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商家促销

2号线西段为老城区带来便利和活力 又开一扇“青岛之窗”

2019-12-20 09:20商家促销

简介" 中国山东网12月19日讯 2019年12月16日,2号线西段开通,至此,传统的台东、李村、香港中路和中山路四大商圈皆进入青岛城区轨道交通圈,老台东也将在此焕发活力。日趋成熟的轨道交通网,所过之处,为沿线居民带来了怎样的改变,或许从新开通的长约4公里的2号...

"

中国山东网12月19日讯 2019年12月16日,2号线西段开通,至此,传统的台东、李村、香港中路和中山路四大商圈皆进入青岛城区轨道交通圈,老台东也将在此焕发活力。日趋成熟的轨道交通网,所过之处,为沿线居民带来了怎样的改变,或许从新开通的长约4公里的2号线西段能可见一斑。

便利:让人民享有美好交通服务

近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将交通强国建设全面纳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格局,标志着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开启了新征程。《纲要》指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基本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智能、平安、绿色、共享交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城市交通拥堵基本缓解,无障碍出行服务体系基本完善。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基础设施规模质量、技术装备、科技创新能力、智能化与绿色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交通安全水平、治理能力、文明程度、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服务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人民享有美好交通服务。

“人民享有美好交通服务”是建设交通强国的目标,亦是青岛地铁努力的方向。利津路、台东、泰山路,2号线西段抵达之处,是广义范围上青岛人所说的“老东镇”。曾经称得上青岛“繁华深处”的老城区,未来将尽享地铁“三线换乘”带来的便利和活力。西段通车后,未来将在泰山路站与4号线实现换乘,台东站与1号线实现换乘,在市区内形成轨道交通网络,对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促进老城区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10岁的修同学在宁夏路小学上学,每周四天固定到科技街附近参加训练。如果坐公交,往返一个半小时“打不住”,特别是回程的晚高峰,差不多要接近一个小时才到家。这种情况下,只能由孩子爸妈轮着班抽空去接送,或者拜托给同学家长。2号线西段的开通,为正在训练的修同学一家无疑提供了巨大便利,从宁夏路上车,在五四广场转2号线,再到泰山路下车,全程控制在25分钟左右,家中退休的祖辈就能带孩子完成训练,而且在时间掌握上,比驾车出行更好掌握,出行成本也更低。2号线西段虽然只有大约4千米的距离,却为市民特别是沿线居民带去了更便利的出行选择。

青岛三面环海,山地、海洋形成空间阻隔,长距离出行对机动化要求高,道路交通难以在中心的胶州湾里面建设一个互通互联的高密度道路网,因此,作为全国少有的海湾型城市,青岛发展轨道交通的需求尤为紧迫。“建设轨道上的青岛”是打破城市空间结构不利格局、压缩出行成本的最佳选择。随着3、2、11、13号线运营通车,青岛地铁线网客流不断增加,运营线路2018年日均客运量约41.9万人次,最高日客运量67.5万人次,2019年5月2日客运量再创新高,达到84.88万人次。在2014—2016年公共交通出行总量不断下降的背景下,依靠地铁4条线路的运营,青岛公共交通年客运总量2017年同比增长12%,2018年同比增长7.3%;同时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逐年增加,2018年达16%,轨道交通服务居民出行的作用逐步显现。沿线地面道路交通拥堵状况大为缓解,2017年青岛市荣登十大缓堵城市榜首,同比缓解9.7%,2018年同比缓解3.7%。

青岛地铁网络的日益强大,不仅压缩了城区居民出行的时间成本,更紧密了东、西、北三岸的联系。与城市传统公共交通工具相比,轨道交通具有运载能力大、速度优势明显、准时准点、安全性高、不占用地面空间、降低环境污染等多个优势,是一种纯粹意义上的“低碳环保”交通方式。因此,发展轨道交通成为各大城市缓解交通拥堵、降低出行成本的首选方式。截止目前,青岛开通了四条地铁线路,从最早的“一线牵南北,全城若比邻”的3号线,到新开工的6号线,都在青岛人中间重新定义了通勤的距离,以及各城区之间的紧密关系。

结合2050年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2035年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我市新版线网规划以“快线搭骨干,普线织肌理”为基本理念,构建“一环四联,两翼放射”的快线架构,形成三岸主城区内部30分钟、三岸主城区关键节点之间45分钟可达,周边区域与主城区各关键节点之间1小时可达的轨道交通网络。这些都与建设交通强国的总体目标高度契合,也必将为青岛人民带来更加美好的交通服务。

活力:地铁一响带来黄金万两

2号线西段特别值得关注,很大程度上因为台东商圈的因素。台东对于青岛人来说,向来是充满亲近感的,无论是中老年人怀恋的台东夜市,还是年轻人贪恋的沿街小吃,台东总是亲民且充满生活气息的。

但近年来,台东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却有打折的趋势。随着地铁的延伸,在地铁沿线的香港路商圈新添了万象城这种体量的商业综合体,李村多元素商业扎堆,崂山因为金鼎、金狮的入驻而异军突起,新兴的新都心更是依托地铁助力而发展迅猛。在新老商圈中,只有台东似乎越发缺少了对年轻消费者的吸引力,不少年轻人“舍近求远”转战其他商圈——因为有地铁,距离似乎不再是什么问题。

然而巧合的是,回顾曾经的台东商圈,便捷的公共交通是其聚拢人气的因素之一,多条长公交线路从此经过,还有一些线路将终点站设置在台东,源源不断为台东输送客流。但近年来,更多商圈从地铁获取更加可观的客流,特别是更追求出行效率的年轻人。

但是,地铁终究还是来了,发展的“加速度”来了!台东的活力将因为地铁的到来而得到改善和提升。这并不是带着主观角度的臆测:中粮大悦城、恒泰广场、当代广场等新兴商业综合体围绕着台东商圈规划、兴建、运营,很大程度反映出外界对台东商圈未来的看好。

有数据称,每投资1亿元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便可带动GDP增加2.63亿元。在青岛,地铁对于商业的带动亦只是其对城市经济推动的一部分,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青岛地铁在城市格局打造中所起到的作用,青岛地铁自身打造的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都在推动城市经济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一个个像台东这样的“人间烟火集散地”的商机焕发,是青岛地铁“地铁经济带”作用的一个投射,让更多普普通通的青岛市民感受到地铁为自己经济生活带来的影响,切身感受到“地铁一响,黄金万两”的效果。

艺术:打开地下的青岛文化之窗

“一线一主题、一站一特色”是青岛地铁在空间艺术性上一直秉持和遵循得原则。无论是“青岛味”十足的车站装修风格,还是“艺术范”满满的公共艺术空间,都将让乘客在穿行城市的过程中,感受到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说,2号线西段的空间艺术设计,秉承了青岛地铁自诞生那一刻起便镌刻上的浓浓的文化印记。通过对车站装饰、地面建筑、公共艺术品等文化载体的精雕细琢,呈现独特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向世界展示青岛这座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极富创新精神的城市文化魅力,是“一线一主题、一站一特色”达成的效果。

泰山路站的艺术品《青岛之窗》以浮雕的艺术语言和玻璃彩绘艺术,利用城市中不同形态的窗户、窗内外风景、远近大小的归纳,营造了多维度的艺术空间。由青岛籍艺术家前期收集了大量青岛建筑资料,经过和青岛本地相关文史专家研究考证,以德华银行、德国啤酒厂、青岛火车站等百年青岛典型建筑上的造型各异窗户为灵感来源,遴选出适合艺术创作的旧址窗户进行造型,通过不锈钢精铸浮雕的艺术语言进行展示,并标注了窗户原址出处。同时,为多维度展示青岛独特的城市风景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艺术家悉心选择了青岛诸多景点、老建筑等从日出到黄昏一天的美景,在窗格中进行展示,背面通过暖色的柔光效果,营造出透过窗口欣赏城市风景的美好意境,将青岛从清晨到日暮、从街景微观到城市远眺,进一步诠释青岛之美。

值得一提的是,由青岛地铁提出并率先启动的地铁车站“空间一体化”设计理念,把影响地铁车站空间的诸多要素纳入统一设计,形成相互拱卫、相互支持的有机空间系统,通俗说来,设计工作是相互关联,步步为营的“一盘棋”。车站公共空间的装修、广告、标识、公共艺术、灯光照明、机电管线、车站设施等等诸多专业在前期设计阶段进一步融合,系统性梳理、统一风格,提升功能设施,提高设计水准。确立了地铁空间实现交通功能是前提,艺术亦是功能的一部分,艺术设计要以满足功能为主,服从于功能,不能喧宾夺主。“空间一体化设计”工作的开展,在不高于国内地铁行业艺术设计平均造价为前提,有序地开展实践、进行创新。从先运行的情况来看,青岛地铁的地面出入口建筑、高架站建筑设计,车站的空间设计、公共艺术创作及功能性设施设计,获得市民的普遍称赞,和国内地铁同行的积极关注。

创新的理念让青岛地铁在空间艺术设计方面取得了显赫的成就:在“首届中国最美地铁”评选中,青岛地铁两个车站跻身“十大最美地铁站奖”,李村站还荣膺“最佳主题设计大奖”、“最受公众欢迎奖”,太平角公园获得“十大最美地铁站奖”、“最佳艺术创作奖”,13号线高架站获“最受公众欢迎奖”;同时,住房城乡建设部课题“城市轨道交通公共艺术研究”也大量引用青岛地铁案例作为素材,青岛地铁在公共艺术设计领域的阶段性成果获得了地铁同行和相关学术机构的广泛认可。

"

Tags:2号,西段,老城区,带来,便利,活力,又开,一扇,青岛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