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 耳漏都有哪些症状 耳漏怎么办

耳漏都有哪些症状 耳漏怎么办

2020-04-04 13:00阅读(62)

外耳道排出炎性或非炎性液体称耳漏(otorrhea)。耳漏的质、量、色泽、气味因疾病不同而各异。可来自外耳道、中耳、中耳周围组织、迷路或颅内,是耳病常见症状。

1
外耳道排出炎性或非炎性液体称耳漏(otorrhea)。耳漏的质、量、色泽、气味因疾病不同而各异。可来自外耳道、中耳、中耳周围组织、迷路或颅内,是耳病常见症状。

2

病因

1、过敏

过敏引起的鼓膜穿孔可造成清亮或者混浊的耳溢液、发痒和流泪。

2、耳部息肉

息肉可产生恶臭的、脓性的或血丝样的分泌物。

3、颅底骨折

颅底骨折时耳漏可以是清亮的和水性的,葡萄糖阳性提示为脑脊液(CSF)流出,血性的提示出血。偶尔视诊可见鼓膜后出血。耳漏可伴随听力丧失、脑脊液或血性的鼻漏、眼眶周围淤血(浣熊眼)和乳突淤血。脑神经麻痹、意识水平下降、头痛也是常见的症状。

4、外耳道皮炎

(1)对于接触性皮炎,小囊泡会产生出清亮的水性的耳漏,伴随外耳道水肿和红斑。

(2)传染性湿疹样皮炎会产生脓性的耳漏,伴随有外耳道红斑和结痂。

(3)脂溢性皮炎,耳漏为油腻性的,伴鳞屑和鳞片,头皮、前额、脸颊也有显著的瘙痒及鳞状。

5、硬膜外脓肿

可出现大量奶油状的耳漏,同时伴有均匀的搏动性的耳痛、发热和太阳穴或同侧颞顶部的疼痛。

6、乳突炎

这种疾病会产生浓稠的、脓性的、黄色的耳漏,而且日益增多。其主要的特征包括低热和乳突区的钝痛和触痛。耳后红斑和水肿可能会使耳廓膨出;乳突窦水肿产生的压力,可引起外耳道肿胀、阻塞,导致传导性听力缺失。

7、鼓膜炎(传染性的)

急性感染性鼓膜炎会在外耳道、鼓膜出现,偶尔在中耳出现小的、红色的、血性的水疱。这些水疱的自发性破裂会产生血清血液的耳漏。其他特点包括严重的耳部疼痛、乳突压痛,罕见发热和听力丧失。慢性感染性鼓膜炎引起脓性耳漏、瘙痒及听力逐渐丧失。

8、外耳炎

(1)急性外耳炎通常被称为游泳者耳,往往会导致化脓性的、黄色的、黏性的、恶臭的耳漏。视诊在外耳道可发现白绿色碎片。相关的发现包括耳廓和外耳道的水肿、红斑、疼痛和瘙痒;活动乳突、耳屏、口或下颚出现严重的触痛;周边部位的肿胀和触痛;部分传导性听力丧失;患者也可出现低热和患耳同侧头痛。

(2)慢性外耳炎通常引起少量间断性耳漏,可能是浆液性或化脓性的,可伴有恶臭。其主要症状是瘙痒。相关的表现包括水肿和轻度的红斑。

(3)危及生命的恶性外耳炎在外耳道产生的碎片可靠近鼓膜,引起严重的疼痛,尤其可在对耳屏或耳廓进行处理时急性发生。最常见于糖尿病患者和免疫受抑的患者,暴发性细菌感染也可引起瘙痒、耳鸣,可能出现单侧听力丧失。

9、中耳炎

(1)急性中耳炎鼓膜破裂产生血性的、化脓性耳漏,可缓解持续或间断性地耳痛。典型的表现是在几小时内传导性听力丧失会更为加重。

(2)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也可表现出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如咽喉痛、咳嗽、流涕和头痛,还包括头晕、发热、恶心和呕吐等其他症状。

(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引起间断性的、化脓性的、恶臭耳漏,通常伴随鼓膜穿孔。渐发传导性听力丧失并且可伴随疼痛、恶心和眩晕。

10、软骨膜炎

在此病中,位于耳廓或外耳道的多个窦道可以打开,引起化脓性耳漏。典型的表现为耳廓水肿,呈红斑样,伴有皮肤增厚。

11、创伤

创伤可引起血性耳漏如外耳受击打,异物进入耳部,或耳气压伤。通常出血量小或中等,伴随部分听力丧失。

12、结核病

肺结核可能通过上呼吸道蔓延到中耳,导致慢性耳部感染、鼓膜变厚、破裂,产生水样耳漏和轻度听力丧失,也可发生颈淋巴结病。

13、肿瘤(良性)

颈静脉球的良性肿瘤可以引起血性耳漏。起初,患者会诉搏动性不适以及与其心跳声音类似的耳鸣。与此相关的体征和症状包括在受影响的耳内产生逐渐递进的闷热、眩晕、传导性的听觉丧失。

14、肿瘤(恶性)

外耳鳞状细胞癌会引起化脓性耳漏伴随瘙痒,严重的令人烦躁的耳痛,听觉丧失。晚期可引起面瘫。微带血性的耳溢液会较早地出现在中耳的鳞状细胞癌时期,典型的表现为在受影响的部位会伴随有听觉丧失。晚期会表现出疼痛和面部麻痹的特征。

15、韦格纳肉芽肿

这种罕见的、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通常引起鼓膜穿孔和血清血液性的耳漏。患者可诉缓慢渐进性听力丧失、咳嗽(可能咯血)、喘、气短、胸痛、出血性皮肤损害、鼻出血及严重的鼻窦炎。

3

常见疾病

过敏、耳部息肉、颅底骨折、外耳道皮炎、硬膜外脓肿、乳突炎、骨膜炎、外耳炎、中耳炎、软骨膜炎、结核病、创伤、肿瘤、韦格纳肉芽肿、耳道湿疹、外耳道疖肿、外耳道霉菌病、大疱性鼓膜炎、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结核性中耳炎、外耳道肿瘤、中耳恶性肿瘤、耳带状疱疹、外耳道单纯性疱疹等。

4

急诊(120)指征

1、头部遭受严重外伤,耳朵流出大量水样或血性液体,伴剧痛头痛、意识水平下降等;

2、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5

症状

1、外耳道反复或持续流出脓性、水性、血性等液体;

2、流出的液体有臭味、颜色异常;

3、伴耳内发痒、耳痛、耳鸣、耳闷、听力减退等;

4、伴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糜烂;

5、伴发热、头痛、眩晕、恶心等症状;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6

就诊科室

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病情平稳者,须于耳鼻喉科就诊。

7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耳漏的?这个症状持续了多久了?有没有什么变化规律?

2、有没有加重或缓解的迹象呢?什么情况下会加重或缓解?

3、您耳漏的症状是突然出现的呢,还是慢慢出现的?

4、除了耳漏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症状,比如耳痛、耳鸣、耳闷、听力下降等?

5、最近有频繁的刺激耳道吗?近期耳朵有没有受外伤?

6、以前有什么耳部的疾病吗?既往受过什么外伤或做过什么手术吗?

7、以前是否有看过医生?接受了什么治疗?治疗效果怎么样?是否复发?

8、发病以来,您的睡眠、饮食怎么样?大小便怎么样?

8

诊断原则

从询问患者何时出现耳漏开始,注意他是如何发现耳漏的,是在清洁耳道深处,还是擦拭耳廓时发现的。溢液的颜色、黏度和气味如何,是清亮的、化脓性的还是血性的。它发生在一侧还是双侧耳。是连续的还是间歇出现。如果患者用棉花塞在耳中吸收溢液,需询问多长时间更换一次。

然后寻找相关的耳科症状,尤其是疼痛。活动耳廓或者耳屏时,看是否有触痛。询问眩晕情况,这在外耳道疾病中是没有的。还要询问耳鸣的情况。

下一步,检查患者的医疗记录,最近有无上呼吸道感染或头部外伤史。还应询问他如何清洗耳朵以及是否是一位游泳爱好者。注意癌症、皮炎或应用免疫抑制剂的病史。

重点检查患者的外耳、中耳和鼓膜(如果他的症状是单侧的,首先检查健侧耳,以防交叉污染)。检查外耳,按压耳屏和乳突区是否存在压痛。然后插入耳镜,用大窥器使其舒适地置入耳道。如有必要,清洁耳道中的耳垢、脓液或其他碎片。观察是否有水肿、红斑、痂或息肉。检查鼓膜,它应该看起来像一个发亮的、珍珠色的锥面。注意是否有颜色的变化、穿孔、缺乏正常的对光反射(在靠近鼓膜的底部出现一个光锥)或鼓膜膨出。

进一步检查是测试听力。堵塞患者的一侧耳,然后对着另一只未被堵塞的耳小声讲一些常见的双音节单词。站在他身后,使其不能看到你的唇语,然后请他重复他听到的词语。测试另一侧耳,使用不同的单词。然后使用音叉进行Weber和 Rinne试验。

最后触诊患者的颈部、耳前、腮腺、耳后(乳突)区域是否有淋巴结肿大。测试第Ⅶ、第Ⅸ~Ⅺ脑神经的功能。

9

鉴别诊断

1、外耳道湿疹

临床上以患者耳瘙痒和浆液状耳漏为特征,易复发,系变态反应所致,摄入致敏食物(蛋白质,如奶类食品、海产品)和吸入花粉、粉尘、螨等是常见的致敏源,化妆品、首饰如耳环亦可引起过敏。成人湿疹极痒、伴有烧灼感。患儿常烦躁不安、哭闹,外耳道、耳廓、耳屏前及耳后沟红肿,丘疹、水疱可同时并存。化脓性中耳炎长期脓性耳漏亦可导致耳湿疹,应加注意。慢性湿疹者外耳道皮肤可变厚、表面粗糙不平,重者可有外耳道狭窄。

2、外耳道炎和外耳道疖肿

急性期有耳痛、脸痛、烧灼感、张口可加重,可伴全身发热,耳痛可伴牵拉痛。外耳道皮肤红肿,可有灰白色上皮样脱屑及脓性分泌物,耳甲腔耳屏可出现丘疹、水泡。恶性外耳道患者,病程可达数月,脓性耳漏长期不止,可破坏鼓膜、侵及中耳乳突骨质,出现乳突压痛,检查发现外耳道及中耳有坏死组织及肉芽状组织,晚期患者可有Ⅵ、Ⅸ、Ⅹ、Ⅺ颅神经麻痹体征及耳聋。

3、外耳道霉菌病

耳痒是其主要症状,常为奇痒难忍,可伴有耳闷,春夏之交或江南梅雨季节好发此病,外耳道皮肤有灰白色、黑褐色污秽苔痂,典型病例者可见霉菌斑。

4、大疱性鼓膜炎

常出现在感冒或流感后,可能与流感病毒的变态反应有关,先有全身乏力、疲惫、食欲差、耳闷、听力下降,继之耳内剧痛,鼓膜上有大小不等的紫血疱,正常标志消失,血疱破裂,有血性水样耳漏,此时耳痛缓解,全身状况缓解。

5、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常与上呼吸道急性感染(如急性鼻炎、扁桃腺炎、急性咽炎、急性腺样体炎、急性鼻窦炎)或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流感等)同在。全身表现有头痛、耳痛、听力下降,婴幼儿可出现高热、惊厥、呕吐、腹泻、鼓膜穿孔,外耳道有脓性耳漏后,全身症状改善,此时听力下降成为主要表现。除外耳道有脓性分泌物外,鼓膜充血,紧张部穿孔可见搏动性闪光点,随病程进展,穿孔变大。如鼓膜穿孔后症状不减轻反而加重,出现耳深部疼痛,同侧头痛,流脓样增多或突然减少,体温仍39~40℃,则可能合并乳突炎。

6、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单纯型,病变局限于中耳粘骨膜,反复耳漏,有间隙期,为粘液样或粘脓样,鼓膜紧张部中央型穿孔,听力减退为轻度传导性耳聋。骨疡型病变除犯及中耳乳突粘骨膜外,还累及骨质,故耳漏持续,脓性,时带血性,量多,有臭味,鼓膜紧张部大穿孔或边缘性穿孔,中耳粘膜红肿,或有肉芽或息肉。听力损失为重度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胆脂瘤型,中耳乳突内有胆脂瘤形成,其中溶酶体酶和胶原酶可导致骨质腐蚀破坏,耳漏量和时间与胆脂瘤大小、部位有关,但其特点是脓性、恶臭,可伴有眩晕、头痛,听力损失,与胆脂瘤大小与部位有关,可以为轻度传导性耳聋或混合性耳聋,鼓膜为边缘性穿孔或紧张部穿孔,严重者可能有颅内外并发症。

7、结核性中耳炎

常伴发活动性肺结核,耳漏为稀薄浆液性或粘脓性。急性型罕见,但起病急重,发展迅速。慢性型,耳痛少见,以耳闷、耳鸣为主,鼓膜穿孔,鼓室内可见肉芽,晚期患者可并发面瘫,耳后鼓膜下脓肿、耳后瘘管、迷路炎、或结核性脑膜炎。

8、外耳道肿瘤

最常见为外耳道乳头状瘤,因其阻塞外耳道常引起发痒及阻塞感,导致患者挖耳,引起血性耳漏,如再继发感染可引起脓血性耳漏,检查时外耳道处可看见桑椹样灰白或淡红肿物,触之易出血,基底较广。外耳道耵聍腺痛,为外耳道软骨部底壁或前下壁局限性肿块,边界不清,质地坚硬,继发感染后可有脓血性耳漏,本病易癌变,属潜在性恶性病变。

9、中耳恶性肿瘤

中耳癌,约80%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之间,早期可见外耳道出血或血性分泌物,耳内胀痛,听力下降,晚期耳痛加剧,面瘫,眩晕,张口困难,颈部淋巴结转移,犯及颅内者可有Ⅶ、Ⅸ、Ⅹ、Ⅺ颅神经受累后的体症,如吞咽困难、呛咳、咽反射消失、声带麻痹等。中耳肉瘤,少见,好发于儿童,持续血性耳漏且恶臭、耳痛明显、面瘫出现早,外耳道充满红色肉芽样组织,触之易出血,常有骨质破坏、容易颅内及远距离(如肺、骨骼)转移。颈静脉球体瘤,发生于鼓室者称鼓室球体瘤,发生于颈静脉球者称颈静脉球体瘤,组织学上未找到恶性依据,之所以称之为恶性是因为其侵犯颅内结构。外耳道出血是其常见症状,合并感染可出现脓血性耳漏,可伴搏动性耳鸣。检查可见鼓膜呈蓝色,或有搏动性红色肿物,触之易出血。病变范围大者可致内耳、迷路及颅神经受累,出现头痛、眩晕、面瘫等。

10、外耳道单纯性疱疹和耳带状疱疹

二者均可由病毒所致,前者仅限于耳廓和外耳道皮肤,后者除犯及外耳道皮肤还累及膝状神经节的“带状源”。疱疹破裂后浆液性耳漏是二病的共性,但二病各有其特点:前者先外耳有轻度痛痒感,后紧张感,再有皮肤红斑,然后红斑处发生水痘,数个聚集成簇融合,再自行破裂,1~2周后可自愈。后者发病前常有头痛、耳痛、耳廓肿胀、全身不适或低热,随后出现听力下将、面瘫、疱疹集合成群,多发于耳甲腔、外耳道,如病变累及第Ⅷ颅神经,可见听力与平衡障碍,急性期患者可丧失活动能力,卧床不起,恶心呕吐,眼震快相向健侧,恢复后平衡功能由中枢代偿可正常,但感音神经性耳聋则永久存在。

鉴别诊断

1、外耳道湿疹

临床上以患者耳瘙痒和浆液状耳漏为特征,易复发,系变态反应所致,摄入致敏食物(蛋白质,如奶类食品、海产品)和吸入花粉、粉尘、螨等是常见的致敏源,化妆品、首饰如耳环亦可引起过敏。成人湿疹极痒、伴有烧灼感。患儿常烦躁不安、哭闹,外耳道、耳廓、耳屏前及耳后沟红肿,丘疹、水疱可同时并存。化脓性中耳炎长期脓性耳漏亦可导致耳湿疹,应加注意。慢性湿疹者外耳道皮肤可变厚、表面粗糙不平,重者可有外耳道狭窄。

2、外耳道炎和外耳道疖肿

急性期有耳痛、脸痛、烧灼感、张口可加重,可伴全身发热,耳痛可伴牵拉痛。外耳道皮肤红肿,可有灰白色上皮样脱屑及脓性分泌物,耳甲腔耳屏可出现丘疹、水泡。恶性外耳道患者,病程可达数月,脓性耳漏长期不止,可破坏鼓膜、侵及中耳乳突骨质,出现乳突压痛,检查发现外耳道及中耳有坏死组织及肉芽状组织,晚期患者可有Ⅵ、Ⅸ、Ⅹ、Ⅺ颅神经麻痹体征及耳聋。

3、外耳道霉菌病

耳痒是其主要症状,常为奇痒难忍,可伴有耳闷,春夏之交或江南梅雨季节好发此病,外耳道皮肤有灰白色、黑褐色污秽苔痂,典型病例者可见霉菌斑。

4、大疱性鼓膜炎

常出现在感冒或流感后,可能与流感病毒的变态反应有关,先有全身乏力、疲惫、食欲差、耳闷、听力下降,继之耳内剧痛,鼓膜上有大小不等的紫血疱,正常标志消失,血疱破裂,有血性水样耳漏,此时耳痛缓解,全身状况缓解。

5、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常与上呼吸道急性感染(如急性鼻炎、扁桃腺炎、急性咽炎、急性腺样体炎、急性鼻窦炎)或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流感等)同在。全身表现有头痛、耳痛、听力下降,婴幼儿可出现高热、惊厥、呕吐、腹泻、鼓膜穿孔,外耳道有脓性耳漏后,全身症状改善,此时听力下降成为主要表现。除外耳道有脓性分泌物外,鼓膜充血,紧张部穿孔可见搏动性闪光点,随病程进展,穿孔变大。如鼓膜穿孔后症状不减轻反而加重,出现耳深部疼痛,同侧头痛,流脓样增多或突然减少,体温仍39~40℃,则可能合并乳突炎。

6、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单纯型,病变局限于中耳粘骨膜,反复耳漏,有间隙期,为粘液样或粘脓样,鼓膜紧张部中央型穿孔,听力减退为轻度传导性耳聋。骨疡型病变除犯及中耳乳突粘骨膜外,还累及骨质,故耳漏持续,脓性,时带血性,量多,有臭味,鼓膜紧张部大穿孔或边缘性穿孔,中耳粘膜红肿,或有肉芽或息肉。听力损失为重度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胆脂瘤型,中耳乳突内有胆脂瘤形成,其中溶酶体酶和胶原酶可导致骨质腐蚀破坏,耳漏量和时间与胆脂瘤大小、部位有关,但其特点是脓性、恶臭,可伴有眩晕、头痛,听力损失,与胆脂瘤大小与部位有关,可以为轻度传导性耳聋或混合性耳聋,鼓膜为边缘性穿孔或紧张部穿孔,严重者可能有颅内外并发症。

7、结核性中耳炎

常伴发活动性肺结核,耳漏为稀薄浆液性或粘脓性。急性型罕见,但起病急重,发展迅速。慢性型,耳痛少见,以耳闷、耳鸣为主,鼓膜穿孔,鼓室内可见肉芽,晚期患者可并发面瘫,耳后鼓膜下脓肿、耳后瘘管、迷路炎、或结核性脑膜炎。

8、外耳道肿瘤

最常见为外耳道乳头状瘤,因其阻塞外耳道常引起发痒及阻塞感,导致患者挖耳,引起血性耳漏,如再继发感染可引起脓血性耳漏,检查时外耳道处可看见桑椹样灰白或淡红肿物,触之易出血,基底较广。外耳道耵聍腺痛,为外耳道软骨部底壁或前下壁局限性肿块,边界不清,质地坚硬,继发感染后可有脓血性耳漏,本病易癌变,属潜在性恶性病变。

9、中耳恶性肿瘤

中耳癌,约80%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之间,早期可见外耳道出血或血性分泌物,耳内胀痛,听力下降,晚期耳痛加剧,面瘫,眩晕,张口困难,颈部淋巴结转移,犯及颅内者可有Ⅶ、Ⅸ、Ⅹ、Ⅺ颅神经受累后的体症,如吞咽困难、呛咳、咽反射消失、声带麻痹等。中耳肉瘤,少见,好发于儿童,持续血性耳漏且恶臭、耳痛明显、面瘫出现早,外耳道充满红色肉芽样组织,触之易出血,常有骨质破坏、容易颅内及远距离(如肺、骨骼)转移。颈静脉球体瘤,发生于鼓室者称鼓室球体瘤,发生于颈静脉球者称颈静脉球体瘤,组织学上未找到恶性依据,之所以称之为恶性是因为其侵犯颅内结构。外耳道出血是其常见症状,合并感染可出现脓血性耳漏,可伴搏动性耳鸣。检查可见鼓膜呈蓝色,或有搏动性红色肿物,触之易出血。病变范围大者可致内耳、迷路及颅神经受累,出现头痛、眩晕、面瘫等。

10、外耳道单纯性疱疹和耳带状疱疹

二者均可由病毒所致,前者仅限于耳廓和外耳道皮肤,后者除犯及外耳道皮肤还累及膝状神经节的“带状源”。疱疹破裂后浆液性耳漏是二病的共性,但二病各有其特点:前者先外耳有轻度痛痒感,后紧张感,再有皮肤红斑,然后红斑处发生水痘,数个聚集成簇融合,再自行破裂,1~2周后可自愈。后者发病前常有头痛、耳痛、耳廓肿胀、全身不适或低热,随后出现听力下将、面瘫、疱疹集合成群,多发于耳甲腔、外耳道,如病变累及第Ⅷ颅神经,可见听力与平衡障碍,急性期患者可丧失活动能力,卧床不起,恶心呕吐,眼震快相向健侧,恢复后平衡功能由中枢代偿可正常,但感音神经性耳聋则永久存在。

10

治疗方法

应用温暖湿润的敷料、加热垫或热水瓶敷于患者耳部,以减轻炎症和疼痛。使用棉条轻轻清理耳部或者局部应用药物。在室温下保存滴耳液,滴入冷的滴耳液可引起患者眩晕。如果患者听力受损,确保向其解释所有的事情并获得患者理解。如有必要,通过书写传递信息。

11

日常

1、特殊人群

当检查或清洁儿童的耳朵时,请记住,外耳道是水平的,必须将耳廓向后下拉。在检查耳部的过程中,让孩子坐在父母的膝部以限制其运动,让待查的耳朝向检查者。让孩子一只胳膊搂住父母的腰部,另一只胳膊垂放在自己身旁,然后请家长协助,使孩子保持姿势。如果医生单独与孩子在一起,让孩子采取俯卧位,手臂置于身体两侧,并将头部侧转,使受累的耳面向天花板。检查者的身体弯向孩子,用肘和上臂固定好孩子的上半身。

中耳炎引起的继发性鼓膜穿孔是导致婴儿和小儿耳漏的最常见原因。儿童也可能将异物插入耳部,造成感染、疼痛和脓性分泌物。

2、患者咨询

建议有慢性耳疾的患者在有上呼吸道感染的时候避免用力擤鼻,以免受感染的分泌物进入中耳。建议患者张口擤鼻。同时提醒患者只用毛巾清洁耳道,避免将任何东西插入耳朵(如夹或棉签)造成损伤。如患者是游泳运动员,建议其游泳过程中佩戴耳塞,并在泳后使耳朵彻底淸洁和干燥。让患者注意复发的耳痛及耳溢液,尤其是没有上呼吸道感染的时候,因为这可能是肿瘤的征象。

告诉耳膜穿孔的患者这种穿孔常可自愈。然后要告诫患者在恢复期避免将头没入水中,建议患者淋浴前将润滑的棉球塞入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