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 唾液腺良性肥大症状及发病原因 唾液腺良性肥大如何预防

唾液腺良性肥大症状及发病原因 唾液腺良性肥大如何预防

2020-03-28 23:00阅读(62)

唾液腺良性肥大又称变性型唾液腺肿大症、唾液腺肿大症及无症状性唾液腺肿大,是一种非肿瘤、非炎症性、慢性、再发性、无痛性肿大的唾液腺疾??|| 流行病学 ||| 临

1
唾液腺良性肥大又称变性型唾液腺肿大症、唾液腺肿大症及无症状性唾液腺肿大,是一种非肿瘤、非炎症性、慢性、再发性、无痛性肿大的唾液腺疾病。

2

流行病学

3

临床类型和分类

4

病因与发病机制

唾液腺良性肥大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其可能的病因有:①内分泌紊乱:最多见于糖尿病、肥胖症等;也可见于甲状腺疾病、性腺机能障碍,激素改变阶段如青春期和月经期;②营养不良:维生素及蛋白质缺乏、酒精中毒或肝硬化等;③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是较常见的原因,其中部分系中枢性功能失调,如心理因素及某些精神病药物所致者;另一部分系外周性功能失调,如某些抗高血压药物可破坏外周交感神经纤维,影响腺泡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

5

症状

绝大多数罹患腮腺,少数罹患下颌下腺。多为双侧肿大,偶见单侧。多见于中老年。腮腺逐渐肿大,可持续多年,肿胀反复发作而无痛,有时大时小的病史,但不会完全消除。腺体呈弥漫性肿大,触诊柔软并均匀一致。病程较久者则稍硬韧,但无肿块,亦无压痛,导管口无红肿,挤压被罹患腺体仍有清亮液体分泌。有时分泌减少,但患者无明显口干。

6

并发症

7

实验室检查

8

诊断要点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结合唾液腺造影、超声、CT检查可明确诊断。

9

鉴别诊断

1、唾液腺肿瘤

单侧唾液腺良性肥大者,有时临床触诊不确切,不易与肿瘤鉴别。双侧腮腺肥大也要与腺淋巴瘤鉴别,因腺淋巴瘤可以双侧发病,触诊柔软。鉴别时,超声检查作为首选,可以确定有无占位性病变。

2、Sj?gren综合征

也可有唾液腺肿大,轻度者,口干不明显,导管口无红肿,挤压腺体也可有少量清亮液体溢出。鉴别时,可用唾液腺造影检查,Sj?gren综合征多有末梢导管扩张,排空功能迟缓;血清学检查多有免疫学指标异常。

3、IgG4相关唾液腺炎

可有下颌下腺、腮腺、舌下腺以及泪腺多个外分泌腺肿大,质地较硬,血清学检测IgG4水平明显增高。

10

治疗

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有全身性疾病者,经过系统治疗后,部分患者的腺体可能恢复正常。但有些糖尿病患者,虽然糖尿病得到理想的控制,唾液腺肿大仍无明显改变。抗高血压药物引起的唾液腺肿大,停药后大多可以消退。有肿胀症状者,可请患者自行按摩腺体,促使腺体排空唾液。咀嚼无糖口香糖,或用毛果芸香碱等催唾剂,刺激唾液分泌。

11

日常护理

1、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出现肿块而产生恐惧的心理,家属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富有爱心、保持热情,耐心、细心倾听患者的倾诉或困惑,尽自己所能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减轻患者对疾病未知的焦虑,安抚患者的情绪,多陪伴患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用药护理

患者要严格遵医嘱用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选择和使用相关治疗药物,不可自行滥用药物。

3、饮食护理

患者平时要少吃或不吃坚硬、粗糙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维生素B1、B2和维生素C的食品。

4、生活管理

经常按摩腺体,可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症状。日常生活中可适量做咀嚼运动,同时多注意口腔卫生。

5、复诊须知

患者在完成治疗后应谨遵医嘱定期复查,根据医生安排复查唾液腺造影、超声等相关检查。

12

防治措施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