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 慢性腹痛都有哪些症状 慢性腹痛怎么办

慢性腹痛都有哪些症状 慢性腹痛怎么办

2020-04-01 09:01阅读(62)

慢性腹痛(chronic abdominalgia)是指起病缓慢、病程长或急性发病后时好时发的腹痛,是一种常见症状。病因复杂,诊断较困难,有时可转化为急性腹痛,长期得不到

1
慢性腹痛(chronic abdominalgia)是指起病缓慢、病程长或急性发病后时好时发的腹痛,是一种常见症状。病因复杂,诊断较困难,有时可转化为急性腹痛,长期得不到解决者多属疑难病例或临床顽症。

2

病因

1、食管疾病

包括食管裂孔疝、食管癌、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贲门痉挛等。

2、胃、十二指肠疾病

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脱垂、胃息肉、胃下垂、功能性消化不良、十二指肠球炎、十二指肠憩室与憩室炎、原发性十二指肠癌、十二指肠梗阻等。

3、胰腺疾病

包括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胰腺癌、胰腺肉瘤、胰腺囊性腺癌与囊性腺瘤、胰结石、胰腺囊性纤维变、胰腺结核等。

4、小肠疾病

包括克罗恩病、肠结核、慢性假性肠梗阻、消化不良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小肠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特异性假性肠梗阻、小肠肿瘤、小肠息肉与憩室病等。

5、大肠疾病

包括慢性结肠炎、慢性阑尾炎、阑尾肿瘤、大肠癌、大肠息肉等。

6、肠系膜、腹膜、网膜疾病

包括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系膜炎性疾病、原发性腹膜炎、急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胆汁性腹膜炎、腹膜间皮瘤、网膜肿瘤、网膜炎症性疾病、腹膜后肿瘤、腹膜粘连等。

7、胃肠道寄生虫病

包括原虫病、蠕虫病。

8、胃肠道传染病

包括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道真菌病等。

9、肝脏疾病

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原发性肝癌、慢性肝脓肿、脂肪肝等。

10、胆系疾病

包括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胆功能障碍性疾病、胆道出血、胆囊与胆管憩室、胆囊癌、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等。

11、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包括输尿管结石、膀胱炎等。

12、其他

包括腹型恶性淋巴瘤、腹型肺吸虫病、腹型癫痫、腹型过敏性紫癜、血紫质病、内分泌疾病、结缔组织疾病等。

3

常见疾病

食管裂孔疝、食管癌、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贲门痉挛、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脱垂、胃息肉、胃下垂、功能性消化不良、十二指肠球炎、十二指肠憩室、十二指肠憩室炎、原发性十二指肠癌、十二指肠梗阻、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胰腺癌、胰腺肉瘤、胰腺囊性腺癌、胰腺囊性腺瘤、胰结石、胰腺囊性纤维变、胰腺结核、克罗恩病、肠结核、慢性假性肠梗阻、消化不良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小肠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特异性假性肠梗阻、小肠肿瘤、小肠息肉、慢性结肠炎、慢性阑尾炎、阑尾肿瘤、大肠癌、大肠息肉、肠系膜淋巴结炎、原发性腹膜炎、急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胆汁性腹膜炎、腹膜间皮瘤、网膜肿瘤、腹膜后肿瘤、原虫病、蠕虫病、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病毒性肝炎、原发性肝癌、慢性肝脓肿、脂肪肝、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胆道出血、胆囊憩室、胆管憩室、胆囊癌、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膀胱炎、输卵管结石等。

4

急诊(120)指征

5

症状

长期慢性腹痛,或出现以下情况,均须及时就医:

1、伴腹部包块;

2、伴发热、乏力、消瘦、贫血、黄疸等全身表现;

3、伴食欲下降、反酸、嗳气、恶心、呕吐、呕血等消化症状;

4、右上腹疼痛,常提示肝胆疾病;

5、左上腹疼痛,常提示胰腺、脾脏疾病;

6、中上腹疼痛,常提示胃十二指肠疾病,若疼痛与进食有关,常见于溃疡病;

7、下腹疼痛,伴腹泻、便血等排便异常者,常提示肠道疾病;

8、下腹疼痛,伴腰骶疼痛、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血尿等,常提示泌尿系疾病;

9、下腹疼痛,伴阴道分泌物异常、异常阴道出血、月经异常者,多提示盆腔、子宫、卵巢疾病;

10、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6

就诊科室

1、如怀疑消化系统疾病,应前往消化内科就诊。

2、如怀疑肝胆疾病,可于消化内科、肝病科或肝胆外科就医咨询。

3、如怀疑泌尿系疾病,可于泌尿外科就医。

4、如女性患者怀疑为盆腔炎等疾病,应前往妇科就诊。

7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您出现腹痛多久了?

2、您有觉得哪一个位置疼痛比较明显吗?

3、您的疼痛是间断性的,还是持续性的?

4、您是感觉胀痛、刺痛、牵拉痛,还是其他的感觉?

5、您的疼痛有多严重,您会如何形容这种疼痛?

6、您的腹痛有什么规律么?饭前痛还是饭后痛,白天痛还是夜间较痛?

7、自从您发现腹痛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么?

8、除了此病,您还有其他不适么?

9、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10、您之前治疗过么?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11、您觉得腹痛有没有什么原因?最近有没有吃什么生冷的或不干净的食物?有没有暴饮暴食?

12、您是否有过腹腔疾病或手术史?

8

诊断原则

根据慢性腹痛的部位与特点,结合有关的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

1、询问病史

如有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腹部手术等病史,对确定慢性腹痛的病因有一定的帮助。

2、确定腹痛的部位

对定位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3、腹痛的性质

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如溃疡病多呈节律性周期性中上腹痛;肝癌的疼痛呈进行性加重;阵发性痉挛性腹痛,排便后疼痛可缓解,多提示为结肠、直肠疾病。直肠炎常伴有里急后重;发作性隐痛或绞痛,常可自行缓解,多为肠道寄生虫。

4、注意腹痛与体位关系,部分疾病腹痛与体位有关

如左侧卧位常可减轻胃黏膜脱垂所致的腹痛,而右侧卧位可使疼痛加重。仰卧位时疼痛加重,在前倾坐位或俯卧位时减轻多考虑胰体疾病。良性十二指肠梗阻或胰体癌时上腹胀痛可于俯卧位时缓解。

5、腹痛与其他症状的关系

(1)伴发热

提示有炎症、脓肿或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2)伴有呕吐

提示胃的梗阻性病变如溃疡及胃癌所致的幽门梗阻,反射性呕吐亦可见于其他情况。

(3)伴有腹泻

多见于肠道慢性炎症,也可见于慢性肝脏与胰腺疾病。

(4)伴有血便,便脓血

应多考虑慢性痢疾与慢性结肠炎,便血者应注意直肠肿瘤、肠结核、局限性结肠炎等。

6、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血常规、血生化、腹腔穿刺液检查、X线检查、超声CT、内镜检查等有助于诊断。

9

鉴别诊断

1、慢性右上腹痛

引起慢性右上腹痛的疾病绝大多数是肝胆疾病,少数为邻近肝胆的胃、十二指肠、结肠肝曲的疾病。下面就一些主要的疾病分述如下:

(1)原发性肝癌

半数以上病人以右上腹痛为首发症状,多为持续性钝痛、刺痛或胀痛。位于肝右叶顶部的癌肿累及横膈,则疼痛可牵涉至右肩背部。当肝癌结节发生坏死、破裂,可引起腹腔内出血,出现腹膜刺激征等急腹症表现。患者可有乏力、消瘦、食欲减退、腹胀、贫血等全身症状。根据病史、体征,AFP升高以及B超或CT的表现即可明确诊断,诊断有疑问时应行B超引导下肝穿刺明确诊断。

(2)肝包虫病

患者常具有多年病史、病程呈渐进性发展。初期症状不明显,可于偶然中发现上腹包块开始引起注意。发展至一定阶段时,可出现上腹部胀满感,轻微疼痛或压迫邻近器官所引起的相应症状。如肿块压迫胃肠道时,可有上腹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腹胀等。位于肝顶部的囊肿可使膈肌向上抬高,压迫肺而影响呼吸;位于肝下部的囊肿可压迫胆道,引起阻塞性黄疸,压迫门静脉可产生腹水。除病史体征外,主要根据包虫皮试验和血清免疫学试验多呈阳性反应,周围血嗜酸性粒细胞常增多,B超检查、CT检查、肝部X线平片(有钙化灶)等皆有助于诊断。

(3)肝结核

突出的表现是发热、右上腹持续性疼痛,肝大及脾大,B超及CT能较准确定位外但定性困难。肝穿刺所获得标本,除病理检查外,尚可送结核菌培养等检查。在排除其他疾病外亦可行抗结核治疗。半月后,如病情好转亦有助于诊断。

(4)慢性病毒性肝炎

可出现右上腹持续性隐痛,有时也可为相当剧烈的阵发性痛,这是由于肝包膜牵张、肝周围炎或胆道痉挛所致。疼痛与进食关系不明显,常伴有肝区压痛,肝功能化验,B超等检查有助于鉴别。

(5)慢性肝脓肿

右上腹持续性胀痛,肝肿大,局限性压痛比较明显,常伴有发热、消瘦等全身感染性症状。

(6)慢性胆道疾病

主要症状是反复发作的、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绞痛,病因多由结石引起,少数为寄生虫或功能性。

(7)肝曲部结肠癌

右上腹疼痛、便血或大便潜血持续阳性提示此病,钡灌肠与结肠镜有助于确定诊断。

2、慢性左上腹痛

(1)胰腺疾病

可出现上腹部痛,X平片、B超、CT、胆总管、胰胆管逆行造影(ERCP)及超声胃镜有助于诊断。

(2)脾曲部结肠癌

早期的症状往往为大便次数增多,带黏液及血。晚期可出现肠梗阻、腹痛,结肠镜及钡剂灌肠有助于诊断。

(3)脾曲综合征

脾曲胀气表现为左下胸与左上腹胀痛、不适,其疼痛程度与胀气程度往往一致,排便或清洁灌肠后胀气消失时疼痛也消失。症状可骤发或缓发,发作持续半小时至数小时不等,以冬季较为多见,一般与饮食关系不大,但可与情绪波动有关,发作时腹部X线透视脾曲有明显积气。

(4)慢性脾周围炎

常为脾脓肿的并发症,左上腹持续性疼痛,常伴有发热、局部压痛,有时可听到脾区摩擦音。

3、慢性上腹痛

(1)食管裂孔疝

表现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胃内容物上反感、上腹饱胀、疼痛等。疼痛性质多为烧灼感或针刺样疼,可放射至背部、肩部、颈部等处。平卧、进食甜食、酸性食物,均可能诱发并可加重症状。裂孔疝有时可出血,主要是食管炎和疝囊炎所致,多为慢性少量渗血,可致贫血。疝入的胃和肠发生溃疡可致呕血和黑便。在有反流症状病人中,少数发生器质性狭窄,以致出现吞咽困难,吞咽疼痛,食后呕吐等症状。当疝囊较大压迫心肺、纵隔时,可以产生气急、心悸、咳嗽、发绀等症状。

(2)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缺乏、餐后饱胀、反酸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个别病人伴黏膜糜烂时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如呕血、黑便。症状常常反复发作,无规律性腹痛,疼痛经常出现于进食过程中或餐后,多数位于上腹部、脐周,部分患者部位不固定,轻者间歇性隐痛或钝痛、严重者为剧烈绞痛。

(3)胃癌

早期胃癌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人有恶心、呕吐或是类似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肿瘤的生长,影响胃功能时才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但均缺乏特异性。

疼痛与体重减轻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患者常有较为明确的上消化道症状,如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随着病情进展上腹疼痛加重,食欲下降、乏力。根据肿瘤的部位不同,也有其特殊表现。贲门胃底癌可有胸骨后疼痛和进行性吞咽困难;幽门附近的胃癌有幽门梗阻表现。

当肿瘤破坏血管后,可有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如肿瘤侵犯胰腺被膜,可出现向腰背部放射的持续性疼痛;如肿瘤溃疡穿孔则可引起剧烈疼痛甚至腹膜刺激征象;肿瘤出现肝门淋巴结转移或压迫胆总管时,可出现黄疸;远处淋巴结转移时,可在左锁骨上触及肿大的淋巴结。

晚期胃癌患者常可出现贫血、消瘦、营养不良甚至恶病质等表现。

(4)慢性胰腺炎

腹痛剧烈,起始于中上腹,可放射至背部。累及全胰则呈腰带状向腰背部放射痛。常伴有频繁恶心、呕吐、上腹部腹胀、停止排便排气等。

4、慢性右下腹痛

(1)慢性痢疾

病史可达5年以上,腹泻反复发作或与便秘交替出现,一般腹泻每日不超过3~5次,大便呈糊状,带有少量黏液及血便,有腐臭,常伴有脐周或右下腹部疼痛。查体时于右下腹可触及增厚的结肠。症状可持续或间歇,间歇期长短不一,常因疲劳、饮食不当、暴饮暴食及情绪变化等成为复发的诱因。因长期的肠道功能紊乱,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消瘦、贫血、维生素缺乏、肝大、神经衰弱等。

(2)慢性阑尾炎

患者表现为右下腹部疼痛,其特点是间断性隐痛或胀痛,时重时轻,部位比较固定。多数病人在饱餐,运动,劳累,受凉和长期站立后,诱发腹痛发生。病程中可能有急性阑尾炎的发作。病人常有轻重不等的消化不良、食欲下降。病程较长者可出现消瘦、体重下降。一般无恶心和呕吐,也无腹胀,但老年病人可伴有便秘。压痛是唯一的体征,主要位于右下腹部,一般范围较小,位置恒定,重压时才能出现。无肌紧张和反跳痛,一般无腹部包块,但有时可触到胀气的盲肠。

(3)肠结核

患者多出现右下腹痛,疼痛多为隐痛或钝痛。有时进餐可诱发腹痛伴便意,排便后即有不同程度缓解。另一个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泻,排便次数因病变严重程度和范围不同而异,一般每日2~4次,重者每日达10余次。不伴有里急后重。粪便呈糊样,一般不含黏液或脓血,重者含少量黏液、脓液,但便血少见。有时患者会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这与病变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有关。体检时可于右下腹部触及包块,一般比较固定,中等质地,伴有轻度或中度压痛。患者可伴有倦怠、消瘦、贫血、盗汗等全身症状。

(4)克罗恩病

常引起右下腹痛,呈痉挛性疼痛,间歇性发作,伴肠鸣,餐后加重,便后缓解。腹泻由病变肠段炎症渗出、蠕动增加及继发性吸收不良引起。开始为间歇发作,后期为持续性糊状便,无脓血或黏液。病变涉及结肠下段或直肠者,可有黏液血便及里急后重感。可伴有发热、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维生素缺乏、缺钙、骨质疏松等症。

5、慢性左下腹痛的鉴别诊断

(1)慢性细菌性痢疾

常可引起左下腹痛,且常为发作性痉挛性痛,伴里急后重与黏液脓血便,大便化验有白细胞,大便培养有细菌生长可确诊。

(2)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

疼痛部位多在左下腹,常为阵发绞痛,于排便后消退。结肠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3)直肠、乙状结肠癌

一般以左下腹部隐痛、消化不良、体重减轻、便秘或腹泻或大便习惯改变为多见。钡灌肠及结肠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4)结肠憩室与憩室炎

50岁以上病人较多,如憩室发炎可引起左下腹疼痛与压痛、发热、白细胞增多与排便习惯改变,有时可引起大出血,钡灌肠及结肠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5)结肠激惹综合征(痉挛性结肠)

主要症状是阵发性痉挛性肠绞痛,部位通常在左下腹与下腹部,情绪激动、劳累可诱发腹痛发作,排气或排便后症状缓解。常伴有便秘或腹泻,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大便可为粥样或水样,也可坚硬如羊粪,大便常附有黏液,体检可触及痉挛的结肠,特别是乙状结肠。大便检查除有黏液以及黏液中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与夏科-雷登晶体外,无其他病理成分。

6、慢性下腹痛

(1)慢性膀胱炎

常有反复有下腹部疼痛,伴尿频、尿急、腰骶部痛、脓尿与菌尿,小便化验有脓细胞及白细胞。

(2)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

常由下腹部痛,伴有早泄、遗精或射精痛,小便终末有黏性分泌物,并可为血性,直肠指检可发现前列腺增大或缩小变硬,并有触痛。前列腺液及B超有助于诊断。

(3)慢性盆腔炎

多有妇科感染史,每于经前期下腹痛加剧,伴有白带增多、月经异常、痛经、不孕等表现,妇科检查及B超可帮助诊断。

7、慢性腰腹痛

(1)肾下垂

肾下垂多生于瘦长体型的女性,以右侧多见,但也可为双侧。大多数患者有腰部酸痛。部分患者有慢性尿路感染的症状,大多为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少数病例还伴有低热或反复发热的病史。偶有下肢水肿等表现。此类患者常较紧张,伴有失眠、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等。

(2)慢性肾盂肾炎

腰腹痛的同时有泌尿系症状,B超及X线造影检查有助于诊断。

8、慢性广泛性与不定位性腹痛

(1)结核性腹膜炎

多有结核中毒症状,主要症状是发热、腹块、腹痛、腹泻,约1/3有腹水征。粘连型由于腹膜发炎与显著增厚,腹部触诊多有柔韧感,以及轻度或中度压痛。

(2)腹型淋巴瘤

以发生于小肠者最多,如发生不完全肠梗阻,则可引起绞痛。常见有腹瘤型及腹水型。往往须经探查方能明确鉴别。

(3)消化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

① Peutz-Jeghers综合征:即黑色素斑-胃肠息肉病,可有便血、腹痛,可引起肠套叠、肠梗阻等并发症。

②Crornkhite-Canada综合征:常有慢性隐性腹痛。B超及X线造影检查有助于诊断。胃肠道错构瘤息肉病;有外胚层病变(如脱发、指甲萎缩);无家族史;成年发病。

③Gardner综合征三联征:为大肠多发性息肉病、骨瘤、皮肤及皮下组织病变。本病为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肠外病变以皮肤及软组织肿瘤最多见,骨瘤次之。

(4)慢性假性肠梗阻(CIP)

主要临床表现为中、上腹痛,腹胀,体重减轻,便秘或腹泻、呕吐等。体检腹部可见肠型蠕动、肠鸣音亢进,也可肠鸣音消失。腹部平片显示肠扩张,液平也可见到。诊断应首先详细病史和症状,排除机械性肠梗阻,密切动态观察。

(5)腹膜癌

是继发性,也可引起腹痛,但程度一般较重。

(6)肠寄生虫病

各种肠道寄生虫均可引起慢性不定位腹痛。

(7)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

①皮肤症状:皮肤潮红、色素性荨麻疹等。

②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常伴有肝大。

③心血管症状:心动过速、低血压等。

④其他症状:发热、头痛、乏力贫血、抽搐等。反复发作的不明原因腹痛,提示本病断的可能性。骨髓组织呈嗜碱性细胞增生,血和尿液组胺浓度明显增高,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1、慢性右上腹痛

引起慢性右上腹痛的疾病绝大多数是肝胆疾病,少数为邻近肝胆的胃、十二指肠、结肠肝曲的疾病。下面就一些主要的疾病分述如下:

(1)原发性肝癌

半数以上病人以右上腹痛为首发症状,多为持续性钝痛、刺痛或胀痛。位于肝右叶顶部的癌肿累及横膈,则疼痛可牵涉至右肩背部。当肝癌结节发生坏死、破裂,可引起腹腔内出血,出现腹膜刺激征等急腹症表现。患者可有乏力、消瘦、食欲减退、腹胀、贫血等全身症状。根据病史、体征,AFP升高以及B超或CT的表现即可明确诊断,诊断有疑问时应行B超引导下肝穿刺明确诊断。

(2)肝包虫病

患者常具有多年病史、病程呈渐进性发展。初期症状不明显,可于偶然中发现上腹包块开始引起注意。发展至一定阶段时,可出现上腹部胀满感,轻微疼痛或压迫邻近器官所引起的相应症状。如肿块压迫胃肠道时,可有上腹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腹胀等。位于肝顶部的囊肿可使膈肌向上抬高,压迫肺而影响呼吸;位于肝下部的囊肿可压迫胆道,引起阻塞性黄疸,压迫门静脉可产生腹水。除病史体征外,主要根据包虫皮试验和血清免疫学试验多呈阳性反应,周围血嗜酸性粒细胞常增多,B超检查、CT检查、肝部X线平片(有钙化灶)等皆有助于诊断。

(3)肝结核

突出的表现是发热、右上腹持续性疼痛,肝大及脾大,B超及CT能较准确定位外但定性困难。肝穿刺所获得标本,除病理检查外,尚可送结核菌培养等检查。在排除其他疾病外亦可行抗结核治疗。半月后,如病情好转亦有助于诊断。

(4)慢性病毒性肝炎

可出现右上腹持续性隐痛,有时也可为相当剧烈的阵发性痛,这是由于肝包膜牵张、肝周围炎或胆道痉挛所致。疼痛与进食关系不明显,常伴有肝区压痛,肝功能化验,B超等检查有助于鉴别。

(5)慢性肝脓肿

右上腹持续性胀痛,肝肿大,局限性压痛比较明显,常伴有发热、消瘦等全身感染性症状。

(6)慢性胆道疾病

主要症状是反复发作的、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绞痛,病因多由结石引起,少数为寄生虫或功能性。

(7)肝曲部结肠癌

右上腹疼痛、便血或大便潜血持续阳性提示此病,钡灌肠与结肠镜有助于确定诊断。

2、慢性左上腹痛

(1)胰腺疾病

可出现上腹部痛,X平片、B超、CT、胆总管、胰胆管逆行造影(ERCP)及超声胃镜有助于诊断。

(2)脾曲部结肠癌

早期的症状往往为大便次数增多,带黏液及血。晚期可出现肠梗阻、腹痛,结肠镜及钡剂灌肠有助于诊断。

(3)脾曲综合征

脾曲胀气表现为左下胸与左上腹胀痛、不适,其疼痛程度与胀气程度往往一致,排便或清洁灌肠后胀气消失时疼痛也消失。症状可骤发或缓发,发作持续半小时至数小时不等,以冬季较为多见,一般与饮食关系不大,但可与情绪波动有关,发作时腹部X线透视脾曲有明显积气。

(4)慢性脾周围炎

常为脾脓肿的并发症,左上腹持续性疼痛,常伴有发热、局部压痛,有时可听到脾区摩擦音。

3、慢性上腹痛

(1)食管裂孔疝

表现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胃内容物上反感、上腹饱胀、疼痛等。疼痛性质多为烧灼感或针刺样疼,可放射至背部、肩部、颈部等处。平卧、进食甜食、酸性食物,均可能诱发并可加重症状。裂孔疝有时可出血,主要是食管炎和疝囊炎所致,多为慢性少量渗血,可致贫血。疝入的胃和肠发生溃疡可致呕血和黑便。在有反流症状病人中,少数发生器质性狭窄,以致出现吞咽困难,吞咽疼痛,食后呕吐等症状。当疝囊较大压迫心肺、纵隔时,可以产生气急、心悸、咳嗽、发绀等症状。

(2)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数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缺乏、餐后饱胀、反酸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个别病人伴黏膜糜烂时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如呕血、黑便。症状常常反复发作,无规律性腹痛,疼痛经常出现于进食过程中或餐后,多数位于上腹部、脐周,部分患者部位不固定,轻者间歇性隐痛或钝痛、严重者为剧烈绞痛。

(3)胃癌

早期胃癌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人有恶心、呕吐或是类似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肿瘤的生长,影响胃功能时才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但均缺乏特异性。

疼痛与体重减轻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患者常有较为明确的上消化道症状,如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随着病情进展上腹疼痛加重,食欲下降、乏力。根据肿瘤的部位不同,也有其特殊表现。贲门胃底癌可有胸骨后疼痛和进行性吞咽困难;幽门附近的胃癌有幽门梗阻表现。

当肿瘤破坏血管后,可有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如肿瘤侵犯胰腺被膜,可出现向腰背部放射的持续性疼痛;如肿瘤溃疡穿孔则可引起剧烈疼痛甚至腹膜刺激征象;肿瘤出现肝门淋巴结转移或压迫胆总管时,可出现黄疸;远处淋巴结转移时,可在左锁骨上触及肿大的淋巴结。

晚期胃癌患者常可出现贫血、消瘦、营养不良甚至恶病质等表现。

(4)慢性胰腺炎

腹痛剧烈,起始于中上腹,可放射至背部。累及全胰则呈腰带状向腰背部放射痛。常伴有频繁恶心、呕吐、上腹部腹胀、停止排便排气等。

4、慢性右下腹痛

(1)慢性痢疾

病史可达5年以上,腹泻反复发作或与便秘交替出现,一般腹泻每日不超过3~5次,大便呈糊状,带有少量黏液及血便,有腐臭,常伴有脐周或右下腹部疼痛。查体时于右下腹可触及增厚的结肠。症状可持续或间歇,间歇期长短不一,常因疲劳、饮食不当、暴饮暴食及情绪变化等成为复发的诱因。因长期的肠道功能紊乱,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消瘦、贫血、维生素缺乏、肝大、神经衰弱等。

(2)慢性阑尾炎

患者表现为右下腹部疼痛,其特点是间断性隐痛或胀痛,时重时轻,部位比较固定。多数病人在饱餐,运动,劳累,受凉和长期站立后,诱发腹痛发生。病程中可能有急性阑尾炎的发作。病人常有轻重不等的消化不良、食欲下降。病程较长者可出现消瘦、体重下降。一般无恶心和呕吐,也无腹胀,但老年病人可伴有便秘。压痛是唯一的体征,主要位于右下腹部,一般范围较小,位置恒定,重压时才能出现。无肌紧张和反跳痛,一般无腹部包块,但有时可触到胀气的盲肠。

(3)肠结核

患者多出现右下腹痛,疼痛多为隐痛或钝痛。有时进餐可诱发腹痛伴便意,排便后即有不同程度缓解。另一个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泻,排便次数因病变严重程度和范围不同而异,一般每日2~4次,重者每日达10余次。不伴有里急后重。粪便呈糊样,一般不含黏液或脓血,重者含少量黏液、脓液,但便血少见。有时患者会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这与病变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有关。体检时可于右下腹部触及包块,一般比较固定,中等质地,伴有轻度或中度压痛。患者可伴有倦怠、消瘦、贫血、盗汗等全身症状。

(4)克罗恩病

常引起右下腹痛,呈痉挛性疼痛,间歇性发作,伴肠鸣,餐后加重,便后缓解。腹泻由病变肠段炎症渗出、蠕动增加及继发性吸收不良引起。开始为间歇发作,后期为持续性糊状便,无脓血或黏液。病变涉及结肠下段或直肠者,可有黏液血便及里急后重感。可伴有发热、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维生素缺乏、缺钙、骨质疏松等症。

5、慢性左下腹痛的鉴别诊断

(1)慢性细菌性痢疾

常可引起左下腹痛,且常为发作性痉挛性痛,伴里急后重与黏液脓血便,大便化验有白细胞,大便培养有细菌生长可确诊。

(2)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

疼痛部位多在左下腹,常为阵发绞痛,于排便后消退。结肠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3)直肠、乙状结肠癌

一般以左下腹部隐痛、消化不良、体重减轻、便秘或腹泻或大便习惯改变为多见。钡灌肠及结肠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4)结肠憩室与憩室炎

50岁以上病人较多,如憩室发炎可引起左下腹疼痛与压痛、发热、白细胞增多与排便习惯改变,有时可引起大出血,钡灌肠及结肠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5)结肠激惹综合征(痉挛性结肠)

主要症状是阵发性痉挛性肠绞痛,部位通常在左下腹与下腹部,情绪激动、劳累可诱发腹痛发作,排气或排便后症状缓解。常伴有便秘或腹泻,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大便可为粥样或水样,也可坚硬如羊粪,大便常附有黏液,体检可触及痉挛的结肠,特别是乙状结肠。大便检查除有黏液以及黏液中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与夏科-雷登晶体外,无其他病理成分。

6、慢性下腹痛

(1)慢性膀胱炎

常有反复有下腹部疼痛,伴尿频、尿急、腰骶部痛、脓尿与菌尿,小便化验有脓细胞及白细胞。

(2)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

常由下腹部痛,伴有早泄、遗精或射精痛,小便终末有黏性分泌物,并可为血性,直肠指检可发现前列腺增大或缩小变硬,并有触痛。前列腺液及B超有助于诊断。

(3)慢性盆腔炎

多有妇科感染史,每于经前期下腹痛加剧,伴有白带增多、月经异常、痛经、不孕等表现,妇科检查及B超可帮助诊断。

7、慢性腰腹痛

(1)肾下垂

肾下垂多生于瘦长体型的女性,以右侧多见,但也可为双侧。大多数患者有腰部酸痛。部分患者有慢性尿路感染的症状,大多为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少数病例还伴有低热或反复发热的病史。偶有下肢水肿等表现。此类患者常较紧张,伴有失眠、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等。

(2)慢性肾盂肾炎

腰腹痛的同时有泌尿系症状,B超及X线造影检查有助于诊断。

8、慢性广泛性与不定位性腹痛

(1)结核性腹膜炎

多有结核中毒症状,主要症状是发热、腹块、腹痛、腹泻,约1/3有腹水征。粘连型由于腹膜发炎与显著增厚,腹部触诊多有柔韧感,以及轻度或中度压痛。

(2)腹型淋巴瘤

以发生于小肠者最多,如发生不完全肠梗阻,则可引起绞痛。常见有腹瘤型及腹水型。往往须经探查方能明确鉴别。

(3)消化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

① Peutz-Jeghers综合征:即黑色素斑-胃肠息肉病,可有便血、腹痛,可引起肠套叠、肠梗阻等并发症。

②Crornkhite-Canada综合征:常有慢性隐性腹痛。B超及X线造影检查有助于诊断。胃肠道错构瘤息肉病;有外胚层病变(如脱发、指甲萎缩);无家族史;成年发病。

③Gardner综合征三联征:为大肠多发性息肉病、骨瘤、皮肤及皮下组织病变。本病为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肠外病变以皮肤及软组织肿瘤最多见,骨瘤次之。

(4)慢性假性肠梗阻(CIP)

主要临床表现为中、上腹痛,腹胀,体重减轻,便秘或腹泻、呕吐等。体检腹部可见肠型蠕动、肠鸣音亢进,也可肠鸣音消失。腹部平片显示肠扩张,液平也可见到。诊断应首先详细病史和症状,排除机械性肠梗阻,密切动态观察。

(5)腹膜癌

是继发性,也可引起腹痛,但程度一般较重。

(6)肠寄生虫病

各种肠道寄生虫均可引起慢性不定位腹痛。

(7)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

①皮肤症状:皮肤潮红、色素性荨麻疹等。

②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常伴有肝大。

③心血管症状:心动过速、低血压等。

④其他症状:发热、头痛、乏力贫血、抽搐等。反复发作的不明原因腹痛,提示本病断的可能性。骨髓组织呈嗜碱性细胞增生,血和尿液组胺浓度明显增高,可明确诊断。

10

治疗方法

1、主要治疗手段有对症治疗、病因治疗。如儿童慢性腹痛,在排除其他疾病后可行驱虫治疗。

2、上消化道酸相关性疾病则以抑酸、保护胃黏膜及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为主;以结核病可能性大时,即应作诊断性抗结核治疗。

3、结肠息肉引起的出血及腹痛,可先考虑在内镜下行息肉切除术,如为巨大息肉,内镜下切除困难时则应考虑手术治疗。

4、肠憩室所致出血及肠梗阻明确诊断后可考虑手术治疗。

5、慢性泌尿道感染应用抗菌素治疗。

6、慢性阑尾炎反复发作后可考虑手术治疗。

7、在肿瘤性疾病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及放疗。

11

日常

1、让患者处于较舒适的体位以缓解疼痛。仰卧位,双手置于两侧,轻度屈膝使腹肌放松。

2、注意监测重要体征变化如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皮肤湿冷、腹肌紧张、反跳痛、疼痛部位变化或疼痛突然减轻。

3、慎用止痛剂,以防掩盖症状影响对病情的判断。禁饮食,建立静脉通路,留置胃管。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