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 噪声性听力损失症状及发病原因 噪声性听力损失如何预防

噪声性听力损失症状及发病原因 噪声性听力损失如何预防

2020-03-29 03:00阅读(76)

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hearingloss)又称噪声性聋,是由于长期受噪声刺激而发生的一种缓慢的、进行性听觉损伤,损伤部位主要是内耳。损伤程度与噪声的强

1
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hearingloss)又称噪声性聋,是由于长期受噪声刺激而发生的一种缓慢的、进行性听觉损伤,损伤部位主要是内耳。损伤程度与噪声的强度和接触噪声的时间有关。

2

流行病学

3

临床类型和分类

4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因

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有一个由生理反应到病理改变的发展过程。短时间暴露于强噪声环境所引起的听力下降,一般不超过25dB时,离开噪声环境数小时至数十小时,听力可自然恢复,属于暂时性听力阈移(TTS)。这种现象又称为听觉疲劳,仍属于功能性改变。在听觉疲劳的基础上,再继续接触强噪声暴露,就会使内耳感音器官(Corti氏器)由功能性改变发展为器质性退行性病变,听力损失不能完全恢复,即出现永久性听力阈移(PTS)。

(二)发病机制

噪声性听力损失,最先受损的是高频部分,其发生机制有以下的解释:一种认为耳蜗接受高频声音的细胞纤维较少且集中于基底部。而接受低频声音的细胞纤维较多且分布广泛。故初期易受损伤的是耳蜗底部,表现为明显的高频听力下降。另一种则认为螺旋板在4000Hz处血液循环较差,且外形有狭窄区,易受淋巴振动波的冲击而受损,且3个听小骨对高频声波所起的缓冲作用较小,故使高频部先受损。也有人认为,高频听力损失与外耳道共振生理有关,因为外耳道的共振频率在3000~4000Hz。在病变过程中,由于噪声的作用,听觉器官细胞代谢增强,氧耗量大,又由于呼吸酶(如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下降而导致细胞变性坏死。

5

症状

1、耳鸣

噪声暴露早期会出现双侧高音调耳鸣。

2、渐进性听力减退

噪声性听力损失最先受损的是高频部分,而低频段不受影响。此时,主观感觉无听力障碍,也不影响正常语言交流和社交活动。听力损失进一步发展,由高频段向低频段延伸、扩展,损失程度加重。当语言频率听力损失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听力障碍,使语言交流和社交活动受到影响。

3、前庭功能障碍症状

长期的噪声刺激,可引起前庭功能障碍,表现为眩晕。

4、其他症状

长期接触噪声者,可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神经系统症状;心悸、血压升高等心血管系统症状;食欲减退、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有的还可出现月经紊乱等内分泌功能失调以及骨质疏松等代谢性疾病症状。

6

并发症

7

实验室检查

8

诊断要点

1、有明确的职业噪声暴露史,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听力损失。

2、听力检查必须由合格的测试人员,用合格的测试仪器,在合格的测试环境中,按标准GB/T16403方法进行。

9

鉴别诊断

1、药物中毒性聋

是因应用某些抗生素、利尿剂、抗肿瘤类等药物所引起的感音神经性聋,以耳聋、耳鸣与眩晕为主要表现。可能出现在用药过程中,也可能发生于停药后数日、数周甚至数月。

2、听神经瘤

听力渐进性或突然性下降,后期有平衡障碍、行走不稳感,前庭功能异常。随着肿瘤不断增大,症状逐渐加重。CT或MRI检查显示内听道扩大。

3、其他类型感音神经性聋

如特发性突聋、老年性聋、病毒或细菌感染性聋、全身疾病相关性聋、自身免疫性聋等,通过病史询问及相关检查可资鉴别。

10

治疗

(一)治疗

对噪声性听力损失,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早期,可脱离噪声暴露环境,按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方案治疗,通过休息自行恢复。对永久性听力损失,治疗多无效果,可试用助听器。

(二)预后

本病治疗极其困难,但预防却非常有效。

11

日常护理

尽量避免噪声环境,使用耳机等降噪设备。

12

防治措施

随着工业企业、交通、能源和军事装备的发展,噪声的危害与日俱增,对有害噪声釆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将其控制在规定的限值以下,可以减少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发生率,减轻听力损失程度,对噪声性听力损失的预防措施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噪声暴露的安全限值

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制定的工业企业噪声暴露安全限值(或卫生标准)为85dB等效连续A计权声压级。这种规定是指在85dB(A)的噪声环境,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每年工作50周,工作40年,90%的人员语言频率平均听力损失不超过25dB。如果噪声强度每增加3dB,每天工作时间就要减少一半,即交换率为3dB。也有的国家把交换率定为5dB。

2、工程控制

工程控制包括设置隔声监控室,对强噪声机组安装隔声罩、作业场所的吸声处理以及在声源或声通路上装配消声器等措施。

3、个人听力保护

各种隔声耳塞及耳罩是有效的个人听力保护用品。为避免声损伤而设计的耳塞和耳罩,称为护听器(或称护耳器)。好的护听器不但有良好的隔声效果,而且还具有通话性能。佩戴护听器是一种既简便又经济的办法,在世界范围被广泛应用。

4、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对在强噪声暴露环境作业人员,上岗前应进行基础听力检查,并记入个人听力档案。以后应根据不同的噪声环境,定期进行听力检查。一般噪声暴露级为85~90dB,每3~5年做一次测试;95~105dB,1~2年做一次测试,115dB以上每隔半年做一次测试,测试结果记录个人听力档案。稳态噪声的最大暴露声级不得超过140dB。如发现有听力损失,应及早采取有效措施。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