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 外耳道异物症状及发病原因 外耳道异物如何预防

外耳道异物症状及发病原因 外耳道异物如何预防

2020-03-28 20:00阅读(69)

外耳道异物(foreignbodiesinexternalacousticmeatus)是耳科较为常见的急诊,在儿童和成人均可发生,但多见于儿童。儿童患者多数由于好奇将玩耍的小物件如小弹

1
外耳道异物(foreignbodiesinexternalacousticmeatus)是耳科较为常见的急诊,在儿童和成人均可发生,但多见于儿童。儿童患者多数由于好奇将玩耍的小物件如小弹珠等物品塞入外耳道内所致;而成人患者则多数因为挖耳、外伤时遗留异物、昆虫爬入外耳道或强噪声环境中保护听力时耳道内塞入物不慎留入外耳道内。

2

流行病学

3

临床类型和分类

4

病因与发病机制

儿童患者多数由于好奇将玩耍的小物件如小弹珠等物品塞入外耳道内所致;而成人患者则多数因为挖耳、外伤时遗留异物、昆虫爬入外耳道或强噪声环境中保护听力时耳道内塞入物不慎留入外耳道内。医生在处理外、中耳的病变时,偶有将棉片或纱条遗留在耳内。

5

症状

由于外耳道的感觉十分敏锐,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外耳道异物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而且越接近鼓膜位置的异物,所导致的不适感越强烈。外耳道异物的临床表现因异物的大小、形态及种类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

1、疼痛

是外耳道异物最常见的表现。植物性异物可遇水膨胀,引起外耳道大部分甚至完全性的堵塞,病人即出现患侧耳部疼痛,并且伴不同程度传导性听力下降表现;坚硬且边缘锐利的外耳道异物可直接刺激外耳道皮肤引起局部剧烈疼痛,如果位置深,可引起鼓膜损伤。

2、外耳道出血

也是常见的表现。尤其形态尖锐的异物,或患者试图自行用器械将异物取出时更为常见。

3、外耳道感染

少数情况下,外耳道异物可较长时间未被发现(这种情况在幼儿多见),从而导致外耳道感染,出现耳道内分泌物,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等一系列炎症性表现。

4、反射性咳嗽及眩晕

对于少数患者,异物可刺激外耳道及鼓膜引起反射性咳嗽及眩晕表现。

5、其他

如果外耳道异物系活动性昆虫,由于昆虫在外耳道内的活动可引起患者极大的不适感,可表现为剧烈耳痛、噪声,并对患者心理造成极大恐惧感,部分昆虫甚至可引起鼓膜的损伤。对于既往存在鼓膜穿孔的患者有产生鼓室内异物的可能。

6

并发症

异物取出后如外耳道皮肤及鼓膜有损伤,应全身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若鼓膜出现穿孔,需嘱患者避免耳朵进水。

7

实验室检查

8

诊断要点

外耳道异物的诊断并不困难,但位于外耳道底部深处的小异物容易被忽略;或因异物留存时间过长,并发中耳、外耳道炎症;或局部分泌物较多,或被耵聍包裹,易与上述疾病混淆,应予注意。

9

鉴别诊断

需与外耳道炎、耵聍栓塞、外耳道肿瘤等疾病相鉴别。

10

治疗

(一)治疗

1、外耳道异物必须去除,但有些异物的去除并不容易,如操作不当,有可能将异物推入外耳道深部,增加了去除的难度;或者损伤外耳道壁或鼓膜,引起外耳道或中耳的感染。因此,在去除异物之前,应了解异物的种类、形状和大小,异物在外耳道内的位置及外耳道有无肿胀及弯曲情况,采用合适的器械和正确的去除方案。

2、光滑球形异物,如玻璃球、塑料球、豌豆和黄豆等,宜用细而头端带钩的异物钩,于外耳道与异物之间的缝隙伸到异物的内侧,一边松动一边轻轻将异物向外拨动,并根据情况移动异物钩,使其始终保持在异物内侧。因有时在取异物的过程中,不慎将异物钩拉出,而此时异物在外耳道内又嵌顿得很紧,再放入异物钩很困难。

3、如异物较软,可将异物钩刺入异物中将其拉出。

4、如有尖锐棱角的异物,在去除过程中,为防止刺伤外耳道,可用耵聍钩轻轻移动异物,使其尖部离开外耳道皮肤,再设法去除。

5、遇到在外耳道内爬动或扑动的昆虫,可先用无刺激的油类滴入外耳道,使其被黏附不动,再行取出。

6、如工作中意外事故,或战争中异物嵌入外耳道皮下甚至骨质中,如铁片、弹片等,有可能需在麻醉状态下做辅助切口后去除。

7、儿童在取异物时常不合作,而异物又比较难取,这种情况下需在全麻下取出。

8、如外耳道异物伴有急性炎症,这时根据异物的种类确定取异物的时机,如金属或石头等对外耳道刺激性小的异物,可先消炎后再去除;但有些异物直接刺激外耳道引起炎症,只有去除异物,炎症才能消散;有些植物性异物,如局部滴用水剂,可致其膨胀,去除更困难。

9、异物取出后,如有外耳道炎症,或取出过程中损伤了外耳道皮肤,局部需用抗感染药物。

(二)预后

预后良好,如较大异物或昆虫损伤鼓膜,则影响听力。

11

日常护理

1、了解病史及异物的种类、大小、形状,密切观察耳痛等症状。

2、积极配合医生尽快取出外耳道异物。

3、异物取出后,若有外耳道炎或外耳道损伤,遵医嘱给予抗生素,以预防或治疗外耳道感染。

4、健康教育:教育儿童勿将异物塞入耳内,引导家长加强儿童管理。一旦发生外耳道异物,及时到医院就诊,切勿自行取异物,以免将异物推入或者甚至导致鼓膜损伤等严重后果。

12

防治措施

1、异物入耳后,应由专科医生取出,不要自行挖取,以免损伤外耳道皮肤,或将异物推向深处。异物取出后,外耳道应保持干燥与清洁,以防外邪乘虚而入。

2、戒除挖耳习惯,以免断棉签、火柴棒等物遗留耳内。教育小孩不要将细小物体放入耳内。野外露宿应加强防护,以防昆虫误入耳窍。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