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疼痛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cystitis,IC)是一种以疼痛症状为基础的症候群,其诊断很大程度上依赖医生的主观判断。BPS/IC中以“膀胱疼痛”症状
IC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儿童少见,女性多于男性,IC发病率逐年上升,调查表明,IC发病率远高于既往估计。一部分IC被误诊为尿路感染、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等疾病。2009年Curhan等统计,美国约有90万IC患者,较前估计高50%,妇女:60/10万,男女比例为1︰9。日本IC发病率较低,为1.2/10万,女性4.5/10万,男女比例为1︰5.8,其发病高峰多在30~50岁。
目前尚未发现间质性膀胱炎的明确病因。不同的患者发生机制似乎有其特殊性。目前有关间质性膀胱炎发病的最公认机制有:①膀胱黏膜屏障的破坏。这些患者尿液中往往存在不同物质,而这些物质的共同特点是能破坏膀胱黏膜,改变膀胱黏膜的通透性,从而破坏膀胱黏膜屏障,尿液大量渗入膀胱间质内而引发间质性膀胱炎。②过敏或自体免疫反应。③某种复杂的微生物感染。④膀胱神经部分的改变。⑤膀胱缺血等。
多发生于中年妇女,常主诉有长时间慢性进行性尿频及夜尿,膀胱充盈时耻骨上方疼痛,且膀胱区触痛明显,有时尿道或会阴部疼痛,甚至有性交痛,排尿后疼痛可以缓解,并有程度不同的间歇性肉眼血尿。少数病人排尿时尿道有烧灼感,或急迫性尿失禁。有的患者在病史中可能有过敏性疾患,但无感染证据。
本病对患者生命少有危险,症状少有进展,有的可自行缓解,即使延期治疗,也不会使症状加重或治疗效果变差。本病可以是一种独立性疾病,也可以是间质性膀胱炎-局限性外阴炎和脱屑性阴道炎综合征的一组症状。
1、?细菌性膀胱炎
发病急,病程短或长,除也具有尿频、尿痛及血尿外,同时还伴有尿急、脓尿、排尿时尿道有烧灼感、耻骨上膀胱区有轻度压痛或腹痛等症状。尿常规检查可见尿液浑浊,尿中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和脓细胞增多。
2、?腺性膀胱炎
其临床表现也有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与间质性膀胱炎无明显区别,但本病的膀胱镜检查及活检有特异性改变。
3、?尿道综合征
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女性,虽然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耻骨上疼痛等症状,同时也有压力性尿失禁、里急后重、性交困难和反复尿培养无细菌生长等。
4、?结核性膀胱炎
本病发展缓慢,呈慢性膀胱炎症状,对抗生素药物治疗的反应不佳,尿液中可找到抗酸杆菌,尿路造影显示患侧肾有结核病变。
5、?嗜酸性膀胱炎
本病与一般膀胱炎类似,并且尿中有嗜酸粒细胞,并发亮浸润膀胱黏膜。
1、?间质性膀胱炎的治疗目的
如果保守治疗失败,有众多的口服或膀胱内灌注药物供选择。间质性膀胱炎症状本身有间歇性。目前多数治疗有助于症状消失期的维持或延长,而对症状发作期无明显快速有效的缓解作用。对症状发作期可能起作用的治疗有膀胱内局部麻醉,经皮骶神经电刺激治疗或镇痛药物等。
2、?口服药物治疗
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口服药物众多,但多数药物原本并非治疗该病,而且要想取得一定的疗效,一般药物服药时间应在2~3个月或以上。药物治疗的原则是先用最常用、疗效最为肯定的药物,如无效可逐个选用其他药物治疗。常用口服药物有:
(1)盐酸羟嗪抗组胺药物:开始剂量为每次10mg,每天4次,口服,最大耐受剂量为每次50~75mg,每天4次,口服。主要副作用为嗜睡,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嗜睡副作用会减轻甚至消失。
(2)阿米替林:为三环类抗抑郁药物。低剂量时有抑制疼痛传导通路的作用及稳定肥大细胞膜的作用。开始剂量为每次10mg,每天4次,最大耐受剂量为每次50~100mg,每天4次。主要副作用嗜睡和体重增加。该药物与盐酸羟嗪有协同作用。
(3)多塞平:与阿米替林为同一类药物,但镇静作用轻,稳定肥大细胞膜的作用更强。常用剂量为50~75mg/d。
(4)氯硝西泮:苯二氮?类抗惊厥药物,尤其对神经痛有很好疗效。常用剂量每次0.5mg,每天2次。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疗效与三环类药物有协同作用。副作用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尤其是有酒精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合用时)。经长期治疗后不能突然停药,需逐渐减量。应定期复查肝功能和全血象。
(5)戊糖多硫酸钠:口服肝素类似物,可改善膀胱上皮细胞的抗渗透的黏膜屏障功能。一般要求连续服用3个月以上才可能起到一定的疗效。常用剂量为每次100mg,每天3次。副作用有可逆性脱发、腹泻、恶心和皮疹等。
(6)硝苯地平: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该药物能扩张膀胱壁内血管,改善膀胱的血液循环,改变神经传导和抑制免疫系统等作用。常用剂量为长效硝苯地平每天30~60mg。主要副作用有体位性低血压、头晕和下肢水肿等。
(7)美西律:口服利多卡因类似物,目前常用于治疗慢性疼痛。尽管用于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资料不多。但用其治疗间质性膀胱炎有一定的合理性,值得做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8)麻醉药物:如其他药物治疗失败,患者症状严重,麻醉药物对缓解患者的症状有一定好处。常用药物有成瘾性最轻的美沙酮或长效吗啡。服用方法最好采用每天定时服用方式,这样可避免服用过量。如无间质性膀胱炎的客观证据,如病理活检,或膀胱镜水扩张后团伞状黏膜出血等,一般不建议采用麻醉药物治疗。症状严重者可与镇痛医生合作,可能会更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膀胱内灌注治疗
多种药物经膀胱内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灌注可在医院或在家自行操作。不同药物膀胱灌注的疗程各异。有些需要每周定期灌注,有的一次膀胱内灌注能持续数月。
(1)二甲亚砜:是目前唯一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膀胱内灌注药物。二甲亚砜治疗间质性膀胱炎的机制有抗炎、镇痛、血管扩张、胶原溶解和诱导细胞分化等。治疗疗程每周灌注2瓶,共6周。疼痛缓解后每个月或每2个月膀胱灌注一次,以维持疗效。治疗期间应监测肝肾功能及全血象。
(2)肝素:成分为硫酸葡糖胺聚糖,局部膀胱内灌注可改善膀胱黏膜的屏障功能。肝素单独使用的方法为10万单位肝素加10ml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膀胱灌注,每周3次。尽管肝素膀胱灌注无吸收,对全身无影响,但也需要每2~4周检查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血小板计数等以防意外。
(3)利多卡因:膀胱灌注并不能完全有效缓解膀胱的疼痛,可能的原因有:①慢性疼痛者常伴有新的神经末梢出现,而这些新生的神经对利多卡因无反应。②疼痛也与脊髓内通路有关。③太低的pH环境阻止利多卡因进入细胞内,同时加人8.4%碳酸氢钠1ml常能提高利多卡因的镇痛疗效。如利多卡因确实能缓解疼痛,在间质性膀胱炎发作期,可经尿道膀胱灌注1%利多卡因10ml,每天3次。
(4)类固醇激素:各种类固醇激素膀胱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均有所报道。但无严格的临床双盲研究证实其疗效。
(5)色甘酸钠:为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对一些患者有很好疗效。但目前尚未研究出理想的治疗剂量。如膀胱活检组织中有很多肥大细胞时,该药物可能会取得很好的疗效。
(6)辣椒辣素:该药物能刺激与疼痛相关的C神经纤维中的神经介质P物质,使得膀胱在短期的剧痛后(灌注后5分钟内),一次灌注后缓解疼痛长达数月之久。目前有关辣椒辣素治疗间质性膀胱炎是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尚无大宗临床试验结果证实其安全性、有效性、适合的剂量及灌注疗程方案。为减轻疼痛,辣椒辣素灌注之前可采用局部麻醉,或骶管麻醉。
(7)联合药物灌注:曾报道了多种联合治疗方案,如丁哌卡因(布比卡因)30ml、肝素10000U,氢化可的松100mg、碳酸氢钠48mEq、庆大霉素80mg,每周或每2周一次,共6次。
4、?间质性膀胱炎的其他治疗
(1)经骶神经电刺激:神经调节已有临床研究显示经骶神经电刺激治疗间质性膀胱炎有良好前景,尤其是在疼痛发作严重时,进行电刺激神经调节治疗,不但能增强治疗的效果,也能明显延长植入体内电池的使用时间。
(2)外科手术:可供选择的术式有膀胱自体扩大术、肠道膀胱扩大术、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等。这些手术仅适用于长期间质性膀胱炎,膀胱顺应性明显减低并可能影响上尿路功能者。单纯为缓解疼痛而采用手术治疗不可取,因为间质性膀胱炎的疼痛可能与膀胱本身有关,也可能与外周或脊髓中枢神经病变有关,如为后者,手术往往达不到预期目的。
总之,间质性膀胱炎是多因素所致,个体之间症状及其严重程度也有很大差异。从目前的研究看,并无诊断该病的特异性方法,因此除外引起类似症状的其他病因极为重要。治疗方法也因人而异,治疗选择的原则是先口服后膀胱灌注,先保守后手术,应和患者充分讨论各种治疗的利弊。治疗的目的在于尽量延长间质性膀胱炎的缓解期。尽管多数患者依靠口服或膀胱灌注等保守治疗,症状能得到良好的缓解,但如果膀胱顺应性发生明显改变,并可能影响到上尿路功能时,外科手术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选择。手术能有效改善膀胱顺应性,降低膀胱内压力,保护上尿路功能,但有时手术并不能完全缓解间质性膀胱炎所引起的疼痛。
1、多饮水,不要养成憋尿的习惯。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物。女性患者应保持会阴部清洁。
3、家属应多与患者沟通,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帮助患者消除可能产生的焦虑或抑郁情绪。
4、遵医嘱定期复查,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女性身体出现异味,请不要忽视, 除了“宫颈糜烂”,这些常见的妇 世卫组织“致癌清单”:这些平时 湖北17岁少女服药进医院脑死亡, 癌细胞“喜欢”吃肉,这五种肉不 我国肝病人数超4.47亿,这些都是 头孢配酒,一喝就走?其实这些药 老年痴呆祸根被找到?这些异常症 同房后女性“下面”出血,和哪些 一级致癌物石棉,66个国家已经禁 长沙女子跑完2公里后休克,别瞎 食品添加剂抽检不合格!这一些或 狗能嗅出新冠感染者,能取代核酸 60岁后身体断崖式衰老!医生:延 百万博主胃癌晚期发文告别,出现 血栓来临,手脚会出现几个异常, 右肩膀疼痛以为是肩周炎,不想确 淋巴癌,疾首,祸 45岁男子为软化血管,每天大量喝 北京女孩被称之为天之骄子,医生 头皮为什么会出现疙瘩,可能是这 混合性尿失禁症状及发病原因 混 外伤性睫状体解离症状及发病原因 唇腭裂症状及发病原因 唇腭裂如 集合不足症状及发病原因 集合不 外伤后低颅压综合征症状及发病原 老年慢性肾衰竭症状及发病原因 肾上腺髓质增生症状及发病原因 老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症状及发 会阴阴道及子宫颈感染症状及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