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及发病原因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如何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及发病原因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如何

2020-03-28 13:20阅读(61)

蛛网膜下腔出血(Spontaneous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出血,形成机制为颅内血管破裂致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因此该病引起的脑损伤较为广

1
蛛网膜下腔出血(Spontaneous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出血,形成机制为颅内血管破裂致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因此该病引起的脑损伤较为广泛,致死及致残率较高,具有极大危害性。SAH形成的原因较多,但根据其损伤机制大致可分为创伤性(tSAH)和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类。tSAH主要源自急性颅脑外伤造成的局部着力点或其对冲部位的血管破裂,通常伴有脑挫裂伤、脑内血肿或其他脑损伤表现。大多数tSAH出血量较少,主要分布在脑表面。而自发性SAH形成的原因较多,但多为各类原发性脑血管病导致血管壁局部脆弱继而破裂所致。自发性SAH通常起病急骤,出血量较大,造成的损害也更为严重。

2

流行病学

气候、环境、生活习惯等对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有显著影响,因此世界各地自发性SAH的发病率也大相径庭。在地区分布上,中国、印度和中东地区的发病率最低,为每年1/100000~2/100000。日本和芬兰发病率较高,为每年26.4/100000~96.1/100000。北美每年约有2.8万人罹患自发性SAH,其中导致死亡或伤残者1.8万人。最近的系统回顾数据则显示全球自发性SAH的年发病率为(2~16)/100000。由于自发性SAH起病急骤,可迅速致死,大量患者在进入医疗机构前已死亡,因此统计后的发病率可能较实际略低。随着脑血管疾病先期诊断技术的提高,使得大量隐匿性的脑血管病患者在出血前得到医治,所以自发性SAH的发病率呈现降低趋势。年龄是影响自发性SAH发病的又一重要因素。自发性SAH的平均发病年龄大于50岁。儿童发病率极低,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直至60岁左右达到高峰,此后反而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另外,性别与自发性SAH出血风险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大量研究表明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人种可能也对自发性SAH发病率有影响,但此方面研究尚无明确结论。

3

临床类型和分类

在入院时对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进行评估、并在此后进行定期观察对指导自发性SAH的治疗及预后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最近发布的SAH指南着重强调了这一点:应用简单有效等量表快速确定SAH患者的基线临床严重程度是预测其转归最为有效的因素。

Botterell最早对SAH患者进行分级,旨在了解不同级别的手术风险有无差异。目前临床分级作用不仅限于此,而且对各种治疗的效果评价、相互比较都有重要作用,应用也更加广泛。现有多种分级方法,大多根据疼痛、脑膜刺激症状、意识状态和神经功能损害等来分级。其中应用广泛的是HuntHess分级,对SAH患者的预后判断较为准确。一般Hunt-Hess分级Ⅰ~Ⅱ级SAH患者预后较好,而Ⅳ~Ⅴ级患者预后不佳。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ComaScore,GCS)为基础的世界神经外科联盟分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以利于各地区资料相互比较。三种主要分级方法如下

1、级别Ⅰ

(1)清醒,有或无SAH症状(Botterell分级,1956);

(2)无症状或轻度头痛、颈项强直(Hunt-Hess分级,1968,1974);

(3)15(GCS);无运动功能障碍(世界神经外科联盟分级,1988)。

2、级别Ⅱ

(1)嗜睡,无明显神经功能缺失(Botterell分级,1956);

(2)脑神经麻痹(如Ⅲ、Ⅳ)中重度头痛、颈硬(Hunt-Hess分级,1968,1974);

(3)13~14(GCS);无运动功能障碍(世界神经外科联盟分级,1988)。

3、级别Ⅲ

(1)嗜睡,神经功能丧失,可能存在颅内血肿(Botterell分级,1956);

(2)轻度局灶神经功能缺失,嗜睡或错乱(Hunt-Hess分级,1968,1974);

(3)13~14(GCS);存在运动功能障碍(世界神经外科联盟分级,1988)。

4、级别Ⅳ

(1)因血肿出现严重神经功能缺失,老年患者可能症状较轻,但合并其他脑血管疾病(Botterell分级,1956);

(2)昏迷,中重度偏瘫,去大脑强直早期(Hunt-Hess分级,1968,1974);

(3)7~12(GCS);存在或无运动功能障碍(世界神经外科联盟分级,1988)。

5、级别Ⅴ

(1)濒死,去大脑强直(Botterell分级,1956);

(2)深昏迷,去大脑强直,濒死(Hunt-Hess分级,1968,1974);

(3)3~6(GCS);存在或无运动功能障碍(世界神经外科联盟分级,1988)。

如有严重全身系统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严重动脉硬化、慢性肺部疾病或血管造影显示血管痉挛,评级增加一级。

但是,Gotoh(1996)等前瞻性研究765例脑动脉瘤患者应用世界神经外科联盟分级表与预后的关系,发现患者术后预后与术前GCS有关(P<0.001),即术前GCS高分者,预后较好,特别是GCS15分与14分之间有显著差别(P<0.001)。但是GCS13分与12分、7分与6分之间差别不明显,影响Ⅲ级与Ⅳ级,Ⅳ级与Ⅴ级患者预后的评估的准确性。可见,任何一种分级方法不可能十全十美,有待临床验证和不断修改和完善。ChiangⅤ(2000)指出必须以治疗前的分级和评分为准,各种分级和评分才对预后评估有价值。

4

病因与发病机制

1、病因

(1)血管病变: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高血压、脑血栓、血管淀粉样变、系统性红斑狼疮、巨细胞性动脉炎、局灶性血管坏死、结节性多动脉炎、毛细血管扩张症、Sturge-Weber综合征等。

(2)静脉血栓形成:怀孕、服用避孕药、创伤、感染、凝血系统疾病、消瘦、脱水等。

(3)血液病:白血病、霍奇金病、血友病、淋巴瘤、骨髓瘤、多种原因引起的贫血和凝血障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使用抗凝药物等。

(4)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紫癜、出血性肾炎、许兰-亨诺综合征等。

(5)感染:细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梅毒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多种感染、寄生虫病等。

(6)中毒:可卡因、肾上腺素、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乙醇、安非他明、乙醚、CO、吗啡、尼古丁、铅、奎宁、磷、胰岛素、蛇毒等。

(7)肿瘤:胶质瘤、脑膜瘤、血管母细胞瘤、垂体瘤、脉络膜乳头状瘤、脊索瘤、血管瘤、肉瘤、骨软骨瘤、室管膜瘤、神经纤维瘤、肺源性肿瘤、绒癌、黑色素瘤等。

(8)其他:维生素K缺乏、电解质失衡、中暑等。

2、危险因素

(1)吸烟:是自发性SAH等重要相关因素,45%~75%等SAH病例与吸烟有关,并呈量效依赖关系。经常吸烟者发生SAH等危险系数是不吸烟者的2~3倍,男性吸烟者发病可能性更大。吸烟后的3h内是最易发生SAH的时段。

(2)酗酒:也是SAH的好发因素,呈量效依赖关系,再出血和血管痉挛等发生率明显增高,并影响SAH等预后。队列和病例-对照研究显示,乙醇摄入>150g/周,危险增高1.5~2.1倍。

(3)拟交感类药物使用者易患SAH:如毒品可卡因可使SAH等罹患高峰年龄提前至30岁左右。

(4)高血压症:是SAH等常见伴发症,且与SAH的发病具有相关性。高血压与吸烟对诱发SAH具有协同性。文献报道,高血压见于20%~45%的SAH患者,患高血压者其SAH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5倍,若同时吸烟,发生SAH的危险性比不吸烟且无高血压的正常人高15倍,而且易发生新的动脉瘤。控制血压不仅可减少出血,还可减少发生新的动脉瘤。

(5)其他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等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脂血症:也可使SAH的发病率增高,但有争议。口服避孕药曾被认为增加SAH的发病率,激素水平可能影响SAH的发病率。尚未绝经且不服用避孕药的女性患SAH的危险性比相仿年龄已闭经女性低。未绝经女性如发生SAH,月经期是高危时期。绝经期使用激素替代疗法能降低发生SAH等危险性。

(6)气候与季节:有认为寒冷季节或气温、气压剧烈变化易诱发动脉瘤破裂出血,但有反对意见。

5

症状

SAH是脑卒中引起猝死的最常见原因,许多患者死于就医途中,入院前死亡率在3%~26%。死亡原因有心脏骤停、脑室内出血、肺水肿,以及椎基动脉系统动脉瘤破裂等。即使送至医院,部分患者在明确诊断并得到专科治疗以前死亡。积累的文献报道,动脉瘤破裂后只有35%的患者在出现SAH症状和体征后48h内得到神经外科相应治疗。

1、诱发因素

约有1/3的动脉瘤破裂发生于剧烈运动中,如举重、情绪波动、咳嗽、屏便、房事等。如前所述,吸烟、饮酒也是SAH的危险因素。

2、先兆

单侧眼眶或球后痛伴动眼神经麻痹是常见的先兆,头痛频率、持续时间或强度改变往往也是动脉瘤破裂先兆,见于20%患者,有时伴恶心、呕吐和头晕症状,但脑膜刺激征和畏光症少见。通常由少量蛛网膜下腔渗血引起,也可因血液破入动脉瘤夹层,瘤壁急性扩张或缺血。发生于真正SAH前2h至8周内。

3、典型表现

多骤发或急起,主要有下列症状和体征。

(1)头痛:见于80%~95%患者,突发、呈劈裂般剧痛,遍及全头或前额、枕部,再延及颈、肩腰背和下肢等。Willis环前部动脉瘤破裂引起的头痛可局限在同侧额部和眼眶。屈颈、活动头部和Valsalva试验以及声响和光线等均可加重疼痛,安静卧床可减轻疼痛。头痛发作前常有诱因:剧烈运动、屏气动作或性生活,约占发病人数的20%。

(2)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约3/4的患者在发病后出现头痛、恶心和呕吐。

(3)意识障碍:见于半数以上患者,可有短暂意识模糊至昏迷。17%的患者在就诊时已处于昏迷状态。少数患者可无意识改变,但畏光、淡漠、怕响声和振动等。

(4)精神状态:表现为谵妄、木僵、定向障碍、虚构和痴呆等。

(5)癫痫:见于20%患者。

(6)体征

①脑膜刺激征:约1/4的患者可有颈痛和颈项强直。在发病数小时至6d出现,但以1~2d最多见。Kering征较颈项强直多见。

②单侧或双侧锥体束征。

③眼底出血(Terson征),表现为玻璃体膜下片状出血,多见于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因颅内压增高和血块压迫视神经鞘,引起视网膜中央静脉出血。此征有特殊意义,因为在CSF恢复正常后仍存在,是诊断SAH的重要依据之一。视乳头水肿少见,一旦出现则提示颅内占位病变。由于眼内出血,患者视力常下降。

④局灶体征:通常缺少,可有一侧动眼神经麻痹。单瘫或偏瘫、失语、感觉障碍、视野缺损等,它们或提示原发病和部位,或由于血肿、脑血管痉挛所致。

4、非典型表现

(1)少数患者起病时无头痛,表现恶心、呕吐、发热和全身不适或疼痛,另一些人表现胸背痛、腿痛、视力和听觉突然丧失等。

(2)老年人SAH特点:①头痛少(70%)且重;③颈硬较Kernig征多见。

(3)儿童SAH特点:①头痛少,但一旦出现应引起重视;②常伴系统性病变,如主动脉弓狭窄、多囊肾等。

6

并发症

1、神经系统并发症

(1)迟发性缺血性障碍(DID)

又称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由于脑血管造影后TCD提示脑血管痉挛者,不一定出现临床症状。只在伴有脑血管侧支循环不良情况下,rCBF4.5g/dl),见于约2%的SAH患者,最常见于SAH后第1周内,确切原因不清,与SAH后肺部毛细血管收缩、血管内皮受损、通透性增加有关。

7

实验室检查

腰穿CSF检查也是诊断SAH的常用方法。特别是头颅CT检查阴性者。但应掌握腰穿时机。SAH后数小时腰穿所得CSF仍可能清亮。所以应在SAH后2h后行腰穿检查。操作损伤引起的出血有别于SAH

1、连续放液,各试管内红细胞计数逐渐减少。

2、如红细胞>250000/ml,将出现凝血。

3、无CSF黄变。

4、红细胞/白细胞比值正常,并且符合每增加1000个红细胞,蛋白含量增加1.5mg/100ml。

5、不出现吞噬有红细胞或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

CSF黄变是由于CSF中蛋白含量高或有红细胞降解产物,通常在SAH后12h开始出现。分光光度计检测可避免遗漏。一般在出血后12h~2周CSF黄变检出率100%,3周后70%,4周后40%。腰穿属有创检查,可诱发再出血或加重症状,操作前应衡量利弊,并征得家属同意。

8

诊断要点

首先应明确有无SAH。突然发作头痛、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症及相应神经功能损害症状者,应高度怀疑SAH。及时进行头CT检查,必要时腰穿,以明确出血。

确诊自发性SAH后,应作SAH病因诊断。主要以脑血管造影或3D-CTA进行筛选。

但第一次脑血管造影可有15%~20%的患者不能发现阳性结果,称为血管造影阴性SAH。其中又有21%~68%的患者在CT平扫时只表现为脑干前方积血,称为中脑周围SAH,这是一种较为特殊预后良好的自发性SAH,在自发性SAH中占10%左右。与血管造影阳性的患者相比,年龄偏轻,男性较多,临床分级较好。CT上出血仅位于脑干前方,不累及脑沟和脑室。再出血和出血后血管痉挛发生少,预后良好。目前原因不明,可能由静脉出血引起。但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瘤破裂出血也可有相似的头颅CT表现,故不能轻易诊断为中脑周围SAH。

对脑血管造影阴性的SAH应在2周左右重复脑血管造影,文献报道病因的检出率为2%~22%。

当确诊SAH的原因为多发动脉瘤破裂出血,应进一步识别破裂瘤体,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除外硬膜外动脉瘤。

2、CT片显示局部SAH。

3、在血管造影上破裂动脉瘤附件有血管痉挛或占位效应。

4、动脉瘤呈分叶状或有子瘤形成。

5、大而不规则动脉瘤较小而规则者易破裂。

6、定位体征有助诊断。

7、重复血管造影,见动脉瘤增大和局部血管形态学改变。

8、选择最可能破裂的动脉瘤,如前交通动脉瘤。

9、最大、最近端的动脉瘤破裂可能性最大。

9

鉴别诊断

对SAH前的先兆性头痛等症状应引起注意,并与偏头痛、高血压脑病和其他系统性疾病进行鉴别。突发剧烈头痛的鉴别诊断如下

1、颅内

(1)血管性:SAH、垂体卒中、静脉窦栓塞、脑内出血、脑栓塞等。

(2)感染:脑膜炎、脑炎等。

(3)由新生物、颅内出血或脑脓肿引起的颅内压增高。

2、良性头痛

(1)偏头痛。

(2)紧张性头痛。

(3)感染性头痛。

(4)良性疲劳性头痛。

(5)与兴奋有关的头痛。

3、来自脑神经的头痛

(1)由于肿瘤、动脉瘤、Tolosa-Hunt征、Raeder三叉神经痛、Gradenigo征引起脑神经受压或炎症。

(2)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等。

4、颅内牵涉痛

(1)眼球:球后神经炎、青光眼等。

(2)鼻窦炎。

(3)牙周脓肿、颞下颌关节炎

5、系统疾病

(1)恶性高血压。

(2)病毒性疾病。

(3)颈段脊髓AVF可引起SAH。对DSA颅内检查者(-),应做脊髓血管造影。

从临床表现鉴别SAH和颅内出血或缺血性卒中有时较为困难。一般有脑膜刺激症状、缺少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年龄较轻(小于60岁),SAH的可能性较大。突发头痛和呕吐并不是SAH的特有症状,常不能以此作为与颅内出血或缺血性脑卒中鉴别诊断的依据。SAH患者的癫痫发生率与颅内出血患者相似,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较少发生癫痫。

10

治疗

(一)治疗

1、院前和急诊室处理

由于近2/3的SAH患者在获得专科治疗前死亡,因此提高院前和急诊室诊治水平是我们面临的挑战。控制过高的血压(>180mmHg)和止血剂应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2、病因治疗

病因治疗是SAH的根本治疗。动脉瘤的直接夹闭或血管内介入不仅能防止再出血,也为以后的血管痉挛治疗创造条件。

3、内科治疗

(1)一般处理:包括卧床14d,头抬高30?,保持呼吸道通畅,限制额外刺激。避免各种形式的用力,用轻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低渣饮食有助于减少大便的次数和大便量。

(2)监测:血压、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血生化和血常规、心电图、颅内压及每天的出入水量等。

(3)补液:维持脑正常灌注压,可维持正常血容量。

(4)镇痛:适当给予镇痛剂。大多数患者的头痛可用可待因控制。焦虑和不安可给予适量的巴比妥酸盐、水合氯醛或三聚乙醛(副醛),保持患者安静。

(5)癫痫:多主张围手术期预后癫痫,长期抗癫痫药只用于有癫痫者。脑内血肿、大脑中动脉瘤可用丙戊酸钠等,但注意丙戊酸钠会引起血小板减少,卡马西平降低尼莫地平效价。

(6)止血:虽然目前对止血剂在SAH治疗中的作用仍有争议,但是近来倾向于动脉瘤等出血病灶处理前短期应用,一旦病灶处理后即停用。使用方法如下。

①6-氨基乙酸(EACA):16~24g/d静脉点滴,给药3~7d,病情平稳后改6~8g/d(口服),直至造影或手术。

②止血坏酸(凝血酸):比EACA作用强8~10倍,且有消毒作用。应用剂量2~12g/d,与抑肽酶(30万~40万u)联合应用,疗效优于单独使用。

(7)控制颅内压

颅内压低于正常时,易诱发再出血;当颅内压接近舒张压时,出血可停止。因此,SAH急性期,如颅内压不超过1.59kPa(12mmHg),此时多属神经外科联盟分级Ⅰ~Ⅱ级,一般不需降低颅内压。当颅内压升高或Ⅲ级以上者,则应适当降低颅内压。下表示平均颅内压(MICP)变化与患者临床分级的关系,以利于指导降颅压药物的应用。

临床分级与颅内压变化间关系

①Ⅰ~Ⅱ级:MICP9.97kPa(75mmHg)。

(8)DID的防治

目前DID治疗效果不佳,应重在预防。对血管痉挛引起者防治过程分5步:

①防止血管狭窄。

②纠正血管狭窄。

③防止由血管狭窄引起的脑缺血损害。

④纠正脑缺血。

⑤防止脑梗死。

主要措施有

①3N取代3H:即维持血容量正常不扩容,维持血液浓度正常不稀释,血压维持正常不升高。因为循证医学Ⅰ级证据证实3H不仅效果不肯定且有害,如引发肺水肿。维持中心静脉压在1.06~1.33kPa(8~10mmHg)或肺动脉楔压在1.6~1.86kPa(12~14mmHg),维持正常血压,维持血球压积在30%左右,可有效减少DID发生。

②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是二氢吡啶类药物,目前临床运用较多的钙离子拮抗剂,为国内外指南推荐,具有Ⅰ级循证医学证据。一般应在SAH后3d内尽早使用,按0.5~1mg/(kg·h)。采用微泵控制静脉输液速度,使点滴维持24h,通常本药50ml(10mg)经三通阀与5%~10%葡萄糖溶液250~500ml同时输注。由于尼莫地平易被聚氯乙烯(PVC)吸收,因此应采用聚乙烯(PE)输液管。静脉用药7~14d,病情平稳,改口服(剂量60mg,每天3次)7d。

③其他:依达拉嗪、依尼尔(法舒地尔)、Statin可用,但仍缺乏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支持。21-氨基类固醇作为一种自由基清除剂,抗炎药物如布洛芬、甲泼尼松、硫酸镁、内皮素受体A拮抗剂等已证实无效。

④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rtPA):近年来,SAH治疗中带观念性改变的是由原来使用抗纤溶药物以防止再出血,改为使用尿激酶和rtPA等纤溶药物,以减少脑缺血损害的发生。一般在动脉瘤夹闭后,清除基底池血块,经导管用rtPA2.5~60万uq8h(或尿激酶3~6万u/天)基底池缓滴和引流。

⑤腔内血管成形术:Zubkov在1984年最早采用腔内血管成形术来治疗血管痉挛,目前此项技术在临床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当血管造影证实血管痉挛后,并在症状性血管痉挛出现以前进行治疗,这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一般应在SAH后出现血管痉挛24内进行治疗。有60%~80%的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可得到显著改善。由于使用中少数病例出现动脉瘤或动脉破裂,目前趋于采用药物进行药物性成形术,取代机械性成形术。一般用0.5mg尼莫地平、6000~12000u尿激酶灌注,然后用0.2%罂粟碱1ml,以0.1ml/s的速度重复多次灌注。整个过程在DSA监控下进行,并全身肝素化。

(9)其他并发症的治疗

心电图异常者应给予α或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水、电解质紊乱,以及高血糖、脑积水等并发症治疗与其他疾病中的治疗相同,不再赘述。

(二)预后

影响SAH预后的因素很多,病因、血管痉挛和治疗方法为主要因素。病因不同,差异较大。AVM引起的SAH预后最佳,而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SAH效果最差。动脉瘤破裂的死亡率在55%左右。动脉瘤破裂未经手术夹闭,可再次发生出血。最常发生于第一次SAH后4~10d。每天发生率为1%~4%。前交通动脉瘤再出血的概率最大。第二次出血的死亡率为30%~60%;第三次出血者几乎是100%。但在第一次SAH后3~6个月再出血的危险性显著降低,以后出血的死亡率可能不会超过第一次出血的死亡率。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职业,以及第一次发病的严重程度,与复发似无关联,但高血压可能增加其危险性。

血和CSF生物标记预测动脉瘤性SAH患者的预后。DID也是SAH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约有13.5%动脉瘤破裂引起的SAH患者因DID死亡或残废。在致残患者中,约39%因DID而起。

随着对SAH病理生理研究的深入和治疗方法的改进,其预后已有很大改善。对SAH患者首次血管造影未发现病因者,预后与头颅CT上积血分布情况有关,中脑周围SAH患者预后较好,再出血的概率也小于其他患者。这些患者的死亡率仅6%,而找到动脉瘤的患者死亡率约为40%。除此之外,其他血管造影阴性SAH患者也比动脉瘤破裂引起的SAH预后佳。文献报道约80%血管造影阴性SAH患者能恢复正常工作,而只有50%的动脉瘤破裂引起的SAH患者能恢复健康。

11

日常护理

1、入院第1日

(1)评估患者的意识、瞳孔、肢体活动和生命体征情况。

(2)评估患者一般资料及神经系统症状。

(3)重视患者的主诉,如头痛、头晕等症状。

(4)进行自理能力评估,Glasgow评分。

(5)卧床:绝对卧床休息,平卧或抬高床头15?~30?,减轻脑水肿。

(6)给予安全宣教。

(7)进行坠床风险评估、压疮风险评估、脱管风险评估,并实施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8)遵医嘱用药,控制血压,观察用药反应。

(9)限制陪伴、探视人员,保持患者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大便通畅。

(10)做好相应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

2、入院第2日至出院前1日

(1)心理护理:向患者家属讲解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病程及发病原因,让患者保持情绪稳定。

(2)安全护理:意识不清患者加床档,必要时使用约束带;保持环境安全、安静,限制探视,挂防坠床的标识;做好家属安全宣教。

(3)给予生活护理,定时翻身、拍背,留置导尿管,做好尿道口护理,多饮水,预防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和压疮的发生。

(4)夹闭尿管,保持膀胱功能,适时遵医嘱拔除尿管。

(5)饮食宣教: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饮食种类。

3、出院日

给患者做好出院宣教:尽量避免血压骤然升高的因素,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态平衡,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大便通畅,正确服药,维持血压稳定。

12

防治措施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