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症状及发病原因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如何预防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症状及发病原因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如何预防

2020-03-28 18:40阅读(6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obliterans,ASO)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下肢动脉壁增厚、僵硬、迂曲和失去弹性,继发血栓形成,致使动脉血管腔狭窄、闭塞,

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obliterans,ASO)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下肢动脉壁增厚、僵硬、迂曲和失去弹性,继发血栓形成,致使动脉血管腔狭窄、闭塞,肢体出现缺血症状的一种周围血管疾病。患者可出现肢体发凉缺血、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足趾溃疡或坏疽等症状。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好发于中、大型动脉。男性患者比女性多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常可并发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等,严重时可发生肢体坏疽,截肢率和病死率较高。

2

流行病学

美国7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10%,37~69岁发病率为1%~2%,平均每年约有10万人次因此病接受外科治疗。资料表明,ASO也是我国中老年人常见的周围血管病,男女均可发病,男性多见。1990年,调查上海地区50岁以上人口4609人,发现ASO34例(0.74%)。1993年,调查华南四省一市55岁以上人口6500人,发现ASO51例(0.78%)。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0~1995年共做ASO血管搭桥术65例。可见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人口老龄化以及诊断技术的发展,ASO在我国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ASO发病部位常见于主-髂动脉、股-腘动脉和胫-腓动脉,其中以股-腘动脉发病率最高。Servelle报道5100例手术患者闭塞部位为:股动脉占49%胫前、胫后动脉占21%,腘动脉占16%,主-髂动脉占14%。

3

临床类型和分类

ASO的分型多是根据部位、临床特点而制订,而且在指导治疗上均有一定的意义,分型的方法很多,适用于临床的有以下几种:

1991年美国哈佛医学院提出,将ASO分为三型:

1、Ⅰ型

病变多局限于腹主动脉末端及髂总动脉,无远端分支病变。临床并不常见,仅占5%~10%。由于病变周围有广泛侧支循环,很少发生下肢缺血症状。50%为女性患者,这可能与近年来女性吸烟人数增加有关。有些患者血管造影发现,主动脉、髂动脉及股动脉较细小,主动脉分叉位置高,临床称为主动脉发育不良综合征。患者发病年龄多在50岁左右,很少伴有高血压、糖尿病,但常伴有明显高血脂,可有Leriche综合征表现。

2、Ⅱ型

病变主要集中于腹部动脉,同时累及髂外动脉甚至股总动脉,占20%~25%,多数表现为下肢缺血症状,如静息痛、皮肤缺血性溃疡等。

3、Ⅲ型

为多水平、多节段、弥漫性病变,同时累及流入道及腹股沟韧带以下的流出道动脉,约占65%。发病年龄在70岁左右,男性发病率高(男女比例约为6∶1)。患者多同时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动脉粥样硬化,包括脑动脉、冠状动脉、内脏动脉等。常表现为明显下肢缺血症状,可发生缺血性溃疡、坏死等。

4

病因与发病机制

多数学说认为,本病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比较明确的病因有高血脂、高血压、吸烟、年龄、性别、糖尿病、遗传因素、血液高凝状态、饮食因素、体力活动缺乏、精神因素、血流动力学因素等。

动脉硬化闭塞症绝大多数发生于下肢,其原因可能是下肢动脉粗长,承受血流压力大,动脉内膜受内、外因素损伤的机会比较多。病变特点是,狭窄或闭塞常呈节段性,局限于动脉分叉处,累及一侧或双侧下肢动脉,上肢很少累及。病变长度一般为4~10cm,病变远端动脉多通畅,可以作为血管旁路移植术的流出道,多数病例可以接受手术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生于不同部位时,可有以下几个侧支循环网:

1、腹主动脉末端闭塞时,可以从肋间动脉、腰动脉与髂腰动脉、臀动脉、旋髂深动脉及腹壁动脉之间吻合;另一条侧支循环是肠系膜上动脉的左结肠动脉及肠系膜周围小动脉,最后经直肠血管进入腹壁下动脉。

2、髂外动脉、股总动脉闭塞时,腹壁下动脉的臀支与股深动脉的旋股动脉分支之间的侧支循环旁路,称为”十字吻合”。

3、股浅动脉闭塞时,股深动脉的穿通支与胆动脉在膝关节之间的侧支循环开放。

5

症状

男女均可发病,但以中年后男性多见。病程分四个临床时期。

1、FontaineI期,轻微症状期

发病早期,多数病人无症状,或者仅有轻微症状,例如患肢怕冷,行走易疲劳等。体格检查可扪及下肢动脉搏动,此时让病人行走一段距离再检查,常能发现下肢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消失。

2、FontaineⅡ期,间歇性破行期

是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特征性表现。随着下肢动脉狭窄的程度及阻塞的范围不断增大,病变动脉只能满足下肢肌肉组织静息状态下的供血。步行后病变动脉无法满足肌肉更多的血液灌注需求,代谢产物使小腿酸痛。病人被迫停下休息一段时间后再继续行走。酸痛的部位随动脉阻塞的部位不同而不同,腹主动脉下端和髂总动脉阻塞,以下腰部、臀部肌肉酸痛为主,男性病人可时伴有阳痿;髂外动脉阻塞,以大腿肌肉酸痛为主;股动脉阻塞则以小腿肌肉酸痛为主。病变的发展使间歇性破行距离越来越短,休息时间则越来越长。临床上常以跋行距离以200米做为间歇性跋行期的分界,Ⅱ期常常被划分为Ⅱa期(绝对跋行距离>200米)和Ⅱb期(绝对跋行距离≤200米)。

3、FontaineⅢ期,静息痛期

当病变动脉不能满足下肢静息状态下血供时即出现静息痛。疼痛部位多在患肢前半足或者趾端,夜间及平卧时容易发生。疼痛时,病人喜屈膝,常整夜抱膝而坐,部分病人因长期屈膝,导致膝关节僵硬。此期患肢常有营养性改变,表现为皮肤呈蜡纸样,指甲生长缓慢且变形增厚,患足潮红但上抬时又呈苍白色,小腿肌肉萎缩。静息痛是患肢趋于坏疸的前兆。

4、FontaineⅣ期,溃疡和坏死期

当患肢皮肤血液灌注连最基本的新陈代谢都无法满足时,连轻微的损伤也无法修复而出现肢端坏疽。坏疽不断增大,导致肢体坏疽。合并感染将加速组织坏死。

6

并发症

患者可出现肢体溃疡或坏疽、腰痛、阳痿、废用性肌萎缩、术后急性动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血肿及假性瘤形成、下肢过度灌注综合征等并发症。

7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血液中多项指标异常,其中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升高,LDL、总胆固醇、血甘油三酯和β脂蛋白升高,HDL降低,脂蛋白电泳图形异常。

8

诊断要点

首先是详细询问病史,是否有吸烟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有早期症状者应做进一步检查,间歇性跛行和静息痛则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体征方面强调下肢缺血症状如下肢下垂和上举试验阳性,皮肤苍白或紫绀。注意趾甲的变化,一旦出现溃疡或坏疽较易确定诊断。辅助检查首先应选用无创或微创检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考虑各种检查的敏感性和效价比,酌情选用。值得强调的是,节段性动脉测压和血管超声具有筛选和确诊的双重意义,血管快速扫描可以准确提供阻塞部位和流入道、流出道情况。血管造影可以帮助选择术式,CTA、MRA亦可酌情选用。

9

鉴别诊断

1、血管闭塞性脉管炎

血管闭塞性脉管炎(Buerger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患者无高血压、冠心病病史,血脂不升高,在发病过程中,30%~40%的患者小腿及足部反复发生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中、小型动静脉受累,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溃疡或坏疽出现突然且较局限,少有感染,但疼痛剧烈,营养改变不明显。动脉造影可见动脉呈节段性闭塞,而病变上下段血管壁无异常。ASO多按Fontaine分期逐渐演进,Buerger病则迅速出现三、四期表现。

2、糖尿病所致末梢神经炎和坏疽

单纯ASO和糖尿病性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鉴别较困难。糖尿病性动脉硬化闭塞症中期时,两者可以鉴别,例如血糖、尿糖升高,病史多在5~10年,常合并肾病、肝病、视网膜出血、冠心病、脑梗塞等。既有ASO又有糖尿病性动脉硬化闭塞者,鉴别十分困难。糖尿病所致的末梢神经炎和坏疽与动脉硬化闭塞所病致的溃疡和坏疽各有特点,糖尿病性溃疡是由神经营养障碍,血管营养神经障碍引起的,好发于足尖、足底、踝部,不伴疼痛,溃疡多圆形,深在,边缘锐利,容易出血。而动脉硬化闭塞所病致的溃疡是缺血所致,多见于足尖、足背、内外踝部,疼痛剧烈,特别是夜间,溃疡多发,边缘不齐,肉芽形成不良。

3、神经源性跛行

腰椎间盘突出、多发性神经炎及梨状肌综合征等往往与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早期、中期症状相似,但这些疾病的患者下肢血管搏动正常,存在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肌电图、腰椎CT或MRI有助于明确诊断。神经源性跛行肢体刺痛无力,不灵活,动脉搏动正常,马尾性为双侧下肢背面到会阴部症状,神经根性为单侧下肢背面,脊椎背区疼痛加重,神经阻滞有效。姿势改变可引起症状改变,运动负荷试验后马尾性运动、感觉麻痹,排尿困难加重,神经根性麻痹加重。

4、多发性大动脉炎

病变主要累及主动脉弓分支动脉起始部,其次是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动脉,髂、股动脉闭塞或狭窄较少见,好发年龄为10~30岁,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2~3倍,起病缓慢,全身伴有风湿症状者占60%~65%。患者可有上下肢和脑部缺血症状,同时可有肾血管性高血压,常伴有发热和血沉加快。病理为多发性大动脉炎性纤维增生及狭窄。

5、主-髂动脉栓塞

常继发于心律失常、心房纤颤。发病突然,可出现患肢剧痛、皮肤苍白、运动障碍、感觉异常、动脉搏动消失,即“5P”症状。腹主动脉分叉部骑跨栓可表现为双下肢瘫痪等脊髓缺血症状。

6、关节炎

膝、髋关节炎也可出现小腿或大腿疼痛在活动时加剧,患者同时伴有关节积液或关节活动受限征象,肢体动脉搏动多正常,X线平片显示关节间隙增宽、狭窄、关节面粗糙等征象,必要时可行关节造影。

7、腘动脉挤压综合征

由腘动脉和膝部肌肉结构关系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腘动脉受异常肌肉结构压迫,引起狭窄或闭塞。患者多为男性,与吸烟无关。多在青春期至30岁期间发病,表现为突然发生的间歇性跛行,通常由某些紧张活动所引起,有时仅在行走第一步时出现,而在奔跑时并不出现上述症状,病变严重者可能危及下肢存活。动脉造影可以提供诊断依据,表现为狭窄后扩张或腘动脉瘤。

8、腘动脉外膜囊性病变

病因不清,由于腘动脉外膜下积聚胶冻状神经节样物质,压迫动脉管腔,使血流减少甚至发生动脉闭塞,多发生于30~40岁非吸烟男性,患者突然出现小腿肌肉痉挛性疼痛。血管造影出现偃刀征及沙漏征时有助于诊断。血管多普勒超声、CT均可确定诊断。

9、肢体静脉性溃疡

动脉硬化闭塞症肢体溃疡,多出现于肢体慢性受压部位如踝部或踇囊区,而肢体静脉性溃疡多发生于小腿下1/3,疼痛为中等程度,溃疡为圆形,较浅,底部凹凸不平,多伴静脉性出血。

10、乌脚病

是发生于我国台湾省西南沿海一带的地方病,俗称黑斑病,病因尚不清楚。有人把此病分为三期,即红斑期、溃疡期和坏疽期有肢体慢性缺血临床表现,男女发病率比例为1~1.5∶1。表现为广泛趾部皮肤溃疡。血液PGI2/TXA2比例失调,血小板聚集性增高。

10

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都有不足之处。保守疗法尚缺乏理想的药物,手术后再狭窄问题又未能很好地解决。治疗方法分为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也有人提出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和血管再生性治疗等概念。

所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均应接受治疗,治疗的基本原则为:控制疾病的发展;促进侧支循环形成改善下肢血供;保护下肢和足部免受损伤;减轻缺血性疼痛;处理缺血性溃疡。需要强调的是,并非所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均需手术治疗,在50岁人群中,仅有2%~3%的患者存在下肢缺血症状,而在间歇性跛行患者中,仅10%~15%的患者病情会迅速恶化。因此,对绝大多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应采取非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

适用于所有Ⅰ期、绝大多数Ⅱ期及部分Ⅲ期ASO患者,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戒烟

目前已经明确吸烟与动脉硬化闭塞症关系密切。在间歇性跛行患者中,有90%是嗜烟者,在下肢缺血性坏死而需要截肢的患者中,有吸烟史者高达95%。吸烟可以引起外周血管收缩,抑制侧支循环形成。据统计,间歇性跛行患者完全戒烟后,其行走距离可增加100%~150%,下肢截肢的危险性可减少80%。因此,ASO患者应该完全、永久戒烟。

(2)控制高血脂

注意饮食,限制胆固醇及动物性脂肪的摄入量,把体重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在应用降血脂药物前,患者应首先进行饮食疗法,并至少坚持3个月,多数患者血脂可降至理想水平。

(3)控制相关疾病

多数患者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可以加速ASO的发展,其下肢更易受到感染和创伤,因此患者应接受相应的糖尿病饮食和药物治疗。ASO患者往往有身体其他部位的动脉粥样硬化,表现为高血压、心绞痛,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正确的治疗可以改善心肌供血,增加患者行走距离,改善下肢血供。值得注意的是,由于β受体阻断剂可以减少下肢血流,在治疗上述疾病时,应尽量避免应用。

(4)运动疗法

治疗间歇性跛行最有效的方法为增加行走距离的运动疗法,经过至少3个月的运动训练,约75%的患者行走距离可以明显增加。需要注意的是,运动时,刚出现跛行时不能停止,应坚持到患者肌肉酸痛不能忍受时为止,休息几分钟后,再继续训练,每天应至少坚持1小时。过去认为运动可以促进侧支循环建立,而事实并非如此,随着行走距离的增加,患者踝部血压并不升高。目前认为,可能机制为协调肌肉运动,促进下肢血流的重新分布,增加氧释放,从而降低腘静脉中的乳酸水平。

(5)保护患肢

下肢发生严重缺血性溃疡、坏疽的主要原因为机械性创伤,小心保护患肢,则半数以上的溃疡、坏疽可以避免,应经常剪趾甲,用肥皂、温水洗脚,保持足部清洁,注意保暖,使足温保持在35~37.7℃,鞋要柔软、宽松,如果足部发干,可涂抹Cocoa油。

(6)治疗缺血性溃疡,减轻静息痛

如果治疗不当,缺血性溃疡加重,将成为动脉硬化闭塞症最可怕的并发症之一,应积极处理,预防感染。局部可用3%硼酸溶液浸泡,每次20min,1~2次/日,也可使用1:10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创口,然后局部涂以红霉素软膏类药物。如果局部有渗出,则应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当伴有蜂窝组织炎或淋巴管炎时,全身应用抗生素。

2、药物治疗

近年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药物明显增加,但是具有明确疗效的药物并不多。

(1)血管扩张药

过去30年中曾广泛应用于治疗ASO,实际上它们并不能增加运动肌肉的血流量;相反,在缺血区,由于无氧代谢产物使该部位血管最大限度开放,应用血管扩张药也无济于事,在某些情况下,只能增加正常动脉区域的血流量,使血液选择性地流离缺血区,反而加重下肢缺血。目前,血管扩张药物已经转向改变血管反应性,纠正微循环紊乱,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

(2)抗血小板药

血小板在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传统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潘生丁等可明显改善有症状性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存率,使死亡率降低15%,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下降30%。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可抑制血小板ADP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从而减少血小板聚集。服用该药后,患者行走距离及踝肱指数均有明显改善。长期应用阿司匹林和ticlopidine,可阻抑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该类药物是否可抑制股-腘旁路术人工血管血栓形成尚属未知,应用ticlopidine可提高自体静脉旁路术的通畅率,但是阿司匹林、

ticlopidine对静息痛、缺血性溃疡效果如何尚待研究。

(3)溶栓、祛聚、抗凝药

溶栓、祛聚、抗凝药主要用于急性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外科手术后血栓形成。

(4)改善血流动力学的药物

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液滤过性及血红细胞变形能力均下降,己酮可可碱可以降低血液黏滞度,增加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有效改善微循环。1/3~1/2伴跛行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应用该药后,可减轻静息痛,治疗反应与是否合并糖尿病无关,行走距离亦明显增加。

ω-3、ω-6多不饱和脂肪酸可降血脂、扩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抑制内皮细胞异常合成生长因子及平滑肌细胞增殖,用于防治AS及血管旁路术后再狭窄。

5-羟色胺是一种可引起血小板聚集及血管痉挛的重要介质,Retanserin是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评价的新型药物,它是一种强有力的5-羟色胺受体抑制剂,服用该药物后,患者行走距离明显增加,同时可以防止其他心脑血管意外,如心肌梗死、卒中等。

TXA2明显促进血小板聚集和内容物释放,近来研制的几种咪唑类化合物作为血栓合成酶抑制物,可以特异性阻断TXA2合成从而促进前列环素合成,提示其对治疗下肢ASO具有一定作用。

(5)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包括以洛伐他汀、氟伐他汀等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降血脂,应用丙丁酚维生素C、维生素E、亚硒酸钠等抗氧化等。随着对ASO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化,药物治疗亦出现新趋向,包括:

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如卡托普利、氯沙坦。

②钙离子拮抗剂:特别是硝苯地平具有抗氧化、降血脂、抗血小板、抑制平滑肌增殖等多重作用。

③内皮素受体拮抗剂:较有应用前途的是R046-2005。

④生长因子与细胞因子及其拮抗剂:如γ干扰素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阻滞AS进展。⑤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抑制剂:可降血脂抑制单核细胞粘附。

(6)改善代谢药物

肉毒碱能够促进有氧代谢中丙酮酸进入三羧酸循环,并且加速脂肪酸的运输,从而产生更多的ATP,在同样供氧量的情况下,有更多的能量被利用。服用该药的间歇性跛行患者,腘静脉中乳酸水平明显下降,同时行走距离显著增加。

(7)中医药治疗

很多中草药对ASO具有治疗作用,如丹参、黄芪、川芎、当归、赤芍、牛滕、绞股蓝、人参、香菇、红花、郁金、茵陈,泽泻、虎杖、首乌、金银花、银杏叶等。熏洗法、外敷法等外治疗法,以及针灸等特色疗法均有相当疗效。

3、介入治疗

1964年,Dotter和Judkins首先应用介入方法治疗动脉硬化狭窄性疾病,初期主要是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PTA),为防止PTA后再狭窄、血管壁弹力回缩、血管内膜撕裂或动脉夹层引起急性闭塞,采用支架植入,使PTA技术又向前推进一步。1987年,Kencey和Nash用一种尖端可弯曲并能高速旋转的导管对狭窄性病变进行旋切治疗(PAC),为介入治疗增加了新的内容。选用这些方法时要严格地掌握适应证,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具体而言,ASO选用PTA的适应证为:

(1)腹主动脉远端局限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2)与主动脉分叉有一定距离的、髂动脉1.0~2.0cm的中心性高度狭窄。

(3)股浅或股深动脉2.0~4.0cm的狭窄或闭塞。

(4)腘动脉或股动脉较短的孤立性狭窄或闭塞。PAC主要应用于髂动脉、股浅动脉及腘动脉病变,低速旋转PAC比高速旋转PAC更安全。

4、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应用基因工程和细胞生物学技术,将一些具有治疗价值的外源性基因导入体内,通过修复、补充失去正常功能的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和/或抑制某些基因的过度表达,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ASO的基因治疗主要针对介入、手术治疗后的再狭窄及肢体慢性缺血。

(1)再狭窄的基因治疗

再狭窄的基因治疗主要以病毒、病毒脂质载体、质粒-脂质体复合物为载体,应用球囊导管、血管内支架、移植物预先浸泡法或加压灌注法、基因缝线法等定位基因转导技术进行,同时包括应用反义核酸技术。主要备选目的基因包括抗血栓形成的基因、血管活性物质的基因、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基因、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细胞周期调节基因(包括凋亡相关基因)、抑制胶原和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基因等。

(2)肢体慢性缺血的基因治疗

通过向阻塞动脉近端转移具有促血管再生作用的基因,或者直接将目的基因多点注射于缺血区肌组织内,可跨越阻塞动脉段建立丰富的侧支循环,该技术又被形象地称为“分子搭桥术”。

目前,基因治疗方兴未艾,再狭窄的基因治疗尚处于动物试验阶段。VEGF基因治疗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均显示满意疗效。该研究为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5、干细胞移植

干细胞移植为21世纪最先进的技术之是近年来血管外科领域一项新的治疗方法。其理论依据是干细胞为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可以分化为各种机体组织细胞。干细胞可以分化为成血管细胞、血管内皮祖细胞,并进一步分化形成新生毛细血管。自体干细胞移植正是利用这一原理,通过骨髓动员、细胞移植等新技术,在缺血肢体形成新生血管,改善血供。但是干细胞移植尚有较多问题有待解决,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在安全性、能否获取足够的、能够特异分化的干细胞,有效的移植方法,是否联合应用细胞生长因子等方面,仍需要较多的探索。

6、外科治疗

严重间歇性跛行、缺血性静息痛及组织缺血坏疽等均应及时采用手术疗法。选择何种术式应考虑:病变形态、手术危险性、既往治疗(即旁路术或血管扩张成形术)、患者预计生存期、医疗条件与医师的经验。

常用术式如下:

(1)主-髂动脉内膜切除术

(2)主-髂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

(3)髂-股(髂-髂)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

(4)股-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

(5)腋-股动脉旁路移植术

(6)股深动脉重建术

(7)倒置大隐静脉股-腘动脉旁路移植术

(8)原位大隐静脉远端旁路移植术

(9)下肢多发性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血管重建术

11

日常护理

1、饮食

禁烟禁酒,禁食高脂及刺激性食物。多食水果蔬菜,豆类食品,保持排便通畅。

2、生活指导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者积极治疗原发病,肥胖者应减轻体重。

3、用药

按时、按量服药治疗,不能擅自更改服用剂量。服药期间观察牙龈有无出血、尿液颜色变化等。

4、患肢护理

保护患肢,做适当的功能锻炼。保持清洁卫生,修剪趾甲,穿棉质袜子和舒适鞋子。

5、心理护理

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避免消极悲观。

6、院外复查

每1~2周复查凝血功能。3~6个月复查彩色B超。不适随诊。

12

防治措施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