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 先天性内斜视症状及发病原因 先天性内斜视如何预防

先天性内斜视症状及发病原因 先天性内斜视如何预防

2020-03-28 09:00阅读(61)

先天性内斜视(congenital/infantileesotropia)是出生后6个月内发病的内斜视,也称婴儿性内斜视。||| 流行病学 婴幼儿型内斜视临床上并不少见,但真正明确发病

1
先天性内斜视(congenital/infantileesotropia)是出生后6个月内发病的内斜视,也称婴儿性内斜视。

2

流行病学

婴幼儿型内斜视临床上并不少见,但真正明确发病时间的确很难。“婴幼儿”一词多指“先天性”,真正的先天性内斜视应该指出生后即有的内斜视,由于不能立即被发现,临床上将6月龄前发生的恒定性内斜视定为先天性内斜视。即使出生时发现内斜,也不易做出诊断,原因是:①新生儿眼位不稳定。Nixon等观察1219例正常婴儿,40%正位,30%外斜,30%内斜,7%婴儿未作分类,由于双眼注视开始于2~3月龄,双眼共同运动完成在4月龄,婴儿在4月龄后随着双眼视觉的发育,眼位逐渐稳定,才宜考虑斜视的诊断及类型;②出生数月内(1~3个月)没有形成注视;③内眦赘皮造成的假性内斜视等。故有人认为“婴幼儿型内斜视”较“先天性内斜视”的诊断用词更能客观地反映该斜视的实际发病时间。据国外资料报道婴幼儿型内斜视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大约为0.1%。Costenbader统计发现由小儿科医生或双亲介绍就诊的753例内斜视中,47%属假性内斜视,这部分内斜视以后也可发展为真性内斜视;年龄在0~11个月间者占37%,11个月以后者占63%。关于发病年龄,有人认为婴幼儿型内斜视全部发生在3月龄前,4~5个月后发病的内斜视与调节的发育缺陷有关;也有人提出生后6~8个月发病,甚至有人提出生后1年内发生的内斜视为婴幼儿型内斜视。

3

临床类型和分类

4

病因与发病机制

先天性内斜视的病因不清。可能的发病机制包括两种学说:一是大脑先天知觉发育缺陷,导致异常眼位;另一种学说是原发“运动”理论,眼位异常被认为是原发异常,然后导致双眼视力破坏。两种理论好像都存在,并共同解释了许多儿童异常发育问题。

5

症状

先天性内斜视生后6个月内发病,一般不合并明显屈光不正,交替性内斜视,无弱视,单眼性斜视可合并弱视。由于双眼视野交叉,可以有假性外展限制。先天性内斜视可以合并下斜肌亢进、垂直分离型斜视、眼球震颤等。

6

并发症

1、垂直分离型斜视(DVD)

婴幼儿型内斜视患儿DVD的发生率国外报道为46%~90%,国内报道为21.2%,较国外低。

2、A/V综合征

单眼或双眼斜肌功能过强,婴幼儿型内斜视一侧或双侧下斜肌功能过强的发病率高达78%,国内报道为63.6%。因此常表现V征,合并有上斜肌功能过强者则表现为A征。

3、隐性或显性眼球震颤

Hiles等报道30%的婴幼儿型内斜视患儿有旋转性眼球震颤。Lang观察有50%的患儿有隐性眼球震颤。国内沈洁等报道21.2%伴有眼球震颤。

4、头位异常

因伴发有垂直斜视和眼球震颤,婴幼儿型内斜视患儿常合并头位异常。

5、其他

视动性眼球震颤和眼球水平追随运动的非对称性。

7

实验室检查

8

诊断要点

依据病史视力检查重在定性,确定是否有单眼弱视及注视能力。睫状肌麻痹剂散瞳验光。检查眼底排除先天异常。眼球运动检查确定是否合并下斜肌亢进、DVD、眼球震颤等。

9

鉴别诊断

1、假性内斜视

引起假性内斜视的常见原因有内眦赘皮、宽鼻梁和瞳孔间距窄,但可合并小度数内斜视,应与真性内斜视相鉴别。

2、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

本征是一种先天性眼球运动障碍性疾病,其特征为眼球外转受限,内转正常或轻度受限,企图内转时眼球后退、睑裂缩小,多为单侧性。内斜度不超过30△,多数患儿有代偿头位,面转向受累眼一侧。

3、先天性外展神经麻痹

原眼位呈内斜视,如为一侧受累,则有代偿头位,面转向麻痹眼侧,以保持双眼单视。用遮盖法可以鉴别:婴幼儿型内斜视患者如遮盖注视眼数小时或数天后,则未遮盖眼可外转,而真性外直肌麻痹的眼外转不能。也可用娃娃头转动试验鉴别,真性外直肌麻痹的眼外转受限。

4、婴幼儿调节性内斜视

发生在6个月~7岁,平均年龄2.5岁。屈光状态多为中度以上远视。初为间歇性,戴镜后好转。斜视度多小于30△。

5、知觉性内斜视

发生于婴幼儿期的内斜视多伴有眼内肿瘤、先天性白内障、脉络膜缺损,单眼高度远视等,一眼视力下降,严重阻碍双眼视觉的发育,可导致内斜视。

10

治疗

(一)治疗

如有单眼弱视,需先行治疗至双眼视力平衡。先天性内斜视需手术治疗,手术时机为18~24月龄。也有主张确诊后即手术矫正眼位。合并下斜肌亢进和DVD者手术设计时应给予同期矫正。手术后可保留10Δ微小内斜,以利建立周边融合和粗立体视。

(二)预后

可能需要多次手术才能获得正确眼位。

11

日常护理

1、心理护理

消除患者思想顾虑,增强信心,简要说明手术步骤及愈后情况。术后斜视矫正后避免激动。

2、饮食护理

清淡易消化、新鲜水果、蔬菜。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3、生活护理

保持病室清洁安静整齐,创造有利于患者休养环境。物品固定摆放,避免外伤发生。

4、术前护理

(1)血尿,肝肾常规等,专科检查:角膜映光法、三棱镜遮盖法、同时检查有无慢性结膜炎及感染病灶。

(2)仰卧位、头部不动的情况下,按要求向各个方向转动眼球以配合手术。

(3)术前3天常规点抗炎眼药水,每日4次,睡前眼药膏涂眼。

(4)术前1日沐浴、剪指甲,术日晨更换清洁休养服。术前按内眼手术常规准备,并给予消炎眼液滴眼,指导患者保持眼部卫生,女患者术日不要化妆。

5、术后护理

(1)术后平卧位不压迫术眼为宜。清除活动范围内的障碍物,防止地面积水,活动时放慢速度,由家属搀扶活动。

(2)观察患者双眼敷料包扎是否完好、有无渗血;部分患者术后有视物不清、轻度异物感,属正常现象。如出现眼痛、恶心、呕吐等情况,立即通知医生,协助医生进行相应处置。

(3)遵医嘱按时给予抗生素、激素类眼药水滴眼。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观察药物的疗效、副作用,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避免眼部感染等因素,点眼药时动作轻柔,勿压迫眼球,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饮食注意清淡,进食高营养、易消化食物,忌食刺激性食物。

6、出院指导

定期复诊,外出戴防风尘及紫外线眼镜;避免风尘,积极防治慢性结膜炎,加强个人卫生。

12

防治措施

1、婴幼儿期不可让其逼近视物,仰卧时避免让头经常侧视光亮处,以免日久形成斜视。

2、患儿宜早期散瞳验光。

3、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坚持治疗。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