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 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症状及发病原因 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

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症状及发病原因 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

2020-03-28 14:20阅读(61)

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congenitalcentralhypoventilationsyndrome,CCHS)也叫翁丁困扰,是指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的原发性缺陷,对二氧化碳敏感性减低,自主

1
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congenitalcentralhypoventilationsyndrome,CCHS)也叫翁丁困扰,是指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的原发性缺陷,对二氧化碳敏感性减低,自主呼吸控制衰竭,造成肺通气减少,导致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及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并且不能用原发性肺疾或通气肌肉无力解释,在婴儿早期出现。CCHS是一种罕见病,全球仅报道300余例。该病的发生无性别差异,有家庭遗传倾向。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很多患CCHS的婴儿能够得到及时确诊和有效的治疗。

2

流行病学

3

临床类型和分类

4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因

CCHS的病因可能与多基因突变有关,有家族性、遗传性。已证实该病是一种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病,Phox2b是最主要的致病遗传基因。

(二)发病机制

脑干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对低氧和高碳酸敏感性降低,但病理学上很少发现病变,功能性磁共振(fMRI)检查可发现脑功能缺陷。外周化学感受器异常:颈动脉体比正常小50%,球细胞数明显减少。气道化学感受器代偿性增生。提示CCHS是由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功能障碍引起,包括中枢化学感受障碍、化学感受功能障碍、脑干呼吸控制中枢整合功能异常。

5

症状

1、婴儿出生后第一天即可有症状,最初仅有呼吸表浅,无明显的呼吸困难,无典型的睡眠清醒通气变化。睡眠期可有皮肤灰暗或发绀,由于对高碳酸和低氧敏感性降低,故呼吸频率无改变,亦无典型的吸气“三凹症”、鼻翼扇动睡眠时常需要机械辅助呼吸。

2、16%~50%的患儿伴发先天性巨结肠(HD),而1.5%的HD患儿合并有CCHS,二者并存者称为Ondine-Hirschs-prung综合征。

3、Phox2b基因突变所致的CCHS患儿有典型的脸部特征,表现为脸部扁平和偏短。

4、CCHS患儿常因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等并发症而死亡。

5、严重程度判断标准

(1)轻度:睡眠期轻度低通气表现,不伴并发症。

(2)中度:睡眠期低通气和白天间歇性低通气,有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睡眠时需机械辅助呼吸。

(3)重度:睡眠和觉醒时均有低通气,需要整日用机械辅助呼吸。

6

并发症

先天性巨结肠、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等

7

实验室检查

1、动脉血气分析

通过动脉穿刺得到的动脉血气不能对气体交换做出可靠的评价,血气最好通过一个留置的动脉导管获得。对处于平稳状态下的严重的和未处理的患者,动脉血气可以证实有代偿性的呼吸性酸中毒(高PaCO2和正常的pH),然而在由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急性缺氧发作时,缺氧产生的代谢性酸中毒可以消除任何代偿性的代谢性碱中毒,出现代谢性碱中毒提示有慢性低通气。

2、其他

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水平升高提示是慢性间歇性缺氧引起的红细胞增多症。

8

诊断要点

1、典型表现:清醒时通气充足,睡眠状态下肺泡通气不足伴频率正常的浅表呼吸,可出现发绀。

2、对缺氧和高碳酸敏感性缺失或降低。

3、排除原发性神经系统疾病、心肺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脑干损伤。

4、多导睡眠图监测有低通气表现,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5、基因诊断。

9

鉴别诊断

注意将CCHS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先天性心脏疾病。

2、先天性代谢性疾病。

3、先天性原发性神经肌肉疾病。

4、先天性胸肺疾病。

5、分娩时并发症,如创伤、出血、脑干损伤、感染、肿瘤。

10

治疗

CCHS的治疗目标是维持睡眠过程中SpO2>95%,PaCO235~40mmHg,治疗的关键是改善通气,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

1、机械通气

CCHS一经确诊,均需考虑机械通气治疗,这是CCHS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婴儿出生时重度CCHS即需要机械通气,可以在气管切开后进行,也可经鼻机械通气。即使紧急情况行气管切开,也应逐渐过渡到使用无创经鼻面罩持续或间歇机械通气。机械通气的常用装置有便携式正压通气装置,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装置,负压通气装置。

2、膈肌起搏器

用于能走动的儿童,目的是增加呼吸运动。在使用机械通气时,此时可借助膈肌起搏来进食、饮水等,从而大大提高生活质量。膈肌起搏器的适应证:严重、慢性呼吸衰竭,需长期通气支持;中枢原因引起的肺泡低通气;胸壁、膈神经、膈肌结构功能正常。

3、其他

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患儿生活质量的提高,生命的延长都需要在严密的观察、随访和监测,并加强对心电、肺动脉压、右室大小、精神、发育、五官科等相关检查,尤其是对机械通气,要根据监测结果不断调整压力。

11

日常护理

1、心理护理

患儿在睡眠时可有发绀现象,家属往往由于过度担心而产生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家属首先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年龄较大的患者家属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使患者正视自己的疾病,减轻心理负担,保持积极乐观开朗的心态。

2、饮食护理

日常生活中避免患儿接触烟酒,改善患儿的饮食结构,控制脂肪的摄入,多食用蔬菜、水果,避免患儿体重过重。同时注意患儿饮食营养丰富均衡,以保证生长发育所需。

3、生活管理

患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4、病情监测

家属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若出现呼吸衰竭等不良事件时,应及时就诊。尤其是夜间睡觉时,多注意患儿是否发生呼吸暂停,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5、复诊须知

患者遵医嘱复诊,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复查心电图、肺动脉压、心脏彩超等相关检查。患者复诊时携带既往相关的病历资料,帮助医生评估患儿的病情及生长发育情况。

12

防治措施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