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 口炎都有哪些症状 口炎怎么办

口炎都有哪些症状 口炎怎么办

2020-04-03 16:01阅读(62)

口炎(stomatitis)是指口腔黏膜受到机械的、化学的及细菌的直接损害,病变波及口腔内多处黏膜,产生黏膜糜烂。||| 病因 1、感染因素 (1)细菌感染:如球菌性口

1
口炎(stomatitis)是指口腔黏膜受到机械的、化学的及细菌的直接损害,病变波及口腔内多处黏膜,产生黏膜糜烂。

2

病因

1、感染因素

(1)细菌感染:如球菌性口炎、坏疽性口炎等。

(2)病毒感染:如疱疹性口炎、唇疱疹等。

(3)其他:如念珠菌性口炎等。

2、理化性损害

如烟草性口炎等。

3、全身系统疾病的口腔表现

(1)感染性疾病:如麻疹、猩红热等继发口炎等。

(2)营养缺乏性疾病:如维生素B缺乏、维生素C缺乏等引起的口炎等。

(3)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等继发口炎及口腔黏膜坏死。

(4)代谢及内分泌障碍因素:继发糖尿病的口炎等。

(5)其他:如过敏性口炎等。

4、原因不明因素

如复发性口腔溃疡等。

3

常见疾病

球菌性口炎、坏疽性口炎、疱疹性口炎、唇疱疹、念珠菌性口炎、褥疮性口炎、烟草性口炎、麻疹、猩红热、维生素B缺乏引起的口炎、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口炎、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糖尿病、过敏性口炎、复发性口腔溃疡等。

4

急诊(120)指征

1、吞食腐蚀性物体出现口腔损伤;

2、伴全身皮肤出疹、发热等;

3、出现其它紧急情况。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

5

症状

1、口腔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疼痛;

2、口内红斑、疱疹、溃疡、白膜、肿块等;

3、伴咽喉部红肿、疼痛、吞咽困难;

4、伴有发热、头痛、乏力、淋巴结肿大等;

5、口炎症状反复发作;

6、体表皮肤存在与口腔内相似的皮损;

7、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表现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6

就诊科室

急诊科、口腔科

7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出现口腔黏膜糜烂的?口腔内有几处糜烂面?

2、您的口腔黏膜糜烂是维持稳定还是持续加重?

3、是否经常反复发作?

4、您是否伴有自发痛、口臭、发热等症状和体征?

5、您最近是否有过感染?

6、您是否经常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等药物?

7、您是否有糖尿病、慢性消耗性疾病?

8、您是否自行用过药?

8

诊断原则

1、了解是否伴有全身表现

口炎发病与全身状况关系密切,仅少部分是单纯由局部原因引起。故问诊时要全面了解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除注意口腔情况外,是否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的症状和病损,以及治疗经过等。

2、发病的缓急

化学性烧伤、放射性损伤所致口腔炎以及药物过敏性口腔炎,一般发病较急。而系统性疾病所致口腔炎则发病较缓慢。

3、发病过程及发病时间

复发性口腔溃疡有反复发作史及自限性,一般7~10d愈合。创伤性口腔炎无反复发作史,有创伤史,去除刺激因素后几天,可愈合。血液病的口腔内表现常在严重的全身症状出现之前出现。

9

鉴别诊断

1、球菌性口炎

球菌性口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为主的细菌感染所引起,临床上以形成假膜损害为特征,故又称为膜性口炎。大多数是继发于其他损害之后的感染。本病有以下特点:

(1)多见于婴幼儿,起病急剧,发热,白细胞增高。可发生于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表现为充血水肿及散在或融合成片的浅表溃疡。溃疡表面有纤维素渗出形成伪膜。

(2)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时的伪膜微突出黏膜表面,较易拭去,遗留溢血糜烂面。

(3)肺炎双球菌感染时,出现银灰色伪膜,厚而光亮,似绒膜状。患者有自发痛,唾液增多,口臭。区域淋巴结肿大压痛。口腔病损的持续1~2周左右愈合。涂片检查或细菌培养可确定病原菌。

2、坏疽性口炎

本病由奋森螺旋体和梭形杆菌感染所致的一种以组织的腐败坏死为主要病理过程的疾病。又称为奋森口炎或走马牙疳。多在局部或全身抵抗力下降时发病。本病多见于青壮年,起病急骤。好发于前牙牙龈,牙龈缘及龄乳头形成穿掘性坏死溃疡。唇、颊、舌、腭、咽及口底等处可有不规则坏死性深溃疡,触之易出血。有特异性腐败恶臭、剧烈疼痛、进食及吞咽困难。常伴有发热、头痛、乏力、局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白细胞升高。病损涂片可见大量病原菌。

3、疱疹性口炎

由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口腔病损。病毒感染后,潜伏于神经节内,也可潜伏在泪腺、唾液腺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的病毒沿神经干向外迁移到神经末梢,并在邻近的上皮细胞内复制和扩散。本病婴幼儿多发,以2~3岁最易发生。有全身前驱症状如躁动不安,发热寒战等。2~3d后口腔出现簇状小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2mm大小周围绕以窄的红晕。疱疹破裂后留有表浅溃疡。部分患者唇红黏膜及口周和面部皮肤并发疱疹。有剧烈自发痛,口臭不明显。口内唾液增加,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病期间从疱内液体或唾液中可分离培养出单纯疱疹病毒。血清抗单纯疱疹病毒抗体效价升高。整个病程7~10d。

4、口腔念珠菌病

口腔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真菌病。主要病变部位发生在口腔,称为念珠菌性口炎,在临床上可分为四型。

(1)急性伪膜型:又称雪口病或鹅口疮。多见于婴幼儿,尤以新生婴儿最多见。多在出生后2~8d内发生。好发部位为颊、舌、软腭及唇。表现为黏膜上出现乳白色绒状膜,不易剥离,强行剥离则出现渗血,露出其下鲜红糜烂面。剥后不久又有新的绒膜形成。患者有口干、烧灼感及疼痛。小儿哭闹不食。KOH或PAS涂片可见白色念珠菌菌丝。

(2)急性萎缩型:又称抗生素性口炎。多见于大量应用抗生素及激素的患者。病损多见于舌,表现为黏膜有弥散性红斑,舌背乳头萎缩,舌色鲜红。口腔干燥,烧灼样疼痛明显。仅有发红萎缩时,涂片时不易发现菌丝,伴有急性伪膜型时,则可见白色念珠菌丝。

(3)慢性萎缩型:又称义齿性口炎。多见于戴义齿者,且多无夜间摘下义齿习惯者。按其原因及表现又可分为3型:

①Ⅰ型:局部创伤或对牙托材料过敏所致,与白色念珠菌感染关系不大。表现为基托相对的黏膜点状充血或有出血点,或为局限性的小范围红斑。

②Ⅱ型:基托相应黏膜发生广泛红斑。

③Ⅲ型:基托不贴合时在红斑基础上有颗粒形成。患者均有口干、烧灼痛或刺激痛。病程可数月至数年,病变反复发作,时好时坏。

(4)慢性增殖型:可见于颊黏膜、舌背及腭部。表现为黏膜白色斑块样增生及角化病变,白斑间可有红色充血期。也可表现为粉红或红色的结节或肉芽肿增生。涂片难以找到白念菌丝。活检取材病理表现为PAS染色可见白色念珠菌丝侵入上皮。

5、创伤性溃疡

由于机械性刺激因素对口腔黏膜的损伤可形成创伤性溃疡。由于机械性刺激作用方式,力量大小及作用时间长短不同,出现的病损有不同特点。

(1)褥疮性溃疡:多见于成年人,尤其老年人多见。病损多位于刺激物接触或邻近的部位。早期受刺激处黏膜发红,重刺激下致溃疡形成。溃疡外形与刺激物形状相吻合。长期受刺激,形成深溃疡,溃疡边缘轻隆起,中央凹陷,表面有黄白色伪膜。溃疡疼痛不明显。去除局部机械刺激,溃疡很快消失。

(2)舌系带溃疡:又称Riga病。多见于舌系带短的婴儿。由于舌系带短,初萌出的下切牙切缘又较锐,当吸吮,伸舌时,舌系带易受下切牙切缘刺激充血、发红、肿胀、久之形成溃疡。再长时间继续摩擦,溃疡可扩大并转变成增殖性炎症病变。患儿舌活动受限,哭闹不安。

6、药物过敏性口炎

是指过敏体质的机体通过接触、口服或注射等不同途径接触变应原后所产生的口腔黏膜变态反应性炎症。有以下临床特点:有用药史,一般用药后24~48h发病。病损可发生在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初起黏膜灼热发胀,出现红斑,继之形成水疱,疱易破裂形成糜烂和溃疡,周围黏膜充血明显。口腔疼痛明显,进食困难,张口受限,局部淋巴结肿大。可伴有四肢、颜面的皮损,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眼结膜可有充血、发炎。生殖器或肛门可伴红斑、疱损和糜烂。发病期间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可偏高。

7、营养缺乏病引起的口、舌、龈炎

(1)维生素B1缺乏症

①口角炎:面侧对称性口角黏膜湿白、皲裂、糜烂、结痂。过度开口或继发感染时有疼痛。

②唇炎:唇黏膜光滑发亮,从鲜红、火红色到暗紫色变化。偶有极度干燥、脱屑或剥脱糜烂,有烧灼痛或刺痛。唇红皱纹或纵裂增加。

③舌炎:早期舌干燥,烧灼感或刺痛感,然后舌体肿大,呈鲜红色或紫红色,皱纹或沟纹出现,丝状乳头消失,蕈状乳头增大。晚期全部舌乳头萎缩,使舌面变得光滑、发亮,呈萎缩性舌炎,有时呈地图状舌,有时伴有小溃疡。

(2)维生素C缺乏症:牙龈炎、牙龈出血是早期出现的突出表征。牙龈肿胀,边缘可糜烂及形成溃疡,牙槽骨萎缩、牙齿脱落。可继发感染,伴有疼痛及血腥样口臭。

(3)烟酸缺乏症:烟酸又称维生素PP。口腔主要表现为舌黏膜炎。丝状乳头蕈状乳头萎缩呈光秃状,舌发红,对创伤或其他刺激特别敏感,易患创伤性溃疡。可有舌灼痛、触痛及自发痛。晚期唇颊、口底、腭、喉等整个口腔黏膜都受累。颈、手指、前臂等显露部位皮肤伸面有对称性状似日晒的红斑,灰棕色素沉着,皮肤干燥、变厚。

8、内分泌及代谢障碍引起的口、舌、龈炎

(1)糖尿病性口炎表现为牙龈红肿,严重者出现牙周脓肿,牙齿松动脱落。糖尿病的血管病变可致口腔干燥,颊黏膜触痛及胀感、烧灼感,多伴有味觉障碍。舌有时肿大发红,有齿印迹或发生沟裂。确定诊断靠糖尿病全身症状及尿糖、血糖的测定等。

(2)月经期易发生牙龈充血、出血,月经停止后自行停止出血。绝经期牙龈可出现发红、疼痛、易出血、舌乳头萎缩、口干、灼痛、味觉异常等。

(3)妊娠期可使原有龈炎加重,从妊娠2~3个月后开始出现明显症状,至8个月时达到高峰。分娩后约2个月时,龈炎可大部消退至妊娠前水平。临床表现为乳头水肿、充血、易出血、口臭等。

(4)青春期易发生慢性非特异性牙龈炎,女性较多见,均发生于有局部刺激物的部位。唇侧牙龈间乳头常呈球状突起,牙龈暗红或鲜红,水肿松软和光亮。

鉴别诊断

1、球菌性口炎

球菌性口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为主的细菌感染所引起,临床上以形成假膜损害为特征,故又称为膜性口炎。大多数是继发于其他损害之后的感染。本病有以下特点:

(1)多见于婴幼儿,起病急剧,发热,白细胞增高。可发生于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表现为充血水肿及散在或融合成片的浅表溃疡。溃疡表面有纤维素渗出形成伪膜。

(2)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时的伪膜微突出黏膜表面,较易拭去,遗留溢血糜烂面。

(3)肺炎双球菌感染时,出现银灰色伪膜,厚而光亮,似绒膜状。患者有自发痛,唾液增多,口臭。区域淋巴结肿大压痛。口腔病损的持续1~2周左右愈合。涂片检查或细菌培养可确定病原菌。

2、坏疽性口炎

本病由奋森螺旋体和梭形杆菌感染所致的一种以组织的腐败坏死为主要病理过程的疾病。又称为奋森口炎或走马牙疳。多在局部或全身抵抗力下降时发病。本病多见于青壮年,起病急骤。好发于前牙牙龈,牙龈缘及龄乳头形成穿掘性坏死溃疡。唇、颊、舌、腭、咽及口底等处可有不规则坏死性深溃疡,触之易出血。有特异性腐败恶臭、剧烈疼痛、进食及吞咽困难。常伴有发热、头痛、乏力、局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白细胞升高。病损涂片可见大量病原菌。

3、疱疹性口炎

由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口腔病损。病毒感染后,潜伏于神经节内,也可潜伏在泪腺、唾液腺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的病毒沿神经干向外迁移到神经末梢,并在邻近的上皮细胞内复制和扩散。本病婴幼儿多发,以2~3岁最易发生。有全身前驱症状如躁动不安,发热寒战等。2~3d后口腔出现簇状小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2mm大小周围绕以窄的红晕。疱疹破裂后留有表浅溃疡。部分患者唇红黏膜及口周和面部皮肤并发疱疹。有剧烈自发痛,口臭不明显。口内唾液增加,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病期间从疱内液体或唾液中可分离培养出单纯疱疹病毒。血清抗单纯疱疹病毒抗体效价升高。整个病程7~10d。

4、口腔念珠菌病

口腔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真菌病。主要病变部位发生在口腔,称为念珠菌性口炎,在临床上可分为四型。

(1)急性伪膜型:又称雪口病或鹅口疮。多见于婴幼儿,尤以新生婴儿最多见。多在出生后2~8d内发生。好发部位为颊、舌、软腭及唇。表现为黏膜上出现乳白色绒状膜,不易剥离,强行剥离则出现渗血,露出其下鲜红糜烂面。剥后不久又有新的绒膜形成。患者有口干、烧灼感及疼痛。小儿哭闹不食。KOH或PAS涂片可见白色念珠菌菌丝。

(2)急性萎缩型:又称抗生素性口炎。多见于大量应用抗生素及激素的患者。病损多见于舌,表现为黏膜有弥散性红斑,舌背乳头萎缩,舌色鲜红。口腔干燥,烧灼样疼痛明显。仅有发红萎缩时,涂片时不易发现菌丝,伴有急性伪膜型时,则可见白色念珠菌丝。

(3)慢性萎缩型:又称义齿性口炎。多见于戴义齿者,且多无夜间摘下义齿习惯者。按其原因及表现又可分为3型:

①Ⅰ型:局部创伤或对牙托材料过敏所致,与白色念珠菌感染关系不大。表现为基托相对的黏膜点状充血或有出血点,或为局限性的小范围红斑。

②Ⅱ型:基托相应黏膜发生广泛红斑。

③Ⅲ型:基托不贴合时在红斑基础上有颗粒形成。患者均有口干、烧灼痛或刺激痛。病程可数月至数年,病变反复发作,时好时坏。

(4)慢性增殖型:可见于颊黏膜、舌背及腭部。表现为黏膜白色斑块样增生及角化病变,白斑间可有红色充血期。也可表现为粉红或红色的结节或肉芽肿增生。涂片难以找到白念菌丝。活检取材病理表现为PAS染色可见白色念珠菌丝侵入上皮。

5、创伤性溃疡

由于机械性刺激因素对口腔黏膜的损伤可形成创伤性溃疡。由于机械性刺激作用方式,力量大小及作用时间长短不同,出现的病损有不同特点。

(1)褥疮性溃疡:多见于成年人,尤其老年人多见。病损多位于刺激物接触或邻近的部位。早期受刺激处黏膜发红,重刺激下致溃疡形成。溃疡外形与刺激物形状相吻合。长期受刺激,形成深溃疡,溃疡边缘轻隆起,中央凹陷,表面有黄白色伪膜。溃疡疼痛不明显。去除局部机械刺激,溃疡很快消失。

(2)舌系带溃疡:又称Riga病。多见于舌系带短的婴儿。由于舌系带短,初萌出的下切牙切缘又较锐,当吸吮,伸舌时,舌系带易受下切牙切缘刺激充血、发红、肿胀、久之形成溃疡。再长时间继续摩擦,溃疡可扩大并转变成增殖性炎症病变。患儿舌活动受限,哭闹不安。

6、药物过敏性口炎

是指过敏体质的机体通过接触、口服或注射等不同途径接触变应原后所产生的口腔黏膜变态反应性炎症。有以下临床特点:有用药史,一般用药后24~48h发病。病损可发生在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初起黏膜灼热发胀,出现红斑,继之形成水疱,疱易破裂形成糜烂和溃疡,周围黏膜充血明显。口腔疼痛明显,进食困难,张口受限,局部淋巴结肿大。可伴有四肢、颜面的皮损,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眼结膜可有充血、发炎。生殖器或肛门可伴红斑、疱损和糜烂。发病期间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可偏高。

7、营养缺乏病引起的口、舌、龈炎

(1)维生素B1缺乏症

①口角炎:面侧对称性口角黏膜湿白、皲裂、糜烂、结痂。过度开口或继发感染时有疼痛。

②唇炎:唇黏膜光滑发亮,从鲜红、火红色到暗紫色变化。偶有极度干燥、脱屑或剥脱糜烂,有烧灼痛或刺痛。唇红皱纹或纵裂增加。

③舌炎:早期舌干燥,烧灼感或刺痛感,然后舌体肿大,呈鲜红色或紫红色,皱纹或沟纹出现,丝状乳头消失,蕈状乳头增大。晚期全部舌乳头萎缩,使舌面变得光滑、发亮,呈萎缩性舌炎,有时呈地图状舌,有时伴有小溃疡。

(2)维生素C缺乏症:牙龈炎、牙龈出血是早期出现的突出表征。牙龈肿胀,边缘可糜烂及形成溃疡,牙槽骨萎缩、牙齿脱落。可继发感染,伴有疼痛及血腥样口臭。

(3)烟酸缺乏症:烟酸又称维生素PP。口腔主要表现为舌黏膜炎。丝状乳头蕈状乳头萎缩呈光秃状,舌发红,对创伤或其他刺激特别敏感,易患创伤性溃疡。可有舌灼痛、触痛及自发痛。晚期唇颊、口底、腭、喉等整个口腔黏膜都受累。颈、手指、前臂等显露部位皮肤伸面有对称性状似日晒的红斑,灰棕色素沉着,皮肤干燥、变厚。

8、内分泌及代谢障碍引起的口、舌、龈炎

(1)糖尿病性口炎表现为牙龈红肿,严重者出现牙周脓肿,牙齿松动脱落。糖尿病的血管病变可致口腔干燥,颊黏膜触痛及胀感、烧灼感,多伴有味觉障碍。舌有时肿大发红,有齿印迹或发生沟裂。确定诊断靠糖尿病全身症状及尿糖、血糖的测定等。

(2)月经期易发生牙龈充血、出血,月经停止后自行停止出血。绝经期牙龈可出现发红、疼痛、易出血、舌乳头萎缩、口干、灼痛、味觉异常等。

(3)妊娠期可使原有龈炎加重,从妊娠2~3个月后开始出现明显症状,至8个月时达到高峰。分娩后约2个月时,龈炎可大部消退至妊娠前水平。临床表现为乳头水肿、充血、易出血、口臭等。

(4)青春期易发生慢性非特异性牙龈炎,女性较多见,均发生于有局部刺激物的部位。唇侧牙龈间乳头常呈球状突起,牙龈暗红或鲜红,水肿松软和光亮。

10

治疗方法

明确病因,对因治疗。常见类型的治疗原则如下:

1、鹅口疮

治疗上除防治诱因外,可用碳酸氢钠溶液于哺乳前后清洁口腔。局部涂抹制霉菌素溶液或冰硼散。

2、疱疹性口炎

应保持口腔清洁,多饮水,禁用刺激性药物和食物。局部可涂药物抑制病毒,亦可喷撒西瓜霜、锡类散等。为预防继发感染可涂金霉素鱼肝油,疼痛严重者可在食前用利多卡因涂布局部;发热者可用退热剂,有继发感染时用抗生素。

3、溃疡性口炎

治疗在于及时控制感染,加强口腔护理,以利凡诺溶液漱口;双氧水或高锰酸钾液清洗溃疡面,然后涂金霉素鱼肝油、锡类散等。可用利多卡因局部止痛。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液体,预防和纠正水、酸碱失衡;及时控制感染,针对病因选用抗生素治疗。

11

日常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