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 口底癌症状及发病原因 口底癌如何预防

口底癌症状及发病原因 口底癌如何预防

2020-03-28 13:00阅读(61)

口底癌(carcinomaofthefloorofmouth)系指发生于口底黏膜的鳞癌,应与舌下腺起源的涎腺癌相区别,后者应称为舌下腺癌。口底是位于下牙龈和舌腹面之间的新月形区

1
口底癌(carcinomaofthefloorofmouth)系指发生于口底黏膜的鳞癌,应与舌下腺起源的涎腺癌相区别,后者应称为舌下腺癌。口底是位于下牙龈和舌腹面之间的新月形区域,组成口腔的底部。口底黏膜覆盖下颌舌骨肌及舌骨舌肌上面,后部和扁桃体前柱下基部黏膜及舌侧缘黏膜相连接,前面则被舌系带分为左右两侧。下颌下腺导管开口于舌系带旁的口底黏膜,黏膜下为舌下腺。

2

流行病学

在西方国家,口底癌仅次于舌癌,十分常见。在我国,舌癌虽位居口腔癌的第一位,但口底癌却并不多见,常排列在口腔癌的末位。然而,近年来我国口底癌发病率一直呈缓慢上升趋势。

口底癌的好发年龄为40~60岁,男性多于女性,与其他口腔癌近似。

3

临床类型和分类

1、TNM临床分类

Tx:原发肿瘤不能评估

T0:原发灶隐匿

Tis:原位癌

T1:肿瘤最大直径≤2cm

T2:肿瘤最大直径>2cm,<4cm

T3:肿瘤最大直径>4cm

T4:肿瘤侵犯邻近区域:穿破骨密质,侵犯舌、颈部皮肤

NX:不能评估有无区域性淋巴结转移

N0:无区域性淋巴结转移

N1: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直径>3cm,但<6cm

N2a: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直径>3cm,但<6cm

N2b:多个单侧淋巴结转移,其中最大直径<6cm

N2c:双侧或对侧淋巴结转移,其中最大直径<6cm

N3:转移淋巴结之最大直径>6cm

MX:不能评估有无远处转移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2、pTNM病理分类

pT,pN,pM分类与T,N,M分类相应一致。

3、临床分期

0期:TisN0M0

Ⅰ期:T1N0M0

Ⅱ期:T2N0M0

Ⅲ期:T3N0M0;T1N1M0;T2N1M0;T3N1M0

Ⅳ期:T4?N0N1?M0;任何T?N2N3?M0;任何T?任何N?M1

4

病因与发病机制

口底癌的病因也与烟酒有关。在南亚国家,有咀嚼槟榔、烟草等习惯者被认为容易发生口底癌,但我国民众有此习惯者不多。口底白斑和口腔其他部位的白斑一样,也属于癌前病变,容易发生恶变。

5

症状

口底黏膜癌的好发部位是舌系带旁的前部区域和相当于第一、二磨牙的侧部区域,两者在临床表现上略有不同。口底黏膜癌更加不易为患者所察觉,特别是侧部区域,患者甚至以下颌下淋巴转移为主诉就诊,不仔细检查往往查不出原发灶。发生在口底前部的癌常位于舌系带黏膜或位于其旁侧,初起增殖为豆粒样,迅即中心坏死溃破,形如火山喷火口。也有开始即呈典型癌性溃疡,向系带两侧及深部扩展。口底侧部癌常呈裂隙状,如不将舌体推向一侧将口底黏膜展平很难通过视诊发现。双手触诊发现硬的浸润可以帮助确诊。口底癌除向深面舌下腺及各组肌肉、舌体侵犯外,还可向下颌骨侵犯。口底癌对下颌骨的侵犯,有牙齿存在和无牙颌的情况是不同的。下颌骨有牙存在时,颌舌骨肌附着点以上的黏骨膜至牙龈存在一段相当长的距离,牙齿及附着龈作为防护带,可防止肿瘤迅速从舌侧扩展至颊侧。无牙颌的情况则不同:牙齿缺失以后牙槽骨显著吸收,牙槽嵴顶的骨质修复并非完全由皮质骨所替代密封,看起来高低不平并有许多小孔而似虫蚀样,其上覆盖的黏骨膜直接和此表层骨或髓质骨连在一起。另外,牙槽骨缺失以后,颌舌骨肌附着线和下颌管的位置相对升高,口底、牙槽嵴顶、龈颊沟基本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因此,在无牙颌的情况下,口底癌很容易扩展至颊侧,侵入骨髓腔并沿管壁不完整的下颌管向近、远中方向扩展。口底癌对下颌骨的侵犯并向颊侧扩展,无论原发癌在前或侧部,扩展方式都是相似的。骨膜及骨皮质对肿瘤的侵蚀破坏有一定抗拒力,但如肿瘤达到牙槽突而患者患有牙周炎时,则很容易由此侵入下颌骨骨髓腔而在骨内扩展。随着时间推移,肿瘤也能侵蚀骨膜及骨皮质,侵入骨髓腔。X线片检查患侧下颌骨有无骨质破坏是很重要的。

口底癌就诊时原发癌大多处于T2或T3阶段,因此颈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较高,文献报告在30%~50%。接近中线的口底癌可以发生双侧淋巴结转移。转移的部位常见为下颌下和颈上深二腹肌群淋巴结。

6

并发症

晚期向深层侵犯口底诸肌群。侵犯舌体后可导致舌运动障碍,固定于口内。此时患者多有自发性疼痛,流涎明显。

7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一般无异常,晚期患者常有红细胞减少、血沉加快等改变。

2、病理活检

肿瘤定性的诊断标准。于阻滞麻醉下在正常组织与肿物交界处切取0.5~1cm组织送检,缝合不用过紧,尽早拆除。病理确诊后尽快手术。

8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1)口底癌系指原发于口底黏膜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舌系带两侧,易向邻近组织侵袭。侵犯到舌体,导致舌活动受限;累及颌骨引起骨质破坏并可伴牙齿松动。

(2)口底癌常早期发生淋巴结转移,一般转移至颏下、下颌下及颈深淋巴结,并常发生双侧颈淋巴结转移。

2、辅助检查

确诊需病理检查。对于原发灶侵犯到舌体、累及颌骨等邻近结构时,为明确侵及范围,一般需做MRI、CT、曲面断层片检查。颈部淋巴结转移者也需影像学评估,根据具体情况可做B超、MRI、CT、PET—CT检查。

9

鉴别诊断

1、早期口底癌需与溃疡性疾病(如复发性口疮)或创伤性溃疡相鉴别,可借助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2、浸润性口底癌需与舌下腺癌相鉴别,后者位置较深,黏膜早期大多完整,晚期可出现黏膜血管扩张,但极少发生溃疡。

3、下颌骨舌侧前磨牙区可发生先天性下颌隆突,为骨质疣状增生,触诊坚硬,切勿误诊为口底癌。

10

治疗

(一)治疗

1、原发癌的治疗

早期病变(T1)无论采取手术或放射治疗均可获得相似的良好效果。病变范围在1cm以下者切除后可直接缝合或植皮,手术同时应切除深面舌下腺。前部病变常涉及双侧下颌下腺导管,缝合时切勿将导管缝扎,否则会发生下颌下腺急性潴留性肿胀,可任其形成新的自然瘘孔或作导管改道,?也可切除下颌下腺。

稍大或中等大小(T2~T3)病变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口底侧部癌如舌侧牙龈及牙槽突舌侧黏膜完好切除肿瘤、舌下腺、下颌舌骨肌及舌骨舌肌,然后剖开舌侧缘黏膜,将其与下颌舌侧黏膜缝合以消灭创面。如果下颌舌侧牙龈受累但骨膜完好,X线片示下颌骨无破坏,可保留下颌骨下缘作矩形切除,将黏膜和颊侧龈缝合。如果不利用舌黏膜,也可采用鼻唇沟瓣、前臂游离皮瓣、颏下瓣等修复。病变范围累及舌体或下颌骨者,应作下颌骨半侧及舌部分切除术。

口底前部癌稍大范围者手术治疗所涉及的问题较多,主要有两个:一是手术常需切除颏舌肌、颏舌骨肌以至下颌舌骨肌,当这些肌肉离断后不可避免地发生舌后坠而需气管切开;二是下颌骨前部切除造成的无颏畸形,导致严重的面容畸形和功能障碍。除此,尚涉及双侧淋巴结的处理问题。为此曾提出不同术式及其修复方法,如作保留下颌下缘的边缘性或矩形切除、用两侧鼻唇沟皮瓣、下唇分裂瓣、远部位皮瓣修复等,应根据不同情况按前述原则进行手术。对于前部正中部分的下颌骨区段切除者,目前多采用腓骨带皮岛一次性修复软硬组织缺损。

2、颈淋巴结的治疗

由于口底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率高,选择性颈清术是适应证。早期T1病变N0病例,也可作颈部选择性放射治疗以治疗亚临床转移灶。口底前部癌尚需考虑双侧颈淋巴结的处理,一侧病变显著者可作经典性颈清术,对侧作肩胛舌骨肌上颈清术。

(二)预后

口底癌放射及手术综合治疗,5年治愈率在60%左右,早期病变的治愈率可达80%。

11

日常护理

1、术前护理

(1)执行头颈外科术前护理常规。

(2)了解患者病情、手术方式及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工作,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患者术前如有体温升高、口腔及呼吸道感染、月经来潮时,通知医生择期手术,并给予相应处理。

(4)根据患者病情及营养状况选择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5)嘱患者保持口腔清洁,口腔有炎症等疾病者给予相应治疗;吸烟者劝其戒烟。

(6)加强口腔护理,术前3日根据需要可选用合适的漱口液让患者漱口,每日3~4次,张口困难者由护士用注射器注入冲洗口腔,以防感染。黏膜溃疡者遵医嘱涂相应药物。

(7)语言沟通障碍的护理:教会患者简单的手语;通过文字表达感受和需求;对于不能读写的患者采用图片进行交流。术后由于舌切除或气管切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言语不清,可在术前教会患者一些固定的手势表达基本的生活需要,或用书面形式进行交流,也可制作图片让患者选择想表达的内容。

(8)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

2、术后护理

(1)执行头颈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2)接手术患者,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根据麻醉方法嘱患者取适当卧位,立即测其生命体征并记录,了解麻醉及手术情况。

(3)全麻患者按全麻护理常规护理。

(4)气管切开患者按气管切开护理常规护理。

(5)密切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和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心电图及病情变化,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等,及时做好记录。

(6)体位:全麻未完全清醒的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采取半卧位,以减轻缝线处张力,并有利于手术部位渗血的引流,防止颌面部及颈部水肿,有利于呼吸道及口腔分泌物的排出,以防误咽、误吸。皮瓣移植修复者根据病情及皮瓣血液循环情况取适当体位,如去枕平卧位,头部正中制动或适度制动体位。

(7)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防止呕吐物或血液误吸入气管。鼓励患者深呼吸和轻轻地咳嗽,排出气道分泌物。因手术和麻醉原因患者易出现舌体肿胀和舌后坠,发生呼吸道阻塞,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变化,患者如有烦躁不安、鼻翼扇动、呼吸加快,应迅速排除呼吸道阻塞的原因,并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积极救治措施。若患者保留有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套管,应维持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的正确位置,待病情许可后方能拔除。患者舌体可用7号缝线牵拉固定以防舌后坠,应注意保持缝线固定稳妥。

(8)颈清扫者,颈部切口清洁换药每日两次。保持切口清洁,防止血痂形成,每次清洁切口要彻底,如有血痂形成,先用生理盐水棉球湿润血痂后再进行擦拭消毒,必要时使用1%~3%过氧化氢棉球湿润使其氧化变软后再擦拭消毒。注意严格无菌操作。

(9)伤口观察:观察口内伤口及颈部伤口有无出血或渗血;观察伤口肿胀情况及敷料包扎松紧度,若包扎过紧影响呼吸,必须立即报告医生处理,并做好记录。

(10)口腔清洁:保持口腔清洁的方法一般有口腔护理和口腔冲洗两种。口腔冲洗是用漱口液或生理盐水通过一定的冲击力冲洗口腔内各面,以彻底清除口内渗血及分泌物等,提高清洁效果,该方法适用于神志清醒、合作的患者。对口内有伤口或移植皮瓣的患者,采用一般口腔护理效果较差,应采取口腔冲洗法清洁口腔。口腔冲洗时将患者取半卧位或头部抬高30°~45,以防误咽。口腔冲洗应由两人协同进行,从术侧冲至健侧,边冲边吸,动作要轻柔,以防损伤切口、皮瓣等。口腔护理一般先用生理盐水冲净,然后用漱口液(如氯己定液)含漱,每日3~4次,防止伤口感染。如切口附着有血痂、痰痂等,冲洗前应用生理盐水棉球(必要时用1%过氧化氢棉球)清除。口腔清洁后,口腔切口涂红霉素软膏,以减少渗血,防止血痂形成,预防感染。口内有皮瓣移植者勿用过氧化氢溶液,以免影响皮瓣成活。

(11)饮食护理:根据患者情况和手术的部位、手术大小,给予流质、半流质饮食或鼻饲饮食。大多数患者术后主要通过鼻饲流质饮食补充营养,术中或术后第1日即可插入胃管,胃管一般保留7~10d。若伤口愈合良好,就可以改为经口进食。嘱患者进食时取半卧位或抬高床头30°~45°,进食不可过快、过急,防止胃内容物或食物等反流误咽,引起吸入性肺炎。

(12)做好负压引流护理

①行舌颌颈联合根治术者,术后引流管接负压吸引,保持引流通畅,防止伤口皮瓣积液、积气而影响伤口愈合,甚至引起感染。

②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一般术后12h内引流量不超过150ml,若量超过150ml或短时间内引流物过快、过多,引流液呈鲜红色且有凝血块存在,应考虑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若无引流物流出或流出甚少而面颈部肿胀明显,可能为引流管阻塞、折叠或放置于伤口部分的引流管位置不佳,应报告医生,立即进行处理。

③引流液颜色正常情况下应从暗红色逐渐转为淡红色。若引流液为乳白色,考虑为乳糜漏,应报告医生采取局部加压包扎,改用正压引流或较小的负压引流,必要时拔出负压引流管。并遵医嘱给予低热量、低脂肪饮食,必要时禁食,严重者可考虑重新打开术区,缝合胸导管。

④一般在术后第3日,24h引流量少于30ml时,医生即可拔除负压引流管,护士应继续观察伤口肿胀情况。

(13)对舌癌切除行游离组织瓣整复者,皮瓣的观察和护理是术后护理的重点,护士应密切观察皮瓣的颜色、温度、皮纹和质地等。

(14)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协助患者翻身,为其拍背,给予雾化吸入,防止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15)做好皮肤护理,定时为患者翻身,按摩受压部位,骶尾部及骨突出处用减压贴等,预防压疮发生。

(16)行下颌骨同期植骨的患者还要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①部分患者需做颌间结扎固定,应注意结扎丝有无松动,并观察患者呼吸是否通畅等情况。

②术后采用鼻饲流质饮食方式进食,待伤口完全愈合后改为经口进食,以防伤口感染。

③采用肋骨、肋软骨移植者,应观察有无皮下气肿及胸闷、呼吸急促等气胸的征象;取骨处用腹带加压包扎;患者咳嗽时用手护住伤口,以防伤口裂开。

④采用髂骨移植的患者,供骨区用沙袋压迫3~4d,防止出血。

⑤采用腓骨游离组织瓣移植的患者供骨肢体的护理:密切观察供骨肢体远端足背皮肤的温度、足背动脉搏动、足趾血液循环状况、小腿的移动功能、足趾运动功能及小腿和足背的感觉功能。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卧床期间,供骨肢体保持功能位,并鼓励患者适当活动脚趾及伸展下肢;1周后练习拄杖持轻物,10~12d后练习行走;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时,护士或家属应在旁协助并给予鼓励,以增加患者的信心。

12

防治措施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