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 菌斑性龈炎症状及发病原因 菌斑性龈炎如何预防

菌斑性龈炎症状及发病原因 菌斑性龈炎如何预防

2020-03-29 02:00阅读(69)

菌斑性龈炎(dentalplaque-inducedgingivitis)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主要感染源为堆积在牙颈部及龈沟内的菌斑微生物,炎症主要局限于游离龈和龈乳头,是牙龈病

1
菌斑性龈炎(dentalplaque-inducedgingivitis)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主要感染源为堆积在牙颈部及龈沟内的菌斑微生物,炎症主要局限于游离龈和龈乳头,是牙龈病中最常见的疾病,简称牙龈炎。该病的诊断和治疗相对简单,且预后良好,但因其患病率高,治愈后仍可复发。

2

流行病学

菌斑性龈炎是牙龈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世界各地区、各种族、各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发生。在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的患病率在70%~90%左右,成人的患病率达70%以上。几乎每个人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间段都可发生不同程度和范围的龈炎。

3

临床类型和分类

4

病因与发病机制

菌斑性龈炎是慢性感染性疾病,主要感染源为堆积在牙颈部及龈沟内的菌斑微生物。菌斑微生物及其产物长期作用于牙龈,导致牙龈的炎症反应和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因此,菌斑是最重要的始动因子,其他局部因素如牙石、不良修复体、食物嵌塞、牙错位拥挤、口呼吸等可加重菌斑的堆积,加重牙龈炎症。患牙龈炎时,龈缘附近一般有较多的菌斑堆积,菌斑中细菌的量也较健康牙周时为多,种类也较复杂。此时菌斑中的G+球、杆菌的比例较健康时下降,而G-厌氧菌明显增多,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具核梭形杆菌和螺旋体比例增高,但仍低于深牙周袋中此类细菌的比例。

5

症状

牙龈炎症一般局限于游离龈和龈乳头,严重时也可波及附着龈,炎症状况一般与菌斑及牙石量有关。一般以前牙区为多见,尤其是下前牙区最为显著。

1、患者的自觉症状

刷牙或咬硬物时牙龈出血常为牙龈炎患者就医的主诉症状,但一般无自发性出血,这有助于与血液系统疾病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牙龈出血鉴别。有些患者可感到牙龈局部痒、胀、不适,口臭等症状。近年来,随着社会交往的不断增加和对口腔卫生的逐渐重视,口腔异味(口臭)也是患者就诊的重要原因和较常见的主诉症状。

2、牙龈色、形、质的变化

(1)色泽

健康牙龈色粉红,某些人可见附着龈上有黑色素。患牙龈炎时,由于牙龈组织内血管增生、充血,导致游离龈和龈乳头呈鲜红或暗红,病变严重时,炎症充血范围可波及附着龈。

(2)外形

健康牙龈的龈缘菲薄呈扇贝状紧贴于牙颈部,龈乳头充满牙间隙,附着龈有点彩。患龈炎时,由于组织水肿,牙龈冠向和颊舌向肿胀,龈缘变厚失去扇贝状且不再紧贴牙面。龈乳头圆钝肥大。附着龈水肿时,点彩也可消失,表面光滑发亮。少数患者的牙龈炎症严重时,可出现龈缘糜烂或肉芽增生。

(3)质地

健康牙龈的质地致密坚韧。患龈炎时,由于结缔组织水肿和胶原的破坏,牙龈质地松软、脆弱、缺乏弹性,施压时易引起压痕。当炎症较轻且局限于龈沟壁一侧时,牙龈表面仍可保持一定的致密度,点彩仍可存在。

3、龈沟深度和探诊出血

(1)龈沟深度

健康的龈沟探诊深度一般不超过2~3mm。当牙龈存在炎症时,探诊会出血,或刺激后出血。由于牙龈的炎性肿胀,龈沟深度可超过3mm,但龈沟底仍在釉牙骨质界处或其冠方,无结缔组织附着丧失。

(2)探诊出血

在探测龈沟深度时,还应考虑到炎症的影响。当探测有炎症的牙龈时,探针尖端会穿透结合上皮而进入有炎症的结缔组织内,终止于炎症区下方的正常结缔组织纤维的冠方。

4、龈沟液量

健康牙龈的龈沟内存在极少量的龈沟液。牙龈有炎症时,龈沟液量较健康牙龈增多,其中的炎症细胞、免疫成分也明显增多,炎症介质增多,有些患者还可出现龈沟溢脓。龈沟液量的增加是评估牙龈炎症的一个客观指标。

在去除菌斑、牙石和刺激因素后,上述症状可消失,牙龈组织恢复正常。故牙龈炎是一种可逆性的牙周疾病。

6

并发症

龈缘糜烂或肉芽增生:少数患者的牙龈炎症严重时,可出现龈缘糜烂或肉芽增生。

7

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牙龈出血症状比较突出时,应检查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凝血时间等,以排除血液疾病。

2、细菌学检查

细菌和菌斑是牙龈炎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对于一些重症患者或用常规疗法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采用细菌学检查,以检测出优势菌后选择敏感药物治疗,从而增加疗效。临床常用的检测方法有细菌培养、涂片检查、免疫学技术等。

8

诊断要点

菌斑性龈炎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即牙龈的色、形、质的改变,但无牙周袋、无新的附着丧失、无牙槽骨吸收,龈缘附近牙面有明显的菌斑、牙石堆积及存在其他菌斑滞留因素等即可诊断。菌斑性龈炎的诊断特点如下

1、龈缘处牙面有菌斑、牙石,疾病主要限于龈缘和龈乳头。

2、牙龈色泽、形状、质地的改变,刺激后出血。

3、无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

4、龈沟液量增加。

5、龈沟温度升高。

6、菌斑控制及其他刺激因素去除后病损可逆。

9

鉴别诊断

1、早期牙周炎

应仔细检查磨牙及切牙的邻面有无附着丧失,可拍颌翼片看有无早期的牙槽嵴顶吸收。牙龈炎应无附着丧失,牙糟嵴顶的骨硬板完整连续。

2、血液病引起的牙龈出血

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均可引起牙龈出血,且易自发出血,出血量较多,不易止住。对以牙龈出血为主诉且有牙龈炎症的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注意与上述血液系统疾病相鉴别。血液学检查有助于排除上述疾病。

3、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的临床表现以牙龈坏死为特点,除了具有牙龈自发性出血外,还有龈乳头和边缘龈坏死等特征性损害,可有口臭和假膜形成,疼痛症状也较明显,而菌斑性龈炎无自发痛和自发性出血。

4、HIV相关性龈炎

HIV相关性龈炎在HIV感染者中较早出现,临床可见游离龈缘呈明显的线状红色充血带,称为牙龈线形红斑。目前认为它与白色念珠菌感染有关,附着龈可有点状红斑,患者可有刷牙后出血或自发性出血。在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后,牙龈的充血仍不易消退。艾滋病患者的口腔内还可出现毛状白斑,Kaposi肉瘤等,血清学检测有助于确诊。

10

治疗

(一)治疗

1、去除病因

牙菌斑是引起菌斑性龈炎的直接病因。通过洁治术彻底清除菌斑、牙石,去除造成菌斑滯留和刺激牙龈的因素,牙龈的炎症可在一周左右消退,牙龈的色、形、质可完全恢复正常。对于牙龈炎症较重的患者,可配合局部药物治疗。常用的局部药物有1%过氧化氢溶液、0.12%~0.2%氯己定及碘制剂,一般不应全身使用抗生素。

2、防止复发

菌斑性龈炎是可逆的,其疗效较理想,但也容易复发。在去除病因的同时,应对患者进行椅旁口腔卫生指导,教会患者控制菌斑的方法,使之能够持之以恒地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状况,并定期(间隔6~12个月)进行复查和治疗,才能保持疗效防止复发。如果患者不能有效地控制菌斑和定期复查,导致菌斑再次大量堆积,菌斑性牙龈炎是很容易复发的(约在一至数月内)。

(二)预后

通过洁治术彻底清除菌斑、牙石,去除造成菌斑滯留和刺激牙龈的因素,牙龈的炎症可在一周左右消退。菌斑性龈炎是可逆的,预后良好,但因其患病率高,治愈后仍可复发(约在一至数月内),且相当一部分的牙龈炎患者可发展成为牙周炎,因此预防其发生和复发尤为重要。

11

日常护理

1、去除致病因素,口内有不良修复体者,协助医生取下,消除食物嵌塞。

2、抽吸3%过氧化氢液与生理盐水供医生交替冲洗龈沟,涂布碘甘油。病情严重者,指导病人遵医嘱服用抗生素及维生素。

3、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是去除牙结石和菌斑的基本手段。其方法是使用手工洁治器或超声波洁牙机除去龈上、龈下牙石,消除结石和菌斑对牙龈的刺激,以利于牙龈炎愈合。以上两种手术的操作步骤及护理配合如下

(1)术前准备

①向病人说明手术的目的及操作方法,取得病人合作。

②根据病人情况,必要时作血液检查,如出凝血时间、血常规、血小板计数等。如有血液疾病或局部急性炎症,均不宜进行手术。

③准备好消毒的洁治器械或超声波洁牙机。龈上洁治器包括镰形器、锄形器;龈下刮治器包括锄形器、匙形器、锉形器。另备磨光用具,包括电机、低速手机、橡皮磨光杯、磨光粉或脱敏糊剂。

(2)术中配合

①嘱病人用3%过氧化氢液或0.1%洗必泰溶液含漱lmin。

②用1%碘酊消毒手术区。

③根据洁治术的牙位及医师使用器械的习惯,摆放好所需的洁治器。

④术中协助牵拉口角,及时吸净冲洗液。若出血较多用肾上腺素棉球止血。

⑤牙石去净后,备橡皮杯蘸磨光粉或脱敏糊剂打磨牙面,龈下刮治则用锉形器磨光根面。

⑥3%双氧水及生理盐水交替冲洗,拭干手术区,用镊子夹持碘甘油置于龈沟内。全口洁治应分区进行,以免遗漏。

(3)卫生宣教

①向病人介绍正确的刷牙和漱口方法及其它保持口腔卫生的措施,如牙线及牙签的正确使用,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并遵医嘱定期复查,巩固疗效。

②让病人了解牙龈炎是可以预防的。患了牙龈炎要及时治疗,如发展到牙周炎将会对口腔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增强病人防病意识。

③告知病人通过以上治疗后,牙龈炎症及出血症状将会逐渐消失,口臭症状也将随之好转,恢复病人进行社会交往的信心。

12

防治措施

牙龈炎的预防应从儿童时期做起,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并定期接受口腔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目前,我国公众普遍缺乏口腔卫生知识和定期的口腔保健,口腔医务工作者的迫切任务是广泛开展和普及口腔健康教育,牙周病的预防关键在于一生中坚持每天彻底地清除菌斑。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