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 颅内新型隐球菌肉芽肿症状及发病原因 颅内新型隐球菌肉芽肿如何

颅内新型隐球菌肉芽肿症状及发病原因 颅内新型隐球菌肉芽肿如何

2020-03-28 23:40阅读(68)

新型隐球菌是隐球菌属中唯一的致病菌,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特殊的亲和力,也是颅内真菌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所以以下主要介绍新型隐球菌肉芽肿。||| 流行病学 颅内

1
新型隐球菌是隐球菌属中唯一的致病菌,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特殊的亲和力,也是颅内真菌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所以以下主要介绍新型隐球菌肉芽肿。

2

流行病学

颅内新型隐球菌感染多见于青壮年。

3

临床类型和分类

颅内新型隐球菌感染在临床上可有不同类型,包括真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真菌性肉芽肿、真菌性脓肿等,其中脑膜炎最常见。

4

病因与发病机制

新型隐球菌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最常见的致病真菌,多先致肺部感染,再经血行播散入脑;少数从副鼻窦或眶部的原发病灶直接扩散至颅内,在颅内引起占位性病变,形成颅内新型隐球菌肉芽肿。

5

症状

颅内新型隐球菌感染多见于青壮年,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起初有轻度间歇性头痛,以后转变为持续性头痛、恶心、呕吐,伴有轻度或中度的发热、畏光、视力模糊、反应迟钝、颈项强直、克氏征、布鲁金斯基征阳性等,但是,脑膜刺激征与头痛的程度不一定相称,一般是病程短者脑膜刺激征明显。少数病例有较大肉芽肿而出现颅内占位病变征象和局灶性体征,并可出现其他颅神经损害症状,严重者可因迅速发展的颅内压增高而导致脑疝,使病人于短期内死亡。脑积水是较常见的并发症。病程数周至半年,偶有一年或更长时间者。

6

并发症

脑积水是较常见的并发症。

7

实验室检查

脑脊液压力正常或增高,外观澄清或微浊,白细胞数轻至中度增多(20~700)×109/L以上,以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质含量增高,糖含量降低,氯化物轻至中度降低,一般不低于85mmol/L。50%~80%的病例脑脊液墨汁染色可见带有荚膜的圆形隐球菌。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大约90%以上的病例血清或脑脊液中可以查出荚膜抗原。乳胶颗粒凝集试验有相当高的特异性,在诊断上有很高的价值。

8

诊断要点

根据病史及典型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CT、MRI等相关辅助检查可以诊断。

9

鉴别诊断

与结核性脑膜炎及肉芽肿相鉴别。

10

治疗

1、手术治疗

新型隐球菌肉芽肿或脓肿形成占位病变,引起颅内压增高及局灶症状者,应进行开颅手术切除,术后继续使用药物治疗。

2、药物治疗

(1)两性霉素B:为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的首选治疗药物,采用静脉点滴。治疗期间每周进行一次脑脊液培养,待培养转为阴性后治疗至少再持续4周。如两性霉素B静点疗效不显著或肾功能很差,需要减量时,可以改为鞘内或脑室内注射。因新型隐球菌合成荚膜时需要硫胺,在两性霉素B治疗过程中应避免使用硫胺,并维持低硫胺饮食3个月以上。

(2)5-尿嘧啶:口服有效,且能通过血脑屏障。本药最好与两性霉素B合用,既可以减少两性霉素B的毒性,还可以减少霉菌耐药性的出现,全疗程共6周。最严重的副作用为骨髓抑制,此时可以单独使用两性霉素B治疗。

(3)双氯苯嘧唑或咪康唑:是广谱抗真菌药毒性低,较安全,开始可静脉注射,3~12周为一个疗程。对病人最好做心电图监测,以保证不发生不良的心脏反应,严重病例可同时鞘内注射。

11

日常护理

1、注意休息,家长定时协助病儿进行功能锻炼及康复治疗,促进肢体恢复。

2、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

3、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可随意减量或停药。

4、做好病情监测,遵医嘱进行复查,不适随诊。

12

防治措施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