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 牙龈退缩症状及发病原因 牙龈退缩如何预防

牙龈退缩症状及发病原因 牙龈退缩如何预防

2020-03-28 13:00阅读(61)

牙根退缩(gingivalrecession)是指牙龈缘向釉牙骨质界的根方退缩致使牙根暴露。在严重的牙龈退缩处当然也发生牙槽骨相应的吸收。此临床现象相当多见,尤其在老

1
牙根退缩(gingivalrecession)是指牙龈缘向釉牙骨质界的根方退缩致使牙根暴露。在严重的牙龈退缩处当然也发生牙槽骨相应的吸收。此临床现象相当多见,尤其在老年人中更为普遍。这可能是由于牙周组织长期受到各种机械性损伤、刺激的作用累积而造成的。

2

流行病学

当牙齿的龈缘位于其釉牙骨质界(CEJ)根方时,称其为牙龈退缩。有关青少年和成人单个牙齿发生牙龈退缩发病率的文献很少。Stoner和Mazdyasna(1980)对15岁的青少年下切牙区进行了普查,结果表明其假性牙龈退缩的发病率为17%,即牙齿具有较长的临床牙冠,但并不伴有牙根的暴露,而真正的牙龈退缩的发病率仅为1%。Ainamo等人(1986)对7岁、12岁和17岁的青少年的研究发现牙龈退缩的发病率分别为5%、39%和74%。Brown等人(1996)评估了13岁以上美国儿童的牙周状态,他们发现虽然在任何一个年龄组牙周病的受累程度和患牙数目并不是很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牙龈退缩和附着丧失的几率增加。这一研究结果与Gorman(1967)、lie等(1992)和Khocht等(1993)的研究结果相符。无论口腔卫生好坏都可能发生牙龈退缩,前者更多影响的是牙齿的唇颊面。

3

临床类型和分类

牙龈退缩可造成个别牙或多个牙牙根暴露,影响美观,还伴有附着丧失,角化龈变窄。Miller于1985年将牙龈退缩使牙根暴露的病损进行了分类:

1、Ⅰ类

龈缘退缩未达到膜龈联合处,邻面无牙槽骨或软组织的丧失。

2、Ⅱ类

龈缘退缩达到或超过膜龈联合,但邻面无牙槽骨或软组织丧失。

3、Ⅲ类

龈缘退缩达到或超过膜龈联合,邻面牙槽骨或软组织有丧失,位于釉牙骨质界的根方,但位于唇侧退缩龈缘的冠方。

4、Ⅳ类

龈缘退缩超过膜龈联合,邻面骨丧失已达到唇侧龈退缩的水平。

4

病因与发病机制

常见的引起牙龈退缩的因素有:

1、不正确的刷牙方法:大幅度横刷法及使用刷毛过硬的牙刷、洁牙剂的颗粒太粗等。多见于牙弓弯曲区,如尖牙、前磨牙部位,因这些部位牙根较突出,唇侧骨板薄,易受到机械刺激而发生牙龈退缩。

2、患有牙周炎的牙齿,由于牙周袋的形成,上皮附着位置已迁移至根方,但由于袋壁的炎症、肿胀,龈缘的位置仍较高。经过牙周基础治疗及手术,或患者改善了口腔卫生,牙周袋壁的炎症消退,即可发生龈缘位置的退缩,牙根直接暴露于口腔中。

3、牙齿位置异常,如偏向颊或舌侧,则该侧牙槽骨板较薄,甚至缺如,其表面的牙龈极易因食物摩擦等机械性因素而发生退缩。

4、唇、颊系带附着位置过于靠近龈缘,或唇、颊肌肉的牵拉作用,可对牙龈发生“剥离”作用,引起退缩。

5、创伤及过度或不恰当的正畸力使受力一侧的骨质发生吸收,也可由现牙龈退缩,正畸扩弓过程中如果将牙齿推至牙槽突以外,则易发生牙龈退缩。

6、不良习惯,如习惯性地用指甲、小刀等器物自伤牙龈,造成个别牙的牙龈形状奇特而不规则的退缩或缺损,甚至骨质暴露。

5

症状

牙龈退缩可发生在个别牙齿或全口牙龈。群、颊侧多于舌、腭侧。但上颌磨牙的腭根面也较易发生严重的牙龈退缩,可能因牙根倾斜度较大,咬合面的重度磨耗使牙冠倾向颊侧,腭根更倾向腭侧,而使腭侧骨质吸收所致。牙龈退缩如不合并炎症,除了造成临床牙冠较长,影响美观外,本身并不构成疾病。但暴露的根面容易发生龋齿;根面上较薄的牙骨质被机械地磨去后,易发生楔状缺损或牙本质敏感,甚至因长期刺激而引起牙髓充血和变性;牙间乳头的退缩使邻间隙增大,易造成食物嵌塞和菌斑堆积,前牙区还会造成影响美观的“黑三角”。

6

并发症

1、影响美观

牙龈退缩可累及个别牙或多个牙,甚至波及全口牙。轻度的牙龈退缩一般无临床症状,也不引起患者的注意。当病损位于个别前牙,使牙根暴露、龈缘高低不齐,则影响美现,患者常为此寻求治疗。另外,牙间乳头丧失,导致“黑三角”形成,在前牙区也会影响美观,后牙还易形成食物嵌塞,因此越来越受到关注。

2、牙根敏感

牙周刮治时,根面的牙骨质被刮除,或牙龈炎症清退后牙限退缩,导致牙本质小管暴露,会使温度、机械或化学制激等直接通过牙本质小管传入牙髓,产生牙本质敏感症或称牙根敏感。这种疼痛是激发性的,且每次持续时间极短,刺激除去后,疼痛即消失,不随着时间延长而加剧,也不会因咀嚼压力而激发。随者髓腔内相应部位的修复性牙本质形成,这种敏感状1周达到高峰,但大多约2周至1个月能逐渐消失。因为患者个体敏感性、刮治操作的程度,敏感的轻重程度也不同。当伴有咬合创伤成原本已有牙髓病变,则症状可能更明显些。

3、食物嵌塞和根面龋

当伴有牙龈乳头的退缩时,牙间隙增大,常导致水平型食物嵌塞。如果不及时取出食物或患者未进行适当的邻面菌斑控制,则暴露的牙根面易发生根面龋,有时甚至是环状龋,多发生于口腔卫生不良的老年牙周类患者。1995中我国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表明,35~44岁人群中牙服退缩的发生率为82.12%,人均15.05个患牙,有根面龋0.08个;65~74岁的人群患牙龈退缩者占97.24%,人均患牙16.98个,有根面龋0.45个。

7

实验室检查

8

诊断要点

1、有不当的刷牙习惯、不良修复体和正畸加力等致病因素。

2、牙龈退缩,牙根暴露,附着丧失,临床牙冠变长,牙龈可无炎症。

3、创伤性牙龈退缩时,牙颈部可探及楔状缺损,冷热刺激过敏。

9

鉴别诊断

牙本质过敏症:凡是能够使牙釉质完整性受到破坏、牙本质暴露的各种牙体疾病如磨耗、楔状缺损、牙折、龋病、牙龈退缩等均可引起本症。表现为牙齿在受到外界刺激如温度、化学物质以及机械作用所引起的酸痛症状。尤其对机械摩擦更为敏感,刺激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检查患牙可发现各种原因所致的牙釉质缺损,可有或无牙龈退缩现象。探诊敏感。

10

治疗

有人报告,有些高龄者并不发生牙龈退缩,说明不完全是因增龄引起的。有人估计成年后健康牙周组织的增龄变化为每10年退缩0.17mm。如果是这样,自20岁到70岁年间共丧失牙周附着0.85mm,这是微不足道的,不会使人觉察到牙龈的退缩程度。事实上,牙龈在一生中不可能不接受任何机械性刺激,也不可能不存在局部牙龈的炎症。因此,老年人的牙龈退缩绝大多数会伴有局部原因,应予及时找出原因处理。已经发生的广泛的牙龈退缩,无论有无明确的原因,较难使牙龈和牙槽骨再生而恢复到原有高度。有些发生于儿童萌牙期(由于牙位不正)或正畸治疗过程中的个别牙龈退缩,在建立正常良好的关系后,可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对已发生的牙龈退缩,主要是寻找其原因并改正之,治疗主要是防止其加重。如消除炎症、对磨损不均匀的牙齿和创伤性咬合关系等进行调牙合、解除食物嵌塞的原因、纠正偏侧咀嚼、改正刷牙方法及工具等。对于上、下颌前牙严重的牙龈退缩,牙根暴露而影响美观,而邻牙的龈缘和骨高度正常者,可用各种膜龈手术方法覆盖暴露的牙根面。

11

日常护理

注意口腔卫生,饭后漱口,按时刷牙。

12

防治措施

1、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应选用符合全国牙防组织推荐的牙膏及牙刷。每天刷牙2~3次,晚上睡前的1次必不可少。在来不及或不方便刷牙时,可用漱口代替,在某些特殊场合里,可用汤或茶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选用横切面呈扁圆形或三角楔形的牙签,学会正确使用牙签和牙线。

2、防治炎性口腔疾病

如牙周炎、牙结石、口腔溃疡、牙龈炎、牙龈脓肿、食物嵌塞及不大合适的义齿、不当的正畸力与咬合力等,都是刺激引致牙龈退缩的原因,所以应定期到医院检查治疗,并进行有关口腔自我保健知识的咨询;对于已经退缩的牙龈,也可以手术治疗。

3、治疗引发牙龈退缩的全身性疾病

如内分泌紊乱时可导致牙龈退缩;贫血和缺乏维生素C时,易牙龈出血;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口腔炎症;白血病等严重疾病也可引起牙龈退缩。在治愈原发疾病之后,牙龈退缩也随之好转。

4、严防环境污染

砷、铅等中毒可导致牙周炎、牙龈水肿及牙龈退缩,故应重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质量,避免接触有毒物质。

5、食疗

枸杞煮瘦肉或生地;熟地、生姜各15g煮鸡蛋,对预防及治疗牙周疾病效果良好,可以长期食用。

6、牙龈按摩

牙龈按摩是预防牙龈退缩、保持牙齿健康、避免牙齿过早松动脱落的主要方法之一。

(1)口外按摩

晚上睡前刷牙后,将右手示指放在牙龈相应的口外皮肤上,由左至右、由上至下地按摩各部位的牙龈,按摩方向应是上牙向下、下牙向上,轻轻按揉各50次;也可以进行小圈状旋转按摩。牙齿内侧的牙龈,可以用舌抵住牙龈,按上向下、下向上的方式按摩各50次。

(2)口内按摩

洗净手并漱口后,将左手示指放在口内牙龈上,上向下、下向上各50次,然后旋转或前后移动各50次。此法要将上、下、左、右、里、外的牙龈按摩到。口内按摩时,应该注意手指的清洁卫生,若有条件,可以戴消毒指套按摩,更为理想。

(3)牙刷按摩

每日刷牙后,将刷毛倾斜约45°,压在牙龈上,使牙龈暂时发生缺血变白,5~10s后放松牙刷,使牙龈重新充血,如此反复操作,可以对牙龈起到按摩作用;也可将刷毛按45°放在牙龈颈部,上下颤动进行按摩。

(4)咀嚼按摩

平时多吃含纤维多的蔬菜(如芹菜)和质地坚实的水果(如苹果、青萝卜等),可对牙龈产生按摩作用。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