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 皮肤囊肿都有哪些症状 皮肤囊肿怎么办

皮肤囊肿都有哪些症状 皮肤囊肿怎么办

2020-04-04 05:00阅读(62)

皮肤囊肿并非真正的肿瘤,是一种具有囊腔的结构,外有囊壁,内含液体或其他成分,可来源于皮肤,也可来源于间叶组织。||| 病因 1、先天性遗传性 (1)毛根鞘囊肿

1
皮肤囊肿并非真正的肿瘤,是一种具有囊腔的结构,外有囊壁,内含液体或其他成分,可来源于皮肤,也可来源于间叶组织。

2

病因

1、先天性遗传性

(1)毛根鞘囊肿:过去叫皮脂腺囊肿,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多发性脂囊瘤: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3)皮样囊肿:为先天性,生后即有。

(4)支气管源性与甲状腺舌骨导管囊肿:为先天发育不良异常所致。

(5)阴茎中线囊肿:为先天发育异常所致。

(6)发疹性毳毛囊肿:病因不清,有的报告认为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原因不明性

(1)黏液样囊肿。

(2)粟丘疹:原发型粟丘疹与遗传因素有关,从新生儿期开始发生,由未发育的皮脂腺或矗毛漏斗部下端的上皮所形成。继发型粟丘疹与多种皮肤损伤有关,可发生于擦伤、搔抓部位、严重烧伤等外伤,可见于皮肤卟啉症、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毛囊粘蛋白病、硬化性苔藓等,有的患者继发于放射治疗后、皮肤磨削、化学剥脱、皮肤局部类固醇激素治疗和药物不良反应(如解热镇痛药)。

(3)表皮囊肿:原因不明。

3

常见疾病

毛根鞘囊肿、多发性脂囊瘤、皮样囊肿、支气管源性与甲状腺舌骨导管囊肿、阴茎中线囊肿、发疹性毳毛囊肿、黏液样囊肿、粟丘疹、表皮囊肿等。

4

急诊(120)指征

5

症状

1、发现一个或多个异常皮肤囊肿或囊性结构;

2、持续增大;

3、伴局部皮肤损害或功能障碍;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应及时就医咨询。

6

就诊科室

皮肤科

7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您皮肤上的囊肿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分布在身体的哪个(些)部位?

2、您皮肤上的囊肿是什么颜色的?里面有液体或其他物质吗?

3、随着时间的推移,皮肤上的囊肿有增大的倾向吗?

4、您是否有瘙痒、疼痛等不适感?

5、您以前是否有过类似的皮损?什么原因引起的?

6、您发病前皮肤是否有过擦伤?

7、您之前皮损出现的地方是否做过手术?

8、您的亲属中是否有人患有皮脂腺囊肿、皮样囊肿、多发性脂囊瘤等疾病?

9、您是否有粟丘疹、黏液样囊肿等病史?

10、您是否尝试过治疗?治疗效果如何?

8

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结合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作出诊断。

1、囊肿形态大多为圆形,突出皮肤表面为半圆形。一般多位于真皮及皮下组织。

2、因有囊壁包裹,故边缘光滑整齐,与周围组织粘连少,故触之光滑有弹性及囊性感。

3、其表面皮肤多无炎症,而呈正常皮色。

4、一般发展有限局性,不会无限扩大造成局部压迫症状。

9

鉴别诊断

1、位于真皮内

(1)黏液样囊肿:多发生于40~50岁女性。皮损好发于远端指关节背侧面,多单发。大小约3~15mm,呈半透明、光滑、柔软,为皮肤色。囊肿腔为黏液,其中散在有星状纤维母细胞。

(2)粟丘疹:多见于女性任何年龄。原发性者原因不明;继发性者多发生于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先天性外胚叶缺损,迟发性皮肤卟啉症,皮肤磨削术后。原发性皮损好发于眼睑、颧部;继发性者好发于耳廓、手背、前臂。大小为粟粒大,质硬,挑破见白色皮脂样物。

(3)毛根鞘囊肿:过去叫皮脂腺囊肿。中年女性多见,好发于头部,与表皮囊肿不易区别。后者常见于面、颈、躯干。本病囊壁为鳞状上皮组成,与毛囊峡部细胞相似。腔的内容为嗜伊红物质。

(4)多发性脂囊瘤: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男女均可见。皮损好发于前胸中下部、及阴囊。可单发或多发,呈正常皮色或黄色,直径数毫米至1~2cm。质软,小者略硬。腔内容为油样或奶酪状。

(5)表皮囊肿:较常见,好发生于青年,儿童,老年少见。直径在0.5~5cm,正常皮色,圆形、有弹性,质略硬。囊壁为正常皮肤,囊腔内充满角质。可单发或多发,常发生于头皮、面部、颈及躯干。

(6)支气管源性与甲状腺舌骨导管囊肿:为先天发育异常。多见于胸骨切迹上方颈前或颇部。生后不久发生、多为单发,损害较小,常伴有瘘管。二者表现相似,其囊壁均为假复层柱状上皮组成,可见上皮细胞纤毛突入囊腔。

(7)阴茎中线囊肿:为先天发育异常,多见于青年人和儿童。皮损位于阴茎腹侧,尤其是龟头中线,直径约数毫米。囊壁为假复层上皮,有些上皮细胞浆呈透明。

(8)发疹性毳毛囊肿: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为毛囊性小的囊肿,大小为1~2mm。表面可有痂皮及脐窝。常见于胸部、也可见于四肢、躯干、背部。囊壁为鳞状上皮,囊腔为板层状角质及毳毛。囊壁凹陷形成毛囊样结构。

2、位于皮下组织

皮样囊肿:生后即有、多单发。皮损常位于眼周、面部、腹背中线,体表各处均可发生。直径不超过2cm。囊壁由复层鳞状上皮组成,但与表皮囊肿不同。其囊腔内含有各种表皮附属器,如毛发,含毛发的毛囊突入腔内。

鉴别诊断

1、位于真皮内

(1)黏液样囊肿:多发生于40~50岁女性。皮损好发于远端指关节背侧面,多单发。大小约3~15mm,呈半透明、光滑、柔软,为皮肤色。囊肿腔为黏液,其中散在有星状纤维母细胞。

(2)粟丘疹:多见于女性任何年龄。原发性者原因不明;继发性者多发生于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先天性外胚叶缺损,迟发性皮肤卟啉症,皮肤磨削术后。原发性皮损好发于眼睑、颧部;继发性者好发于耳廓、手背、前臂。大小为粟粒大,质硬,挑破见白色皮脂样物。

(3)毛根鞘囊肿:过去叫皮脂腺囊肿。中年女性多见,好发于头部,与表皮囊肿不易区别。后者常见于面、颈、躯干。本病囊壁为鳞状上皮组成,与毛囊峡部细胞相似。腔的内容为嗜伊红物质。

(4)多发性脂囊瘤: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男女均可见。皮损好发于前胸中下部、及阴囊。可单发或多发,呈正常皮色或黄色,直径数毫米至1~2cm。质软,小者略硬。腔内容为油样或奶酪状。

(5)表皮囊肿:较常见,好发生于青年,儿童,老年少见。直径在0.5~5cm,正常皮色,圆形、有弹性,质略硬。囊壁为正常皮肤,囊腔内充满角质。可单发或多发,常发生于头皮、面部、颈及躯干。

(6)支气管源性与甲状腺舌骨导管囊肿:为先天发育异常。多见于胸骨切迹上方颈前或颇部。生后不久发生、多为单发,损害较小,常伴有瘘管。二者表现相似,其囊壁均为假复层柱状上皮组成,可见上皮细胞纤毛突入囊腔。

(7)阴茎中线囊肿:为先天发育异常,多见于青年人和儿童。皮损位于阴茎腹侧,尤其是龟头中线,直径约数毫米。囊壁为假复层上皮,有些上皮细胞浆呈透明。

(8)发疹性毳毛囊肿: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为毛囊性小的囊肿,大小为1~2mm。表面可有痂皮及脐窝。常见于胸部、也可见于四肢、躯干、背部。囊壁为鳞状上皮,囊腔为板层状角质及毳毛。囊壁凹陷形成毛囊样结构。

2、位于皮下组织

皮样囊肿:生后即有、多单发。皮损常位于眼周、面部、腹背中线,体表各处均可发生。直径不超过2cm。囊壁由复层鳞状上皮组成,但与表皮囊肿不同。其囊腔内含有各种表皮附属器,如毛发,含毛发的毛囊突入腔内。

10

治疗方法

1、表皮囊肿的治疗

(1)手术切除:对较大的囊肿,特别当囊肿生长过速时,除施行手术切除外应常规做组织病理检查。对小的囊肿可行小切口摘除。

(2)用刮匙或环钻剜出疗法:常规消毒与局麻后用刮匙或用4mm直径活组织检查钻孔器钻孔,再用手将囊肿压出或用虹膜剪刀把囊肿分割出来,覆盖消毒纱布,需将囊壁取尽,否则易复发。

(3)损害内注射:去炎松混悬液囊肿内注射,急性炎症囊肿可以很好吸收消退,非炎症性损害可以固缩。

(4)高频电刀治疗:局麻后用高频电刀烧灼病灶中心的表面皮肤至瘤体,挤出囊内容物,用钳夹住囊壁轻轻拉出送病检。如果有残留不易剥离的囊壁可以用电刀烧灼,创面大者挤净腔内血液后用庆大霉素注射液冲洗,然后加压包扎。

2、皮样囊肿的治疗

手术切除,但需切除完整,否则易复发。

3、黏液样囊肿的治疗

(1)手术切除或行电灼术:但容易复发。

(2)液氮冷冻法:用喷雾法或接触法,冷冻范围应包括囊肿及附近组织,但尽可能避开末端指间关节背面的皮肤横纹处,冷冻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永久性瘢痕。

(3)囊肿内注射疗法:局部常规消毒,再穿刺排出囊肿内黏液,局部注射醋酸确炎舒松或小量醋酸去炎松混悬液,或与2%普鲁卡因溶液混合注射或用等量去炎松悬浮液与透明质酸酶混合溶液作囊内注射,或先向囊肿内注入透明质酸酶稀释囊内黏液样物质,以便将其抽出,然后注入少量皮质类固醇激素。

4、粟丘疹的治疗

一般不需治疗。如美容需要,可用75%酒精局部消毒后,用消毒的针头或小刀挑破粟丘疹表面的皮肤,再挑出白色颗粒即可。当损害多时可以电解法或液氮冷冻法治疗。

5、毛根鞘囊肿的治疗

(1)手术切除:如切除不彻底可复发。

(2)激光治疗。

11

日常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