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 食欲缺乏都有哪些症状 食欲缺乏怎么办

食欲缺乏都有哪些症状 食欲缺乏怎么办

2020-04-02 04:00阅读(62)

食欲缺乏(anorexia)是指缺乏进食欲望,常是许多疾病的伴发症状。食欲是一种想进食的生理需求,其调控中枢位于下丘脑的摄食中枢和饱食中枢,各种神经、体液、精

1
食欲缺乏(anorexia)是指缺乏进食欲望,常是许多疾病的伴发症状。食欲是一种想进食的生理需求,其调控中枢位于下丘脑的摄食中枢和饱食中枢,各种神经、体液、精神心理及进食等因素可影响摄食中枢。

2

病因

1、消化道疾病

(1)胃部疾病:常见的有胃癌、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梗阻等。

(2)肠道疾病:肠梗阻、肠结核等。

(3)肝脏疾病:常见的有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4)胆道疾病:常见的有急、慢性胆囊炎,胆管癌等。

(5)胰腺疾病:常见的有急、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等。

2、全身性疾病

(1)各种原因引起的高热。

(2)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如低钠血症、低氯血症、低钾血症、高钾血症及各种原因的呼吸性酸、碱中毒,各种原因引起的代谢性酸、碱中毒。

(3)内分泌疾病。常见的有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垂体功能减退等。

(4)其他,如严重贫血、尿毒症,维生素缺乏。

3、神经、精神因素

食欲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的现象。出生后因吃各种食物的经验、习惯,逐渐形成对某些食物合乎口味,某些食物不合乎口味。当这些食物再次通过视觉、嗅觉、味觉等,可使大脑再度发生对某些食物有需求的欲望或对某些食物厌恶。因此,在临床上由于精神因素而出现神经性厌食、拒食。但在正常人,如有严重的饥饿感时,对食物的选择要求也就不会过高了。

4、药物

常见的药物,如氨茶碱、氯化铵、洋地黄、氯毒素、阿司匹林、红霉素等。

3

常见疾病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乙型病毒性肝炎等。

4

急诊(120)指征

5

症状

1、长期食欲减退;

2、伴反复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嗳气、反酸、呕血、黑便、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3、伴发热、虚弱、乏力、消瘦等全身表现;

4、伴面色苍白,眼睑和颊部水肿、表情淡漠等;

5、伴持续情绪低落、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

6、伴腹部包块;

7、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

6

就诊科室

1、长期食欲减退伴发系列消化疾病症状者,应于消化内科就医咨询。

2、若患者疑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时,可以到内分泌科就诊。

3、若患者疑似抑郁症等,可到精神心理科就诊。

7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您是从什么时候出现食欲下降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加重吗?

2、您在食欲下降后有明显的食量减少吗?

3、您在食欲下降前能吃多少?而在食欲下降之后呢?

4、您平时会有明显的饥饿感吗?

5、您除了食欲下降以外还有其他的症状吗,如进食哽咽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体重明显减轻?

6、您既往出现过食欲下降的症状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7、您在出现食欲下降之前是否曾刻意的控制体重?您曾经有过节食的行为吗?

8、您是否有胃溃疡、胃炎、肠炎、肝炎的病史?

9、您近期接触过肝炎患者吗?

10、您的家属中有消化道肿瘤或肝炎患者吗?

11、您平时喜欢吃腌制或熏烤的食物吗?

12、您有吸烟的习惯吗?吸烟多久了?每天的量大概是多少?

8

诊断原则

详细了解发病的急缓、有无伴发各系统的重要症状和体征,对原发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伴黄疸者应考虑肝胆疾病;伴发热者可能是感染性疾病;伴腹泻、腹痛者可能与胃肠道疾病有关。顽固性食欲缺乏伴明显心理障碍者,应与神经性厌食鉴别。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及体征,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9

鉴别诊断

食欲缺乏的原因有很多种,临床上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要注意鉴别。

1、慢性胃炎

约70%~80%的患者可无任何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消化不良,如上腹疼痛或不适,这些症状一般无明显节律性,进食可加重或减轻。此外也可有食欲缺乏、嗳气、反酸、恶心等症状。胃黏膜有显著糜烂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长期少量出血可引起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者常有疲软、舌炎和轻微黄疸,而消化道症状较少见。

2、消化性溃疡

上腹部疼痛是主要症状,多位于上腹中部,可偏右或偏左,后壁溃疡特别是穿透性溃疡疼痛可放射至背部。疼痛严重程度不一,可呈隐痛、钝痛、胀痛、烧灼样痛或饥饿样痛。除上腹疼痛外,尚可有反酸、嗳气、胃灼热、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这些症状也缺乏特异性。

3、胃癌

胃癌缺乏特异性症状,早期胃癌半数以上无症状。常见症状有上腹部疼痛或不适、早饱、食欲减退、消瘦等。早饱指患者虽有饥饿感,但稍一进食即感饱胀不适。贲门癌累及食管下端可有咽下困难;胃窦癌引起胃出口梗阻可有呕吐;溃疡型癌出血可有黑便、呕血;腹膜转移产生腹水时可有腹胀。

4、乙型病毒性肝炎

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缺乏、恶心、腹胀、肝区痛、肝大、有轻压痛及叩痛等。部分病例有发热和黄疸;少数病例病程迁延转为慢性,或发展为肝硬化、肝癌;重者病情进展迅猛可发展为肝功能衰竭;此外,有的感染者可成为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

鉴别诊断

食欲缺乏的原因有很多种,临床上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要注意鉴别。

1、慢性胃炎

约70%~80%的患者可无任何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消化不良,如上腹疼痛或不适,这些症状一般无明显节律性,进食可加重或减轻。此外也可有食欲缺乏、嗳气、反酸、恶心等症状。胃黏膜有显著糜烂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长期少量出血可引起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者常有疲软、舌炎和轻微黄疸,而消化道症状较少见。

2、消化性溃疡

上腹部疼痛是主要症状,多位于上腹中部,可偏右或偏左,后壁溃疡特别是穿透性溃疡疼痛可放射至背部。疼痛严重程度不一,可呈隐痛、钝痛、胀痛、烧灼样痛或饥饿样痛。除上腹疼痛外,尚可有反酸、嗳气、胃灼热、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这些症状也缺乏特异性。

3、胃癌

胃癌缺乏特异性症状,早期胃癌半数以上无症状。常见症状有上腹部疼痛或不适、早饱、食欲减退、消瘦等。早饱指患者虽有饥饿感,但稍一进食即感饱胀不适。贲门癌累及食管下端可有咽下困难;胃窦癌引起胃出口梗阻可有呕吐;溃疡型癌出血可有黑便、呕血;腹膜转移产生腹水时可有腹胀。

4、乙型病毒性肝炎

主要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缺乏、恶心、腹胀、肝区痛、肝大、有轻压痛及叩痛等。部分病例有发热和黄疸;少数病例病程迁延转为慢性,或发展为肝硬化、肝癌;重者病情进展迅猛可发展为肝功能衰竭;此外,有的感染者可成为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

10

治疗方法

食欲缺乏的患者需要明确具体病因,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常见原发病的治疗如下:

1、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尚无特效疗法,一般主张无症状者无需进行治疗。若有症状可参考下列方法进行治疗:

(1)避免诱因

如戒除烟酒、避免服用对胃有刺激性的食物及药物等。

(2)饮食治疗

少食多餐,软食为主,避免进食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3)药物治疗

Hp相关性胃炎需进行根除Hp的治疗。而其他慢性胃炎尚无特效疗法,大多不能使胃炎逆转,因此主要是对症治疗。慢性胃炎多数胃酸偏低或无酸,其本身无特殊治疗,可适量给予稀盐酸和胃蛋白酶等。

2、消化性溃疡

治疗目的在于消除病因、解除症状、愈合溃疡、防止复发和避免并发症。对于有消化不良症状的病人采用经验性抗溃疡治疗,溃疡治愈后继续维持治疗能减少溃疡复发和溃疡并发症的发生。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大多数经过内科积极治疗后症状可缓解,溃疡愈合。如能根除Hp感染和坚持药物维持治疗,可以防止溃疡复发。外科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急性溃疡穿孔、穿透性溃疡、大量或反复出血、内科治疗无效者等。

3、胃癌

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根治早期胃癌的唯一方案,也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长期以来,由于发现胃癌较晚,大多数属于晚期肿瘤,手术疗效欠佳,术后5年生存率一直维持在30%左右,因此,必须加强对早期胃癌症状的重视及高危人群的监测,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术式的选择需根据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期和术中探查评估,包括胃癌的部位、肿瘤大小、浸润的深度及淋巴结肿大情况,决定不同的手术方式。

4、乙型病毒性肝炎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案,包括合理的休息和营养,心理平衡,改善和恢复肝功能,调节机体免疫,抗病毒,抗纤维化等进行治疗。急性期应进行隔离,症状明显及有黄疸者应卧床体息,恢复期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过劳。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补充维生素,热量不足者应静脉补充葡萄糖。避免饮酒和应用损害肝脏的药物,辅以药物及恢复肝功能治疗,但应该注意药物不宜太多,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可选用干扰素或长效干扰素,加用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治疗。

11

日常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