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 耳溢液都有哪些症状 耳溢液怎么办

耳溢液都有哪些症状 耳溢液怎么办

2020-03-30 21:54阅读(61)

耳溢液又称耳漏(otorrhea)系指外耳道积聚或从外耳道流出的液体,是耳部疾病常见症状之一。偶尔可由邻近组织的病变所致。||| 病因 1、外耳道炎 (1)湿疹性 (2

1
耳溢液又称耳漏(otorrhea)系指外耳道积聚或从外耳道流出的液体,是耳部疾病常见症状之一。偶尔可由邻近组织的病变所致。

2

病因

1、外耳道炎

(1)湿疹性

(2)霉菌性

(3)细菌性

①外耳道疖。

②弥漫性外耳道炎。

③坏死性外耳道炎。

2、外耳道乳头状瘤

3、中耳炎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3)结核性中耳炎

4、耳部恶性肿瘤

(1)外耳癌

(2)中耳癌

5、脑脊液耳漏

(1)外伤性

(2)自发性

6、耳周感染

3

常见疾病

外耳道疖、弥漫性外耳道炎、外耳道乳头状瘤、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结核性中耳炎、外耳癌、中耳癌、耳周感染、外耳道湿疹、弥漫性外耳道炎、外耳道霉菌病、坏死性外耳道炎、大疱性鼓膜炎等。

4

急诊(120)指征

1、头部遭受严重外伤,耳朵突然流出大量水样或混有血的液体,伴剧痛头痛;

2、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5

症状

1、外耳道积聚或流出脓性、血性、水样等液体,经久不愈或有加重的现象;

2、流出的液体有臭味、颜色异常等;

3、伴耳痛、耳鸣、耳闷、听力减退等;

4、伴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糜烂;

5、伴眩晕、发热、头痛等症状;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6

就诊科室

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病情平稳者,须于耳鼻喉科就诊。

7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耳溢液出现多久了?

2、耳溢液的性质是怎样的?是水样的、黏液样的、脓性的还是血性的?

3、耳溢液是什么颜色的?

4、耳溢液有臭味吗?

5、除耳溢液外,您是否还有其他症状和体征,例如发热、耳痛、头痛、听力减退等?

6、您以前有过类似症状吗?什么原因造成的?

7、您既往有耳道炎症、肿瘤相关疾病吗?

8、您颅面部是否受过外伤?

9、您是否去其他医院就诊过,做了哪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医生的诊断是什么?

10、是否治疗?采用了哪些治疗措施?

11、您最近使用过哪些药物?

12、您的家人有肿瘤、遗传相关疾病吗?

8

诊断原则

根据耳溢液的性质、色泽气味、化验结果,综合分析,确定诊断。

9

鉴别诊断

1、外耳疾病

(1)外耳道疖

外耳道局限性红肿,有剧痛和明显的耳屏压痛、耳轮牵拉痛。脓肿破溃后,流出纯脓性分泌物、量不多、无黏液。

(2)外耳湿疹

耳廓、耳道、耳后沟弥漫性或局限性皮肤表层糜烂、渗液。渗液为淡黄色浆液性渗出物,量多少不一。水分蒸发后形成黄褐色痂皮。

(3)弥漫性外耳道炎

外耳皮肤表层糜烂,急性感染的早期为稀薄的浆液性分泌物,逐渐变为浓稠的脓性分泌物。鼓膜完整。

(4)外耳道霉菌病

潮湿环境易发病。在外耳道深处,甚至鼓膜表面覆盖有黄褐色膜状物,干燥状态可呈粉末状,潮湿后有如湿润的吸墨纸样膜,有奇痒。移去膜状物,试净,见表皮糜烂、充血、有浆液渗出。

(5)坏死性外耳道炎

常发生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绿脓杆菌感染,由外耳扩及中耳和乳突,发生严重组织破坏甚至死骨形成。疼痛严重,分泌物恶臭,脓稀薄,呈铜绿色。

2、中耳疾病

(1)大疱性鼓膜炎

为病毒感染,在鼓膜表面接近鼓膜处的外耳道皮肤有一个或数个紫红色大疱,破溃后流出血浆性渗出物。

(2)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有耳痛、头痛、发热等症状。穿孔后开始流血性脓液,后为黏液脓性分泌物,量较多,呈波动性溢出。接近痊愈时则呈黏液性,量减少。若鼓膜穿孔后,经2~3周的治疗,脓液突然增多,或大量脓液骤然减少或停止,并伴有耳痛、头痛加剧、发热等症状,应考虑有急性乳突炎的可能。

(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①单纯型:鼓膜有中央性穿孔,分泌物呈黏液性或黏液脓性,一般无臭味,若有,经反复清拭后则消失。流脓多为间歇性,量多少不等。

②骨疡型:指中耳骨质和听骨有骨疡、坏死并有肉芽或息肉。分泌物呈脓性,黏液少,有臭味。乳突X线平片有骨质破坏。

③胆脂瘤型:鼓膜有松弛部或后上边缘性穿孔,穿孔内有干酪状分泌物,量少、有奇臭。乳突X线平片有助诊断。

(4)中耳癌

外耳道内有血性分泌物,检查可见耳道深部有肉芽组织,触之易出血。

3、脑脊液耳漏

(1)颞骨岩部纵行骨折时,可发生外伤性脑脊液耳漏。

(2)乳突手术器械使用不当或标志不清,误伤脑膜而致脑脊液耳漏。

(3)自发性脑脊液耳漏

先天性内耳、中耳发育异常时,脑脊液可从蛛网膜下腔经解剖异常的内耳道与外淋巴腔相通,一旦脑脊液压力增高即可形成脑脊液鼻漏或耳漏。乳突X线平片有助诊断。

鉴别诊断

1、外耳疾病

(1)外耳道疖

外耳道局限性红肿,有剧痛和明显的耳屏压痛、耳轮牵拉痛。脓肿破溃后,流出纯脓性分泌物、量不多、无黏液。

(2)外耳湿疹

耳廓、耳道、耳后沟弥漫性或局限性皮肤表层糜烂、渗液。渗液为淡黄色浆液性渗出物,量多少不一。水分蒸发后形成黄褐色痂皮。

(3)弥漫性外耳道炎

外耳皮肤表层糜烂,急性感染的早期为稀薄的浆液性分泌物,逐渐变为浓稠的脓性分泌物。鼓膜完整。

(4)外耳道霉菌病

潮湿环境易发病。在外耳道深处,甚至鼓膜表面覆盖有黄褐色膜状物,干燥状态可呈粉末状,潮湿后有如湿润的吸墨纸样膜,有奇痒。移去膜状物,试净,见表皮糜烂、充血、有浆液渗出。

(5)坏死性外耳道炎

常发生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绿脓杆菌感染,由外耳扩及中耳和乳突,发生严重组织破坏甚至死骨形成。疼痛严重,分泌物恶臭,脓稀薄,呈铜绿色。

2、中耳疾病

(1)大疱性鼓膜炎

为病毒感染,在鼓膜表面接近鼓膜处的外耳道皮肤有一个或数个紫红色大疱,破溃后流出血浆性渗出物。

(2)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有耳痛、头痛、发热等症状。穿孔后开始流血性脓液,后为黏液脓性分泌物,量较多,呈波动性溢出。接近痊愈时则呈黏液性,量减少。若鼓膜穿孔后,经2~3周的治疗,脓液突然增多,或大量脓液骤然减少或停止,并伴有耳痛、头痛加剧、发热等症状,应考虑有急性乳突炎的可能。

(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①单纯型:鼓膜有中央性穿孔,分泌物呈黏液性或黏液脓性,一般无臭味,若有,经反复清拭后则消失。流脓多为间歇性,量多少不等。

②骨疡型:指中耳骨质和听骨有骨疡、坏死并有肉芽或息肉。分泌物呈脓性,黏液少,有臭味。乳突X线平片有骨质破坏。

③胆脂瘤型:鼓膜有松弛部或后上边缘性穿孔,穿孔内有干酪状分泌物,量少、有奇臭。乳突X线平片有助诊断。

(4)中耳癌

外耳道内有血性分泌物,检查可见耳道深部有肉芽组织,触之易出血。

3、脑脊液耳漏

(1)颞骨岩部纵行骨折时,可发生外伤性脑脊液耳漏。

(2)乳突手术器械使用不当或标志不清,误伤脑膜而致脑脊液耳漏。

(3)自发性脑脊液耳漏

先天性内耳、中耳发育异常时,脑脊液可从蛛网膜下腔经解剖异常的内耳道与外淋巴腔相通,一旦脑脊液压力增高即可形成脑脊液鼻漏或耳漏。乳突X线平片有助诊断。

10

治疗方法

1、耳溢的诊断与治疗

(1)外耳道疖

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局部热敷或红外线照射,促进炎症消退或脓肿成熟。外耳道内可填入酚甘油或鱼石脂甘油纱条,每日更换一次,有抑菌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脓肿成熟后,可以切开排出,切口方向应与外耳道结构一致,这样可以避免形成瘢痕狭窄。排出后外耳道局部填入酚甘油或鱼石脂甘油纱条,或滴用硼酸酒精,使外耳道清洁,防止复发。

(2)外耳湿疹

去除病因,避免过敏物质或因素,如中耳炎浓液刺激引起的,应及时清理外耳道溢液,并滴有效药物,局部忌用热水或肥皂清洗,禁止抓痒、挖耳,局部治疗以清洁、干燥为主。

(3)急性化脓性中耳尖

早期咽鼓管阻塞时,用氯霉素、麻黄素滴鼻收缩咽口,细菌感染后进入化脓前期,应用青霉素治疗。急性中耳炎早期未穿孔,可行鼓室穿刺抽脓,必要时行鼓膜切开。鼓膜穿孔后用大量广谱抗生素外,局部用药非常重要,通常用氯霉素、氧氟沙星滴耳剂。

(4)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局部治疗根据国内慢性中耳炎脓培养,细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感冒杆菌,用一般广谱抗生素难奏效。故局部用药有效,用药前一定要清出外耳道脓痂,最好用吸引器抽干净。

2、脑脊液耳漏

(1)非手术治疗

①足量抗生素预防或控制感染。

②禁擤鼻、喷嚏,咳嗽者给镇咳剂,便秘者给缓泻剂。

③外耳道口周围用酒精消毒后,放置消毒棉球,禁滴药或冲洗外耳道。

④合并颅内高压者,限制入水量,必要时可用脱水剂治疗但须注意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防止酸中毒或碱中毒。

(2)手术治疗

修补脑脊液漏孔。

11

日常

1、应用温暖湿润的敷料、加热垫或热水瓶敷于患者耳部,以减轻炎症和疼痛。使用棉条轻轻清理耳部或者局部应用药物。在室温下保存滴耳液,滴入冷的滴耳液可引起患者眩晕。

2、如果患者听力受损,确保向其解释所有的事情并获得患者理解。

3、如有必要,通过书写传递信息。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