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 贫血都有哪些症状 贫血怎么办

贫血都有哪些症状 贫血怎么办

2020-04-05 09:01阅读(61)

贫血(anemia)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不能运输足够的氧至组织而产生的综合征。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

1
贫血(anemia)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不能运输足够的氧至组织而产生的综合征。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均可属于贫血。

2

病因

基于不同的临床特点,贫血有不同的分类。如:按贫血进展速度分急、慢性贫血;按红细胞形态分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按血红蛋白浓度分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贫血;按骨髓红系增生情况分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和增生低下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上常从贫血发病的机制和病因分类:

1、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1)造血干祖细胞异常所致贫血

①再生障碍性贫血(AA):AA的发病与原发和继发的造血干祖细胞缺陷有关,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

②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是指骨髓红系造血干祖细胞受到不同的病理因子影响发生改变,进而引起的单纯红细胞减少性贫血。依据病因,该病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

③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CDA)。

④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各类造血系统肿瘤性疾病。

(2)造血调节异常所致贫血

①骨髓基质细胞受损所致贫血:骨髓坏死、骨髓纤维化、骨髓硬化症、大理石病、各种髓外肿瘤性疾病的骨髓转移以及各种感染或非感染性骨髓炎,均可因损伤骨髓基质细胞及造血微环境(也可损伤造血细胞)而影响血细胞生成,导致贫血。

②淋巴细胞功能亢进所致贫血:T细胞功能亢进可通过细胞毒性T细胞直接杀伤(穿孔素),或(和)T细胞因子介导造血细胞凋亡而使造血功能衰竭。B细胞功能亢进可产生抗骨髓细胞自身抗体,进而破坏或抑制造血细胞导致造血功能衰竭(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

③造血调节因子水平异常所致贫血:肾功能不全、垂体或甲状腺功能低下、肝病等均可因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足而导致贫血。肿瘤性疾病或某些病毒感染诱导机体产生造血负调控因子,从而抑制造血,导致贫血。

④造血细胞凋亡亢进所致贫血。

(3)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所致贫血

①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利用障碍所致贫血:由于各种生理或病理因素导致机体叶酸或维生素B12绝对或相对缺乏或利用障碍所引起的巨幼细胞贫血。

②缺铁和铁利用障碍性贫血: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即溶血性贫血(HA)。

3、失血性贫血

失血性贫血根据失血速度分急性和慢性,根据失血量分轻、中、重度,根据失血的病因分出凝血性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和严重肝病等)和非出凝血性疾病(如外伤、肿瘤、结核、支气管扩张、消化性溃疡、肝病、痔疮、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慢性失血性贫血往往合并缺铁性贫血。

3

常见疾病

缺铁性贫血、外伤、肿瘤、结核、支气管扩张、消化性溃疡、肝病、痔疮、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各类造血系统肿瘤性疾病、骨髓坏死、骨髓纤维化、骨髓硬化症、大理石病、髓外肿瘤性疾病的骨髓转移、感染或非感染性骨髓炎、淋巴细胞功能亢进、肾功能不全、垂体或甲状腺功能低下、肝病、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利用障碍、溶血性贫血等。

4

急诊(120)指征

1、严重外伤后大量失血;

2、患者极度虚弱、精神萎靡、意识模糊、昏迷等;

3、出现其他危及生命的病症。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5

症状

1、体检时发现贫血,或持续乏力、困倦、面色苍白、消瘦、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等全身表现;

2、伴反复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

3、伴匙状甲,指(趾)甲变平,甚至凹下呈勺状(反甲),缺乏光泽、脆薄易裂;

4、伴出血倾向,反复出现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伤口不易愈合、便血等;

5、女性月经过多,或长期阴道异常出血;

6、长期反复咳嗽、咯血者,伴其它肺、气管症状者;

7、长期呕血、黑便伴其它消化道症状者;

8、小儿生长发育缓慢;

10、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6

就诊科室

1、大出血等危急情况应急诊处理。

2、病情稳定者,一般可去血液内科就诊。

3、女性阴道出血患者,应咨询妇科。

4、怀疑肺、支气管失血导致者,咨询呼吸内科。

5、怀疑消化道疾病失血导致者,咨询消化内科。

6、小儿贫血应咨询儿内科、儿童保健科。

7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您的贫血表现是何时出现的?随时间推移,症状有加重吗?

2、你平时感觉乏力、困倦、面色苍白、免疫力不好吗?或有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吗?

3、您是否有一些出血症状,如咳血、呕血、鼻出血、牙龈出血、便血等?

4、您以前出现过贫血吗?什么原因导致的?进行过哪些治疗?

5、您近期有过外伤大量出血、月经过多或献血等经历吗?

6、您近期饮食情况如何?膳食搭配是否合理?有无营养不良、铁元素缺乏等情况?

7、您是否患有肺结核、消化性溃疡、痔疮等可导致机体失血的疾病?

8、您及您的的亲属中有人存在血友病等遗传性血液病吗?

9、您近期使用过某些具有抗凝血作用的药物吗?

10、您吸烟吗?吸多久了,每天吸多少?

11、您有饮酒习惯吗?每天饮酒多少?

12、您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吗?是否有用药控制?

8

诊断原则

综合分析贫血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贫血的病因或发病机制,从而作出贫血的疾病诊断。

1、病史

(1)贫血的起病、发展及特征性表现。

(2)有无致病因素存在。

(3)是否有引起贫血的慢性疾病。

(4)有无遗传因素。

(5)对常用抗贫血药物治疗的反应。

(6)伴随症状。

2、实验室检查

(1)一般血液学检查

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指数测定、血涂片细胞形态)、骨髓检查等。

(2)特殊血液学检查

铁代谢检查、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浓度测定、筛选试验等。

9

鉴别诊断

1、巨幼细胞贫血

本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巨幼细胞胞贫血的诊断要点如下:

(1)贫血以红系为主,但白细胞和血小板常有不同程度减少。

(2)血常规示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增大。

(3)骨髓细胞学示三系巨幼样改变,以红系为著,如为B12缺乏所致,则在补充数小时后巨幼样改变明显改善。

(4)补充叶酸和(或)维生素B12后1周左右网织红细胞计数明显增高至10%左右甚至更高。

2、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临床上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应包括下面4种情况:

(1)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系线粒体合成血红素功能障碍,为铁失利用性贫血。

(2)慢性炎症、慢性感染性贫血,亦系铁失利用性贫血。

(3)缺铁性贫血,系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贫血。缺铁性贫血的诊断要点:

①血常规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MCV,MCHC,MCH均降低,以MCV意义最大,其降低程度与贫血严重程度成比例。

②骨髓细胞学提示幼红和成熟红细胞体积缩小,成熟红细胞中心淡染区增大,骨髓涂片铁染色示细胞外铁明显减少。

③补铁治疗有效,这一点对明确诊断很有帮助。如补铁治疗1周左右网织红细胞计数明显上升至8~10%,则诊断基本明确。

④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血清铁蛋白等指标对诊断意义不大。

⑤应设法找到引起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3、再生障碍性贫血

是由多种病因、多种发病机制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典型病例诊断不难,不典型病例要做好鉴别诊断以免误诊。国内1987年制定的诊断标准:

(1)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

(2)一般无脾肿大。

(3)骨髓检查至少一个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

(4)除外其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纤维化、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5)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4、失血性贫血

(1)急性失血性贫血的诊断

因为有明确的出血原因,所以急性失血性贫血的诊断一般不难,病人会有外伤、消化道、呼吸道或泌尿生殖道等部位的出血病史。

(2)慢性失血性贫血的诊断

①慢性失血性贫血属于缺铁性贫血,即在血常规上表现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②明确病因:因慢性失血常症状隐匿,故常需仔细查找方可明确病因,除鼻出血、咯血、痔疮等可以慢性失血外,溃疡病、胃癌、钩虫病、肠息肉、肠道肿瘤、女性月经过多等常常成为慢性失血性贫血的原因,应逐一排除直至明确。

鉴别诊断

1、巨幼细胞贫血

本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巨幼细胞胞贫血的诊断要点如下:

(1)贫血以红系为主,但白细胞和血小板常有不同程度减少。

(2)血常规示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增大。

(3)骨髓细胞学示三系巨幼样改变,以红系为著,如为B12缺乏所致,则在补充数小时后巨幼样改变明显改善。

(4)补充叶酸和(或)维生素B12后1周左右网织红细胞计数明显增高至10%左右甚至更高。

2、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临床上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应包括下面4种情况:

(1)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系线粒体合成血红素功能障碍,为铁失利用性贫血。

(2)慢性炎症、慢性感染性贫血,亦系铁失利用性贫血。

(3)缺铁性贫血,系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贫血。缺铁性贫血的诊断要点:

①血常规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MCV,MCHC,MCH均降低,以MCV意义最大,其降低程度与贫血严重程度成比例。

②骨髓细胞学提示幼红和成熟红细胞体积缩小,成熟红细胞中心淡染区增大,骨髓涂片铁染色示细胞外铁明显减少。

③补铁治疗有效,这一点对明确诊断很有帮助。如补铁治疗1周左右网织红细胞计数明显上升至8~10%,则诊断基本明确。

④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血清铁蛋白等指标对诊断意义不大。

⑤应设法找到引起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3、再生障碍性贫血

是由多种病因、多种发病机制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典型病例诊断不难,不典型病例要做好鉴别诊断以免误诊。国内1987年制定的诊断标准:

(1)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

(2)一般无脾肿大。

(3)骨髓检查至少一个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

(4)除外其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纤维化、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5)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4、失血性贫血

(1)急性失血性贫血的诊断

因为有明确的出血原因,所以急性失血性贫血的诊断一般不难,病人会有外伤、消化道、呼吸道或泌尿生殖道等部位的出血病史。

(2)慢性失血性贫血的诊断

①慢性失血性贫血属于缺铁性贫血,即在血常规上表现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②明确病因:因慢性失血常症状隐匿,故常需仔细查找方可明确病因,除鼻出血、咯血、痔疮等可以慢性失血外,溃疡病、胃癌、钩虫病、肠息肉、肠道肿瘤、女性月经过多等常常成为慢性失血性贫血的原因,应逐一排除直至明确。

10

治疗方法

贫血性疾病的治疗分“对症”和“对因”两类。

1、对症治疗

(1)重度贫血患者、老年人或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的贫血患者应输红细胞,纠正贫血,改善体内缺氧状态。

(2)急性大量失血患者应及时输血或红细胞及血浆,迅速恢复血容量并纠正贫血。

(3)对贫血合并出血者,应根据出血机制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止血治疗(如重度血小板减少应输血小板)。

(4)对贫血合并感染者,应酌情予抗感染治疗。

(5)对贫血合并其他脏器功能不全者,应根据脏器的不同及功能不全的程度而施予不同的支持治疗。

(6)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多次输血并发血色病者应予去铁治疗。

2、对因治疗

(1)缺铁性贫血补铁及治疗导致缺铁的原发病。

(2)巨幼细胞贫血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

(3)溶血性贫血采用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术。

(4)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脾切除有肯定疗效。

(5)造血干细胞质异常性贫血采用干细胞移植。

(6)再生障碍性贫血采用抗淋巴(胸腺)细胞球蛋白、环孢素及造血正调控因子(如雄激素等)。

(7)ACD及肾性贫血采用EPO。

(8)肿瘤性贫血采用化疗或放疗。

(9)免疫相关性贫血采用免疫抑制剂。

(10)各类继发性贫血治疗原发病等。

11

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