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商家促销

是时候认真谈谈青岛楼市特有的“板块轮动”现象了(下)

2020-02-13 19:23商家促销

简介" 上一轮“板块轮动”,我们用浮山后的例子,告诉读者们,在青岛落地投资,医疗、教育这些考量,只要不是目前家庭急所,大抵不必“迎难而上”。 瞅准发展的“下风向”,人口、资源流入的板块落地,随着大量人口的进入,三甲医院迟早会有的,名校是可以开到家...

"

上一轮“板块轮动”,我们用浮山后的例子,告诉读者们,在青岛落地投资,医疗、教育这些考量,只要不是目前家庭急所,大抵不必“迎难而上”。

瞅准发展的“下风向”,人口、资源流入的板块落地,随着大量人口的进入,三甲医院迟早会有的,名校是可以开到家门口的。但是落在发展“上风向”的板块,随着人口的流失,名校是会裁撤的,医生也是会调走的。

这时候有人会问,你这不是非常肯定浮山后的发展吗?为什么之前的几篇小文里都把浮山后作为反面教材,说现在买房考虑浮山后的人是“钱多烧包”呢?


是时候认真谈谈青岛楼市特有的“板块轮动”现象了(下)

很明显,浮山后这个地方位于大山之后的“阴地”,本来定位就是刚需聚集地,配套虽然齐全,但是谈不上高端,楼座大都是高密高层,发展天花板有限。如果浮山后大部分楼座发展成下图这个样子,甚至出现豪宅化的趋势,那就违背浮山后建设的初心了。

是时候认真谈谈青岛楼市特有的“板块轮动”现象了(下)

所以,我虽然为十几年前没有进入浮山后而后悔,但是事实上,对于现在的浮山后,我的判断是,此板块已经发展到醇熟的程度。因为房价基数已经很高,逼近豪宅化,而浮山后本身又没有豪宅风水和豪宅基因,因此再向前进一步会很难。虽然未来还可能继续升值,但跑不赢通胀是大概率事件。相反,20年后,随着现在落户浮山后的主力,也就是70后、80后的逐渐老去,变成下一个西镇也不是不可能。

说到这里,各位浮山后业主轻拍,毕竟你们当年“四两拨千斤”进入这里的眼光是很牛的,现在正是享受这里价值最大化的机会,虽然我已不认为再进入浮山后是正确的选择,但同样,卖掉浮山后已经醇熟的住房再投资,也是不合适的。

毕竟一句话:“房子首先是拿来住的”。

既然浮山后已经醇熟,而人口还在继续进入青岛,因此,下一个/几个板块自然就呼之欲出了。


是时候认真谈谈青岛楼市特有的“板块轮动”现象了(下)

今天看到这么一个新闻,崂山北宅宅科社区奠基一所中心小学,于是又想起一段历史:

是时候认真谈谈青岛楼市特有的“板块轮动”现象了(下)

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家在团岛,公司在海大崂山校区附近,这意味每天上下班要花三四个小时的时间在路上,很不方便。于是下班就投奔北宅的一个朋友家栖身,其实在市里住惯了,睡炕也是一种体验,挺不错的。

那时候从公司到北宅怎么坐车呢,112路,别无它选。那时候乘112路的体验如何呢?看下面这张图就知道了,不要幽默死:


是时候认真谈谈青岛楼市特有的“板块轮动”现象了(下)

其实道理很简单,112路当年属于城郊公交,过了李村开上九水东路就意味着出了城,服务质量、服务意识和传统市区公交确实存在差距。

等等,过了李村就意味着出了城?那现在的有山有水有公园,风景宜人的东李社区是怎么回事?


是时候认真谈谈青岛楼市特有的“板块轮动”现象了(下)

很多人知道,东李社区的发展很大程度拜2014年世园会所赐,但是没多少人知道,10年前也就是2010年的九水东路,还是一条稍微宽一点的双向四车道,周围都是村子、坯房,开行几趟最旧最破的公交车……

2014年时候很多人都觉得“房价太高,已经不能再涨”,任总的微博下面天天被黑出翔,但是,新兴的东李板块,从零到逆袭,十年时间,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它的生命力。

是时候认真谈谈青岛楼市特有的“板块轮动”现象了(下)

2018年最高价

是时候认真谈谈青岛楼市特有的“板块轮动”现象了(下)

2018年最高价

十年前绿城一栋别墅和八大峡一套房子等价,现在依然是等价,只不过是单价相等……

苍天啊,全是泪……

就东李板块的发展水平来看,这一板块未来十年,还应该有向上继续逆袭平推的可能。具体能到多高,我也不是神仙,就没法讲了。


新的板块建成,资金、人口涌入、配套建设方兴未艾,活力四射。此时旧的板块没有新鲜资源注入,逐渐老化、人口流失、失去活力,衰落是必然的归宿。“后浪推前浪,拍死沙滩上”,是青岛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甚至可以说是青岛特色。

回到上篇开头,张老师认为青岛的房子上涨/下跌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对于上涨周期或者下跌周期而言,这个没有问题,但是很明显,不同的板块在“板块轮动”的过程中,上涨和下跌的幅度是不一样的。经历过几次涨跌行情之后,“板块轮动”的效果就出来了。


是时候认真谈谈青岛楼市特有的“板块轮动”现象了(下)

问题是,青岛下一个新兴板块在哪?三湾三城大规划,已经给大家说得很明白了:青岛下一轮的新兴板块,是北岸城区、西岸城区。也就是城阳、西海岸。

想想“东部大开发”,崂山版块崛起背景之下日渐门可罗雀的中山路,再寻思一下“三湾三城”大规划之下,新版块城阳、西海岸崛起,那,谁又会是下一个中山路呢?


是时候认真谈谈青岛楼市特有的“板块轮动”现象了(下)

这时候,这宣扬“主城区永远是青岛楼市的核心和根本”的哥们还是不服,这次他这么回复我的:


是时候认真谈谈青岛楼市特有的“板块轮动”现象了(下)

没错,时间已经到了今天,一些楼市大V已经开始忽悠“房地产走到尽头、主城保值抗跌”的理论了。那么青岛的“板块轮动”还能继续下去吗?

答案是肯定的,以史为鉴,可以知未来。我们看看我们的隔壁邻居日本当年的地产是怎么发展的。


是时候认真谈谈青岛楼市特有的“板块轮动”现象了(下)

很多人愿意用这张图说明,日本当年的房地产泡沫,损失是惨重的,教训是深刻的。


问题是,我在这里需要追问他们一句,日本1985-1991年确实发生了严重的房地产泡沫不假,但是,我们现在的发展水平,相当于日本哪一年?是1985年吗?很明显不是。

那么具体是哪一年呢?我们有一句话,房地产这东西,近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远期看人口。

那么最有说服力的,莫过于人口城市化率这个数据。

是时候认真谈谈青岛楼市特有的“板块轮动”现象了(下)

但是,看上图,我们惊讶的发现,中国2015年的人口城市化率,还不如日本的1955年。考虑户籍制度可能带来的偏差,我们武断的把中国人口城市化率提高10%,我们发现,2015年,中国的人口城市发展水平,和日本1960-1965年相当。

换言之,我们现在的发展水平,相当于日本1965-1970年上下。为此我咨询过几位经济学博主,他们的看法都是认同的。

很明显,日本1978年前后才完成人口城市化,所有的“刚需”届时都被消灭。但考虑到改善的需求,1985年之前,日本的楼市不能称之为泡沫。而且日本泡沫经济崩盘以后,日本住宅价格(看上上图蓝线)挤水后,最终回到的,也是1985年水平。

一句话,我们的经济相当于日本1965年水平,日本1985年以后楼市是泡沫了,但是1965年到1985年,期间日本房子整体涨了多少(5倍),又有谁能解释呢?

而且,有一个所有人都认可的数据:青岛一年人口净流入10万余。考虑工厂、高校迁移导致西海岸、城阳两大新兴板块从青岛其它板块如市内四区老板块、平度、莱西吸血拉人的现实,这两个地方一年导入的人口实际上高于10万。(譬如说风水师一家人,2017年后,实际上已经在西海岸生活,但户口算市南区的,这样的人在西海岸已经不少于六位数,这算不算导入呢?)

实际上我们看到的西海岸交付三年左右的小区,入住率是这样的:

虽然不能说很高,但同样,不低。

是时候认真谈谈青岛楼市特有的“板块轮动”现象了(下)

是时候认真谈谈青岛楼市特有的“板块轮动”现象了(下)

一年10万,就算这个数字带水,10-15年后,西海岸导入的人口也应该不少于150万。这意味着什么, 未来10-15年,板块能不能动起来,自己算。即使最保守的数据,答案也是肯定的。

10年内还有板块轮动,意味着什么?哪里会崛起,而哪里又会衰落?

经历过东部大开发、浮山后的涅槃、东李的兴起,直到现在方兴未艾的三湾三城,西海岸和城阳的大建设……都看过这么多了,再看不懂人挪活,树挪死的道理,还觉得“主城区永远是地产行业的核心和根本”……

这时候我的表情只能是这样了:


是时候认真谈谈青岛楼市特有的“板块轮动”现象了(下)

"

Tags:时候,认真,谈谈,青岛,楼市,有的,板块轮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