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商家促销

一个青岛人的西镇记忆(8)在青岛一中的那些日子

2019-01-11 08:00商家促销

简介从西楼到东楼要经过一条长长的下坡,坡的左侧是个小树林,那里是原来的东大湾,其实东大湾在上世纪初有个很美的名字叫松石湖。对这条长下坡的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刚刚学着骑自行车时,曾经从坡上冲下,结果没有刹住,一下撞上东楼前的花坛,摔了个结结实实。 东...

从西楼到东楼要经过一条长长的下坡,坡的左侧是个小树林,那里是原来的东大湾,其实东大湾在上世纪初有个很美的名字叫松石湖。对这条长下坡的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刚刚学着骑自行车时,曾经从坡上冲下,结果没有刹住,一下撞上东楼前的花坛,摔了个结结实实。

东楼有三层,呈L型分布,中间围合着一个小院子。大概东楼的院子是一种所有内院里最小的了,只能打打羽毛球啥的,做不了更大的运动。东楼的北侧是学校的食堂,除了一部分住校的同学以外,那会已经很少有学生在学校吃饭了,所以去的也少。听老校友们说起食堂外曾经有一片桃园,到我上学的时候桃园已经没有了,只是还有两棵核桃树,自然这树上的果实也曾经是我们的腹中美味。

桃林在80年代末已经只剩几棵核桃树了

作为最近四十年最后一届小学上五年的学生,似乎压力小一些,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因为那一年的考试出了新办法,青岛市区的四所重点中学,一中、二中、九中和十七中要独立联合招生,提前考试。

究竟是去一中还是去二中,对那个年代西镇的孩子来说似乎没有什么可考虑的,处在城市一隅,二中似乎很遥远,这种遥远不是距离上的,很多年之后才明白,是文化上的差异。而且,那时候一中和二中的差距远不像今天这么大,所以,当决定报考方向的时候,没有什么犹豫就选择了一中。

考试是在南楼,那年报考一中的有1600多人,但是只收八个班,也就是400人,四比一的比例,应该比今天的高考还要难吧。那年台五小的成绩是很棒的,总共只有一个毕业班,但是有16个人考取了一中,印象中前一百名里至少有5个。 发榜那天,是我自己去的,第三名的成绩让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回家告诉了姥爷,姥爷也不信,骑上自行车又去看了一遍,这才相信。

开学了,我分在了八班。八个班里只有我们八班和七班在一楼,教室是之前的仓库刚刚改成的,总觉得有一股发霉的味道。因为从初一到初三,七班和八班始终紧挨着,而且总是被孤零零的放在单独的楼层,所以关系也就特别好,仿佛就是一个班一样。

我们的班主任教英语,大概算的上我这一生中遇到的最严厉的老师了,所以直到今天想起她还是有些怕的,但是感情直到今天都很好。七班的班主任姓孙,教我们语文,刚刚从大学毕业,我们是她的第一届学生,高高的个子,无论是那个年代还是今天,都绝对是男生们的女神。很多年以后,当我也成为一名老师的时候,教委曾经组织过一次教师演讲比赛,我代表当时的高职校参赛,孙老师是评委,那是毕业后第一次见到她,以至于突然有些紧张。后来再看到孙老师的消息,就是在学校的新闻里了,因为后来她教出了一个学生叫黄晓明,所以他俩的合影常常出现在报导里。日后能够成为一个写字的人,要感谢的首先是孙老师。

Tags:一个,青岛,人的,西镇,记忆,中的,那些,日子,西楼,东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