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 步态不稳都有哪些症状 步态不稳怎么办

步态不稳都有哪些症状 步态不稳怎么办

2020-04-03 05:01阅读(67)

步态不稳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一种步态异常,表现为行走不稳或动作不灵活,步行时双腿间距宽,或不能走直线,忽左忽右,或走路时步距短小,双上肢无前后摆动,初走

1
步态不稳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一种步态异常,表现为行走不稳或动作不灵活,步行时双腿间距宽,或不能走直线,忽左忽右,或走路时步距短小,双上肢无前后摆动,初走时缓慢,随后愈来愈快。

2

病因

1、外伤

外伤导致的骨折、肌肉扭伤,会引起步态不稳。

2、骨骼病变

如关节炎、佝偻病等。

3、肌肉病变

如家族性周期性麻痹、重症肌无力等。

4、脊髓病变

如脊髓肿瘤、脊髓血管畸形、脊髓灰质炎、脊髓痨等。

5、神经系统病变

如各种原因所致的周围神经炎、帕金森病、小脑出血、小脑梗死、小脑肿瘤、小脑炎症,大脑额叶、颞叶、顶叶、枕叶、胼胝体等部位病变如出血、缺血、炎症、肿瘤等。

6、其他

如小儿高磷酸酶血症等。

3

常见疾病

骨折、关节炎、佝偻病、家族性周期性麻痹、重症肌无力、脊髓肿瘤、脊髓血管畸形、脊髓灰质炎、脊髓痨、周围神经炎、帕金森病、小脑出血、小脑梗死、小脑肿瘤、小脑炎症、大脑炎症、大脑肿瘤等。

4

急诊(120)指征

5

症状

1、长期持续存在走路不稳、行走动作不灵活情况;

2、伴肢体不自主颤动或瘫痪,肌肉痉挛、无力或萎缩;

3、伴下肢酸胀、疼痛、麻木及感觉障碍;

4、伴下肢关节肿痛、僵硬、畸形、活动受限;

5、伴发热、乏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及全身不适;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6

就诊科室

患者可及时去骨科或神经内科就诊。小儿患者可及时去儿科就诊。

7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您步态不稳情况是何时出现的?随时间推移,症状有加重吗?

2、除步态不稳,是否还存在下肢疼痛、骨折、畸形等表现?

3、您以前有过类似症状吗?什么原因导致的?

4、您是否使用过药物进行治疗?什么药?效果如何?

5、您近期有过骨折、扭伤、肌肉拉伤等情况吗?是否进行过处理?

6、您曾经或目前是否存在脊髓灰质炎、脑炎、脑外伤等脊髓、颅脑病变?

7、您是否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磷酸酶血症等疾病?有进行治疗吗?

8、亲属中有人患有家族性周期性麻痹等疾病吗?

9、您平时吸烟吗?吸多久了,每天吸多少?

10、您有饮酒习惯吗?每天饮酒量多少?

8

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步态不稳典型的表现及伴随症状,结合血清酶学检查、血常规、血电解质、血糖、尿素氮、脑CT、脑磁共振成像、X线等相关检查可明确诊断。

9

鉴别诊断

1、异常步态的鉴别

(1)慌张步态:起步后小步快速往前,脚掌不离地,擦地而行,且身体向前倾,有一种要扑倒在地的趋势,这是震颤性麻痹患者的典型步态,也称帕金森病。

(2)蹒跚步态:是一种典型的异常步态。走路时身体左右摇摆,呈鸭步样。常见于神经系统疾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或双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等。

(3)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指深感觉障碍引起者,特点是行走时步幅较大,两腿间距较宽,提足较高,足道强打地面,双眼注视两足,睁眼时可部分缓解,闭眼时不稳甚至不能行走,常伴有感觉障碍、Romberg征阳性。常见于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痨等。

(4)痉挛性偏瘫步态:表现为患侧上肢通常屈曲、内收、旋前不能自然摆动,下肢伸直、外旋,迈步时将患侧盆骨部提的较高,或足外旋画一半圈的环形运动,足刮擦地面。常见于脑血管病或脑外伤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5)失用步态:在没有任何感觉损伤或运动虚弱的情况下,失去使用下肢步行的能力,常见于脑积水或进行性痴呆。病人无肢体无力或共济失调,但不能自行站立或正常行走,表现步态不稳、不确定和小步伐,脚好像粘到地上,伴明显迟疑(冻结)现象和倾倒。

(6)老年步态:又称谨慎步态,是伴随年龄老化出现的步态变化,不伴明显脑部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常见不同程度的行走速度减慢,平衡不稳,正常行走的优美协调姿势减少,变得步伐小而僵硬,轻度宽基底和欲倾倒状。

(7)痉挛性截瘫步态:表现为患者站立时双下肢伸直位,股靠近,小腿略分开,双足下垂伴有内旋。行走时两股强烈内收,膝关节几乎紧贴,足前半和趾底部着地,用足尖走路,交叉前进,似剪刀状。常见于脑瘫的患者。

2、疾病鉴别

(1)重症肌无力:发病初期患者往往感到眼或肢体酸胀不适,或视物模糊,容易疲劳,天气炎热或月经来潮时疲乏加重。随着病情发展,骨骼肌明显疲乏无力,显著特点是肌无力于下午或傍晚劳累后加重,晨起或休息后减轻,此种现象称之为“晨轻暮重”。典型者表现为眼皮下垂、视力模糊、表情淡漠、咀嚼无力、抬头困难、走路不稳、下蹲困难等。

(2)脊髓痨:患者可出现阵发性电击样痛、锥刺样痛、风湿样痛、箍痛,疼痛部位为受累的神经根支配区域。深感觉减退或消失,病人走路不稳,常有如行走在棉花或地毯上的感觉。

(3)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主要症状是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肢体疼痛、走路不稳、发生分布不规则和轻重不等的弛缓性瘫痪。脑脊液检查和病毒分离有助于诊断。

(4)帕金森病:起病隐袭,进展缓慢。首发症状通常是一侧肢体的震颤或活动笨拙,进而累及对侧肢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姿势反射消失往往在疾病的中晚期出现,患者不易维持身体的平衡,稍不平整的路面即有可能跌倒。

(5)颅内肿瘤:患者可出现步态不稳,行走时两脚分开,左右摇摆,如醉汉,伴头痛、呕吐。脑CT、MRI检查有助于诊断。

(6)小儿高磷酸酶血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骨痛、跛行或步态不稳、“X”形腿或“O”形腿、颅骨变形等。实验室检查碱性磷酸酶显著增高。

鉴别诊断

1、异常步态的鉴别

(1)慌张步态:起步后小步快速往前,脚掌不离地,擦地而行,且身体向前倾,有一种要扑倒在地的趋势,这是震颤性麻痹患者的典型步态,也称帕金森病。

(2)蹒跚步态:是一种典型的异常步态。走路时身体左右摇摆,呈鸭步样。常见于神经系统疾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或双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等。

(3)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指深感觉障碍引起者,特点是行走时步幅较大,两腿间距较宽,提足较高,足道强打地面,双眼注视两足,睁眼时可部分缓解,闭眼时不稳甚至不能行走,常伴有感觉障碍、Romberg征阳性。常见于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痨等。

(4)痉挛性偏瘫步态:表现为患侧上肢通常屈曲、内收、旋前不能自然摆动,下肢伸直、外旋,迈步时将患侧盆骨部提的较高,或足外旋画一半圈的环形运动,足刮擦地面。常见于脑血管病或脑外伤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5)失用步态:在没有任何感觉损伤或运动虚弱的情况下,失去使用下肢步行的能力,常见于脑积水或进行性痴呆。病人无肢体无力或共济失调,但不能自行站立或正常行走,表现步态不稳、不确定和小步伐,脚好像粘到地上,伴明显迟疑(冻结)现象和倾倒。

(6)老年步态:又称谨慎步态,是伴随年龄老化出现的步态变化,不伴明显脑部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常见不同程度的行走速度减慢,平衡不稳,正常行走的优美协调姿势减少,变得步伐小而僵硬,轻度宽基底和欲倾倒状。

(7)痉挛性截瘫步态:表现为患者站立时双下肢伸直位,股靠近,小腿略分开,双足下垂伴有内旋。行走时两股强烈内收,膝关节几乎紧贴,足前半和趾底部着地,用足尖走路,交叉前进,似剪刀状。常见于脑瘫的患者。

2、疾病鉴别

(1)重症肌无力:发病初期患者往往感到眼或肢体酸胀不适,或视物模糊,容易疲劳,天气炎热或月经来潮时疲乏加重。随着病情发展,骨骼肌明显疲乏无力,显著特点是肌无力于下午或傍晚劳累后加重,晨起或休息后减轻,此种现象称之为“晨轻暮重”。典型者表现为眼皮下垂、视力模糊、表情淡漠、咀嚼无力、抬头困难、走路不稳、下蹲困难等。

(2)脊髓痨:患者可出现阵发性电击样痛、锥刺样痛、风湿样痛、箍痛,疼痛部位为受累的神经根支配区域。深感觉减退或消失,病人走路不稳,常有如行走在棉花或地毯上的感觉。

(3)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主要症状是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肢体疼痛、走路不稳、发生分布不规则和轻重不等的弛缓性瘫痪。脑脊液检查和病毒分离有助于诊断。

(4)帕金森病:起病隐袭,进展缓慢。首发症状通常是一侧肢体的震颤或活动笨拙,进而累及对侧肢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姿势反射消失往往在疾病的中晚期出现,患者不易维持身体的平衡,稍不平整的路面即有可能跌倒。

(5)颅内肿瘤:患者可出现步态不稳,行走时两脚分开,左右摇摆,如醉汉,伴头痛、呕吐。脑CT、MRI检查有助于诊断。

(6)小儿高磷酸酶血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骨痛、跛行或步态不稳、“X”形腿或“O”形腿、颅骨变形等。实验室检查碱性磷酸酶显著增高。

10

治疗方法

1、原发病的治疗

(1)骨髓炎和关节炎所致步态不稳,首先需积极抗感染,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2)如因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偻病,应使用维生素D制剂。

(3)重症肌无力常需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溴吡斯的明。

(4)脊髓灰质炎患者应卧床休息,减轻恐惧,减少骨骼畸形,预防及处理合并症。

(5)颅内肿瘤手术治疗是最基本、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可进行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光动力学治疗。

2、康复治疗

进行主动和被动的康复训练,可应用夹板鞋或腿支撑,以保持站立和行走的准确路线。鼓励患者坚持活动,走路时一定要有人陪伴,尤其是在不熟悉或者地面不平时。

11

日常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