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菌肿(mycetoma)是由不同种类的真菌(真菌性足菌肿)或放线菌(放线菌足菌肿)通过伤口植入引起的皮下组织和骨骼感染,最常见于非洲、中美洲和南美洲一些干旱
足菌肿好发于热带、潮湿和多雨的地区和季节。虽发生于世界各地,但以中美、南美、非洲以及印度等地区发病率高,我国有散在发病。外伤是本病的重要诱因。
1、传染源
引起本病的致病菌寄生于土壤中。
2、传播途径
人皮肤有损伤接触致病菌后即可感染。
3、易感人群
本病发于各年龄组,20~50岁最常见;大多为接触土壤的户外工作者,有皮肤损伤史。未见人与人或动物与人的互相传染。
有20余种真菌和放线菌与足菌肿有关。从土壤或植物及腐败植物中分离出来。约有6种真菌是真菌性足菌肿的常见病因,5种需氧性放线菌是放线菌性足菌肿的常见致病菌。引起足菌肿的主要致病菌因世界各地区而异。足菌肿大多发生在户外活动或农牧业劳动者,接触土壤、植物刺伤后致病菌从环境植入伤口。病灶位于皮下组织和骨骼,导致骨髓炎,形成相互贯通的窦道。足菌肿的特点是微生物形成为丝状颗粒团,被中性粒细胞包围形成脓肿及颗粒,经窦道排出到皮肤表面。
足菌肿最常见于足部(70%以上),其次是手部(约10%)以及与土壤或腐生物相接触的身体其他部位,如肩背、颈部和头后部,尤其是搬运被土壤污染的木材或货物者。虽致病菌不一,但临床表现相似。外伤后数月出现小的坚实的无痛性皮下结节。病灶处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且伴皮肤肿胀,有单个或多个窦道向皮肤外排出含有特征性颗粒的脓液。新旧窦道交替出现和愈合,感染向邻近组织扩散累及骨骼。最终可影响到局部关节的运动。大多无明显疼痛,约20%病例因疼痛而就诊。放射学检查常见局灶性骨质破坏伴空洞形成。真菌性足菌肿一般较放线菌性足菌肿进展慢、破坏性小、病变趋于局限性。放线菌性足菌肿皮损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融合,进展较迅速,累及骨骼早且较广泛。
脓肿侵及邻近结构包括肌肉、肌腱、筋膜、骨骼时可引起骨膜炎、骨髓炎和骨坏死,导致畸形和残疾。
1、直接镜检
放线菌性颗粒为非常细的菌丝(直经<1μm),真菌性的颗粒含有短菌丝(直经2~4μm),可有色素。
2、病原体培养
将颗粒(或分泌物或组织块)接种到琼脂平板上,在25~30℃和37℃孵育。最常用葡萄糖蛋白胨琼脂,不加抗生素而加放线菌酮以分离放线菌,选择性培养基中还包括脑-心浸汁或血琼脂;加抗生素而不加放线菌酮以分离真菌。放线菌生长缓慢应持续培养6周。如果培养阴性,可在蜡块组织切片中,利用显微镜下激光切割收集颗粒,提取DNA,用细菌和真菌的通用引物做PCR,产物测序鉴定菌种。
足菌肿特征性表现是窦道中含有放线菌或真菌菌丝形成的颗粒,据此与着色真菌病、皮肤结核以及其他疾病相鉴别。如身体其他部位受累查不到颗粒时则难以诊断。用注射器穿刺柔软而未溃烂的结节,或用解剖针通过吸取窦道中流出的分泌物可检到颗粒。若无脓液应切下取小块组织,用70%酒精洗涤颗粒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再接种培养。肉眼观察颗粒可提供病原菌线索,但最终依靠培养及分子鉴定。
1、皮肤结核
可有瘘管,骨质破坏和瘢痕,但脓液内无颗粒,真菌镜检及培养阴性。
2、慢性骨髓炎
脓液中无颗粒,真菌镜检及培养阴性。X线影像可帮助诊断。
3、着色真菌病
可有瘢痕和象皮肿,好发足部,但无瘘管和脓液中无颜色颗粒出现,培养出的真菌种类不同。
4、象皮病
无瘘管及真菌检查阴性,病史有助于诊断。
(一)治疗
放线菌性足菌种的治疗常联用两种药物,如复方磺胺甲噁唑加利福平。磺胺类药物或砜类可以代替复方磺胺甲噁唑,也可应用链霉素、青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平均疗程约为9个月,直到疼痛和肿胀消失,分泌物和颗粒排除停止,窦道闭合;再继续维持治疗(可用阿莫西林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相同时间确保疗效。对真菌性足菌肿可用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但疗效差异较大,效果不理想者应手术治疗,必要时截肢。
(二)预后
足菌肿若累及头颅和胸壁可致命,而累及肢体者主要是致畸和致残。
1、心理护理
患者可能因疾病的不适症状,或处于对截肢的恐惧,导致出现焦虑、不安、烦躁等不良情绪,家属要及时给予安慰、关心,缓解不良情绪。此外,患者也可通过与医生进行交流,了解关于治疗的措施,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2、生活护理
(1)注意个人卫生,勤剪指甲,勤洗脚,保证足部皮肤干燥、清洁;
(2)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防止过度劳累加重不适症状;
(3)避免剧烈活动,注意个人安全,避免意外情况导致加重病情;
(4)合理膳食,多食新鲜水果蔬菜,保证营养物质的摄入,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
(5)在保护患肢的情况下,病情较轻或缓解者,可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劳逸结合,有助于增强体质。
3、用药护理
严格遵循医嘱,定时、定量用药,学会药物的正确用法,了解药物的用量、疗程和不良反应,一旦发生不适要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及时进行相关处理,防止耽误治疗。
4、病情监测
观察患部的皮肤恢复情况,注意不适症状是否逐渐减轻,病情是否逐渐好转,有无突然发剧烈疼痛感,若发现病情加重,手术切口愈合不理想,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相关治疗。
5、复诊须知
遵循医嘱,定期进行复查,一旦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诊治。
由于本病多因田间劳动时,皮肤破损致病菌侵入而引起,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尽量避免外伤和接触腐烂物质,有外伤时应及时清创处理。对于较小的病损应尽早治疗,可避免加重。
女性身体出现异味,请不要忽视, 除了“宫颈糜烂”,这些常见的妇 世卫组织“致癌清单”:这些平时 湖北17岁少女服药进医院脑死亡, 癌细胞“喜欢”吃肉,这五种肉不 我国肝病人数超4.47亿,这些都是 头孢配酒,一喝就走?其实这些药 老年痴呆祸根被找到?这些异常症 同房后女性“下面”出血,和哪些 一级致癌物石棉,66个国家已经禁 长沙女子跑完2公里后休克,别瞎 食品添加剂抽检不合格!这一些或 狗能嗅出新冠感染者,能取代核酸 60岁后身体断崖式衰老!医生:延 百万博主胃癌晚期发文告别,出现 血栓来临,手脚会出现几个异常, 右肩膀疼痛以为是肩周炎,不想确 淋巴癌,疾首,祸 45岁男子为软化血管,每天大量喝 北京女孩被称之为天之骄子,医生 头皮为什么会出现疙瘩,可能是这 混合性尿失禁症状及发病原因 混 外伤性睫状体解离症状及发病原因 唇腭裂症状及发病原因 唇腭裂如 集合不足症状及发病原因 集合不 外伤后低颅压综合征症状及发病原 老年慢性肾衰竭症状及发病原因 肾上腺髓质增生症状及发病原因 老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症状及发 会阴阴道及子宫颈感染症状及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