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 副银屑病症状及发病原因 副银屑病如何预防

副银屑病症状及发病原因 副银屑病如何预防

2020-03-28 17:40阅读(59)

副银屑病(parapsoriasis)是一组原因不明的慢性皮肤病,表现为与银屑病相似的鱗屑性红斑或斑块,但有与银屑病不同的发病机制、病理表现和治疗反应。该病最早由B

1
副银屑病(parapsoriasis)是一组原因不明的慢性皮肤病,表现为与银屑病相似的鱗屑性红斑或斑块,但有与银屑病不同的发病机制、病理表现和治疗反应。该病最早由Brocq于1902年描述,其中包括4种主要的类型:点滴型副银屑病、斑块型副银屑病、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慢性苔藓样糠疹。

2

流行病学

好发于青壮年,以男性多见。

3

临床类型和分类

分为点滴型副银屑病、斑块型副银屑病、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慢性苔藓样糠疹四种类型。

4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不明,有报道苔藓样糠疹与感染有关。感染因素包括EB病毒、弓形虫病、HIV感染及其他病毒感染。小斑片状副银屑病可能是以CD4阳性T淋巴细胞为主的皮肤炎症反应过程,其基因表型与慢性皮炎相似。也有人认为大斑块型副银屑病是蕈样肉芽肿的早期表现。

5

症状

临床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点滴型副银屑病

常见,多于青年期开始发病,男女比例为3:2。好发于躯干两侧、大腿和上臂等处,屈侧为多,一般不累及头、面、掌跖及黏膜部位。皮损为淡红色或褐色、散在分布的丘疹、斑丘疹或红斑,针头或米粒大小,浸润较显著,互不融合,上覆少量不易剥掉的细薄鳞屑,用力刮除后无点状出血。无自觉症状。病程缓慢,经数周和数月后,皮损可消退,但也可出现新发皮疹,少数患者可多年不愈。

2、斑块型副银屑病

可分两种类型:

(1)小斑块型副银屑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男女患者比例约为3:1。表现为躯干部圆形或椭圆形界限清楚的红斑或略隆起斑块,上覆少许鳞屑,一般无自觉症状,有时可沿皮纹方向分布。皮损的直径一般不超过5cm。

(2)大斑块型副银屑病:主要见于中老年患者,发病高峰年龄为50岁左右,男性多于女性。皮疹好发于臀部、躯干及身体屈侧。皮疹表现为境界清楚的肥厚性斑片或斑块,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有轻度浸润,淡红色、黄红色,有少许细薄鳞屑,无点状出血现象;分散存在,有时可互相融合呈大片,大小不一,数目不定。多数皮损直径超过5cm一般无自觉症状或微痒。皮疹表面有“卷烟纸”样外观,提示有不同程度的表皮萎缩;萎缩明显的皮损还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和色素改变(皮肤异色症)。少数可演变为蕈样肉芽肿。

3、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

患者可有低热、头痛、乏力和关节痛等系统表现,发生于皮疹出现之前或与皮疹同时发生。皮疹表现为散发的红色、水肿性丘疹,中央可形成水疱、脓疱,甚至出血性坏死、结痂。消退后可有萎缩斑或色素改变。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瘙痒或灼痛感。皮疹常见于躯干和四肢屈侧;手足、头面和黏膜一般不受累。

4、慢性苔藓样糠疹

较急性者常见。表现为连续成批出现的红棕色、圆形或椭圆形、苔藓样丘疹,直径3~10mm;一般无自觉症状。皮损中央可附有黏着鳞屑,边缘部分鳞屑较少。受累部位主要为躯干和四肢近端;一般手足和面部很少受累。经4~6周,丘疹扁平,其上鳞屑脱落,遗轻度色沉。旧皮损消退过程同时,可有新发皮疹。

6

并发症

苔藓样副银屑病如发生剧痒,常为向蕈样肉芽肿转变的预兆。

7

实验室检查

可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8

诊断要点

1、根据病史,结合典型临床表现、病理学检查进行诊断。

2、因病理无特殊性且皮损形态多样,诊断较困难。若为慢性病程,有丘疹、红斑、鳞屑等皮损又无自觉症状的中青年患者,当无法诊断其他皮肤病时可考虑为本病。

9

鉴别诊断

1、银屑病

鳞屑为银白色,较厚,刮除鳞屑可见点状出血,有甲病变及典型的组织学特征。

2、梅毒疹

皮损广泛对称,常累及掌跖,有黏膜损害、全身淋巴结肿大;梅毒血清学反应阳性。

3、扁平苔藓

皮损为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鳞屑少而紧贴,瘙痒剧烈,黏膜可受累;有典型的组织病理学特征。

4、丘疹坏死性结核疹

好发于四肢伸面,病理组织表现有干酪样坏死;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5、蕈样肉芽肿浸润期

常有大斑块样损害,浸润明显,瘙痒剧烈,常伴有消瘦、乏力及内脏损害;组织病理有特异性改变。需要与大斑块型副银屑病鉴别。

6、皮肤坏死性血管炎

应与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鉴别。前者组织病理学上为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改变。

7、淋巴瘤样丘疹病

临床表现为群集发生的丘疹、结节,可自愈。其病理改变与苔藓样糠疹不同,可以鉴别。

10

治疗

(一)治疗

本组疾病治疗效果不理想。小斑块型副银屑可以无需治疗或外用皮肤润泽剂、糖皮质激素,甚至光疗法。对大斑块型副银屑应当外用强效糖皮质激素、光疗或光化学疗法,以阻止或延缓向MF的发展。病人应定期随访观察。

1、系统治疗

糖皮质激素可试用于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可用泼尼松30~60mg/d,分3次口服,可与抗生素类药物联用;维生素D2、维生素C、E及B族维生素(B1、B6、B12)均可应用;此外抗组胺药、硫代硫酸钠、抗疟药、氨苯砜、甲氨蝶呤(5mg/d,分2次口服,每周连服3日)等也可使用。

2、外用治疗

可用糖皮质激素、焦油类、维A酸、10%尿素软膏、5%水杨酸软膏等。

3、物理疗法

光疗或光化学疗法对苔藓样糠疹有效,如UVB或PUVA治疗。还可用药浴疗法如矿泉浴、硫黄浴、米糠浴、淀粉浴等。

(二)预后

斑块型副银屑病可在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上持续多年或数十年不变,但约有10%~30%的患者进展为蕈样肉芽肿。因而对可能演变为蕈样肉芽肿的苔藓样型副银屑病和大斑块型副银屑病患者最初应每3~6个月检查一次,以后每年一次,反复多次对可疑皮损处取材活检,以确定疾病处于稳定阶段。

11

日常护理

1、采取舒适的体位,建立与以前相似的比较规律的活动和休息时间表。

2、患者病情初愈,抵抗力差,应加强营养,多吃鸡蛋、肉类、牛奶等高蛋白质饮食,戒酒,禁饮浓茶、咖啡。

3、应用激素类药物时,不能私自减量,以免加重病情,要严格遵医嘱准确用药。

4、保持生活愉快,避免不良刺激。

5、应保持皮肤清洁,常用碱性小的肥皂洗澡,减少皮肤刺激,阳光强烈时外出应打伞遮挡。保持床铺清洁无渣屑;皮肤瘙痒时勿挠抓皮肤。

6、定期门诊复查,若有不适随时就诊。

12

防治措施

1、解除思想顾虑,避免情绪焦虑、紧张、激动,注意劳逸结合。

2、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慢性病程需补充高蛋白营养。

3、忌饮酒及辛辣刺激之品。

4、保持肌肤润泽,干燥部位涂搽霜类或油脂类护肤品。

5、避免物理性、化学性物质和药物的刺激。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