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 脑膜瘤症状及发病原因 脑膜瘤如何预防

脑膜瘤症状及发病原因 脑膜瘤如何预防

2020-03-28 12:00阅读(63)

脑膜瘤(Meningiomas)有颅内脑膜瘤和异位脑膜瘤之分。前者由颅内蛛网膜细胞形成,后者指无脑膜覆盖的组织器官发生的脑膜瘤,主要由胚胎期残留的蛛网膜组织演变

1
脑膜瘤(Meningiomas)有颅内脑膜瘤和异位脑膜瘤之分。前者由颅内蛛网膜细胞形成,后者指无脑膜覆盖的组织器官发生的脑膜瘤,主要由胚胎期残留的蛛网膜组织演变而成。好发部位有头皮、颅骨、眼眶、鼻窦、腮腺、颈部、三叉神经半月节、硬脑膜外层等。一般为单发,少数为多发。本词条主要讨论颅内脑膜瘤。

2

流行病学

由影像学和尸解研究得到的女性亚临床型脑膜瘤的发生率为2.8%(Krampla,2004;Vernooij,2007)。儿童患病率为0.3/10万,成人为8.4/10万。其中女性脑膜瘤发病率为8.36/10万人,男性为3.61/10万人,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2倍。在生育高峰年龄,这一比例可达到最高的3.15:1(Claus,2005)。然而,青春期以前,男性的脑膜瘤发病率却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加,脑膜瘤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

脑膜瘤约占原发于颅内肿瘤的30%,是仅次于胶质瘤的颅内第二大发病率的肿瘤。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1999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在收治的15379例脑肿瘤中,脑膜瘤为2999例(19.5%)。2001~2010年10年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脑膜瘤病例共7084例,其中男性2123例,女性4961例,男女病例数之比为1∶2.34。50~60岁年龄段为肿瘤最好发年龄。不同病理类型的脑膜瘤病例数有很大差异,WHOⅠ级(6507例,约91.9%)WHOⅡ级(369例,约5.2%)WHOⅢ级(208例,约2.9%),而以WHOⅠ级的纤维型(3556例,约占总体的50.2%)和脑膜上皮型(2061例,约占总体的29.1%)最多。

脑膜瘤可见于颅内任何部位,但幕上较幕下多见,约为8∶1,好发部位依次为大脑凸面、矢状窦旁、大脑镰旁和颅底(包括蝶骨嵴、嗅沟、桥小脑角等)。

3

临床类型和分类

1、WHO2007版分类中脑膜瘤共分15个亚型

(1)Ⅰ级9个亚型,脑膜上皮型、纤维型、过渡型、砂粒型、血管瘤型、微囊型、分泌型、淋巴浆细胞丰富型、化生型。

(2)Ⅱ级3个亚型,脊索样型、透明细胞型、不典型。

(3)Ⅲ级3个亚型,间变型、横纹肌型、乳头型。

不同WHO分级的脑膜瘤预后不同,WHOⅠ级脑膜瘤的5年复发率约5%,而WHOⅢ级脑膜瘤高达80%,其5年生存率仅35%~61%。脑膜瘤的病理诊断应包括病理分类、肿瘤分级、肿瘤增殖活性测定和手术切除的Simpson分级。

2、其他具有特殊表现的脑膜瘤

(1)多发性脑膜瘤

指颅内有多个互不相连的脑膜瘤,且不伴神经纤维瘤病。如伴神经纤维瘤病,则称脑膜瘤病。发生率:尸检为8.2%~16%,临床大组病例为0.9%~8.9%(Parent1991,Russell1989)。随着CT和MR的广泛应用,发生率将增高。多发性脑膜瘤可同时出现,也可间隔数年出现,最长达20年。瘤数从数个至数十个,可局限一处或分散颅内不同区域或伴椎管内脊膜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多发脑膜瘤的NF2基因突变率较一般脑膜瘤高,可达83%。发生多发脑膜瘤的途径可能为:肿瘤沿蛛网膜下腔播散;多中心或不同肿瘤来源。有家族史,后天因素为放射照射也可引起。在病理组织学上与单发者无显著差异,但多发脑膜瘤多为砂粒型,脑膜瘤病则多为纤维型。多发脑膜瘤大多见于女性,平均年龄50岁,以小脑幕上大脑凸面和矢旁多见。

(2)囊性脑膜瘤

少见。多发生在小脑幕上、大脑凸面。根据囊肿与周围脑组织的关系,可分下列4种类型:

①瘤内型:囊肿完全位于肿瘤内。

②瘤边型:囊肿位于肿瘤的边缘,但仍完全在瘤内。

③瘤周型:囊肿位于肿瘤周围,但实际位于邻近的脑组织内。

④瘤旁型:囊肿位于肿瘤与脑组织的分界面中间,既不在肿瘤内,也不在脑组织内。

囊肿可大可小,囊液黄色,含高浓度蛋白质(可达3.5mg/dl)。囊壁和壁上瘤结节可找到脑膜瘤细胞。囊肿形成原因:有多种假设,如瘤细胞分泌或肿瘤内坏死、出血和变性(见于瘤内型),瘤周脑组织水肿、缺血、脱髓鞘或积液(见于瘤周或瘤旁型)。

(3)复发脑膜瘤

有两种含义,一指肉眼全切除肿瘤后,在原手术部位又出现肿瘤;另一种指切除肿瘤不全,经一时期临床改善后,症状复出。后一种实为肿瘤继续生长。在组织学上脑膜瘤大多属良性,但是常有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如局部浸润、复发、近或远处转移等。因此脑膜瘤有时不易彻底切除。Simpson(1957)分级Ⅰ和Ⅱ级切除者,复发率为9%~32%(May1989,Nockels1991)。不全切除者复发率更高,为18.4%~50%。另外良性脑膜瘤术后复发率为3%~38%,恶性(指非典型和间变型脑膜瘤)为60%~78%(Saloman1991)。因此如果能预测脑膜瘤复发或其恶性生物学特性,在术前、术中和术后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或防止或延长其复发,从而可提高治疗效果。

4

病因与发病机制

脑膜瘤的病因迄今不完全清楚。实验性各种致癌因素,只能造成恶性脑膜瘤。胚胎发生阶段形成三层脑膜:软脑膜、蛛网膜和硬脑膜。现在较一致的意见认为脑膜瘤来源于蛛网膜颗粒细胞。其证据为:

1、蛛网膜细胞是一种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细胞,能演变为其他细胞,如受刺激,它能演变成具有阿米巴运动的吞噬细胞;在组织修复过程中它又可演变为成纤维细胞。此特征与脑膜瘤的多种细胞形态类型相似。

2、蛛网膜向硬脑膜里伸进许多突起,称蛛网绒毛,后者扩大而成形成蛛网膜颗粒,它主要分布与大静脉窦的壁(如上矢状窦、窦汇、横窦)和静脉窦的静脉分支附近,以及颅底的嗅沟、鞍区、斜坡上部、Ⅲ~Ⅺ脑神经出颅腔的骨孔附近(特别是卵圆孔、内听道、颈静脉)。而脑膜瘤也是好发于上述部位。蛛网膜绒毛细胞巢在显微镜下呈漩涡状排列,有钙化的砂粒小体,这些改变与脑膜瘤的结构相似。少数脑膜瘤发生于不附着脑膜的部位。如脑实质内、脑室内、松果体内等。可能这些脑膜瘤起源于异位蛛网膜细胞或脉络丛细胞。由于蛛网膜颗粒细胞很少分裂,因此脑膜瘤的发生必须有外因,如病毒感染、放射照射、外伤、遗传因素或者内源性如激素、生长因子等。

5

症状

除具有脑瘤共同表现外,脑膜瘤还具有下列特点。

1、通常生长缓慢、病程长,一般为2~4年。但少数生长迅速,病程短,术后易复发和间变,特别见于儿童。脑膜瘤的复发与肿瘤的组织学特点有密切关系。组织学上良性脑膜瘤术后5年时复发率为3%,25年时为21%;不典型脑膜瘤术后5年复发率为38%;而间变型脑膜瘤术后5年复发率为78%。

2、肿瘤可以长得相当大,症状却很轻微,如眼底视乳头水肿,但头痛却剧烈。当神经系统失代偿,才出现病情迅速恶化。这与胶质瘤相反,后者生长迅速,很快出现昏迷或脑疝,而眼底却正常。

3、多先有刺激症状,如癫痫等,继以麻痹症状,如偏瘫、视野缺失、失语或其他局灶症状。提示肿瘤向外生长。

4、可见于颅内任何部位,但有好发部位及相应症状。

6

并发症

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肢体活动障碍。

7

实验室检查

8

诊断要点

好发于中年女性,肿瘤体积多较大时才出现症状,广基底与颅骨相贴,信号与脑灰质相似且信号多均匀,多具典型脑外肿瘤特征。增强扫描肿瘤多呈明显均匀性强化,并可见“脑膜尾征”。

9

鉴别诊断

脑膜瘤发生部位广泛,不同部位的脑膜瘤鉴别诊断不同,需与常见的脑外肿瘤相区分。

1、垂体瘤

鞍区及鞍旁脑膜瘤需与垂体瘤鉴别,后者容易出现坏死,正常垂体结构消失,增强扫描多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性强化。

2、海绵状血管瘤

鞍旁脑膜瘤需与鞍旁的海绵状血管瘤鉴别,后者常呈长T1、长T2信号,质地不均匀,内部可见有出血,增强扫描呈持续的不均匀性强化。

3、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当肿瘤浸润脑膜出现脑膜尾征时需与脑膜瘤区分。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属脑内占位性病变,无脑外肿瘤征象,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的棉花团状或呈“凹陷征”“缺口征”。

4、胶质瘤

靠近脑表面的囊变的胶质瘤需与明显囊变的不典型脑膜瘤相鉴别。恶性胶质瘤中心不规则坏死、囊变显著,且恶性胶质瘤常浸润性生长,指状水肿更多见。而在囊变脑膜瘤中,脑膜尾征、白质塌陷征及宽基底征较胶质瘤更常见。

10

治疗

(一)治疗

虽然大多数脑膜瘤属良性肿瘤,手术切除可治愈。但由于手术存在一定的死亡率和病残率,所以应谨慎选择手术指征。不同的文献报道指出脑膜瘤的手术死亡率为7%~14%。根据肿瘤的部位和患者的状态,手术的目的可有不同。对于凸面、嗅沟、矢状窦前1/3和一些天幕、颅后窝脑膜瘤,力争全切肿瘤是手术的目的,而对于蝶骨嵴内侧、矢状窦后1/3脑膜瘤以及斜坡脑膜瘤,有时为减小创伤不行肿瘤全切除,甚至目前仍有一些脑膜瘤,如视神经鞘脑膜瘤,只进行活检或开颅探查。加之影像学进步,无症状脑膜瘤发现增多,因此,在决定脑膜瘤处理时应考虑下列因素:①对无症状脑膜瘤应观察3~12个月,再决定治疗方案;②伴瘤周水肿者应手术;③有占位效应、伴智力下降者应手术;④幕上大脑凸面、矢旁、镰旁脑膜应早期手术;⑤颅底脑膜瘤如蝶骨嵴、鞍结节、嗅沟、桥小脑角应手术;⑥扁平脑膜瘤、海绵窦内脑膜瘤、斜坡脑膜瘤如无症状,暂可不必手术。

1、外科手术为本病首选方法

能做到全切除者应争取做根治性手术,以减少复发。Simpson(1957)的脑膜瘤切除术的分类法已公认:

(1)彻底切除(G1)

脑膜瘤及其附着的硬膜、受侵的颅骨均切除。

(2)全切除(G2)

瘤体完全切除,但与其附着的硬脑膜没有切除,仅做电灼。

(3)肉眼全切除(G3)

瘤体切除,但与之粘连的硬脑膜及颅骨未做处理。

(4)次全或部分切除(G4)

有相当一部分瘤体未切除。

(5)开颅减压(G5)

肿瘤仅活检。

上述G1~G4术后复发率分别为9%、19%、29%和40%。

2、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包括γ刀、X刀和粒子刀。适用于术后肿瘤残留或复发、颅底和海绵窦内肿瘤。以肿瘤最大直径≤3cm为宜。γ刀治疗后4年肿瘤控制率为89%。本法安全、无手术的风险是其优点,但是长期疗效还有待观察。

3、栓塞疗法

包括物理性栓塞和化学性栓塞两种,前者阻塞肿瘤供血动脉和促使血栓形成,后者则作用于血管壁内皮细胞,诱发血栓形成,从而达到减少脑膜瘤血供的目的。两法均作为术前的辅助疗法,且只限于颈外动脉供血为主的脑膜瘤。物理栓子包括各种不同材料制作成的栓子,以硅橡胶钡剂小球(直径lmm)最理想。化学性栓塞有应用雌激素(如马雌激素),按每天1.5~2.0mg/kg给药,连续6~12天。根治性手术一般在栓塞1周后进行。

4、放射治疗

可作为血供丰富脑膜瘤术前的辅助治疗,适用于:

(1)肿瘤的供血动脉分支不呈放射状,而是在瘤内有许多小螺旋状或粗糙的不规则的分支形成。

(2)肿瘤以脑实质动脉供血为主。

(3)肿瘤局部骨质破坏而无骨质增生,术前放射剂量一般40GY一个疗程,手术在照射对头皮的影响消退后即可施行。

(4)恶性脑膜瘤和非典型脑膜瘤术后的辅助治疗,可延缓复发。

5、药物治疗

用于复发、不能手术的脑膜瘤。文献报道的药物有溴隐亭、枸橼酸他莫昔芬、米非司酮、曲匹地尔、羟基脲和干扰素α-2β等。溴隐亭可抑制培养脑膜瘤细胞生长。Tamoxifen为雌激素拮抗剂,20mg/d,分1~2次服用。Mifepristone为黄体酮拮抗剂,每次25~50mg,2~4次/日。Trapidil有抑制血栓素A2形成,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致有丝分裂,促进前列环素生长,又有升高血中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扩张血管等作用。口服,每次1~2片,3次/日。羟基脲有抑制核苷酸还原酶,选择性阻止DNA合成。口服20mg/(kg·d),连服3个月,复查CT或MRI,如瘤增大,停服;否则继续服用。干扰素α-2β有抗血管生成,抑制细胞胸腺嘧啶核苷合成。皮下注射,4mμ/(m2·d),共5天,休息2天,如此持续6~14个月。

(二)预后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00年及2007年的标准,WHOⅠ级的脑膜瘤,其5年复发率为5%,但有报道(Jaaskelainen,1985;Marosi,2008)发现看似手术全切除的患者在20年的复发率竟高达20%;WHOⅡ级的5年复发率为40%;WHOⅢ级的复发率达50%~80%,平均生存期小于2年。脑膜瘤的复发及再次手术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

11

日常护理

1、术前

(1)指导患者多进食高蛋白质、高热量、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清淡饮食。

(2)颅内压增高患者须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以利于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有呕吐时头偏向一侧。

(3)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与颅内压增高的表现,遵医嘱应用脱水药,及时发现脑疝的先兆。避免导致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咳嗽、用力排便、情绪激动等。

(4)癫痫病史者遵医嘱服药,留陪伴人员,确保患者安全。

(5)有精神症状者为预防意外须其家属陪伴。

(6)患者常因疾病的原因导致自理能力受限,感到痛苦、恐惧。应耐心细致的与之沟通,详细介绍脑膜瘤的预后,鼓励患者安心接受手术。

2、术后

(1)体位

患者意识清醒,血压平稳后,头部抬高15°~30°,以利血液回流,降低颅内压。较大脑膜瘤切除术后,局部留有较大腔隙时,应禁止患侧卧位,以防脑组织移位及脑水肿发生。

(2)氧气吸入

持续或间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如有舌根后坠给予置口咽通气道。

(3)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及头痛情况。

(4)伤口护理

避免伤口局部长期受压,观察手术部位敷料有无渗血渗液。

(5)管路护理

引流管是否受压、扭曲或成角,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持引流管畅通,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状。

(6)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①感染:监测体温变化,并记录;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通风。

②深静脉血栓形成:严密观察肢体皮肤的温度、湿度、弹性及色泽。

③肢体活动障碍者:加强皮肤护理,注意肢体功能位的摆放和被动运动,加强坠床的防护。

(7)心理护理

患者可因头痛、头面部水肿产生情绪低落,应主动与之交流,并针对原因进行护理干预。

3、健康教育

(1)休息与运动

适当休息与功能锻炼,劳逸结合。

(2)饮食指导

进食高热量、高蛋白质、富含纤维素(芹菜、韭菜)、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少食动物脂肪、腌制品、咖啡、辛辣食物。

(3)用药指导

遵医嘱服药,不可突然停药、改药或增减药量,尤其抗癫痫药,以免加重病情。

4、心理指导

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不能自理者,进行心理调整,指导患者适当参加社会活动,消除因形象紊乱而导致的自卑情绪。

5、康复指导

肢体活动或其他功能障碍者,及早指导康复功能锻炼(肢体被动屈伸、语音锻炼、按摩、针灸),防止肌肉萎缩、足下垂与烫伤等。

6、复诊须知

出院1个月后复查,不适随诊。

12

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