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 小便短赤都有哪些症状 小便短赤怎么办

小便短赤都有哪些症状 小便短赤怎么办

2020-04-04 09:01阅读(61)

小便短赤,中医症状词,短指量少,赤指颜色深黄,即小便量少颜色深黄。主要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制,感受外邪,久病,房事过多有关。小便短赤在临床上仅仅是伴随

1
小便短赤,中医症状词,短指量少,赤指颜色深黄,即小便量少颜色深黄。主要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制,感受外邪,久病,房事过多有关。小便短赤在临床上仅仅是伴随症状,目前没有任何一个疾病将该症状作为主要诊断依据。该症状与小便带血是两个症状,小便带血时应警惕严重的泌尿系疾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因平日饮水量少或天然汗多导致的小便量少色深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不在该症范围内。从中医角度看,长期伴随该症状患者多为内热过重,而暑湿感冒及风热感冒患者仅在患病期间出现,会随着疾病痊愈而消失。该症亦见于现代医学感冒,流感,多种肾炎,肾结石等疾病。

2

病因

1、情志失调

情绪激动,使气血上冲,即常言的“急火攻心”,化为心火;或平日心情压抑,化生肝火,循肝经传至心,木生火,化为心火,两种途径产生的心火循心经传至小肠经,使小肠生热,影响到小肠吸收水液的功能,从而出现小便短赤。

2、饮食不节制

(1)过食辛辣,性质火热(如汉堡、狗肉)及肥甘厚腻(如甜食、油炸食品)之品,导致胃热,循经上行传入心经,产生心火,心火及胃火下传至肠,影响肠道水液吸收功能,致使小便短赤。

(2)因胃肠之热传至膀胱,胃肠之火影响肠道水液吸收功能,膀胱之火影响膀胱的水液代谢,二者共同作用,致使小便短赤。

(3)过食肥甘厚腻之品,产生湿热,影响肝胆,肝胆疏泄功能受损,影响身体水液调节,湿热亦可传至膀胱,影响膀胱水液代谢,导致小便短赤。

(4)过服性质温燥之品,使阴液受损,阴液不足,无法产生充足的尿液。

3、 感受外邪

(1)感受风寒、风热、时疫之病(如流行性感冒)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入里生热,影响胃肠,致使胃肠积热,热传膀胱,影响膀胱水液代谢;外感火热邪气侵袭太阳膀胱经,使热循经传入膀胱,影响膀胱水液代谢,加上胃肠之火影响肠道水液吸收功能,二者共同作用,致使小便短赤。

(2)夏季或所处环境潮湿闷热,使湿热侵入人体,影响肝胆及膀胱,从而影响水液代谢,导致小便短赤。

4、久病

疾病久治不能痊愈,邪气不断耗损正常的气、血、津液,日久导致阴液不足,尿液化生无源。

5、房事过多

房事过多,肾精不断转化为生殖之精,日久导致肾精不足,无法化生出充足的阴液,阴液不足,则尿液化生无源。

3

常见疾病

1、现代医学

中暑、感冒、流感、失眠、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便秘、黄疸、尿潴留、尿结石、性功能障碍、肾炎等。

2、中医疾病

见于心火炽盛证、胃肠湿热证、膀胱湿热证、肝胆湿热证、阴虚内热证等证型者。

4

急诊(120)指征

1、小便短赤者突然出现神志不清、胡言乱语;

2、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120或前往就近医院急诊科就诊。

5

症状

1、长期或反复出现小便量少、颜色深黄;

2、伴尿频、尿急、尿痛、小便不通等;

3、伴面色红赤、心烦失眠、多梦等心火征象;

4、伴口渴,口臭,恶心呕吐,便秘,腹部胀满、疼痛等;

5、伴口苦、肋胁疼痛、眼睛发黄等肝胆湿热征象;

6、伴头晕耳鸣、五心烦热、遗精等;

7、出现其他病症。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

6

就诊科室

中医科、中医肾病科、泌尿外科、肾内科

7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您出现小便短赤多久了?

2、您是否还有其他不适的症状,比如尿频、尿急、尿痛?

3、您既往有什么疾病吗?

4、您平时喜欢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吗?

5、您最近情绪怎么样?是否处于压抑状态?

6、您是否去过其他医院?接受过治疗吗?用的什么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怎么样?

8

诊断原则

根据中医学的望、闻、问、切多可作出诊断。

9

鉴别诊断

1、 病因不同

(1)心火炽盛证:因情志失调或过食辛燥火热之物所致,属实证。

(2)胃肠实热证:因外邪入里化热或嗜食辛辣厚味所致,属实证。

(3)肝胆湿热证:因湿热内袭肝胆或脾胃湿热移至肝胆所致,属实证。

(4)膀胱湿热证:因湿热内侵或嗜食辛热肥甘所致,属实证。

(5)阴虚内热证:因久病伤阴,房室过多或过服温燥而伤阴,阴虚生内热,属虚证。

2、其他

还需从表现、治疗等方面进行鉴别,具体详见临床表现、治疗字段。

鉴别诊断

1、 病因不同

(1)心火炽盛证:因情志失调或过食辛燥火热之物所致,属实证。

(2)胃肠实热证:因外邪入里化热或嗜食辛辣厚味所致,属实证。

(3)肝胆湿热证:因湿热内袭肝胆或脾胃湿热移至肝胆所致,属实证。

(4)膀胱湿热证:因湿热内侵或嗜食辛热肥甘所致,属实证。

(5)阴虚内热证:因久病伤阴,房室过多或过服温燥而伤阴,阴虚生内热,属虚证。

2、其他

还需从表现、治疗等方面进行鉴别,具体详见临床表现、治疗字段。

10

治疗方法

1、心火炽盛证

治宜清心泻火,方选导赤散。如神识不清者,须加以清热开窍,以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

2、胃肠实热证

在胃者治宜清胃泻火,方选清胃散;在肠者治宜泻热攻下,方选大承气汤或小承气汤。

3、肝胆湿热证

治宜清泻肝胆、泄热利湿,方选龙胆泻肝汤。中成药可选用龙胆泻肝丸。

4、膀胱湿热证

治宜清利湿热、通利小便,方选八正散。

5、阴虚内热证

治以滋阴降火,方选知柏地黄汤。中成药可选用知柏地黄丸。

使用上述汤药或中成药前请认真的阅读说明书或咨询专业医师。

11

日常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