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病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有效肾单位减少,肾脏明显萎缩或肾脏正常结构消失,不能维持肾脏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
ESRD人口在老龄化,2011年美国肾脏病数据(USRD)显示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在内的维持性透析人口大约39900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是62.6岁。每百万人口ESRD增高最快的是>75岁的人群组,进入ESRD的患者在这个人群中大约是5000例患者/百万人口,在45~65岁年龄组,这个数字是2100例/百万人口。在USRD数据中,>65岁的老年人构成了ESRD中发生率最高的群体。在欧洲,>65岁的ESRD患者在2005年已经达到了55%。>65岁透析的患者与相同年龄不透析的患者比较,预期寿命较短、生活质量较差。
在美国,80~84岁的患者开始透析后中位生存时间是15.6个月,85~89岁是l1.6个月,90岁及以上的患者是8.4个月,>80岁的患者开始透析后1年生存率是54%,随着时间的变化,死亡率也不固定,接近20%的患者在开始透析后的3个月死亡。对于开始透析后最初几个月较高死亡率的原因不太清楚。可能与透析患者开始透析时存在的基础疾病有一定关系,但是同样也有研究提出透析是否可以延长这些患者的生存。有研究认为,有基础心脏病等合并症的患者,选择透析或不透析预期生存是一样的,但是没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透析带来的生存获益好于那些有各种合并症的患者。中国肾脏数据系统初步统计2012年血透人数270000例,腹膜透析人数30000例。
(一)病因
在西方国家,导致老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压,其次为糖尿病、缺血性肾病、梗阻性肾病、多囊肾、药物性肾损害,慢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小管间质性肾炎不多见。国内有关老年慢性肾衰竭的病因还缺乏统计。不同的研究资料有不同的结果,但是与国外的报告区别不大,需要强调的是老年人发生慢性肾衰竭的病因比较复杂,往往都不是单一的原因,多数合并多种病因,有时也会报道病因不清,因为这些老年人同时合并了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前列腺增生、尿路感染等,或者在原有肾脏病的基础上发生感染、用药、心力衰竭等诱因,出现了慢性肾脏病基础上的急性肾衰竭,最终疾病不可逆,发生慢性肾衰竭。
(二)发病机制
老年人的肾脏和身体内其他脏器一样,在30~4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出现老化,首先从形态学上看,40岁以后肾脏逐渐萎缩,重量减轻,至80~90岁重量减少20%~30%,每个肾重量约90~100g,体积较20岁减少20%~40%。在组织学上看,由于肾小动脉和肾小球毛细血管丛的硬化,硬化的肾小球增多,年轻人仅有5%的肾小球硬化,而80岁的老年人硬化的肾小球可达30%以上,导致功能健全的肾小球减少。老年人肾小管萎缩,上皮细胞退行性改变,远曲小管管腔扩张,可有较多憩室或囊肿形成,肾间质纤维化也随年龄增加而加重,尤其在60~70岁以后,肾髓质和乳头区域胶原纤维明显增多。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肾脏血管出现内膜增厚或玻璃样变。
老年人的肾脏功能也逐渐减退,首先表现在肾脏血流量的变化,40岁以后流入到肾脏的血液进行性减少,每10年约下降10%,至90岁时仅为年轻人的一半。作为检测肾功能指标的肾小球滤过率也逐渐减少,40岁以后肾小球滤过率每10年下降10%。内生肌酐清除率每10年下降7~8ml/(min·1.73m2)。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老年人肾小球滤过率、内生肌酐清除率逐渐下降,但尿素氮、血肌酐不一定升高。不应该以尿素氨、血肌酐是否超过正常值作为判断肾功能正常与否的唯一标准。
老年人肾小管功能也同时出现了老化的表现,如肾小管浓缩稀释功能明显减退,导致老年人既容易发生脱水,又容易因体液过多导致水潴留、水肿或心功能衰竭。老年人排酸能力比青年人低约40%,易发生酸中毒。尽管老年人肾功能有降低的趋势,但由于这一过程是缓慢发生的,在一般情况下无明显不适症状,但是在某些生理、病理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肾功能减退加速,出现临床症状。
1、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常隐匿起病,因其他系统疾病就诊时发现,某些诱因(如感染等)导致肾功能迅速恶化。
2、老年肾硬化的患者,肾功能已明显衰竭,B超检查肾体积却无缩小,此现象常和肾纤维化有关。
3、血肌酐水平正常值较中青年低,但目前尚无统一标准。由于血肌酐水平受肌肉情况影响很大,肾血流量又受心脏功能影响很多,因此,不能单以血肌酐评定和估计肾功能与预后。
4、营养状况:老年人味蕾数量减少,消化道功能减退(肠道黏膜、绒毛萎缩,吸收功能下降),加上尿毒症毒素引起的食欲降低、厌食、恶心、呕吐等,使老年CRF患者营养不良显得尤为突出。由于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各种感染,常见有呼吸道、泌尿道、皮肤等部位感染,容易发展为败血症。
5、贫血往往比较严重。老年肾功能衰竭者,由于常合并营养不良,贫血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有的患者还可因贫血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而出现频繁心绞痛和心力衰竭。
6、心血管系统合并症较多。老年CRF患者心血管功能的稳定性较差,易出现心律失常、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当老年肾衰竭时,其心血管合并症常使病情非常复杂,如透析患者,大多数死于心血管病变,因此,在治疗上需全面考虑。
7、神经系统症状较为突出,这是由于老年人脑萎缩,脑血流下降,当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时,易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突出表现为性格改变、幻视、幻觉,严重者可出现谵妄、昏迷、癫痫样发作,晚期常有周围神经病变(感觉神经较运动神经病变显著),呈现肢端袜套样分布的感觉丧失。
8、老年人1-α羟化酶活性下降,易导致1,25(0H)2维生素D3的生成减少,在发生CRF时更易出现骨质疏松、骨软化症(低转运性骨病)、纤维性骨炎(高转运性骨病)或骨硬化症等。
9、水、电解质素乱和酸碱平衡失调。10岁后,随着年龄增长,体液总量及细胞内液量逐渐减少,故老年人体液的储备量较少。加上老年人口渴感减退,肾小管对血管升压素的反应性降低,因此老年CFR患者脱水较多见。老年人肾小管的浓缩与稀释功能减退,肾对体液与电解质调节能力减退,易出现高钠血症或低钠血症;由于钙磷代谢素乱,可出现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
常见有营养不良、免疫功能异常、贫血、高血压、水钠潴留、高钾血症、肾性骨病、感染出血、急性心衰、心律失常、尿毒症脑病等。
1、血清肌酐
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肌肉体积逐年减少,血清肌酐水平略低,血清肌酐己经很难准确地反映肾脏功能情况,可能会高估了肾功能的水平。
2、胱抑素C
是目前反映肾功能水平的指标之一,不受年龄和肌肉团块的影响,能够准确地反映肾功能,但是也有研究认为胱抑素C受年龄、性别、吸烟和炎症影响。
3、目前还有许多根据血清肌酐、胱抑素C、年龄、体重计算的肌酐清除率(CCR)和估算肾小球的滤过率(GFR)的公式。
4、血常规
当GFR<15ml/min时,贫血明显,RBC在2×1012/L左右。Hb一般在80g/L以下,终末期可降至20~30g/L。可伴有白细胞偏高或血小板减少。
5、尿常规
可有蛋白尿、红细胞、白细胞或管型。上述改变也可不明显。尿比重多在1.018以下,严重时固定在1.010~1.012。夜尿多于日间尿量。
6、血生化检查
血浆蛋白降低,尤其以白蛋白降低为明显。电解质测定明显异常。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虽多样化,但如能掌握以下几点,则不难诊断。
1、起病缓慢,有疲乏无力、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多尿、夜尿或少尿及皮肤瘙痒等症状。
2、有高血压、眼底改变、心力衰竭。
3、有贫血、氮质血症和酸中毒、高血磷、低血钙,晚期有高钾血症。
4、尿比重低且固定,有轻度蛋白尿,少量红、白细胞及管型。
5、既往有慢性肾脏疾病病史。
虽然各种慢性肾脏病发展到后期有类似表现:肾硬化及肾功能损害、尿毒症,仍应尽可能明确肾功能不全的原因,以利于判断预后及系统性疾病所致肾脏以外脏器损伤的治疗及预后判断。
1、与肾前性氮质血症鉴别
肾前性氮质血症与CRF的鉴别并不困难。肾前性氮质血症在有效血容量补足48~72h后肾功能即可恢复正常,而后者则肾功能难以恢复。
2、与急性肾衰的鉴别
CRF与急性肾衰的鉴别,多数情况下并不困难,有时根据患者的病史即可作出鉴别诊断。在根据患者的病史对急、慢性肾衰竭鉴别困难时,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作出鉴别
(1)根据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等)结果进行分析,如双肾明显缩小,则支持CRF的诊断。
(2)根据肾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3)如果患者诉说的肾衰竭病史少于1个月,而无明显贫血,则支持急性肾衰竭的诊断;如贫血明显,而近期无急性出血病史,则支持CRF的诊断。
(4)根据指甲肌酐的水平进行鉴别诊断,也有一定参考意义,据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报道,指甲肌酐水平可反映患者3~4个月前的血肌酐水平,如指甲肌酐的水平高于正常,则支持CRF的诊断;如指甲肌酐的水平不高于正常,则支持急性肾衰竭的诊断。
(一)治疗
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主要有非透析治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肾移植4种方法,采取哪一种治疗方式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患者和家属的意愿和医疗资源来决定。
1、非透析治疗
非透析治疗又指保守治疗或药物治疗,是指通过饮食控制和药物的治疗,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一种治疗手段。
(1)营养治疗
低蛋白饮食是一种限制饮食中的蛋白质,补充酮酸、氨基酸,同时保证足够能量摄入的饮食疗法。目的在于延缓病情的进展,推迟进入透析,并保证营养状态良好。在实施低蛋白饮食的过程中需保证充足的热量摄入,以避免摄入的蛋白质被分解利用,即每日能量摄入为35kcal/(kg?d)(60岁以下),30~35kcal/(kg?d)(60岁或者以上)。以上的体重均指标准体重,计算方法为: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或者=[身高(cm)-100]×0.9。蛋白质的摄入0.5~0.8g/(kg?d)。
(2)降压治疗
对于<80岁的老年人,建议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80岁的高龄老年人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内,如果患者耐受良好,可降低到<140/90mmHg,但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有更大获益。在强调降压达标的同时,需要注意伴随疾病的影响并加强靶器官的保护,避免过度降低血压,血压和老年人的生存同样存在J型现象。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物选择应更谨慎,从小剂量开始,遵循平稳缓慢适度的原则,避免血压波动。若治疗过程中出现头晕、直立性低血压、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灌注不足症状时应减少降压药物剂量。对于舒张压<60mmHg的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如血压<150mmHg,宜观察,可不用药物治疗;如收缩压在150~179mmHg,可谨慎给予小剂量降压药治疗,如收缩压≥180mmHg,可酌情加用降压药并密切观察。
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理想降压药物应符合以下条件:平稳有效;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服用简便、依从性好。临床常用的6类降压药物有钙拮抗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和α受体阻滞剂均可用于老年高血压的治疗。
(3)降脂治疗
血液透析的许多患者死于心力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降脂治疗在减少死亡方面未获益。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中死亡的原因除心脑血管疾病外,还包括感染、慢性炎症、营养不良等多种原因,单纯降脂治疗并不能根本获益。鉴于慢性肾脏病患者真正进入终末肾脏疾病的只占1/5~l/4,大多数患者在进入肾衰竭前已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这样的研究结果,慢性肾脏病1~4期的患者降脂治疗是必需的。CKD5期、血液透析或者腹膜透析的患者,原有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或者冠状动脉搭桥术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仍需继续降脂治疗,尤应重视他汀类药物的使用。
(4)纠正贫血治疗
贫血的治疗包括造血原料的提供,以及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老年人而言,注意铁是强氧化剂,补铁过量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KDIGO(KidneyDiseaseImproveGlobalOutcome)和KDOQI指南推荐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20%,且铁蛋白>1OOng/ml,<500ng/ml为宜。EPO的剂量在每周50~150U/kg,2个指南对血红蛋白的目标在11~12g/L,血细胞比容在33%~36%。按照笔者的经验,对于活动欠少的高龄老年人,目标值略低可能更安全。对于有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血红蛋白应保证在9g/L以上,否则容易诱发心绞痛。
(5)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
常用的药物是碳酸氢钠,代谢性酸中毒较轻患者1.5~3.0g/d即可,中重度患者3~8g/d,每日剂量分3次服用。另外,也可以补充枸橼酸钠、枸橼酸钾等其他碱性药物。当血pH在7.30以下时,应使用5%碳酸氢钠100~125ml静脉注射纠正酸中毒,不宜一次剂量过大,可多次重复给药,避免由于存在血脑屏障导致外周组织纠正酸中毒快于脑组织,出现脑水肿。
(6)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治疗
K/DOQI建议将甲状旁腺激素(iPTH)控制在150~300pg/ml,KDIGO建议将iPTH控制在正常值的2~9倍。骨化三醇是维生素D3的最重要的活性代谢产物之一,口服本品使肠道吸收钙的能力恢复正常,纠正低血钙及过高的血碱性磷酸酶和甲状旁腺激素浓度。ESRD时肾脏产生骨化三醇不足,在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应常规使用,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钙磷乘积过高,导致血管和软组织钙化;骨化三醇的受体遍及血管、心脏及肠道等,它还具备了许多改善骨质疏松以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临床上老年人过量应用骨化三醇后容易出现iPTH过度抑制,发生低转运性骨病,容易发生高钙血症,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对预后产生不良影响。一旦出现高钙血症,应停用活性维生素D、停止补钙、停止使用高钙透析液,可使用鲑鱼降钙素降钙治疗;可以大量输液、利尿,严重高钙血症引起神志变化的患者还可以通过透析或血滤的方法降低血钙。
(7)高钾血症的处理
多有明确的诱发因素,应以预防为主。治疗如下
①减少钾的摄入
避免摄入高钾食物,如干果、水果、咖啡、低制盐等。
②停用可导致血钾升高的药物
包括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药物、抑制钾在远端肾小管分泌的药物(如螺内酯、氨苯喋啶)等。
③促进机体钾的排出
应用排钾利尿药,如氢氯噻嗪、呋塞米、依他尼酸等;应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以减少肠道钾吸收和促进体内钾排出,如降血钾树脂。
④促进钾的转移
A、碳酸氢钠的应用:5%的碳酸氢钠溶液100~125ml缓慢静脉滴注,治疗过程中密切注意心电图和呼吸的变化。由于短时间内进入大量的钠盐,有诱发肺水肿的危险,对有心功能不全等高危因素者应谨慎使用。
B、极化液疗法:常用10%~25%葡萄糖溶液200~250ml加入胰岛素静脉滴注,一般葡萄糖和胰岛素的比例为(3~4)∶1。葡萄糖在细胞内合成糖原时需K+参与,K+向细胞内转移。
⑤如果血钾超过6.5mmol/L,并伴有明显的心电图异常,必须采取果断措施,除给予前述方案外,还需积极采取保护心脏的急救措施对抗钾的毒性作用。
A、注射钙剂:钙可迅速拮抗高钾对心肌的毒性作用,可用10%葡萄糖酸钙10~20ml于5~10分钟内静脉推注,注射后数分钟即可见效;但持续时间较短(仅半小时),故半小时后可重复l~2次;或30~40ml加入液体滴注。
B、晚期肾功能不全患者如果出现急慢性高钾血症,建议立即给予透析治疗。
(8)利尿治疗
利尿药物主要是根据GFR的水平和容量负荷的情况来选择。eGFR<30ml/min时,不选择噻嗪类利尿剂,应选择袢利尿剂,如呋塞米、托拉塞米、布美他尼等。
(9)通便和排毒治疗
祖国的传统医学中还包括利用中药进行通便排毒、吸附排毒,如大黄和药用炭等。
2、腹膜透析治疗
近年来随着腹透技术的不断提高,特别是透析管由单联(0-set管)改为双联(twin-bag)后,PD的质量、并发症、生存率明显提高。另外,医疗价格的调整使得腹透治疗的费用有所降低,对经济条件差的老年患者来说十分有利。腹透由于其方法简便,可在家庭进行,不需要体外循环,无急剧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患者内环境相对稳定,清除中分子毒素的优势,对残余肾功能影响小的优点,使其适用于有心脑血管病变,特别是建立血管通路困难的老年患者。
1993年Nissenson等分析了多中心老年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发现60~69岁第1年存活率为70%,存活2年为54%,存活3年为22%;80岁以上1年存活率为45%,存活5年为4%。近年来,腹透的比例有一定增长,腹透占所有透析患者的10%~20%,其中老年人腹透最高占所有透析患者的30%。老年人本身存在微血管改变,毛细血管基底膜变厚、腹膜纤维胶原化、孔径缩小,导致毛细血管代谢率下降;长期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单位面积内有功能的毛细血管较前减少,影响腹透时溶质转运,导致透析效能下降。腹透还存在一些并发症,特别是营养不良、腹膜炎及超滤衰竭的发生。随着腹透技术的改进,特别是多聚糖、氨基酸透析液的使用,腹透患者生存率有一定提高。
老年人由于活动减少,外口和隧道感染的概率也减少,另外,管路感染在老年人中也比年轻人少。近期,Lim等根据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透析注册数据报告了>65岁的老年腹透患者,与年轻人比较,前者有较高的技术生存和相同的腹膜炎(不影响生存的)发生率,但是该作者强调,老年人表现了腹膜炎相关的较高的死亡风险。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不良可能与腹透液蛋白质和游离脂肪酸的丢失有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使用氨基酸腹膜透析液和增加摄入蛋白质来解决。腹膜透析在对心血管疾病和交感神经系统紊乱的老年人耐受性较好,并且透析相关的症状如透析中低血压也较少发生。
3、血液透析治疗
对于老年而言,血液透析提倡个体化透析。在透析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血流动力学急剧改变,引发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增加透析患者的死亡风险。因此,在血液透析治疗之前,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合理的透析方案。
(1)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与水负荷密切相关,所以保持干体重对于维持血压很重要;大部分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血压往往难以控制,一般需要多种降压药联合使用;血液透析患者往往血压波动较大,透析前高,透析后血压较前下降,所以透析日降压药可适当减少,对某些经常透析中低血压的患者透析日降压药可停用;长期透析的患者有可能由于营养不良、过度脱水等原因出现低血压,宜逐渐减少降压药的剂量和种类,甚至停用降压药:由于目前使用多为无糖透析液,透析4小时,进食后易导致透析中低血压,为了保证透析的顺利进行,老年人在透析过程中一般不建议进食,此时,可先临时监测血糖的变化,如透析中血糖偏低,可予10%葡萄糖400ml或25%葡萄糖60~100ml缓慢点滴,透析后进食;当出现心律失常问题时,要给予心电监护,观察心律、血压等的变化情况,及时给予合适的处理。
(2)心力衰竭患者,尤其是容量负荷过高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超滤和透析结合的方法,也可以适当增加透析频率与透析时间。
(3)对于心力衰竭肺水肿患者,要超滤后透析;对感染患者,要及早使用抗生素;还要考虑透析后抗生素的补充。
(4)注意纠正患者不良的饮食习惯,既要保证营养,又要控制透析间期体重的增长,避免容量负荷过重诱发心力衰竭,对患者的饮食要循循善诱,制订和实行个体化的食谱。
4、肾脏移植
由于器官的缺乏,能够进行肾脏移植的老年ESRD患者并不常见。但是,接受移植的老年患者其生存率是乐观的。肾脏移植延长了老年患者的寿命,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根据移植受体登记信息,>70岁的老年患者与等待移植的血液透析患者比较死亡率是低的。
供者的年龄是移植器官失去功能的主要危险因素,受体的年龄一般不影响移植物的存活。受体的年龄不能作为从肾移植中排除的唯一标准,老年移植患者应用较小剂量的免疫抑制剂就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
(二)预后
来自法国的Joly等报告了透析的老年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是20个月,比那些选择不透析的患者长。Murtagh报告血液透析1~2年的老年患者的生存率好于那些保守治疗的患者。但是,存在较多合并症和缺血性心脏病的老年患者不管选择透析还是保守治疗其生存率是一样的。近期,有研究报告在有严重合并症的年龄>75岁的患者中,透析治疗与相同年龄患者的保守治疗比较并不获益。
血液透析时血流动力学急剧改变,对心血管系统有较大影响,有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可能不耐受,此时腹膜透析有其优势。接受移植的老年患者其生存率是乐观的。腹膜透析患者l年的死亡率高于血液透析患者,与透析不充分、营养不良和感染有关系;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和人造血管的比例高,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比例低,因此通路堵塞和感染增加了这些老年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由于频繁的住院,降低了这些患者的生活质量。ESRD的老年患者处于发生老年相关性疾病的高风险,如乏力、功能受损、跌倒、营养不良和认知障碍,这些因素都影响透析患者的预后。目前迫切需要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以明确老年ESRD患者保守治疗和替代治疗哪种更具有优势。
1、心理护理
调整心态很重要。慢性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病的晚期,病程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多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和心理应激反应,要注意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安定患者情绪,鼓励患者适当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好长期随诊治疗的准备。
2、一般护理
保持室内安静舒适,让患者有充足的睡眠。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的变化。
(1)注意卧床休息,以减轻肾脏负担。病情严重者,如有高血压、心衰、酸中毒等,必须绝对卧床休息,躁动不安者要有保护措施,防止坠床。
(2)在无尿或少尿期间,严格限制液体的入量。每日测体重变化。保持大便通畅。
(3)充分的营养支持,特别是胃肠道营养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4)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抵抗力差,易发生并发症,应加强生活护理。如房间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口腔清洁,注意预防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对于终末期患者,应注意肺部护理,定时翻身、叩背、咳嗽、深呼吸,预防感冒等。
(5)遵医嘱用药,观察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6)早期治疗防发展。
(7)严密观察并发症并配合治疗:如对高钾血症、高血压、钙磷代谢紊乱、贫血的观察及治疗。
(8)做好透析治疗指导和护理。
(9)健康教育
①指导患者定期复查血常规、生化、尿常规,当出现乏力、恶心、呕吐、少尿、血压高、血尿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②教育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③疾病知识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慢性肾衰竭的有关知识,鼓励家属学习相关保健知识,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为救治争取最佳时间。
④指导患者准确记录每天的尿量和体重,并根据病情合理控制水钠的摄入。
⑤告知患者预防感染,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进行适当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劳累。
⑥指导患者严格遵从慢性肾衰竭的饮食原则,强调合理饮食的重要性,保证足够的热量,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高钾血症的患者应限制摄入含钾高的食物。
女性身体出现异味,请不要忽视, 除了“宫颈糜烂”,这些常见的妇 世卫组织“致癌清单”:这些平时 湖北17岁少女服药进医院脑死亡, 癌细胞“喜欢”吃肉,这五种肉不 我国肝病人数超4.47亿,这些都是 头孢配酒,一喝就走?其实这些药 老年痴呆祸根被找到?这些异常症 同房后女性“下面”出血,和哪些 一级致癌物石棉,66个国家已经禁 长沙女子跑完2公里后休克,别瞎 食品添加剂抽检不合格!这一些或 狗能嗅出新冠感染者,能取代核酸 60岁后身体断崖式衰老!医生:延 百万博主胃癌晚期发文告别,出现 血栓来临,手脚会出现几个异常, 右肩膀疼痛以为是肩周炎,不想确 淋巴癌,疾首,祸 45岁男子为软化血管,每天大量喝 北京女孩被称之为天之骄子,医生 头皮为什么会出现疙瘩,可能是这 混合性尿失禁症状及发病原因 混 外伤性睫状体解离症状及发病原因 唇腭裂症状及发病原因 唇腭裂如 集合不足症状及发病原因 集合不 外伤后低颅压综合征症状及发病原 老年慢性肾衰竭症状及发病原因 肾上腺髓质增生症状及发病原因 老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症状及发 会阴阴道及子宫颈感染症状及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