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 手震颤都有哪些症状 手震颤怎么办

手震颤都有哪些症状 手震颤怎么办

2020-04-05 05:00阅读(62)

手震颤(hand tremor)是一种不由自主的、有节律的摆动性运动,是由肌肉反复收缩和松弛引起。根据震颤在肌肉处于休息时出现或活动时出现,可将其分为静止性震颤

1
手震颤(hand tremor)是一种不由自主的、有节律的摆动性运动,是由肌肉反复收缩和松弛引起。根据震颤在肌肉处于休息时出现或活动时出现,可将其分为静止性震颤和活动时震颤。

2

病因

根据病因大致可分为生理性震颤和病理性震颤。

1、生理性手震颤

多因情绪激动、过度劳累、体质虚弱等因素所致,一般不需要治疗。

2、病理性手震颤

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如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病震颤、小脑性震颤、脑干震颤、周围神经病性震颤、酒精性震颤、药物中毒性震颤、肌张力障碍性震颤等。

3

常见疾病

脑炎、脑动脉硬化、脑外伤、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帕金森综合征、特发性震颤、周围神经病、药物中毒、肌张力障碍等。

4

急诊(120)指征

5

症状

1、手部长期或反复出现不自主、有节律的摆动;

2、伴有下肢等其他部位的颤动;

3、伴肌肉僵硬或痉挛、运动迟缓、笨拙、行走步态异常等;

4、伴反复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5、有特殊用药史,出现手部不自主颤动;

6、伴有大量饮酒、酗酒情况;

7、有手部或头部外伤史;

8、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6

就诊科室

患者可及时去神经内科就诊治疗。

7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您的手震颤症状是何时出现的?随时间推移,症状有加重吗?

2、在哪种情况下,手震颤症状可缓解或加重?

3、除手震颤,您是否还存在运动迟缓、其他部位震颤等表现?

4、您以前出现过手震颤吗?什么原因导致的?

5、您使用过药物进行治疗吗?什么药?效果如何?

6、您近期有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经历吗?

7、您近期有过精神刺激、情绪激动等情况吗?

8、您有长期、大量使用某种药物的情况吗?什么药?

9、您有饮酒习惯吗?每天饮酒量多少?近期有频繁大量饮酒、严重醉酒情况吗?

10、您或您的亲属中有人患有帕金森等疾病吗?

11、您曾经或目前是否存在脑外伤、脑炎、脑肿瘤等颅脑病变?

12、您最近有过肌肉扭伤、撕裂等情况吗?如何进行处理的?

13、您吸烟吗?吸多久了?每天吸烟多少?

14、您是否还患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是否有用药控制?

8

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及体征,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9

鉴别诊断

引起手震颤的原因有很多种,可以根据伴随的神经症状和体征、震颤频率、与姿势运动的关系、拮抗肌群的肌电活动(交替或同步)以及对某些药物的反应进行鉴别。

1、帕金森病

多在50岁以后发病,起病隐袭,少数早发型在20岁左右起病。约75%的患者以震颤为首发,特点是静止性和节律性,常从某一侧上肢远端开始,以拇指、食指及中指为主。初始症状一般是一侧肢体远端的静止性震颤,然后扩展到同侧下肢和对侧上、下肢体,晚期可波及下颌、唇、舌和头部。可有“齿轮”样强直,运动迟缓、行走时摆臂运动减少、起身困难等。

2、肝豆状核变性

多在11~25岁时起病,早者4岁时起病。震颤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可呈静止性、意向性或姿势性震颤。最为特征性的是肢体远端的节律性拍击或肢体近端的扑翼样震颤。可见肌张力增高、肌张力障碍(扭转痉挛、舞蹈样动作和手足徐动症等)及精神症状、智能障碍、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有时可现癫痫样发作。

3、药物性手震颤

有用药史,最常见的是使用拟交感神经药和抗抑郁药等后导致的生理性震颤增强,多为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抗精神病药物、利舍平、甲氧氯普胺可引起静止性震颤。锂的毒性与血清浓度直接相关,对小脑可造成永久性损伤,从而产生姿势性和意向性震颤。胺碘酮(可达龙)可以产生一种剂量依赖性的可逆性神经系统综合征,包括姿势性震颤、共济失调和周围神经病,这些症状在治疗的第1周就可出现,随剂量的减少或终止,症状可获改善。

4、特发性震颤

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震颤,可以发生于各年龄段,肌肉紧张时明显,主要见于上肢的远端,下肢很少受累,但口唇、下颌、舌也发生。它与帕金森病的区别是不伴有肌张力的增高及运动迟缓等锥体外系症状。

鉴别诊断

引起手震颤的原因有很多种,可以根据伴随的神经症状和体征、震颤频率、与姿势运动的关系、拮抗肌群的肌电活动(交替或同步)以及对某些药物的反应进行鉴别。

1、帕金森病

多在50岁以后发病,起病隐袭,少数早发型在20岁左右起病。约75%的患者以震颤为首发,特点是静止性和节律性,常从某一侧上肢远端开始,以拇指、食指及中指为主。初始症状一般是一侧肢体远端的静止性震颤,然后扩展到同侧下肢和对侧上、下肢体,晚期可波及下颌、唇、舌和头部。可有“齿轮”样强直,运动迟缓、行走时摆臂运动减少、起身困难等。

2、肝豆状核变性

多在11~25岁时起病,早者4岁时起病。震颤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可呈静止性、意向性或姿势性震颤。最为特征性的是肢体远端的节律性拍击或肢体近端的扑翼样震颤。可见肌张力增高、肌张力障碍(扭转痉挛、舞蹈样动作和手足徐动症等)及精神症状、智能障碍、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有时可现癫痫样发作。

3、药物性手震颤

有用药史,最常见的是使用拟交感神经药和抗抑郁药等后导致的生理性震颤增强,多为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抗精神病药物、利舍平、甲氧氯普胺可引起静止性震颤。锂的毒性与血清浓度直接相关,对小脑可造成永久性损伤,从而产生姿势性和意向性震颤。胺碘酮(可达龙)可以产生一种剂量依赖性的可逆性神经系统综合征,包括姿势性震颤、共济失调和周围神经病,这些症状在治疗的第1周就可出现,随剂量的减少或终止,症状可获改善。

4、特发性震颤

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震颤,可以发生于各年龄段,肌肉紧张时明显,主要见于上肢的远端,下肢很少受累,但口唇、下颌、舌也发生。它与帕金森病的区别是不伴有肌张力的增高及运动迟缓等锥体外系症状。

10

治疗方法

手震颤的患者需要明确病因,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常见原发病的治疗如下:

1、帕金森病

运动症状主要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能力,而非运动症状则明显干扰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帕金森病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运动疗法、心理疏导及照料护理等。药物治疗作为首选,且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治疗则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目前应用的治疗手段,无论药物或手术均只能改善症状,不能有效地阻止病情的发展,更无法治愈。因此,治疗不仅要立足当前,而且需进行长期管理,以达到长期获益。

2、肝豆状核变性

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低铜饮食、用药物减少铜的吸收和增加铜的排出;治疗越早越好,对症状前期患者也需及早进行。如有肌强直及震颤者可用金刚烷胺或(和)苯海索,症状明显者可用复方左旋多巴。依据精神症状酌情选用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促智药(智力减退者)。无论有无肝损害均需护肝治疗,可选用葡醛内酯、肌苷、维生素C等。手术治疗包括脾切除和肝移植。脾切除适用于严重脾功能亢进患者,因长期白细胞和血小板显著减少,经常出血或感染。经各种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可考虑肝移植。

3、特发性震颤

最有效的是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少量饮酒亦可使多数病例的震颤减轻,但此法论治不够现实。其他药物如朴米酮、托吡酯、劳拉西泮和阿普唑仑等。少数症状严重和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行立体定向丘脑损毁术,或丘脑深部电刺激(DBS)也是有效的替代疗法。

11

日常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