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 颅骨软骨瘤症状及发病原因 颅骨软骨瘤如何预防

颅骨软骨瘤症状及发病原因 颅骨软骨瘤如何预防

2020-03-28 11:40阅读(64)

颅骨软骨瘤(chondromaofskull)见于中颅窝底、蝶鞍旁或岩骨尖端的软骨联合部。生长缓慢、体积大者可累及中颅窝和小脑桥脑角。骨软骨瘤因胚胎组织错构或由成纤维

1
颅骨软骨瘤(chondromaofskull)见于中颅窝底、蝶鞍旁或岩骨尖端的软骨联合部。生长缓慢、体积大者可累及中颅窝和小脑桥脑角。骨软骨瘤因胚胎组织错构或由成纤维细胞进化而来,多见于四肢长骨的干骺段,少数见于扁骨和手足小骨,发生于颅内罕见。

2

流行病学

本病好发于20~40岁,无性别差异。通常认为胚胎区颅底骨为软骨内成骨,进而发生骨软骨瘤,因此软骨瘤多发生在颅底,如蝶骨、岩骨尖及枕骨。约1%~2%的良性软骨瘤可以恶变为软骨肉瘤。

3

临床类型和分类

4

病因与发病机制

骨软骨瘤因胚胎组织错构或由成纤维细胞转化而来,多见于四肢长骨的干骺端,少数见于扁骨和手足小骨,发生于颅内罕见。通常认为胚胎区颅底骨为软骨内成骨,可有胚胎残余的软骨细胞,进而发生骨软骨瘤,因此软骨瘤多发生在颅底,如蝶骨、岩骨尖及枕骨。

5

症状

本病常见于20~52岁的青壮年,性别无明显差异,病程大约在半年至五年,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变部位,可有头疼、头晕、视物欠清、半身运动障碍、麻木等症状,以及颅骨局限隆起的无疼性肿物。软骨瘤生长缓慢,肿瘤起于颅底骨,因此脑神经受累所致的功能障碍为本病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鞍旁或岩骨尖软骨联合部的肿瘤常有视力障碍和Ⅲ、Ⅳ、Ⅴ、Ⅵ脑神经受压症状。蝶枕骨结合处的肿瘤向后可累及脑干和小脑脑桥角,出现小脑脑桥角症候群。体积大的肿瘤可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

6

并发症

7

实验室检查

8

诊断要点

根据出现的运动、感觉障碍,结合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

9

鉴别诊断

软骨瘤应与以下几种疾病鉴别:

1、颅咽管瘤

起源于胚胎颅咽管的残余组织,多见于儿童和少年,女性多见;多位于鞍区,出现视力视野障碍,垂体受压功能低下及下丘脑损害症状。颅骨平片显示鞍上“蛋壳样”钙化。CT典型表现为鞍上低密度囊肿、散在点状、条索状或结节状钙化及囊肿壁为蛋壳样钙化;强化扫描肿瘤实体可呈部分强化或均匀强化。MRI检查T1低或高信号,T2高信号。

2、脊索瘤

起源于胚胎脊索结构的残余组织。多起自斜坡中线附近和蝶鞍后部,少数起源于中线旁的岩骨尖,可向两侧发展,病变位于硬膜外,常导致斜坡破坏,可向鞍区、颅后窝生长,生长速度缓慢。颅骨平片示广泛的骨质破坏、肿瘤钙化,斜坡高信号消失代之以软组织肿块,钙化呈网状、结节状。CT示斜坡的膨胀性破坏伴有碎屑性钙化,肿块为略高密度灶和结节状钙化,部分病例可见病灶中有低密度区,只在肿瘤外缘有强化效应。MRI检查T1等或低信号,T2高信号。

3、脑膜瘤

约30%脑膜瘤可引起局部颅骨增生,颅骨血管压迹增多;约10%引起局部骨板变薄和破坏,多见于颅中窝和颅前窝脑膜瘤。CT可见高密度病灶,强化扫描肿瘤明显均一强化。DSA可见明显肿瘤染色和供血动脉。

4、?三叉神经鞘瘤

肿瘤常伸向颅内,可见岩骨尖破坏和骨质吸收改变,CT平扫多呈等密度,增强扫描呈均匀或环状增强。首发症状为三叉神经的刺激或破坏症状以资鉴别。

10

治疗

(一)治疗

因软骨瘤多位于颅底,基底较广,故很难做到彻底切除,一般只能做部分切除,以达到减压的目的。对一般岩尖和中颅窝底的肿瘤做颞叶开颅,必要时切除部分颞叶,因肿瘤血运不丰富,术中出血多,但要注意保护颈内动脉、颅神经等。对主要仅次于小脑桥脑角的肿瘤可行后颅窝开颅。

(二)预后

本病预后良好,肿瘤生长缓慢,术后复发可再次手术,多次复发者预后不良。如果肿瘤生长迅速有可能恶变为软骨肉瘤。

11

日常护理

1、劳逸结合,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2、建议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质、易消化的饮食,以利于机体康复。

3、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4、保持情绪稳定和良好的心态,建立健康的人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遵医嘱服用药物。做好病情监测,定期复查,不适随诊。

12

防治措施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