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 出血性梗死都有哪些症状 出血性梗死怎么办

出血性梗死都有哪些症状 出血性梗死怎么办

2020-04-04 00:01阅读(60)

出血性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又称红色梗死,是指在梗死的基础上,同时伴有梗死灶内出血。常见于脑、肺、肠等器官。近年来,由于抗凝与溶栓治疗的广泛应

1
出血性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又称红色梗死,是指在梗死的基础上,同时伴有梗死灶内出血。常见于脑、肺、肠等器官。近年来,由于抗凝与溶栓治疗的广泛应用及CT、MRI等影像学应用的普及,出血性梗死的报道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2

病因

1、基本病因

(1)肺出血性梗死

下肢静脉或者动脉出现栓塞,骨折之后引起的脂肪栓塞,血栓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肺部,可导致肺梗死。由于肺具有双重血液循环、组织结构疏松,在伴有严重淤血的情况下,梗死灶内可有大量出血。

(2)肠出血性梗死

多见于肠系膜动脉栓塞和静脉血栓形成,或在肠套叠、肠扭转、嵌顿疝、肿瘤压迫等情况下引起出血性梗死。

(3)脑出血性梗死

①心源性脑栓塞:最常见,心源性栓塞如心房纤颤、二尖瓣脱垂、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多种心脏疾病在心律骤变时栓子脱落,引起脑梗死,栓塞血管易于再通,受损血管壁脆弱易破,当血液重新涌入时即发生栓塞区出血。

②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各种原因致脑部较大动脉主干血栓形成,可造成大面积脑梗死后再继发出血。

③药物:应用抗凝剂、溶栓药、扩容及扩血管药等治疗梗死时,也有引起出血性梗死的可能。

④其他:如脑疝、脑静脉或静脉窦血栓形成等。

2、发病机制

(1)严重淤血

当组织器官高度淤血,静脉回流受阻时,动脉分支血流供应中断,则组织缺血性坏死,原来淤积在静脉毛细血管内的血液因血管破裂而漏出,导致出血性梗死。

(2)组织疏松

由于组织疏松,故梗死区组织间隙可容多量血液,而坏死后组织失去弹性,不能将漏出的较多血液挤压出梗死区外,因此梗死灶为出血性。

3

常见疾病

肺淤血、肠系膜动脉栓塞、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肠套叠、肠扭转、肠嵌顿性疝、脑栓塞、动脉硬化性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脑血栓形成等。

4

急诊(120)指征

1、出现剧烈胸痛、咯血;

2、突发腹痛,伴恶心、头晕、眼前发黑、心悸、黑便等;

3、有脑梗死病史,肢体瘫痪突然加重,伴头痛、头晕、意识障碍、高热等;

4、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症状

5

症状

6

就诊科室

出血性梗死属于急重症状,一旦发生,应及时前往急诊科处理。

7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出血性梗死一旦发作,情况危重。有时送诊时处于意识丧失的状态,医生可能向其家属或待患者清醒后询问:

1、都有什么症状?

2、以前有过类似情况吗?什么原因造成的?采取了什么治疗措施?

3、既往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脂异常等疾病?

4、近期是否服用过抗凝剂、溶栓药、扩容及扩血管药?

5、以往是否有肺部、肠道疾病?

6、亲属有没有心脑血管疾病或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7、平时抽烟、喝酒吗?抽烟/喝酒多久了?

8、平时排便习惯怎么样?有习惯性便秘吗?

8

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确诊。

9

鉴别诊断

1、相似概念鉴别

(1)贫血性梗死

又称白色梗死,发生条件为组织结构较致密、侧支循环不充分。发生于动脉分支阻塞时,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多发生于脾、肾、心、脑。梗死灶肉眼观含血量少,颜色灰白,镜下观呈凝固性坏死,早期组织结构轮廓尚保存。

(2)出血性梗死

又称红色梗死,发生条件为组织有严重的淤血、组织结构疏松。多发生于肺、肠、脑。梗死灶肉眼观含血量多,颜色暗红,镜下观呈凝固性坏死,早期红细胞轮廓尚存。

2、病因鉴别

(1)肺淤血

通常由左心衰竭引起,左心腔内压力升高,阻碍肺静脉回流,造成肺淤血。肺淤血时肺体积增大,呈暗红色,切面流出泡沫状红色血性液体。肺淤血的患者临床表现为气促、缺氧、发绀,咳嗽时咳出大量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

(2)肠套叠

多发于婴幼儿,特别是2岁以下的儿童。典型表现为腹痛、呕吐、便血及腹部包块等。成人肠套叠临床表现不如幼儿典型,往往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较少发生血便。成人肠套叠多与器质性疾病有关,如肠息肉和肿瘤等。

(3)小肠扭转

多见于重体力劳动青壮年。饭后即进行劳动,姿势体位突然改变等情况容易诱发。临床表现为突发持续性剧烈腹痛,伴阵发性加重,可放射至腰背部,早期腹痛在上腹和脐周,肠坏死,腹膜炎时有全腹疼痛,呕吐频繁,停止排气排便。

3、其他

脑出血性梗死需与原发性脑出血、脑瘤性出血相鉴别。

(1)原发性脑出血

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起病快,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及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可有头痛、恶心、呕吐。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而脑出血性梗死是先有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在脑梗死的基础上发生出血性病变。

(2)脑瘤性出血

患者平时多有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检查有视乳头水肿及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在此基础上病情突然加重,脑CT扫描显示脑瘤囊性变或坏死区内密度高,可见血液平面。有时可见到不均匀高密度影。增强扫描时肿瘤组织有强化反应。

鉴别诊断

1、相似概念鉴别

(1)贫血性梗死

又称白色梗死,发生条件为组织结构较致密、侧支循环不充分。发生于动脉分支阻塞时,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多发生于脾、肾、心、脑。梗死灶肉眼观含血量少,颜色灰白,镜下观呈凝固性坏死,早期组织结构轮廓尚保存。

(2)出血性梗死

又称红色梗死,发生条件为组织有严重的淤血、组织结构疏松。多发生于肺、肠、脑。梗死灶肉眼观含血量多,颜色暗红,镜下观呈凝固性坏死,早期红细胞轮廓尚存。

2、病因鉴别

(1)肺淤血

通常由左心衰竭引起,左心腔内压力升高,阻碍肺静脉回流,造成肺淤血。肺淤血时肺体积增大,呈暗红色,切面流出泡沫状红色血性液体。肺淤血的患者临床表现为气促、缺氧、发绀,咳嗽时咳出大量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

(2)肠套叠

多发于婴幼儿,特别是2岁以下的儿童。典型表现为腹痛、呕吐、便血及腹部包块等。成人肠套叠临床表现不如幼儿典型,往往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较少发生血便。成人肠套叠多与器质性疾病有关,如肠息肉和肿瘤等。

(3)小肠扭转

多见于重体力劳动青壮年。饭后即进行劳动,姿势体位突然改变等情况容易诱发。临床表现为突发持续性剧烈腹痛,伴阵发性加重,可放射至腰背部,早期腹痛在上腹和脐周,肠坏死,腹膜炎时有全腹疼痛,呕吐频繁,停止排气排便。

3、其他

脑出血性梗死需与原发性脑出血、脑瘤性出血相鉴别。

(1)原发性脑出血

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起病快,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及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可有头痛、恶心、呕吐。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而脑出血性梗死是先有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在脑梗死的基础上发生出血性病变。

(2)脑瘤性出血

患者平时多有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检查有视乳头水肿及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在此基础上病情突然加重,脑CT扫描显示脑瘤囊性变或坏死区内密度高,可见血液平面。有时可见到不均匀高密度影。增强扫描时肿瘤组织有强化反应。

10

治疗方法

1、肺出血性梗死

首先要注重原发病的治疗,同时患者应当加强保暖工作,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输氧及纠正酸中毒。病情严重的患者,还要适当的补充血容量,特别是肺部出血严重的患者应当输注新鲜血。

另外还要保持正常的心功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多巴胺等药物。如果产生了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应当合理的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控制病情进展。

2、肠出血性梗死

需要及时手术治疗,切除部分坏死和梗死的肠道组织,控制病情的继续发展。

3、脑出血性梗死

(1)轻型患者无需特殊治疗,以脱水降颅内压、调节和控制血压、血糖,清除自由基,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防治并发症为主。

(2)重型患者或大面积梗死合并中、重型脑出血性梗死,应按脑出血治疗,使患者保持安静,积极脱水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调整血压,防治并发症等综合治疗。

(3)脑血肿较大者或已破入脑室系统者应尽早行血肿引流术、血肿清除术或去骨瓣减压术。

(4)对于疑有或确诊为脑出血性梗死的患者应停用一切能诱发出血的药物,如抗凝剂、溶栓药、扩容药、扩血管药、抗血小板凝聚剂等。

11

日常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