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 胃痛都有哪些症状 胃痛怎么办

胃痛都有哪些症状 胃痛怎么办

2020-04-05 16:00阅读(79)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一种非特异性症状,是以上腹胃脘部两侧肋骨下缘连线以上至剑突下,近心窝处疼痛为症状的病证。临床症状主要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常伴食

1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一种非特异性症状,是以上腹胃脘部两侧肋骨下缘连线以上至剑突下,近心窝处疼痛为症状的病证。临床症状主要胀痛、刺痛、隐痛、剧痛等,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吐腐等上胃肠道症状。

2

病因

1、西医病因

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炎症、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胃肠病等。天气变化、恼怒、劳累、暴饮暴食、饥饿、饮食生冷干硬、辛辣烟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为发病诱因。

2、中医病因

(1)外邪犯胃:外感寒湿热诸邪,内客于胃,皆可致胃脘气机阻滞,不通则痛。其中尤以寒邪为多。

(2)饮食伤胃:饮食不节,过饥过饱,损伤脾胃,胃气壅滞,不通则痛。

(3)情志不畅:忧思恼怒,伤肝损脾,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脾失健运,胃气阻滞,均致胃失和降,而发胃痛。

(4)素体脾虚:脾胃为仓禀之官,主受纳运化水谷,若素体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气机不畅或中阳不足,中焦虚寒,失其温阳而发胃痛。

3

常见疾病

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黏膜脱垂、胃癌、胆囊炎、胆石症、胆道或肠道蛔虫症、急性胰腺炎等。

4

急诊(120)指征

5

症状

1、反复出现上腹部不适或疼痛;

2、伴呕血或黑便等;

3、伴消化不良、反酸、烧心、恶心、呕吐等;

4、伴饥饿时上腹疼痛,有时会夜间疼醒;

5、伴饭后上腹疼痛;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表现须及时于消化内科就医咨询。

6

就诊科室

若病情危急,症状严重时,应立即去急诊科诊治。病情平稳,可去消化内科就诊。

7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您的胃痛是何时开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有加重吗?

2、你的疼痛是怎样的?疼痛部位有变化吗?

3、除胃痛外,您是否还有其他的症状或体征,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4、以前有过胃痛症状吗?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处理的?

5、您以前曾患有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吗?是否进行过治疗?

6、您平时饮食规律吗?喜欢喝酒或和咖啡吗?

7、您吸烟吗?吸烟多久了,每天吸烟多少?

8、您近期是否有服用药物止痛?有哪些?

9、您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吗?是否有服药进行控制?

8

诊断原则

根据详细病史、胃痛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胃镜检查、活组织检查、胃液分析、血清壁细胞抗体和胃泌素测定、血清壁细胞、胃脱落细胞等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

9

鉴别诊断

1、疼痛鉴别

(1)心绞痛:心绞痛多见于老年人,为当胸而痛,其多刺痛,动辄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病情危急,其病变部位、疼痛程度与特征、伴随症状及其预后等方面,与胃痛有明显区别。

(2)胁痛:胁痛是以胁部疼痛为症状,可伴发热恶寒,或目黄肤黄,或胸闷太息,极少伴嘈杂泛酸,嗳气吐腐。肝气犯胃的胃痛有时亦可攻痛连胁,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症状。两者具有明显的区别。

(3)腹痛:腹痛是指胃脘部以下,耻骨毛际以上整个位置疼痛为症状。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症状。两者仅就疼痛部位来说,是有区别的。但胃处腹中,与肠相连,因而在个别特殊病证中,胃痛可以影响及腹,而腹痛亦可牵连于胃,这就要从其疼痛的主要部位和如何起病来加以辨别。

2、疾病鉴别

(1)急性胃炎:多数急性胃炎患者会出现上腹部不适或隐痛,有时可伴发呕血或黑便。

(2)慢性胃炎:多数慢性胃炎患者会出现上腹部疼痛或不适,伴非特异性消化不良、反酸、烧心、恶心、呕吐等。疼痛多数无规律,发作不定时,既可能由精神紧张引起,也可能与消化不良有关。表现为饭后饱胀或终日饱胀、嗳气但不反酸,胃口不好,体重逐渐减轻,面色轻度苍白或发灰。

(3)胃溃疡:一般胃溃疡患者会出现上腹部疼痛,疼痛与进食有关,表现为餐后痛,服用抗酸剂疼痛可缓解。可伴有消化不良、胃灼热、上腹饱胀、恶心、呕吐、积食感等。受凉、生气、吃刺激性的食物也可引起疼痛发作。

(4)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经常在饥饿时出现胃痛,甚至半夜疼醒,进食可缓解,常有反酸现象。秋冬季节容易发作,疼痛在上腹偏右,有节律。

3、其他疾病鉴别

(1)胆囊炎和胆石症:右上腹部疼痛,并可放射至右肩部。在胆囊部位有压痛,也可有腹肌痉挛。胆囊炎的疼痛多呈持续性,而胆结石症者多呈绞痛样。

(2)胆道或肠道蛔虫症:多见于儿童,成人也可发生。胆道蛔虫症的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剑突下,常呈突然发作、阵发性加剧的绞痛,并可有钻顶感。疼痛间隙期可完全不痛。肠道蝈虫症的疼痛性质与胆道蛔虫症相似,但部位在脐部。两者均可有呕出蝈虫症状。查可找到蛔虫卵。

(3)急性胰腺炎:呈剧烈而持续性疼痛,常可放射至背部。体检时在中上腹或偏左部位有压痛,并可有腹膜刺激征。常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血液白细胞记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清淀粉酶检测有助于确诊。

鉴别诊断

1、疼痛鉴别

(1)心绞痛:心绞痛多见于老年人,为当胸而痛,其多刺痛,动辄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病情危急,其病变部位、疼痛程度与特征、伴随症状及其预后等方面,与胃痛有明显区别。

(2)胁痛:胁痛是以胁部疼痛为症状,可伴发热恶寒,或目黄肤黄,或胸闷太息,极少伴嘈杂泛酸,嗳气吐腐。肝气犯胃的胃痛有时亦可攻痛连胁,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症状。两者具有明显的区别。

(3)腹痛:腹痛是指胃脘部以下,耻骨毛际以上整个位置疼痛为症状。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症状。两者仅就疼痛部位来说,是有区别的。但胃处腹中,与肠相连,因而在个别特殊病证中,胃痛可以影响及腹,而腹痛亦可牵连于胃,这就要从其疼痛的主要部位和如何起病来加以辨别。

2、疾病鉴别

(1)急性胃炎:多数急性胃炎患者会出现上腹部不适或隐痛,有时可伴发呕血或黑便。

(2)慢性胃炎:多数慢性胃炎患者会出现上腹部疼痛或不适,伴非特异性消化不良、反酸、烧心、恶心、呕吐等。疼痛多数无规律,发作不定时,既可能由精神紧张引起,也可能与消化不良有关。表现为饭后饱胀或终日饱胀、嗳气但不反酸,胃口不好,体重逐渐减轻,面色轻度苍白或发灰。

(3)胃溃疡:一般胃溃疡患者会出现上腹部疼痛,疼痛与进食有关,表现为餐后痛,服用抗酸剂疼痛可缓解。可伴有消化不良、胃灼热、上腹饱胀、恶心、呕吐、积食感等。受凉、生气、吃刺激性的食物也可引起疼痛发作。

(4)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经常在饥饿时出现胃痛,甚至半夜疼醒,进食可缓解,常有反酸现象。秋冬季节容易发作,疼痛在上腹偏右,有节律。

3、其他疾病鉴别

(1)胆囊炎和胆石症:右上腹部疼痛,并可放射至右肩部。在胆囊部位有压痛,也可有腹肌痉挛。胆囊炎的疼痛多呈持续性,而胆结石症者多呈绞痛样。

(2)胆道或肠道蛔虫症:多见于儿童,成人也可发生。胆道蛔虫症的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剑突下,常呈突然发作、阵发性加剧的绞痛,并可有钻顶感。疼痛间隙期可完全不痛。肠道蝈虫症的疼痛性质与胆道蛔虫症相似,但部位在脐部。两者均可有呕出蝈虫症状。查可找到蛔虫卵。

(3)急性胰腺炎:呈剧烈而持续性疼痛,常可放射至背部。体检时在中上腹或偏左部位有压痛,并可有腹膜刺激征。常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血液白细胞记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血清淀粉酶检测有助于确诊。

10

治疗方法

明确诊断,找到病因,针对性治疗原发病。

1、急性胃炎

急性单纯性胃炎患者的治疗包括去除病因、卧床休息、进清淡流质饮食,必要时禁食;腹痛者给予丙胺太林或山莨菪碱(654-2)解痉剂或应用制酸剂;细菌感染所引起的患者应给予抗生素,如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呕吐、腹泻剧烈患者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2、慢性胃炎

祛除各种可能致病的因素,如根治幽门螺杆菌,避免进食对胃黏膜有强刺激的饮食及药品,戒烟忌酒。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暴饮暴食。积极治疗口、鼻、咽部的慢性疾患。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遵医嘱辅助药物治疗。

3、胃溃疡

(1)抗酸药:常用药物有氢氧化铝凝胶、铝碳酸镁。

(2)H2受体阻断剂:对胃酸分泌具有强大抑制作用。常用药物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有肝、肾疾病者应减少剂量或换用其他药物。

(3)质子泵阻断剂:常用药物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埃索米拉唑。

(4)黏膜细胞保护药物:常用药物有硫糖铝、硫糖铝混悬液。

(5)清除幽门螺杆菌(Hp)的药物:以抗分泌药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及泮托拉唑,其中之一加2种抗菌药物构成三联疗法。

(6)必要时手术治疗。

(7)防治并发症。

4、中医治疗原则

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主,再分虚实施治。属于胃寒者,散寒即所谓通;属于食停者,消食即所谓通;属于气滞者,理气即所谓通;属于热郁者,泄热即所谓通;属于血瘀者,化瘀即所谓通;属于阴虚者,益胃养阴即所谓通;属于阳虚者,温运脾阳即所谓通。根据不同病机而采取相应治法,才能善用“通”法。

11

日常

1、首先要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多食清淡,少食肥甘及各种刺激性食物,如含酒精及香料的食物。谨防食物中的过酸、过甜、过咸、过苦、过辛,不可使五味有所偏嗜。有吸烟嗜好的病人,应戒烟。

2、饮食定时定量。

长期胃痛的病人每日餐或加餐均应定时,间隔时间要合理。急性胃痛的病人应尽量少食多餐,平时应少食或不食零食,以减轻胃的负担。

3、注意营养平衡。

平素的饮食应供给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利于保护胃黏膜和提高其防御能力,并促进局部病变的修复。

4、饮食宜软、温、暖。

烹调宜用蒸、煮、熬、烩,少吃坚硬、粗糙的食物。进食时不急不躁,使食物在口腔中充分咀嚼,与唾液充分混合后慢慢咽下,这样有利于消化和病后的修复。要注意四季饮食温度的调节,脾胃虚寒者尤应禁食生冷食物。肝郁气滞者忌在生气后立即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