贯通,到了本世纪初年,两派秧歌重新归于一统,融合成今天刚柔并济、文武相成的胶州秧歌。

上世纪50年代,胶州秧歌受邀进京演出,受到周总理的好评。胶州秧歌很快传遍全国,掀起秧歌热潮,当时有各地许多来胶州学习秧歌的团队和艺人。到了六十年代,各种民间艺术形式戛然而止,秧歌也在被禁止之列,各种演出完全中断,演出服装和道具都被艺人们深藏家中,有些百姓手中,还收藏有清代秧歌戏服。如今,胶州大秧歌与山东省的另外两种秧歌,已经并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有另一个推论认为,胶州秧歌是在吸收南北地方曲调的同时,融合了北方杂剧的精华,所形成的艺术形式。胶州地区当时被称为"金胶州",曾经作为唐宋时期南北方水上贸易的交汇点。随着南北贸易的往来,南方的艺术形式大概率传播到北方,之所以在胶州存在有古老的"南方秧歌"遗韵和基因,也就是这个缘故。

小编在此拜大年,感谢各位支持!祝各位看官猪年大运,过年好!

"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的所有的故事和灵感都来自小编故乡,部分照片和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果有什么意见和想法,欢迎留言讨论。

("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原创文章)

Tags:青岛,年俗,之六,胶州,秧歌,历史,三弯,九动,十八,舞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