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 瘀斑都有哪些症状 瘀斑怎么办

瘀斑都有哪些症状 瘀斑怎么办

2020-04-04 14:00阅读(62)

瘀斑(ecchymosis)是指直径5mm以上的皮下片状出血,常见于肢体易摩擦、磕碰和受压的部位和针刺处,一般不高出皮面,按压不褪色,初期呈暗红色或紫色,逐渐转为

1
瘀斑(ecchymosis)是指直径5mm以上的皮下片状出血,常见于肢体易摩擦、磕碰和受压的部位和针刺处,一般不高出皮面,按压不褪色,初期呈暗红色或紫色,逐渐转为黄褐色、黄色或黄绿色,2周左右可被完全吸收。瘀斑常提示血管壁缺陷和凝血功能障碍,大片瘀斑见于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以及严重血小板减少和功能异常。

2

病因

1、血小板减少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瘤、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

2、感染

如败血症、伤寒、斑疹伤寒、结核、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3、外伤

撞伤后皮肤会出现深紫色的瘀斑,较严重的撞伤,可能出现血肿。

4、化学药物

某些化学药物如抗生素类、奎宁类、磺胺类、解热镇痛剂、安眠药、抗结核药、脱水及利尿药等不良反应会出现瘀斑。

3

常见疾病

流行性出血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败血症、伤寒、斑疹伤寒、结核、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脓毒症、过敏性紫癜、急性白血病等。

4

急诊(120)指征

5

症状

1、反复或突然出现皮肤瘀点、瘀斑;

2、伴反复牙龈出血、鼻出血、月经过多、伤口流血不易止住等出血症状;

3、伴发热;

4、伴虚弱、无力、苍白等贫血表现;

5、伴外伤史,皮下血肿;

6、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6

就诊科室

1、怀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血液疾病所致者,须及时到血液内科就诊。

2、外伤后皮肤瘀斑,并出现较大的血肿,可到普通外科就诊。

3、怀疑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引起者,须于感染科就诊。

7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发现身体出现瘀斑的?

2、您的瘀斑都出现在身体的哪些部位?最近有扩大的趋势吗?

3、您是否还有其他症状和体征,例如瘀斑部位疼痛、牙龈出血或发热?

4、您以前有过瘀斑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5、您既往有血液系统疾病吗?是否进行过治疗?病情控制如何?

6、您近期有做过什么剧烈运动吗?有被撞伤吗?进行过处理吗?

7、您有过感染病史吗?

8、您是否用过某些药物?用了多长时间了?

9、您来本院前有到其他医院看过吗?接受治疗了吗?

8

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原发病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来诊断。

9

鉴别诊断

1、症状鉴别

(1)瘀点

瘀点又称出血点,指直径不超过2mm的皮肤黏膜出血,大多如针头大小,可见于全身各部位,尤以四肢和躯干下部为多见。出血点通常不高出皮面,按压不褪色,早期呈暗红色,1周左右可被完全吸收。小的出血点常需与小红痣相鉴别,两者按压均不褪色,但后者色泽较鲜亮,略高于皮面。出血点常见于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和毛细血管壁缺陷。

(2)紫癜

紫癜为直径3~5mm的皮下出血,特点与出血点基本相同,常见于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和血管壁缺陷。

2、疾病鉴别

(1)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不成熟的造血细胞大量增殖并蓄积于骨髓和外周血,导致正常造血受抑,同时可浸润肝、脾、淋巴结等组织器官,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贫血、淋巴结和肝脾肿大、骨骼和关节疼痛、粒细胞肉瘤等,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抽搐及昏迷等。出血主要与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异常有关,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等。病情发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通常数月内死亡。大部分患者白细胞计数增高,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称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复杂的多种机制共同参与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的发生是由于患者对自身血小板抗原的免疫失耐受,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和血小板生成受抑,出现血小板减少,伴或不伴皮肤黏膜出血的临床表现。本病有出血倾向,皮肤、黏膜出血可导致淤点、紫癜、淤斑及外伤后止血不易等,其他还可存在乏力以及月经过多。骨髓检查显示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有成熟障碍。

(3)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经鼠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害等为特征,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是我国较常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鼠类是主要传染源。白细胞总数及分类中异常淋巴细胞增多,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上升,血小板明显减少。尿变化显著,血肌酐、尿素氮增高。血特异性抗体或HV-RNA阳性。

鉴别诊断

1、症状鉴别

(1)瘀点

瘀点又称出血点,指直径不超过2mm的皮肤黏膜出血,大多如针头大小,可见于全身各部位,尤以四肢和躯干下部为多见。出血点通常不高出皮面,按压不褪色,早期呈暗红色,1周左右可被完全吸收。小的出血点常需与小红痣相鉴别,两者按压均不褪色,但后者色泽较鲜亮,略高于皮面。出血点常见于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和毛细血管壁缺陷。

(2)紫癜

紫癜为直径3~5mm的皮下出血,特点与出血点基本相同,常见于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和血管壁缺陷。

2、疾病鉴别

(1)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不成熟的造血细胞大量增殖并蓄积于骨髓和外周血,导致正常造血受抑,同时可浸润肝、脾、淋巴结等组织器官,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贫血、淋巴结和肝脾肿大、骨骼和关节疼痛、粒细胞肉瘤等,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抽搐及昏迷等。出血主要与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异常有关,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等。病情发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通常数月内死亡。大部分患者白细胞计数增高,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称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复杂的多种机制共同参与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的发生是由于患者对自身血小板抗原的免疫失耐受,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和血小板生成受抑,出现血小板减少,伴或不伴皮肤黏膜出血的临床表现。本病有出血倾向,皮肤、黏膜出血可导致淤点、紫癜、淤斑及外伤后止血不易等,其他还可存在乏力以及月经过多。骨髓检查显示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有成熟障碍。

(3)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经鼠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害等为特征,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是我国较常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鼠类是主要传染源。白细胞总数及分类中异常淋巴细胞增多,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上升,血小板明显减少。尿变化显著,血肌酐、尿素氮增高。血特异性抗体或HV-RNA阳性。

10

治疗方法

明确病因诊断,治疗原发病。

1、急性白血病的治疗

确诊后先进行预后危险度分层,然后结合患者基础状况、意愿和经济能力等,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并及早启动治疗。适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尽早行HLA配型。治疗包括抗白血病治疗和高白细胞血症处理、防止感染、成分输血、代谢并发症等治疗。

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

一般治疗

对于发生出血的风险较小的患者,可临床观察暂不进行药物治疗。

(1)急症处理

对于血小板低于10x109/L伴广泛、严重的出血症状者,疑有或已发生颅内出血者,以及近期将实施手术或分娩者,可根据情况进行血小板输注、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及大剂量应用甲泼尼龙治疗。

一线治疗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

二线治疗

脾切除或应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长春新碱、环孢素A、硫唑嘌呤、霉酚酸酯等免疫抑制剂,以及达那唑等药物。

3、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

根据不同临床分期的不同症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如发热期可进行使用利巴韦林等进行抗病毒治疗,使用丹参、10%右旋糖酐等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降温、抗炎、抗渗出、解除中毒症状;低血压期一旦休克发生,应积极补充血容量,调整血浆胶体渗透压,纠正酸中毒,调节血管舒缩功能,防止DIC形成,提高心脏搏出量等;少尿期若确定肾性少尿后,按急性肾衰竭处理;多尿期补充足量的液体和钾盐治疗失水和电解质紊乱。

11

日常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