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 耳廓创伤症状及发病原因 耳廓创伤如何预防

耳廓创伤症状及发病原因 耳廓创伤如何预防

2020-03-28 11:00阅读(62)

耳廓创伤(injuryofauricle)是外耳创伤中的常见病,因为耳廓暴露于头颅两侧,易遭各种外力撞击。原因有机械性挫伤、锐器或钝器所致撕裂伤、冻伤等,前两种多见

1
耳廓创伤(injuryofauricle)是外耳创伤中的常见病,因为耳廓暴露于头颅两侧,易遭各种外力撞击。原因有机械性挫伤、锐器或钝器所致撕裂伤、冻伤等,前两种多见。耳廓创伤可单独发生,也可伴发邻近组织的创伤,如累及外耳道可引起外耳道狭窄或闭锁。

2

流行病学

3

临床类型和分类

1、耳部撕裂伤严重程度分类

(1)轻度撕裂:仅皮肤、软骨膜、软骨部分或全层裂开,但无组织缺损。

(2)中度撕裂:有组织全层缺损,不能保持耳廓正常形态。

(3)重度撕裂:耳廓完全性撕脱或仅有少许皮肤相连。

2、冻伤程度分类

(1)I度冻伤:皮肤发白并有麻木感。

(2)Ⅱ度冻伤:皮肤有水疱形成。

(3)Ⅲ度冻伤:耳廓游离缘溃疡或坏死。

3、热损伤程度分类

(1)I度烧伤:皮肤红斑。

(2)Ⅱ度烧伤:水疱形成。

(3)Ⅲ度烧伤:皮肤全层破坏。

4

病因与发病机制

1、机械性挫伤。

2、锐器或钝器所致撕裂伤。

3、冻伤。

5

症状

耳廓创伤因其致病因素和受力程度的不同,出现的症状也不同。早期多表现为血肿、出血和耳廓撕裂、受损处感染、疼痛等;后期则表现为耳廓缺损和畸形。

1、出血

多见于耳廓撕裂伤。轻者有少量出血,重者可累及颞浅动脉或耳后动脉受损,则出血量大。

2、血肿

多见于挫伤时的出血积于皮下或软骨膜下,局部出现紫红色血肿,面积与所受外力程度有关,较大的血肿可波及外耳道。

3、疼痛

耳廓损伤后可出现急性疼痛,局部因感染等原因肿胀明显时,可压迫耳廓感觉神经而引起剧痛。

6

并发症

7

实验室检查

1、白细胞增加提示有感染发生。

2、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多见绿脓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8

诊断要点

耳部外伤病史及耳廓局部表现。根据病史及耳廓局部表现,诊断一般并不困难。

1、视诊

损伤程度,有无组织缺损,有无面瘫。

2、触诊

局部水肿,皮肤感觉过敏、迟钝或消失。

3、耳镜检查

有无外耳道损伤、鼓膜及中耳损伤或脑脊液耳漏。

4、听力检查

音叉、纯音电测听检查。

5、平衡功能检查

尤其是有颅脑损伤时。

6、其他

耳部照相或录像。

9

鉴别诊断

1、出血

外耳创伤中的大出血常由颞浅动脉或耳后动脉的破裂所致。

2、感染及软骨膜炎

耳廓的创伤如未妥善处理,很易引起软骨膜炎,发病常在伤后3~4天。以绿脓杆菌感染较多。

3、缺损畸形

耳廓部分或全离断清创再植后未能成活、感染、烧伤等均可造成耳廓的部分或全部缺损。软骨的坏死、萎缩、变形及软骨骨化或瘢痕挛缩可引起外耳畸形。

4、耳廓血肿

耳廓挫伤若无皮肤撕裂,常可导致软骨膜下渗血。

5、耳廓瘢痕增生

耳廓癜痕疙瘩是伤口愈合过程中,由于结缔组织过度增生所致。多见于耳后皮肤。

10

治疗

1、及时处理伤口

应尽早进行伤口清创、止血、缝合,撕裂伤应尽量保留皮肤,对位准确后用细针细线缝合,疏松包扎;耳廓血肿形成时,应早期进行抽吸,血肿面积较大者,则应尽早手术切开,清除积血和血凝块,局部可用碘仿纱条填塞或缝合后加压包扎。

2、控制感染

应选用合理有效的抗菌药物,以预防和控制感染,避免感染造成软骨坏死液化。

3、预防畸形

及时妥当的处理可预防畸形的发生,如处理裂口时应将皮肤与软骨膜对位缝合;外耳道皮肤伴有裂伤时应同时清创处理,预防瘢痕性外耳道狭窄或闭锁。

11

日常护理

1、协助医生及时处理伤口,清除周围血迹或外耳道异物等,并用消毒棉球堵塞外耳道口,以防处置时消毒液或出血过多再次流入,如有脑脊液耳漏则禁止堵塞外耳道。

2、观察伤口情况,注意耳廓修复后的皮肤有无红肿、触痛,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注意体温变化,询问有无不适主诉,遵医嘱对症处理;合并脑外伤时注意有无脑脊液耳漏。

4、遵医嘱按时用药,以预防和控制感染,改善微循环,促进上皮愈合等。

5、病人及家属教育。

12

防治措施

预防耳外伤。及时处理耳廓外伤,彻底清创,防治感染;耳针治疗时,应严格消毒。避免碰、压及冷热伤及耳廓,冬季注意耳廓保暖。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