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 纵隔病变都有哪些症状 纵隔病变怎么办

纵隔病变都有哪些症状 纵隔病变怎么办

2020-04-01 23:01阅读(70)

纵隔病变主要是指纵隔形态及位置的改变。形态改变多表现为纵隔增宽,常见于纵隔肿瘤、炎症、淋巴结肿大、纵隔疝、纵隔气肿等。位置改变是指纵隔向左右移位。肺不

1
纵隔病变主要是指纵隔形态及位置的改变。形态改变多表现为纵隔增宽,常见于纵隔肿瘤、炎症、淋巴结肿大、纵隔疝、纵隔气肿等。位置改变是指纵隔向左右移位。肺不张及胸膜广泛增厚可牵拉纵隔向患侧移位;胸腔积液、肺内巨大肿瘤及偏侧生长的纵隔肿瘤可推移纵隔向健侧移位。

2

病因

纵隔病变主要由纵隔肿瘤(良性及恶性)、囊肿、急性纵膈炎、慢性纵隔炎、纵隔疝、纵隔气肿等引起。根据病变部位,可以总结为如下病因:

1、上纵隔

如胸内甲状腺肿、胸腺瘤、纵隔支气管囊肿等。

2、前纵隔

如畸胎瘤、皮样囊肿等。

3、中纵隔

如淋巴瘤等。

4、后纵隔

主要见于神经源性肿瘤。

3

常见疾病

胸内甲状腺肿、胸腺瘤、畸胎类肿瘤、淋巴瘤、神经源性肿瘤、支气管囊肿、肺癌、急性纵隔炎、慢性纵隔炎、纵隔疝、纵隔气肿等。

4

急诊(120)指征

1、急性剧烈胸痛,患者难以忍受;

2、伴高热、寒战;

3、伴进行性呼吸困难、胸闷、气促,面唇发紫;

4、伴胸部严重外伤;

5、出现其他危急情况。

以上均需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科处理。

5

症状

1、反复出现胸痛、胸闷;

2、伴咳嗽、咳痰、咯血、呼吸费力等呼吸道症状;

3、伴头面部、颈部及上肢水肿,脖子青筋隆起;

4、伴吞咽困难;

5、伴发热、乏力、消瘦、贫血等;

6、影像学检查发现纵膈占位;

7、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出现以上表现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6

就诊科室

紧急情况,需及时去急诊科就诊。症状稳定的患者一般可以到胸外科、呼吸内科等科室就诊。

7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您具体表现为什么症状?如发热、盗汗、消瘦?

2、除了上述症状以外您还有其他的症状吗?

3、您近期有过胸部的外伤吗?

4、您近期做过胸部的手术吗?是什么手术?

5、您既往有胸腔积液、纵膈结核、纵膈淋巴结肿大等病史吗?

6、您平时有吸烟的嗜好吗?吸烟多久了?每天的量大概是多少?

7、您的家属中有患过肺部肿瘤的患者吗?

8、您是做什么工作的?会接触一些有毒物质吗?

8

诊断原则

根据详细病史、纵隔病变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X线片、CT、磁共振成像、超声支气管镜穿刺或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等可明确诊断。

9

鉴别诊断

1、急性纵隔炎 

各种原因感染后引起的急性纵隔结缔组织化脓性炎症。如胸部贯通性外伤、食管或气管破裂、穿孔。食管、气管镜检查穿孔,以及食管癌溃疡穿孔等。手术后感染,食管术后吻合口瘘,腹膜后感染向上延至纵隔,口腔颈部感染向下蔓延,均可引起纵隔炎。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高热寒战、头痛、气短。感染下行时可发生腹痛、黄疸。侵及胸腔时,可发生急性脓胸,亦可形成膈上肺底限局性脓胸。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

2、慢性纵隔炎

本病早期常无症状,但可逐渐出现纵隔器官粘连或受压的症状,主要为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出现静脉压增高,头面部、颈部及上肢水肿、颈静脉充盈,胸壁上侧支循环静脉扩张。患者有头痛、头昏、呼吸困难、紫绀、吞咽困难、咳嗽、气促、肺动脉压增高。累及肺静脉可导致肺血管瘀血,出现咯血,偶尔压迫膈神经引起膈肌麻痹,压迫喉返神经出现声音嘶哑等。

3、胸内甲状腺肿

是常见的纵隔肿瘤,病理组织检查多数具有完整的纤维包膜,呈结节及分叶状,质地较软,或具中等硬度。剖面呈白色或生肉色,亦可有囊性变、出血或坏死,瘤体大小不一,2~30cm或更大。组织细胞形态分为上皮细胞(腺状上皮为主)、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为主)和混合型(兼有两种细胞)三种。此外还有梭形细胞,亦归上皮型,胸腺瘤分为恶性及良性两种。恶性者仅占胸腺瘤的 20%~43%,良性者具有完整的包膜,非侵袭性生长;恶性者瘤体缺乏完整包膜,侵犯周围组织,若侵犯胸膜可发生胸腔积液。若发现瘤组织内有血管侵蚀,或细胞组织学检查可见到细胞核深染及大量分裂相细胞,可能为恶性病变。但多数恶性变者不伴此组织学的特征,故需结合临床手术所见及病情发展过程予以确诊。

4、胸腺瘤

为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可见于任何年龄,中年患者较多,25%~50%胸腺瘤患者合并重症肌无力。胸片见纵隔阴影增宽变形,且增宽多为单侧性,侧位显示肿瘤多位于前纵隔中部,呈局限性密度增高,有时可发现钙化。

5、淋巴瘤

早期常无症状,仅触及淋巴结肿大。中晚期出现发热、疲劳、消瘦等全身症状。X线片多表现为一侧或双侧纵隔淋巴结增大至纵隔增宽,多轮廓清楚,呈波浪状,密度均匀。

6、纵隔疝

发生纵隔疝的原因是一侧胸腔内压大于对侧,压力大的一侧压迫纵隔疝入薄弱的一侧。如一侧肺大泡、高压气胸、大量胸腔积液、巨大肺囊肿和肺肿瘤等推挤。或发生膈疝的一侧因胸腔病变引起严重纤维收缩、肺不张或该侧全肺切除后,可牵拉健侧,产生纵隔疝。纵隔疝以对侧胸部原发病变(如肺大泡、高压气胸)及隔疝本身造成的压迫症状为主。可有呼吸困难、咳嗽、气短、喘鸣音。重者可影响心脏排血量而发生呼吸循环衰竭。

7、纵隔气肿

纵隔气肿症状的轻重可因气量多少、有无继发感染而异。单纯纵隔气肿可有气短、胸闷、呼吸不畅等。因外伤伴发高压气胸、内出血,可有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鉴别诊断

1、急性纵隔炎 

各种原因感染后引起的急性纵隔结缔组织化脓性炎症。如胸部贯通性外伤、食管或气管破裂、穿孔。食管、气管镜检查穿孔,以及食管癌溃疡穿孔等。手术后感染,食管术后吻合口瘘,腹膜后感染向上延至纵隔,口腔颈部感染向下蔓延,均可引起纵隔炎。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高热寒战、头痛、气短。感染下行时可发生腹痛、黄疸。侵及胸腔时,可发生急性脓胸,亦可形成膈上肺底限局性脓胸。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

2、慢性纵隔炎

本病早期常无症状,但可逐渐出现纵隔器官粘连或受压的症状,主要为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出现静脉压增高,头面部、颈部及上肢水肿、颈静脉充盈,胸壁上侧支循环静脉扩张。患者有头痛、头昏、呼吸困难、紫绀、吞咽困难、咳嗽、气促、肺动脉压增高。累及肺静脉可导致肺血管瘀血,出现咯血,偶尔压迫膈神经引起膈肌麻痹,压迫喉返神经出现声音嘶哑等。

3、胸内甲状腺肿

是常见的纵隔肿瘤,病理组织检查多数具有完整的纤维包膜,呈结节及分叶状,质地较软,或具中等硬度。剖面呈白色或生肉色,亦可有囊性变、出血或坏死,瘤体大小不一,2~30cm或更大。组织细胞形态分为上皮细胞(腺状上皮为主)、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为主)和混合型(兼有两种细胞)三种。此外还有梭形细胞,亦归上皮型,胸腺瘤分为恶性及良性两种。恶性者仅占胸腺瘤的 20%~43%,良性者具有完整的包膜,非侵袭性生长;恶性者瘤体缺乏完整包膜,侵犯周围组织,若侵犯胸膜可发生胸腔积液。若发现瘤组织内有血管侵蚀,或细胞组织学检查可见到细胞核深染及大量分裂相细胞,可能为恶性病变。但多数恶性变者不伴此组织学的特征,故需结合临床手术所见及病情发展过程予以确诊。

4、胸腺瘤

为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可见于任何年龄,中年患者较多,25%~50%胸腺瘤患者合并重症肌无力。胸片见纵隔阴影增宽变形,且增宽多为单侧性,侧位显示肿瘤多位于前纵隔中部,呈局限性密度增高,有时可发现钙化。

5、淋巴瘤

早期常无症状,仅触及淋巴结肿大。中晚期出现发热、疲劳、消瘦等全身症状。X线片多表现为一侧或双侧纵隔淋巴结增大至纵隔增宽,多轮廓清楚,呈波浪状,密度均匀。

6、纵隔疝

发生纵隔疝的原因是一侧胸腔内压大于对侧,压力大的一侧压迫纵隔疝入薄弱的一侧。如一侧肺大泡、高压气胸、大量胸腔积液、巨大肺囊肿和肺肿瘤等推挤。或发生膈疝的一侧因胸腔病变引起严重纤维收缩、肺不张或该侧全肺切除后,可牵拉健侧,产生纵隔疝。纵隔疝以对侧胸部原发病变(如肺大泡、高压气胸)及隔疝本身造成的压迫症状为主。可有呼吸困难、咳嗽、气短、喘鸣音。重者可影响心脏排血量而发生呼吸循环衰竭。

7、纵隔气肿

纵隔气肿症状的轻重可因气量多少、有无继发感染而异。单纯纵隔气肿可有气短、胸闷、呼吸不畅等。因外伤伴发高压气胸、内出血,可有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10

治疗方法

明确诊断,找到病因,针对性治疗原发病。

1、对急性纵隔炎首要的是治疗病因、控制感染及支持疗法(输血、输液、给氧)。

2、慢性纵隔炎伴有严重上腔静脉梗阻时需用外科手术建立侧支循环和血管搭桥术。

3、对纵隔疝的治疗,主要是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可使纵隔疝很快恢复。

4、纵隔气肿若只有少量气体,可不治自消。重者也是治疗病因(如外伤、肺气肿、肺大泡破裂等)。若气体吸收慢造成病人呼吸困难或影响发音时,可作胸骨切迹上切口达皮下组织排气。

11

日常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