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 Landau-Kleffner综合征症状及发病原因 Landau-Kleffner综合征如

Landau-Kleffner综合征症状及发病原因 Landau-Kleffner综合征如

2020-03-28 15:00阅读(71)

Landau-Kleffner综合征(Landau-Kleffnersyndrome,LKS),又称获得性癫痫性失语,于1957年由Landau和Kleffner首次报道。1989年ILAE将本病归在“兼有全身性发作

1
Landau-Kleffner综合征(Landau-Kleffnersyndrome,LKS),又称获得性癫痫性失语,于1957年由Landau和Kleffner首次报道。1989年ILAE将本病归在“兼有全身性发作和局灶性发作的癫痫综合征”中,在2001年ILAE将本病列为“癫痫性脑病”组。LKS是一种少见的年龄依赖性癫痫综合征。临床上以获得性失语、癫痫发作和EEG异常为特征,无明显脑结构异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行为异常,严重的听觉性理解力下降是LKS的显著特征。

2

流行病学

在1957年首次报道,是癫痫诊断中唯一不需要临床发作就可以诊断为癫痫的一种综合征,具有年龄依赖性,多数发病年龄在2~8岁,15岁以后癫痫发作及脑电图会缓解,但部分患儿失语及心理行为异常不能缓解。本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是获得性的词语听觉失认及其他语言的缺陷,精神行为的障碍,脑电图的癫痫样放电,脑部结构未见异常。癫痫的临床发作并非必备条件,这一点与其他癫痫的临床诊断不同。

3

临床类型和分类

4

病因与发病机制

本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推测可能与遗传、免疫、代谢、神经元损伤、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但均未得到证实。目前认为EEG异常和失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即累及语言中枢或联合皮质的长时间的持续放电可对发育期脑神经元回路的建立和修饰过程造成损伤或中断,对皮质语言功能区产生“功能性切除”的作用,从而导致语言功能障碍。

1、遗传学因素

最近研究发现,SRPX2基因、ELP4基因和GRIN2A基因突变与LKS发病相关。

(1)SRPX2基因位于Xq22,编码的蛋白是成年人大脑的一种分泌蛋白,在大脑外侧裂语言与认知关键区域起重要的作用。

(2)ELP4基因位于11p13,参与Elongator复合体的转录和tRNA的修饰。Elongator的耗竭导致脑细胞运动和转移有关基因下调,影响大脑的发育,ELP4与中央颞叶局灶性尖波发放有密切关系。而有一些人群有基因学改变,但处于亚临床状态。因此,遗传学因素在LKS发病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免疫机制

研究发现部分LKS患儿有髓磷脂蛋白自身抗体,脑脊液中IgG,IgM和细胞因子水平升高,血清中抗核抗体阳性等。在临床上,激素和免疫球蛋白对部分患儿有较好疗效,说明免疫机制可能参与LKS的发病,但也有部分患儿对激素及免疫球蛋白治疗不敏感。

3、代谢机制

研究发现LKS患儿的颞叶糖代谢降低,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发现线粒体功能紊乱,呼吸链复合体I缺乏。生酮饮食治疗有效提示可能是由于线粒体功能紊乱导致糖的有氧代谢障碍,从而导致颞叶缺乏能量。而酮体提供能量,缓解了癫痫的发作。近年来发现部分患儿仅对生酮饮食治疗敏感,提示线粒体功能障碍可能是LKS发病机制之一。

4、脑功能损伤

研究认为LKS患儿有双侧的听觉和语言相关皮层的功能失调,累及语言中枢或联合皮层的长时间持续放电可对发音期的脑神经元回路的建立和修饰过程造成损伤或中断,导致语言功能障碍。

5

症状

1、发病年龄

起病年龄2~8岁,高峰年龄5~7岁,男孩明显多于女孩,大约2∶1。

2、癫痫发作

70%患儿有癫痫发作,多在4~6岁时出现,形式各种各样,在夜间睡眠中发作较多。同一患儿可有多种发作形式,如局灶运动性发作、不典型失神发作、失张力发作、肌阵挛发作,但一般无强直发作。录像可发现微小发作,如眨眼、眼阵挛性偏斜等。病程呈良性过程,多数患儿在15岁以前发作消失。癫痫发作可出现于失语之前、之后或同时发生,以癫痫发作或失语发作为首发症状者,各占50%。30%左右的患儿仅有脑电图异常而无癫痫发作。

3、获得性失语

患儿在发育正常,已经获得与年龄相当的语言前提下,丧失已经获得的语言功能,失语多表现为亚急性病程,也可因癫痫发作而突然加重。典型表现为言语听觉失认,患儿听力正常,但对别人说的话不能理解,不能执行口语发出的命令,严重时对呼唤其名字也无反应,但对非言语性声音仍有反应,如电话铃声、汽车喇叭声、狗叫声等。失去言语理解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表现为缄默,被误认为“聋哑症”。此时尚可理解手语,也可用手势表达要求。早期能用简单语言表达意思,由于得不到正确语言交流及反馈,语言表达障碍,严重者完全不能表达,年长儿已经获得的书写和阅读功能也逐渐丧失。症状呈波动性,失语可自发缓解,也可进行性加重。

4、心理行为异常

多数病人有精神行为异常,多发生在失语后,表现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易激惹、暴躁、破坏性行为等,可能与语言交流障碍有关。也可表现为自卑、抑郁、人格障碍,有时可有孤独症样表现。

6

并发症

可伴有认知、行为和情感的障碍。

7

实验室检查

8

诊断要点

诊断标准:

1、儿童期获得性失语。

2、EEG以颞区为主的痫样放电。

3、全面和(或)局灶性癫痫发作。

4、无明显脑结构性异常。

获得性失语和特征性EEG改变是诊断的必备条件。

9

鉴别诊断

LKS需要与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CT),Lennox-Gastaut综合征、伴睡眠期持续棘慢波的癫痫性脑病(CSWS)相鉴别。BECT发作类型主要为局灶性发作,可发展为全面性发作,与睡眠密切相关。常见运动性发作,表现为连续的吞咽动作或舌肌强直性收缩,下颌不能张开,不能说话。EEG具有特征性的中央颞区出现单个成簇的尖波或棘波,智力发育正常。

10

治疗

(一)治疗

LKS治疗的目的包括控制癫痫发作、促进语言及异常行为的恢复。2015年中国抗癫痫联盟

(CAEE)指南治疗LKS的一线药物为VPA,CZP,ACTH,泼尼松。

1、药物治疗

传统药物VPA,ESM、苯二氮卓类对LKS均有效,可单独应用或联合应用,但对脑电图及语言功能改善效果不佳。有人提出传统AEDs三步法能明显降低棘波发放。第一步:大剂量VPA,每7天加量一次直到血药浓度≥100μg/ml;第二步:无反应者,加用ESM;第三步:加用ESM亦无效者,采用短期循环应用苯二氮卓类0.5~1mg/(kg·d),晚上睡前口服或直肠用药,用药6~7d,效果良好。CBZ,PB,PHT等无效,甚至可能加重EEG及临床症状。LEV对控制发作及减轻痫样放电亦有效。

2、激素治疗

目前认为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治疗LKS最有效的手段,早期激素治疗可抑制惊厥发作,促进EEG好转及语言功能改善。主张早期、足量、缓慢减量、长期维持治疗,治疗时间过短或突然停药容易复发。用法:

(1)泼尼松起始剂量为1.5~2mg/(kg·d),1个月后改为1mg/(kg·d)至EEG恢复正常、惊厥终止后逐渐减量,直至停药,总疗程约6~12个月。

(2)ACTH起始剂量为40~80U/d,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如症状出现波动则应暂缓减量,疗程同泼尼松。

(3)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剂量为20mg/(kg·d),连续应用3天为一个疗程,间隔4天后重复,共用3个疗程,疗效较好。

3、免疫球蛋白治疗

少数患儿对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有良好反应,前5天每天用400mg/kg,以后每隔3周400mg/kg,一直用到第25周。

4、心理治疗和语言康复

手语治疗可被用于不同年龄的失语患儿,手语能使患儿摆脱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保持与外界的交流,明显改善患儿的预后。心理治疗和语言康复训练有助于语言功能的恢复。

5、手术治疗

软膜下横切术切断皮层癫痫灶及周围皮质内横向纤维,以阻断异常痫波的发放,但不影响纵向纤维传导皮层生理信号。部分手术取得了成功,术后患儿语言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迅速提高。目前手术指征仍不统一,Cross和Neville提出了手术治疗的准则:

(1)诊断明确,注意与相似疾病的鉴别诊断。

(2)常规抗癫痫药、激素治疗和免疫球蛋白治疗失败。

(3)对认知及行为问题进行了适当的评估。

(4)手术部位明确。

6、酮食疗法

生酮饮食可用于有顽固性癫痫发作的患儿。

(二)预后

本病属年龄依赖性的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儿的癫痫发作和脑电图异常在15岁前消失。语言功能的恢复及神经心理学的预后取决于以下因素:

1、失语发病年龄越小,预后越差。

2、EEG异常持续时间越长,对语言功能的损伤越重。

3、语言功能受累的成分:言语失认较表达性失语更难恢复。

4、癫痫发作的严重程度和癫痫活动持续时间:程度越重、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

5、抗癫痫药物及激素治疗的效果:癫痫发作越早控制、EEG改善越早,预后越好。

11

日常护理

1、心理护理

患儿可能会因疾病,导致出现抑郁、自卑等心理障碍,家属要有足够耐心,多给予关心、开导,帮助患儿摆脱不良情绪,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令患儿敞开心扉,积极面对生活,配合医生治疗。

2、用药护理

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家属要了解药物的用法、用量、疗程和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严重药物副作用,要及时就医进行药物调整,避免耽误治疗。

3、饮食护理

合理膳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饮食,保证营养丰富。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少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有助于增强患儿免疫力。

4、生活管理

(1)为患儿营造舒适、安静、放松的环境,定期开窗通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减少不良因素刺激;

(2)充分休息,避免患儿过度劳累,保证规律作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3)当癫痫发作时,注意患儿安全,避免患儿摔伤,必要时解开衣领和腰带,并移去身边的危险物,避免受伤;

(4)发作时注意及时清理患儿口、鼻内的分泌物,可将病人头放低且稍偏向一侧,令涎液等分泌物由口角流出,防止分泌物堵塞呼吸道引发窒息;

(5)注意天气及气温变化,及时添减衣物,避免受凉感冒;

(6)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注意切口卫生,保证切口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5、病情监测

注意患儿精神、意识、呼吸、脉搏等情况,若发现癫痫发作的次数增多,或发作程度不断加重,要及时告知医生,并进行相关治疗,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6、复诊须知

严格遵循医嘱,定期进行复查,一旦出现不适要立刻就医诊治。

12

防治措施

预防癫痫和有效的控制癫痫的发作。???

1、癫痫的预防?

癫痫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预防较困难。同时目前的癫痫患者中约有70%的病因不明,而使预防无法进行。且相当一部分症状性癫痫,尽管原因明确,预防也是困难的,如脑肿瘤、动静脉畸形等。同时癫痫发作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至少包括惊厥阈值(与遗传因素有关)、神经系统病变和诱发因素,这也增加了预防的困难。但这绝不意味着在癫痫的预防方面无能为力。从病因角度出发,一些诸如产期护理不当、颅内感染、新生儿和年幼儿童的传染性疾病、婴儿脱水、未控制的高热惊厥和头部外伤等而致的癫痫,可依靠相应的措施预防其发生。对癫痫患者及时合理的治疗可防止顽固性癫痫及一系列躯体和社会心理障碍的出现,对患者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一些有明显诱发因素的癫痫,可通过仔细地寻找和避免诱发因素而防止癫痫的发生,即癫痫发作的预防。???

2、非特异性诱发因素?

这类诱发因素一般通过降低癫痫的阈值而起作用。故不仅可在癫痫患者中诱发癫痫而且可导致状态关联性癫痫发作。且如果作用超过一定的限度,在正常人也有可能导致癫痫发作,如睡眠剥夺、疲劳、饥饿、脱水或过度饮水、饮酒、感冒、发热、精神刺激、各种代谢紊乱等。某一患者可能对某一因素较敏感,故应仔细询问有关诱发因素,在生活中注意避免。但的确也有些诱发因素是无法避免的,如睡眠诱发、月经周期的诱发等。???

医生应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睡眠不足,鼓励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避免烟酒、毒品等不良习惯。临床上也时常可以看到不少癫痫患儿在正常的学习期间癫痫可得到良好的控制,但假期由于生活规律的破坏及过度的玩耍,特别是长时间看电视、打游戏机等,则发作明显增加,故对患儿如有原因不明的发作增加应注意这方面的情况。???

3、特殊的诱发因素?

某些特殊的癫痫患者其发作可由环境中或内在的诱发因素诱发,而这种诱发因素从性质上考虑与癫痫无直接关系,在正常人不会引起癫痫发作,如一段音乐、心算等。如果诱发因素为感觉或知觉性的,则这种癫痫称反射性癫痫。特殊诱发因素与癫痫发作在时间上关系密切,刺激之后随即出现发作。???

这种由特殊因素诱发癫痫的患者数量不多,但类型较多。所诱发的发作可为泛化性,也可为部分性。高级脑功能运动模式诱发的多为复杂部分性发作。癫痫可为特发性,如特发性阅读性癫痫;也可为症状性,如惊愕性(突然惊吓刺激)癫痫多为症状性。这类患者由于诱发模式特别,某一病人只对某一特殊的诱发模式起反应,故在临床上如果仔细询问病史不难发现,避免相应的刺激则可防止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