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 唾液腺肿大都有哪些症状 唾液腺肿大怎么办

唾液腺肿大都有哪些症状 唾液腺肿大怎么办

2020-03-31 05:01阅读(63)

唾液腺又称涎腺,有大小两种,大的有3对 :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各有导管开口于口腔;小的分布于唇、舌 、颊、腭、磨牙后等部位的粘膜固有层和粘膜下层内。唾液

1
唾液腺又称涎腺,有大小两种,大的有3对 :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各有导管开口于口腔;小的分布于唇、舌 、颊、腭、磨牙后等部位的粘膜固有层和粘膜下层内。唾液腺肿大是指这些腺体由于各种因素发生肿大。有一种特殊的唾液腺肿大,仅表现为肥大,而无明显炎症或肿瘤性变化,称为唾液腺良性肥大,此病常与营养、代谢紊乱、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全身性疾患有一定关系,在病理上涎腺组织可以正常,也可呈退行性变化,故亦可称唾液腺症状性肥大或退行性肥大,常发生在腮腺,临床表现主要是双侧腮腺弥漫性肿大、柔软,局部可有酸胀感,分泌物无异常等。

2

病因

1、良性/退行性唾液腺肿大

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其可能的病因有如下几点:

(1)内分泌紊乱:最多见于糖尿病、肥胖症等;也可见于甲状腺疾病、性腺功能障碍、激素改变阶段,如青春期和月经期。

(2)营养不良:维生素及蛋白质缺乏、酒精中毒或肝硬化等。

(3)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较常见,其中一部分为中枢性功能失调,如心理因素及某些精神病药物所致者;另一部分为外周性功能失调,如某些抗高血压药物可破坏外周交感神经纤维,影响腺泡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

2、炎症性腺肿大

(1)感染性腮腺肿大: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常见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结核菌等。如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慢性复发性腮腺炎等。

(2)非感染性腮腺肿大:主要由放射损伤与过敏反应引起。过敏性腮腺肿大病因有药物(如呋喃妥因)、食品、花粉、毛料衣物等。腮腺导管平滑肌痉挛,唾液排出受阻,双侧腮腺在短时间内快速肿大。

(3)自身免疫功能异常:不仅使自身腺体受到破坏,而且又易招致感染。如淋巴上皮病(包括Mikulicz病和舍格伦综合征)等。

3、阻塞性腮腺肿大

腮腺导管的阻塞,可使导管扩张,唾液淤滞,腮腺肿大。如慢性阻塞性腮腺炎、腮腺管结石等。

4、肿瘤

常见肿瘤有多形性腺瘤、乳头状淋巴囊腺瘤(Warthin瘤)、腺瘤、腺癌、鳞状细胞癌、黏液表皮样癌等。

3

常见疾病

糖尿病、肥胖症、甲状腺疾病、性腺功能障碍、维生素缺乏、蛋白质缺乏、酒精中毒、肝硬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唾液腺肿瘤、舍格伦综合征、舌下腺囊肿等。

4

急诊(120)指征

5

症状

1、面颊部出现面部隆起,或触及肿块;

2、该区域的持续性疼痛;

3、伴局部红、肿、热、痛、流脓;

4、伴吞咽困难、张口困难;

5、伴一侧脸部麻木、肌肉无力、面部皮肤破溃;

6、伴颈部淋巴结肿大;

7、伴耳痛、头痛;

8、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6

就诊科室

口腔科

7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腮腺肿大?近期有加重吗?

2、您除了双侧腮腺肿大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症状吗,如张口困难、喉痛、头痛、视物疲劳?

3、您的症状会影响您进食吗?

4、您的肿大会在什么时候加重?什么时候减轻?

5、您曾经出现过类似的症状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6、您既往都患过什么口腔疾病?做过口腔的手术吗?

7、您有糖尿病、肥胖症或营养不良等病史吗?

8

诊断原则

根据详细病史、唾液腺肿大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体格检查、血糖、免疫学检查、B超、腮腺造影等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

9

鉴别诊断

1、唾液腺肿瘤

大多数腮腺癌患者表现为单一无痛性肿块,位于耳垂下前或后,可以扪及或外观明显,常累及面神经出现面瘫。一旦出现面瘫或疼痛进行性加重,提示肿瘤恶性。深叶部位肿瘤会产生咽侧壁肿大、张口困难、喉痛、耳部症状、头痛、脑神经麻痹。晚期腮腺癌可出现肿瘤溃疡、外耳道浸润及颈淋巴结转移。颌下腺肿瘤表现为下颌下无痛性肿块,晚期病灶可浸润颏舌肌、下颌骨、口腔,累及舌神经和舌下神经。淋巴结转移较腮腺癌多见。小涎腺癌的临床表现根据肿瘤发生部位而有不同。腺样囊性癌发展缓慢,肿瘤可以局限在黏膜下,此时就可以出现肿瘤细胞沿神经索播散到脑神经而引起麻痹,做CT或MRI检查时才发现肿瘤。

2、舍格伦综合征

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唾液腺肿大以腮腺最为常见,也可伴下颌下腺、舌下腺及小唾液腺肿大。多为双侧,也可单侧发生。腺体呈弥漫性肿大,边界不清,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黏连。唾液分泌很少或无分泌。少数病例在腺体内可触及结节状肿块,单发或多发,质地中等偏软,界限不清,无压痛,此为类肿瘤型舍格伦综合征。极少数患者可发生恶变。患者唾液量分泌减少,可发生继发性逆行感染。腮腺反复肿胀,可有压痛。挤压腺体,有混浊的雪花样唾液或脓液流出。由于泪腺受侵,泪液分泌停止或减少,可引起干燥性角膜炎、结膜炎。患者眼有异物感、磨擦感或烧灼感,畏光、疼痛、视物疲劳。泪腺肿大可致睁眼困难,睑裂缩小。症状较重者感舌、颊及咽喉部灼热,口腔发黏,味觉异常。严重者言语、咀嚼及吞咽均困难。口腔检查可见黏膜干红、唾液少、口腔自洁作用差、牙周炎及龋齿增多。舌表面光滑潮红呈“镜面舌”。

3、舌下腺囊肿

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囊肿位于一侧口底黏膜下,囊壁很薄,呈现淡紫蓝色,触之柔软、无痛。增大后可越过舌下中线,扩展到对侧。较大的囊肿可将舌抬起。囊肿发展很大时,可引起吞咽、语言及呼吸困难。此种称为口内型或单纯型。涎液可通过下颌舌骨肌之发育缺陷处,漏到颏下或颌下,亦可由下颌舌骨肌后缘流注至下颌下区,在下颌下区形成囊肿,称为口外型或潜突型。穿刺可抽出蛋清样黏稠液体。舌下和下颌下均可见到囊肿的哑铃型称为口内外型。

4、小涎腺囊肿

小涎腺分布于口腔粘膜下层及软腭部分,由小涎腺发生的肿瘤最长见于上颌后磨牙的一侧腭部,腭部小涎腺肿瘤良、恶性各占1/2,肿物生长缓慢无症状,不少病例是在常规检查咽部时发现。此外发生的肿瘤无论良、恶性其动度均很弱,这是腭粘膜下纤维和骨膜相连,而小涎腺正是在这些纤维间隔中,所以一旦这些腺体发生肿瘤其动度也受限。辅助检查可做张口正位体层或做CT冠状断面扫描以了解腭骨及上颌窦有无受累或破坏。

5、儿童复发性腮腺肿胀

或称儿童复发性腮腺炎,一般认为是先天性腮腺末梢导管扩张而非感染性疾患,是一种自限性、青春期后肿胀发作次减少并能自愈的疾病,发病高峰年龄在5岁左右,95%在10岁前发病,男孩多于女孩,约为1.5:1,常为单侧肿胀,双侧发生者也以一侧为重。腮腺肿胀、疼痛,皮肤颜色正常。压迫腺体可见粘稠似蛋清。乳白色唾液,甚至可以从导管挤出乳白状、细条状的粘液栓子。发作间隔时间不等,1年数次或1~2年发作1次。

鉴别诊断

1、唾液腺肿瘤

大多数腮腺癌患者表现为单一无痛性肿块,位于耳垂下前或后,可以扪及或外观明显,常累及面神经出现面瘫。一旦出现面瘫或疼痛进行性加重,提示肿瘤恶性。深叶部位肿瘤会产生咽侧壁肿大、张口困难、喉痛、耳部症状、头痛、脑神经麻痹。晚期腮腺癌可出现肿瘤溃疡、外耳道浸润及颈淋巴结转移。颌下腺肿瘤表现为下颌下无痛性肿块,晚期病灶可浸润颏舌肌、下颌骨、口腔,累及舌神经和舌下神经。淋巴结转移较腮腺癌多见。小涎腺癌的临床表现根据肿瘤发生部位而有不同。腺样囊性癌发展缓慢,肿瘤可以局限在黏膜下,此时就可以出现肿瘤细胞沿神经索播散到脑神经而引起麻痹,做CT或MRI检查时才发现肿瘤。

2、舍格伦综合征

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唾液腺肿大以腮腺最为常见,也可伴下颌下腺、舌下腺及小唾液腺肿大。多为双侧,也可单侧发生。腺体呈弥漫性肿大,边界不清,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黏连。唾液分泌很少或无分泌。少数病例在腺体内可触及结节状肿块,单发或多发,质地中等偏软,界限不清,无压痛,此为类肿瘤型舍格伦综合征。极少数患者可发生恶变。患者唾液量分泌减少,可发生继发性逆行感染。腮腺反复肿胀,可有压痛。挤压腺体,有混浊的雪花样唾液或脓液流出。由于泪腺受侵,泪液分泌停止或减少,可引起干燥性角膜炎、结膜炎。患者眼有异物感、磨擦感或烧灼感,畏光、疼痛、视物疲劳。泪腺肿大可致睁眼困难,睑裂缩小。症状较重者感舌、颊及咽喉部灼热,口腔发黏,味觉异常。严重者言语、咀嚼及吞咽均困难。口腔检查可见黏膜干红、唾液少、口腔自洁作用差、牙周炎及龋齿增多。舌表面光滑潮红呈“镜面舌”。

3、舌下腺囊肿

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囊肿位于一侧口底黏膜下,囊壁很薄,呈现淡紫蓝色,触之柔软、无痛。增大后可越过舌下中线,扩展到对侧。较大的囊肿可将舌抬起。囊肿发展很大时,可引起吞咽、语言及呼吸困难。此种称为口内型或单纯型。涎液可通过下颌舌骨肌之发育缺陷处,漏到颏下或颌下,亦可由下颌舌骨肌后缘流注至下颌下区,在下颌下区形成囊肿,称为口外型或潜突型。穿刺可抽出蛋清样黏稠液体。舌下和下颌下均可见到囊肿的哑铃型称为口内外型。

4、小涎腺囊肿

小涎腺分布于口腔粘膜下层及软腭部分,由小涎腺发生的肿瘤最长见于上颌后磨牙的一侧腭部,腭部小涎腺肿瘤良、恶性各占1/2,肿物生长缓慢无症状,不少病例是在常规检查咽部时发现。此外发生的肿瘤无论良、恶性其动度均很弱,这是腭粘膜下纤维和骨膜相连,而小涎腺正是在这些纤维间隔中,所以一旦这些腺体发生肿瘤其动度也受限。辅助检查可做张口正位体层或做CT冠状断面扫描以了解腭骨及上颌窦有无受累或破坏。

5、儿童复发性腮腺肿胀

或称儿童复发性腮腺炎,一般认为是先天性腮腺末梢导管扩张而非感染性疾患,是一种自限性、青春期后肿胀发作次减少并能自愈的疾病,发病高峰年龄在5岁左右,95%在10岁前发病,男孩多于女孩,约为1.5:1,常为单侧肿胀,双侧发生者也以一侧为重。腮腺肿胀、疼痛,皮肤颜色正常。压迫腺体可见粘稠似蛋清。乳白色唾液,甚至可以从导管挤出乳白状、细条状的粘液栓子。发作间隔时间不等,1年数次或1~2年发作1次。

10

治疗方法

明确病因,治疗原发病。

11

日常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