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 口腔颌面部皮样和表皮样囊肿症状及发病原因 口腔颌面部皮样和表

口腔颌面部皮样和表皮样囊肿症状及发病原因 口腔颌面部皮样和表

2020-03-28 15:41阅读(61)

口腔内的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是一种少见的发育性囊肿,两者都衬有表皮样上皮,区别在于皮样囊肿囊壁内含皮肤附属器结构,而表皮样囊肿囊壁内没有这些结构。值得

1
口腔内的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是一种少见的发育性囊肿,两者都衬有表皮样上皮,区别在于皮样囊肿囊壁内含皮肤附属器结构,而表皮样囊肿囊壁内没有这些结构。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于口腔的表皮样囊肿不要与常见的皮肤表皮样囊肿相混淆,后者来源于毛囊。

2

流行病学

口腔内的皮样/表皮样囊肿并不常见,占所有口腔囊肿的0.01%,绝大多数口腔皮样和表皮样囊肿是单独的病变,但也有个别报道这些囊肿与异位口腔胃肠囊肿和皮内(黏膜内)痣同时发生。

尽管有些皮样囊肿发生于新生儿和婴幼儿,但很少发生于儿童.通常发生于11~30岁,相反的,表皮样囊肿好发于婴幼儿,约15%的囊肿为先天性。尽管King等报道皮样囊肿男性略多于女性,但多数研究表明无论是皮样囊肿还是表皮样囊肿都无显著性别差异。

大多数皮样/表皮样囊肿发生于口底中线,偶尔位于口底侧方或其他部位。位于下颌舌骨肌口腔侧的口底区或下颌舌骨肌外的颏下区。偶尔,大的囊肿同时占据下颌舌骨肌的外侧和口腔侧,有些囊肿也会发生在舌中线或颌下三角。

3

临床类型和分类

根据囊肿所在部位临床可分为三种类型

1、舌下区、领舌肌间

口底黏膜受压变薄,透过黏膜可见黄色囊肿壁。囊肿体积较大时可将舌抬起并推向后份。

2、在颔舌骨肌及颏舌肌下的颏下三角区内

舌下区无异常表现。

3、哑铃型

即在颏下区和舌下区均可触及肿块。舌体部偶见发生皮样囊肿。

4

病因与发病机制

多数人认为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发生于胚胎发育性上皮剩余,或是外伤植入上皮所致,发生于口底的囊肿可能是由第1、2对鳃弓融合时残留的上皮所发生的。

5

症状

皮样和表皮样囊肿多见于20岁左右的青年,口底及舌下区为最常见的部位。肿块生长缓慢、无痛,但在青春期可能生长稍快。扪诊肿块柔软,面团样感,无波动,和周围组织界限清楚。肿块一般位于中线,少数病例可偏向一侧。

6

并发症

7

实验室检查

1、穿刺检查

可抽出乳白色豆渣样分泌物,有时大体标本可见毛发。在镜下可见有脱落的上皮细胞、毛囊和皮脂腺等结构。

2、组织病理学检查。

8

诊断要点

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结合穿刺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9

鉴别诊断

临床上对于口底和舌部囊肿的鉴别诊断包括舌下腺囊肿、脂肪瘤、颏下区正常的脂肪组织、囊性水瘤、涎腺阻塞、脓肿或蜂窝织炎、异位的甲状腺组织、颌下腺或舌下腺的良恶性肿瘤、血管瘤或淋巴管瘤、甲状舌管囊肿、鳃裂囊肿、涎腺炎、纤维瘤、神经纤维瘤、巨细胞瘤,完整的病史、仔细的临床和影像学检查、涎腺造影片有助于明确病变的特性。

10

治疗

(一)治疗

可外科手术摘除。皮样和表皮样囊肿囊壁较厚,一般易于完整摘除。发生于颏舌骨肌下方的囊肿可从口内切除,发生于颏舌骨肌下方的囊肿可能需从口外切除。

(二)预后

手术切除后复发者少见,恶性转化为鳞状细胞癌者非常罕见。

11

日常护理

1、心理护理

术前患者对手术产生恐惧,担心手术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以及对疗效充满疑虑;因此我们要热情接待,多与患者交淡,了解患者的心理,进行有效的疏导,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消除焦虑、急躁的情绪;向患者介绍环境,消除陌生感,同时耐心解释皮样和表皮样囊肿的病因,介绍手术方案、大致过程和预期效果,使其消除焦虑、恐惧心理,树立治疗的信心,能够更好地配合手术。

2、术后护理

护理人员要做好健康教育,嘱咐患者定期换药、拆线,观察刀口有无渗血。饮食以清淡为主,忌辛辣油腻食物。

3、其他

进行卫生健康宣教。

12

防治措施

1、本病系先天性疾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

2、表皮样囊肿多由损伤、手术造成,故提高医疗水平是预防的最佳手段。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