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 下肢红斑结节都有哪些症状 下肢红斑结节怎么办

下肢红斑结节都有哪些症状 下肢红斑结节怎么办

2020-03-31 05:00阅读(62)

下肢红斑结节是指因疾病等因素导致下肢出现结节红斑的表现。临床症状主要有小腿伸侧的红色或紫红色疼痛性炎性结节等。常见疾病包括结节性红斑、硬红斑、结节性血

1
下肢红斑结节是指因疾病等因素导致下肢出现结节红斑的表现。临床症状主要有小腿伸侧的红色或紫红色疼痛性炎性结节等。常见疾病包括结节性红斑、硬红斑、结节性血管炎、结节性脂膜炎、贝赫切特综合征等。

2

病因

该病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感染,尤其是链球菌感染和药物反应有关。此外,结核病也是重要的诱发因素,特别是儿童。病毒、真菌等感染,溴化物、碘化物、磺胺等药物也可诱发该病。

1、链球菌感染

某些患者可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咽峡炎和急性扁桃体炎之后。

2、结核菌感染

有研究表明下肢红斑结节和结核菌感染有关。

3、其他

某些药物尤其是溴剂和磺胺药,是该病最常见的致病原因。其他如结节性红斑、结节性血管炎、结节性脂膜炎、多形红斑、硬红斑、贝赫切特综合征、球孢子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猫抓热、发癣菌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节病、麻风病和性病淋巴肉芽肿,均可伴有结节性红斑。此外,病毒感染与该病有关,其他少见的原因如急性、慢性白血病,也可伴发该病。

3

常见疾病

结节性红斑、硬红斑、结节性血管炎、结节性脂膜炎、多形红斑、贝赫切特综合征、回归发热性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变应性皮肤血管炎、胫前黏液性水肿、球孢子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猫抓热、发癣菌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节病、白塞病、麻风病、性病淋巴肉芽肿、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等。

4

急诊(120)指征

5

症状

1、下肢皮肤出现一个或多个红斑结节;

2、持续不退;

3、伴局部疼痛、按压痛、表面皮肤发红;

4、结节软化破溃、形成溃疡,并有渗出;

5、伴其它部位相似皮肤损害;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6

就诊科室

皮肤科

7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您下肢出现红斑结节多久了?

2、随着时间的推移,红斑结节是如何进展的?

3、目前皮疹是否在快速长大?还是静止或消退?

4、您的症状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和季节有关吗?

5、您是否存在症状加重或减轻的相关因素?

6、除此症状外,您是否还有其他症状和体征,例如发热、关节疼痛、复发性口腔溃疡等?

7、您以前有过类似症状吗?什么原因造成的?

8、您近期是否发生过感染?

9、您既往有过结核病吗?

10、您既往手术过吗?若手术过,是什么原因?

11、您最近使用过哪些药物,尤其是溴剂和磺胺药?

12、您是否有遗传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疾病的家族史?

8

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下肢红斑结节的部位、性质、伴发症状以及X线、组织病理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等相关检查可明确诊断。

9

鉴别诊断

1、结节性红斑

常见于小腿伸侧,临床表现为红色或紫红色疼痛性炎性结节,青年女性多见,病程有局限性,易于复发。发病前有感染史或服药史,皮损突然发生,为双侧对称的皮下结节,自蚕豆至核桃大不等,数目达10个或更多,自觉疼痛或压痛,中等硬度。

2、硬红斑

初起为豌豆大小的数个皮下结节,多对称发生于小腿下部屈侧,数周后结节逐渐增大,皮肤略微高起,呈暗红色,浸润明显,界限不清,固定而硬。部分结节逐渐软化破溃,形成深在性溃疡,流出稀薄脓液。多发生于小腿屈侧,常单发或为数个,皮损较结节性红斑为大,病程长,可自发性破溃,形成溃疡,愈合后留有不同程度萎缩。双小腿屈侧指头大小质硬、紫红或暗红的结节,病程持久,可破溃形成溃疡,愈后可留有色素沉着性瘢痕。

3、结节性血管炎

多见于30~60岁女性,好发于下肢,结节主要位于小腿外侧,特别是小腿后侧,皮损为鲜红,暗红乃至正常皮色的小结节至较大的浸润斑块,呈圆形或椭圆形,常初发于小腿,一般与蚕豆大小相仿,结节较硬,表面皮肤红热,有自发痛或轻度触痛,2~4周消失或遗留纤维性结节,多不发生溃疡。

4、贝赫切特综合征

是一种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属于血管炎的一种。主要表现为反复口腔和会阴部溃疡、皮疹、下肢结节红斑、眼部虹膜炎、食管溃疡、小肠或结肠溃疡及关节肿痛等。

5、回归发热性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

回归发热性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为结节性红斑皮损,主要位于胸、腹、股、臀,成团出现,消失后留有局部萎缩和碟形凹陷,每次发作均有发热,病理改变为脂肪组织炎。

6、亚急性结节性游走性脂膜炎

亚急性结节性游走性脂膜炎出现在小腿的结节性红斑样皮疹,通常病程早期可发生在单侧,无痛,呈离心性扩大,边缘鲜红,中央变白,可逐渐变平而形成斑块,大小为10~20cm,持续时间两个月到两年不等,表现有色素沉着。

7、胫前黏液性水肿

胫前黏液性水肿在结节型进展期时表现为红斑、结节,但无自觉疼痛和压痛。组织病理表现为血管周围炎和真皮黏蛋白沉积所致的黏液性水肿。可与结节性红斑鉴别。

鉴别诊断

1、结节性红斑

常见于小腿伸侧,临床表现为红色或紫红色疼痛性炎性结节,青年女性多见,病程有局限性,易于复发。发病前有感染史或服药史,皮损突然发生,为双侧对称的皮下结节,自蚕豆至核桃大不等,数目达10个或更多,自觉疼痛或压痛,中等硬度。

2、硬红斑

初起为豌豆大小的数个皮下结节,多对称发生于小腿下部屈侧,数周后结节逐渐增大,皮肤略微高起,呈暗红色,浸润明显,界限不清,固定而硬。部分结节逐渐软化破溃,形成深在性溃疡,流出稀薄脓液。多发生于小腿屈侧,常单发或为数个,皮损较结节性红斑为大,病程长,可自发性破溃,形成溃疡,愈合后留有不同程度萎缩。双小腿屈侧指头大小质硬、紫红或暗红的结节,病程持久,可破溃形成溃疡,愈后可留有色素沉着性瘢痕。

3、结节性血管炎

多见于30~60岁女性,好发于下肢,结节主要位于小腿外侧,特别是小腿后侧,皮损为鲜红,暗红乃至正常皮色的小结节至较大的浸润斑块,呈圆形或椭圆形,常初发于小腿,一般与蚕豆大小相仿,结节较硬,表面皮肤红热,有自发痛或轻度触痛,2~4周消失或遗留纤维性结节,多不发生溃疡。

4、贝赫切特综合征

是一种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属于血管炎的一种。主要表现为反复口腔和会阴部溃疡、皮疹、下肢结节红斑、眼部虹膜炎、食管溃疡、小肠或结肠溃疡及关节肿痛等。

5、回归发热性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

回归发热性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为结节性红斑皮损,主要位于胸、腹、股、臀,成团出现,消失后留有局部萎缩和碟形凹陷,每次发作均有发热,病理改变为脂肪组织炎。

6、亚急性结节性游走性脂膜炎

亚急性结节性游走性脂膜炎出现在小腿的结节性红斑样皮疹,通常病程早期可发生在单侧,无痛,呈离心性扩大,边缘鲜红,中央变白,可逐渐变平而形成斑块,大小为10~20cm,持续时间两个月到两年不等,表现有色素沉着。

7、胫前黏液性水肿

胫前黏液性水肿在结节型进展期时表现为红斑、结节,但无自觉疼痛和压痛。组织病理表现为血管周围炎和真皮黏蛋白沉积所致的黏液性水肿。可与结节性红斑鉴别。

10

治疗方法

明确诊断,找到病因,针对性治疗原发病。治疗原则有注意休息,重者应住院治疗,并补充多种维生素等一般治疗,寻找并去除感染灶,采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对症止痛,抗过敏、免疫抑制剂、局部外用炉甘石洗剂等。

1、结节性红斑

(1)全身治疗:急性期可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受寒及强劳动。有明显感染灶者,可配合抗生素。疼痛较著者,可口服止痛药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吲哚美辛、布洛芬等。有明显感染者,给予抗生素。严重者,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如泼尼松,或倍他米松/二丙酸倍他米松,可迅速控制病情。另外,可用10%碘化钾合剂。该法安全有效,但应注意长期应用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病情顽固者,可应用羟氯喹、氨苯砜,也可服中药雷公藤片或昆明山海素片。全身治疗也可用紫外线、蜡疗,透热或音频电疗。

(2)局部治疗:局部治疗原则为消炎、止痛。外用鱼硼软膏,10%樟脑软膏敷包扎或75%酒精局部湿敷,另外外涂皮质激素软膏,有止痛作用。也可皮损内注射去炎松混悬液约0.3毫升加2%普鲁卡因溶液中注射,对结节持续剧烈疼痛者有明显作用。

2、硬红斑

寻找和治疗体内其他部位结核病灶。多数病例单用抗结核药物没有明显的效果,应联合应用抗结核药物;口服或外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可暂时有效。

3、结节性血管炎

用支持治疗如穿弹力袜,卧床休息和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可使症状暂时缓解。有报道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及氨苯砜有效。碘化钾有效,也有用秋水仙碱的治疗报道。

4、多形红斑

对皮损可用清洁、保护、止痒、温和消炎剂,如植物油、炉甘石洗剂、氧化锌油剂、硅油霜、糖皮质激素软膏等。口腔病变应用含漱剂,保持口腔清洁。眼部病变及早请眼科会诊。肛门、尿道口及外生殖器部位可用0.05%氯己定液清洁,有感染时及时应用抗生素。

11

日常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