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 肝外伤症状及发病原因 肝外伤如何预防

肝外伤症状及发病原因 肝外伤如何预防

2020-03-28 18:01阅读(61)

肝外伤是腹部外伤中较常见且严重的损伤,仅次于脾外伤。战时肝外伤多为火器伤,平时则主要为交通事故、刺伤、摔伤、拳击、坠落、压砸、撞击、枪伤等。由于肝脏血

1
肝外伤是腹部外伤中较常见且严重的损伤,仅次于脾外伤。战时肝外伤多为火器伤,平时则主要为交通事故、刺伤、摔伤、拳击、坠落、压砸、撞击、枪伤等。由于肝脏血供丰富,具有重要而复杂的生理功能,往往伤情复杂,病死率高。单纯性肝破裂死亡率约为9%,合并多个脏器损伤和复杂性肝破裂的死亡率可高达50%。肝脏是腹腔内最大的实质性器官,位于右侧膈下,由于其占腹腔面积大,位置固定,质地较脆而柔软,因此是人体最易损伤的腹腔实质脏器之一。肝外伤后主要表现为肝实质及肝内血管伤所引起的大出血、休克和肝内胆管伤所引起的胆汁性腹膜炎。难以控制的出血、其他脏器的伴随损伤及并发症是肝外伤的主要死亡原因。

2

流行病学

肝外伤在腹部损伤中占15%~20%。

3

临床类型和分类

4

病因与发病机制

1、开放性肝外伤

由刀、剑刺伤及枪弹伤、弹片伤等所致,其中霰弹猎枪所致较一般枪伤重。

2、闭合性肝外伤

由钝性外力如打击、挤压、车祸、爆震伤、高处跌伤等原因使肝直接遭受到冲击或间接对冲所致,腹部并无伤口沟通。常合并肾、脾、胰及十二指肠的损伤。

5

症状

1、症状

伤后患者一般诉右上腹疼痛,有时向右肩部放射,后转右下腹、全腹部疼痛,多伴有恶心、呕吐。

(1)肝脏浅表裂伤时出血和胆汁外渗都不多,能在短期内自行停止,临床表现较轻,腹痛范围较局限,一般仅有右上腹部疼痛。

(2)中央型肝挫伤或贯通伤,临床可有右上腹部持续而剧烈的腹痛,多伴恶心、呕吐,腹腔内出血量大者甚至出现低血压、休克等表现,患者常自觉口渴、烦躁不安或抑郁淡漠,且病情变化快。

(3)肝脏严重破碎或合并肝门大血管、下腔静脉破裂者,可短期内大出血死亡。

(4)肝包膜下血肿或深部血肿,主要表现为肝区胀痛,若血肿与胆管相通,可有胆管出血症状,可有呕血、黑粪等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巨大血肿长期存在可发生感染而形成继发性肝脓肿,出现如寒战、高热、肝区疼痛等肝脓肿的征象。当咳嗽等使腹腔内压力急剧升高时,血肿可破裂出现腹腔内大出血的征象。

(5)肝外伤往往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比较多见的是肝脏的邻近器官,如右侧肾脏、十二指肠、胰腺、结肠肝区、肝外胆管等。也可合并全身其他器官的损伤如脑外伤、胸部创伤、四肢骨折等。

2、体征

(1)休克

肝外伤一般都有休克的体征,表现为面色苍白、血压不稳或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尿量减少等。严重时,全身皮肤、黏膜明显发绀,四肢厥冷,脉搏摸不清,血压测不出,尿少甚至无尿。

(2)腹膜刺激征

腹腔内出血所致一般较轻,而肝脏损伤时肝内较大的胆管破裂或肝脏碎裂伤时所致大量胆汁外渗,表现为上腹部或全腹部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形成典型的“板状腹”征象。

(3)其他

肝区叩痛明显,有血肿形成时可触及肝大或上腹部肿块。开放性损伤在上腹部可见火器及刀刺伤的入口。闭合性损伤有时可见到表皮擦伤、腹壁软组织挫伤及腹壁淤血的局部征象。

6

并发症

1、胆漏

肝外伤手术后胆漏发生率约5%,是常见并发症。多因手术清创时肝创面胆管未能仔细结扎或结扎线脱落,坏死的肝组织清除不完全、液化而致肝管分支破溃所致。如胆漏量不大,术中又放置有双套管引流者,虽胆汁外漏。因有双套管负压吸引不致发生胆汁性腹膜炎,随着时间的推移,漏出量越来越少,多可自愈;如漏出量大,而又未做双套管引流或引流效果不佳,往往发生胆汁性腹膜炎,重者可致休克死亡,常需要二次手术。

2、胆管出血

可在术后早期发生,也可在数周、数月后发生。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右上腹胀痛、绞痛、呕血、便血、发热、黄疽,呈周期性胆管出血。出血原因多为中央型肝破裂或重型破裂手术时,止血、清创不彻底,缝合后留有残腔,以后出血、渗血、肝内血肿、坏死组织液化、胆汁渗漏、感染坏死。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采用血肿切开止血、肝动脉结扎术,并行胆总管T管引流术。

3、肝内脓肿

多因肝外伤较深,清创时小胆管未结扎或无生机组织未能彻底清除,缝合时留有残腔所致。如持续高热不退,白细胞增多,应用BUS、CT等检查定位,行穿刺引流,必要时行切开引流。

4、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多因损伤严重、大量出血、严重休克合并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ARF、ARDS、应激性溃疡。因此,在处理肝损伤时,及时抗休克、纠正内稳态的失衡、防治感染对预防MODS尤为重要。

7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轻度肝外伤时常无明显变化,中至重度肝外伤时可有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比容降低,白细胞可升高,特别是形成继发性肝脓肿时白细胞明显升高。

2、肝功能

早期或轻度肝外伤时可无明显异常。

8

诊断要点

多有右上腹、右季肋部、右下胸部火器伤或撞击伤病史。应详细了解受伤史,注意问题受伤时间、受伤地点、致伤条件、暴力大小、方向、部位及受伤至就诊之间的伤情变化和就诊前的急救处理等。

9

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脾破裂、大血管破裂以及空腔脏器破裂等鉴别。另外,有肝硬化或肝癌的患者轻度外伤即可能引起肝破裂。

1、脾破裂

多有左侧胸腹部的外伤史,临床表现与肝破裂较为相似,但当肝破裂合并有胆管损伤时可致胆汁性腹膜炎,腹痛一般较剧烈,呈全腹持续性疼痛,且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的征象也较明显,而脾破裂腹痛及腹膜刺激征都较轻,腹部X线片示胃右移、横结肠下移、胃大弯有锯齿形压迹(脾胃韧带内血肿所致),提示为脾破裂。另外,通过B超或CT即可明确脾破裂的位置,可资鉴别。

2、肝周腹水

肝包膜下血肿行CT检查时形成的新月形或半月形的低密度或等密度区,需与腹水围绕肝周围鉴别。通过外伤病史及密度测量不难鉴别。

3、病理性肝破裂

常见于肝硬化或肝癌的患者,多为青壮年,有肝炎病史,轻微的打击即可造成肝破裂,伤后局部症状明显,肿块迅速增大,通过B超及CT等影像学检查或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肝硬化或肝癌的特征性改变而不难鉴别。

4、腹腔内空腔脏器破裂

如胃、十二指肠的破裂,由于胃酸、胆汁和胰液有很强的化学刺激性,伤后立即出现剧痛和腹膜刺激征,查体见肝浊音界消失,腹部X线摄片示膈下新月形阴影,胃管引流出血性液,且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食物残渣,可资鉴别。

5、大血管破裂

较常见的为外伤后腹主动脉破裂出血,其出血量大,迅速出现休克征象,死亡率极高。

10

治疗

治疗主要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1、非手术治疗

临床资料显示,部分肝外伤患者可采用非手术方法治愈,这是因为人们对肝外伤的自然转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现代医疗检查设备(B超、CT、MRI等)的应用,高质量的CT、B超等检査设备能较准确地判断肝损伤的部位及腹腔积血量,以及腹腔内其他脏器的损伤情况。临床医师经验不断丰富,综合处理的手段和监测能力不断加强。相当一部分肝外伤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而痊愈,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节约了医疗费用,故在临床观察、B超及CT检查监测的基础上,近年来,国内外的许多文献有选择地应用非手术治疗闭合性肝外伤。

(1)非手术治疗指征

①单纯性肝裂伤,或肝内血肿,或伤情较轻,属Ⅰ~Ⅲ级肝损伤,无活动性出血,血肿不进行性扩大者。

②无腹腔内其他脏器损伤而需手术探查者。

③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无明显的腹膜炎体征。

④患者神志清楚,在观察中反复多次检查都合作者。

⑤腹腔积血<250~500ml,少量输血(<200ml)就能纠正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⑥观察过程中CT扫描证实已好转或已稳定。

⑦具备重症监护的条件及高素质CT或B超专业人员,若病情发生变化能及时转手术治疗。

(2)注意事项

由于肝外伤病情的复杂性,在非手术治疗期间,要严密动态观察病情变化。

①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腹部情况。观察是否合并腹腔内其他脏器损伤,防止漏诊消化道穿孔,必要时要做多次B超及CT检查以明确腹腔内积血、渗漏胆汁及肝脏的愈合情况。

②监测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检验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比容等。

③用B超对肝损伤进行动态监测。

④做好术前准备,随时中转手术。如发现患者有腹痛进行性加重,持续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血压下降,腹胀、腹膜炎体征逐渐加重时,要及时行B超或CT检查,如果腹腔出血量持续增加,化验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及血细胞比容进行性下降,或发现合并其他脏器较严重的损伤,必须及时转手术治疗。

(3)治疗措施

①严密观察伤情变化及生命体征:入院48小时内每小时测1次血压和脉搏,而后改每2~4小时测1次。每2~3天测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白细胞总数及分类。经常检查腹部体征,动作要轻柔。

②建立通畅的静脉通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酌情输血,有休克者积极抗休克治疗,应用止血药物,促凝、抗纤溶药物联用,必要时联用小血管收缩剂。

③禁食,静脉营养支持,必要时胃肠减压,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使腹腔内积血易于吸收。72小时后若伤情稳定,可开始进食。

④选择适当的抗生素预防感染,以胆汁可能存在的细菌为依据。

⑤绝对卧床休息2周以上;吸氧,适当的镇静、止痛。

⑥72小时内每日复查CT或床边B超,以后每5~7天复查1次,观察肝脏创伤愈合及腹腔积血吸收情况。

⑦出院后3个月内限制剧烈活动,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非手术治疗需要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输血量与失血量有关,如输血不能使血流动力学稳定,应立刻手术。

如患者没有进行性加重的腹痛,血流动力学稳定,部分患者可行选择性动脉造影,查找出出血灶后栓塞出血部位的肝动脉分支,效果较好。

非手术治疗肝外伤的最大危险是延迟性出血。一般认为,肝外伤延迟性出血多发生在伤后2周内,且多与腹内压突然异常增加、剧烈活动或再次外伤有关,在非手术治疗期间应绝对卧床休息2周,避免腹内压增加,3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如果发生延迟性出血,应立即中转手术治疗,不再适宜采取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如出院后发生再出血,应立即收住院观察治疗。如住院期间出现渐进性出血,但血流动力学稳定,可继续非手术治疗,如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突发大出血,应迅速手术治疗。选择非手术治疗时,要注意避免漏诊其他脏器的损伤,如肠破裂、胰腺裂伤、十二指肠损伤,以及合并胸部联合伤等,否则可造成严重的后果,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选择非手术治疗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不要盲目从一,要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2、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严重肝外伤最重要且有效的方法。

(1)适应证

当肝外伤患者有明显的腹腔内出血,血流动力学不够稳定,疑有腹腔内脏器合并伤,多量腹腔内积血、积液者,应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行剖腹探查术。

(2)手术治疗原则

彻底清创,有效止血,阻止胆漏,清除坏死肝组织,通畅引流以及处理合并伤。

(3)手术探查

①切口

闭合性钝挫伤,明确受伤部位为右上腹或右胸部撞击,术前怀疑为肝破裂为主可做右腹部切口,可采用右肋缘下切口,切口宜大,暴露充分,便于手术操作;火器伤或车祸伤,术前不能排除多脏器伤,一般选用上腹正中切口,此类切口可根据术中需要向上、向下延伸,或可延伸至第七肋间成胸腹联合切口。

②止血

不能控制出血是肝外伤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据估计,在伤后24小时死亡的患者,60%~80%是死于出血,因此,肝外伤处理的根本问题就是出血和如何控制出血。开腹后边抽吸腹腔内的积血边注意出血来源,凝血块较集中处往往为出血部位。明确出血部位后,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以下几种止血方法。

A、肝门阻断法:若见创面出血多,速度快,可用指压法阻断肝门,一般术者左手拇指、食指自小网膜孔分别压住肝蒂即可止血,但此法不能持久,且妨碍术者进行手术操作;再换用准备好的乳胶管自小网膜孔穿入,分开肝胃韧带后传出,以血管钳钳夹乳胶管可暂时阻断肝动脉、门静脉血流而达到止血的目的,此时,即可进行肝创面的清创,阻断肝血流以20分钟为限,以免造成肝脏的缺血性损伤,故每隔20分钟松开止血乳胶管一次。若行肝门阻断后仍有大量出血,从肝破裂处涌出,提示肝破裂可能累及肝静脉主干或下腔静脉,是肝外伤最危险、处理最困难的合并伤,其出血量大、迅速,且有并发空气栓塞的可能,死亡率高达80%。直接修补静脉破裂口因术野出血多,且显露不佳而十分困难,通常需将切口延至胸部以改善显露,并将一带有气囊的硅胶管经肾静脉下方、下腔静脉前壁小切口植入下腔静脉内,气囊插至膈肌上方时,即向气囊注水,同时在肾静脉上方用纱带缚住下腔静脉,以建立暂时性静脉血流内转流,这样可大大减少肝静脉破裂处的出血,且此时较易看清楚肝静脉或下腔静脉损伤范围,有利于肝静脉或下腔静脉裂口的修补。

B、纱布填塞法:适用于严重肝外伤、肝双叶广泛的碎裂伤,出血难以控制、广泛扩展的肝包膜下血肿、已有休克,在无大量输血条件,无肝切除技术,患者情况较差不能耐受较大手术时,可用此法暂时止血,待情况稳定后再做进一步的处理。此外,若肝门阻断法止血效果不佳,疑为肝静脉或下腔静脉损伤时。应迅速用纱布卷肝后填塞止血。创面以吸收性明胶海绵、淀粉海绵或止血纱布垫压数块,纱布尾端经腹壁切口或另做腹壁戳孔引出,原切口缝合。手术后第3~5日起,每日抽出纱条一段,7~10日取完。此法有并发感染或在抽出纱条的最后部分时引起再次出血的可能,故非不得已,应避免采用。

C、局部止血法:结扎肝裂伤创缘内小动脉、门静脉分支,较大的分支血管双重结扎或结扎加缝扎;对于肝创面渗血可用微纤丝胶原、胶原片、海绵纤维蛋白、止血纱布等止血。

D、肝动静脉结扎术:适用于创伤局部结扎不能止血或术中止血效果不佳及手术止血后继发性出血者,尤其是星芒状、中央型破裂伤及深度断裂伤、肝广泛爆炸伤、广泛扩展的肝包膜下血肿者,可行肝动脉结扎术。一般只行结扎肝左动脉或肝右动脉的选择性肝动脉结扎术,因其止血效果与肝动脉结扎术相似,但对肝功能影响更小。在严重肝外伤中,由于肝静脉损伤致大出血,为争取时间,抢救患者的生命,在不宜也无法行肝静脉修补时,可采用肝静脉结扎术。动物实验证明,结扎猪的肝静脉(累及全肝的50%)可导致局部充血,4~6个月后组织检查与正常组织无明显区别,累及全肝75%的肝静脉结扎,可导致局部纤维化,但局部仍有功能,有保留的价值,因此,肝静脉的部分结扎不至于导致完全的肝功能丧失。随着科学实验的不断深入、临床经验的不断丰富,曾经视为禁忌证的肝静脉结扎术也逐步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为抢救严重肝外伤大出血患者的重要手段。

③清创缝合术

对于裂口浅、创口整齐的肝损伤,常采用单纯缝合术。该术式简便、快捷,且能在短时间内控制出血、修复创面。大多数伤口可做间断缝合或褥式缝合。缝合的要点是经裂口底部缝合,不残留残腔,并常规放置引流。对于肝脏钝性或高速投射物伤、有肝组织粉碎、创缘不整齐、失活组织较多者,彻底的清创是手术的关键步骤。原则上应切除、清除已失活的肝组织碎片,修齐创缘,经创缘结扎、缝扎肝内断裂血管、胆管,清除血凝块,但应尽可能保留健康的肝组织,彻底止血。有生机的肝组织的判断标准是肝创面上有鲜血渗出,清创后的肝创面应达到无失活肝组织、无渗血、无胆漏。创面渗血可用止血纱布压敷或大网膜覆盖后,用1号丝线或肠线做间断“8”字缝合或交叉垂直褥式缝合,缝合时进针要深不留残腔。

④清创性肝切除术

清创性肝切除术是指清除外伤造成的失去活力或脱落、损毁的肝组织碎块及部分肝叶、肝段,并直接于创面上止血。清创性肝切除术适用于复杂严重的肝外伤,如刀刺伤、高速枪弹伤、腹部钝挫伤的肝部分毁损、离断,火器伤、挤压伤以及星芒状破裂伤、多发碎裂伤等都有较大范围失活的肝组织或肝碎片相连,尤其是第Ⅷ段的星状破裂常合并有肝内血肿,或在同一肝平面上有两条平行的裂伤时,中间的肝组织无生机者。若肝脏的损毁或撕脱伤局限于肝脏一叶、一段、半肝时,或肝叶、肝段的肝动脉、门静脉、胆管完全断裂时,可行肝叶切除术。施行清创性肝切除术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尽管如此,清创性肝切除对治疗严重肝外伤仍不失为一种有效措施。清创性肝切除的要点为清创性肝切除术与规则性肝切除术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常跨段、跨叶切除,即肝破到哪里就切到哪里,手术简单、止血可靠,正常肝组织破坏少。在清创切除时,应注意观察创面远侧残留肝脏的颜色,如呈暗紫色,则应及时将缺血部分切除。

⑤肝网片包裹术

肝脏碎裂严重而无法行修补的,采用合成网片行碎裂肝脏包裹术,即肝网片包裹术,此法能较好地达到肝修复的目的。对严重肝外伤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为用可吸收性聚乙二醇酸等人工合成的网织片,紧紧包裹受损伤的肝脏一叶和(或)全肝达到压迫止血目的,为近年开展治疗严重肝外伤的新技术,尤其适用于大面积肝实质星芒状裂伤而各碎块未失活且与肝蒂相连者。其禁忌证为伴有主肝静脉或肝段腔静脉损伤而出血难以控制者。该方法操作较为简单,也克服了纱布填塞需再次手术的缺点。

⑥引流

所有的肝外伤经外科处理后均放置腹腔内引流,以引流渗出的血液和胆汁,这是减少肝外伤后并发症的一项重要措施。一般在肝下间隙放置烟卷引流或双套管引流,术后持续吸引双套管,以免胆漏引起胆汁性腹膜炎。

⑦腹腔镜在肝外伤中的应用

腹腔镜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微创技术,自法国的Mouret首次将腹腔镜应用于临床以来,不断在世界各地兴起了腹腔镜的外科热潮。由于肝脏的解剖特点,使得腹腔镜技术在肝脏外科中的应用受到限制,无法施展其操作空间,故在肝脏外科中应用发展较慢。近年来,由于腹腔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对肝脏外科领域的不断探索,也逐步应用于肝脏损伤。腹部闭合性外伤行腹腔镜检査可判断损伤的部位、损伤的程度,以及指导具体的治疗,国外已成为常规检查手段。对轻型肝外伤可利用腹腔镜行修补术,可减少患者的创伤,利于术后恢复。运用腹腔镜行肝动脉结扎术,可配合应用医用生物胶涂撒于肝损伤创面,减少出血,并可做腹腔积血的清洗与引流等处理。我国腹腔镜技术在肝外伤中的应用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实践、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⑧肝移植

本法适于极严重肝损伤,特别是肝门撕脱、断裂而造成无法修复的致命性损伤时,采用肝移植挽救患者生命是一种唯一合理的手段。肝外伤行肝移植术多为急诊手术,往往在技术和肝源上存在问题。

11

日常护理

1、注意休息,适当补充营养,防寒保暖,避免感冒。

2、术后的患者应遵医嘱定期换药,保持伤口清洁,预防感染。

3、肝移植的患者,应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停用或增减药物剂量。

12

防治措施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