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 肌张力异常都有哪些症状 肌张力异常怎么办

肌张力异常都有哪些症状 肌张力异常怎么办

2020-03-30 21:52阅读(61)

肌张力是指静息状态下的肌肉紧张度和被动运动时遇到的阻力,即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产生的收缩反应,这种收缩是通过反射中枢控制的,如反射中枢发生异常,就会导

1
肌张力是指静息状态下的肌肉紧张度和被动运动时遇到的阻力,即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产生的收缩反应,这种收缩是通过反射中枢控制的,如反射中枢发生异常,就会导致肌张力异常。肌张力异常包括肌张力增高和肌张力降低。肌张力增高见于锥体束和锥体外系的损害,肌张力降低见于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如周围神经炎、脊髓前角灰质炎等)、小脑病变和肌源性病变等。

2

病因

1、影响肌张力的因素

(1)中枢神经系统的状态,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时肌张力增高,而在睡眠时会降低。

(2)体位,如不适的姿势和肢体位置下可使肌张力增高。

(3)心理因素,如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可使肌张力增高。

(4)身体状况,如感染、疼痛、电解质紊乱、发热等也可影响肌张力。

(5)药物,如胆碱类药使肌张力增高,镇静类药使肌张力降低。

(6)环境温度,如快速低温刺激使肌张力增高。

2、肌张力异常的病因

(1)肌张力增高

可由锥体束损伤所致,如脑血管病、破伤风等;也可由锥体外束病变引起,如帕金森综合征、强直性脑瘫。

(2)肌张力低下

见于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如周围神经炎、脊髓前角灰质炎等)、小脑病变和肌源性病变等。

3

常见疾病

帕金森综合征、脑外伤、脑缺血、中毒、强直性脑瘫、脑血管病、破伤风、肝豆状核变性、核黄疸、肌张力障碍等。

4

急诊(120)指征

1、突发肢体运动障碍、痉挛、抽搐、瘫痪等;

2、伴剧烈头晕、头痛;

3、伴言语视听功能障碍;

4、伴意识模糊、昏迷等;

5、伴严重颅脑外伤;

6、伴高热、寒战;

7、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5

症状

1、肌肉反复不自主震颤、痉挛、抽搐;

2、常出现或持续出现怪异姿势;

3、影响言语、运动功能;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6

就诊科室

如出现上述急诊指征,应前往急诊科就诊;病情平稳者,可前往下列科室就诊:

1、如怀疑为帕金森综合征、癫痫,可到神经内科就诊。

2、如怀疑为破伤风,可到普外科或感染科就诊。

7

患者可以问医生哪些问题

1、您的症状出现多久了?

2、您都有哪些部位出现这个症状?

3、自从您出现症状以来,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么?

4、除了此症状,您还有其他不适么?

5、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6、您之前治疗过么?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7、您最近有受过外伤么?

8、您有心脑血管方面的疾患么?

9、您患有帕金森综合征么?

8

诊断原则

肌张力的异常较为容易判断,其病因应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结合相关辅助检查来进行诊断。

正常的肌张力具有以下特点:

1、将肢体被动放置于空间某一位置时,突然松手后,肢体有保持该姿势不变的能力。

2、具有维持主动肌和拮抗肌间平衡的能力。

3、具有完全抵抗肢体重力或外来阻力的运动能力。

4、能同时进行近端关节周围主动肌和拮抗肌的有效收缩使关节固定。

5、能随意使肢体由静止到运动或由运动到静止状态转换的能力。

6、被动运动时肢体有一定的弹性和轻度抵抗感。

9

鉴别诊断

1、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特征。其结构影像如CT、MRI检查无特征性改变;但分子影像PET或SPECT检查能够显示亚临床期的异常。

2、肝豆状核变形

肝豆状核变形,又称威尔逊病,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化和以基底核为主的脑部变性疾病。临床特征为进行性加重的锥体外系症状、精神症状、肝硬化、肾功能损害及角膜色素环。其具体表现有肢体舞蹈样及手足徐动样动作、肌张力障、乏力、食欲缺乏、肝区疼痛、眼部K-F环等。其中K-F环是本病最重要的体征,觉大多数为双眼,个别为单眼。其肝铜量的检查是诊断肝豆状核变形的金标准之一。

3、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由肌肉不自主间歇或持续性收缩所导致的异常重复运动和(或)异常姿势的运动障碍疾病。可表现为扭转痉挛(四肢、躯干甚至全身的剧烈而不随意的扭转运动和姿势异常)、眼睑痉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痉挛性斜颈、手足徐动症、书写痉挛等。

鉴别诊断

1、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为主要特征。其结构影像如CT、MRI检查无特征性改变;但分子影像PET或SPECT检查能够显示亚临床期的异常。

2、肝豆状核变形

肝豆状核变形,又称威尔逊病,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化和以基底核为主的脑部变性疾病。临床特征为进行性加重的锥体外系症状、精神症状、肝硬化、肾功能损害及角膜色素环。其具体表现有肢体舞蹈样及手足徐动样动作、肌张力障、乏力、食欲缺乏、肝区疼痛、眼部K-F环等。其中K-F环是本病最重要的体征,觉大多数为双眼,个别为单眼。其肝铜量的检查是诊断肝豆状核变形的金标准之一。

3、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由肌肉不自主间歇或持续性收缩所导致的异常重复运动和(或)异常姿势的运动障碍疾病。可表现为扭转痉挛(四肢、躯干甚至全身的剧烈而不随意的扭转运动和姿势异常)、眼睑痉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痉挛性斜颈、手足徐动症、书写痉挛等。

10

治疗方法

主要为治疗原发病。

1、帕金森病的治疗

应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采取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运动疗法、心理疏导及照料护理。药物治疗作为首选,可使用的药物有苯海索、金刚烷胺、复方左旋多巴、溴隐亭、司来吉兰、恩他卡朋等。对于药物治疗疗效明显减退,同时出现异动症者可考虑通过手术治疗来改善症状。

2、肝豆状核变形的治疗

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低铜饮食、用药物减少铜的吸收和增加铜的排出;治疗越早越好,对症状前期患者也需及早进行治疗。阻止铜吸收的药物有锌剂、四巯钼酸铵;促进排铜的药物有D-青霉胺(首选)、三乙基四胺、二巯丁二酸钠等;如有肌强直及震颤者可用金刚烷胺和(或)苯海索,症状明显者可用复方左旋多吧;必要时可行脾切除和肝移植。

3、肌张力障碍的治疗

治疗措施有药物、局部注射A型肉毒素和外科治疗。局部注射A型肉毒素是治疗局灶性或节段型肌张力障碍的首选。药物治疗的药物有苯海索、地西泮、氟哌啶醇、左旋多巴、巴氯芬等。药物或A型肉毒素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可考虑外科治疗,包括副神经和上颈段神经根切断术、丘脑损毁术或脑深部电刺激术等。

11

日常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