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 残角子宫妊娠症状及发病原因 残角子宫妊娠如何预防

残角子宫妊娠症状及发病原因 残角子宫妊娠如何预防

2020-03-28 08:20阅读(62)

残角子宫妊娠是受精卵种植于残角子宫内并生长发育,形成残角子宫妊娠。||| 流行病学 其发生率很低,约1/10000~1/40000。 ||| 临床类型和分类 ||| 病因与发病机

1
残角子宫妊娠是受精卵种植于残角子宫内并生长发育,形成残角子宫妊娠。

2

流行病学

其发生率很低,约1/10000~1/40000。

3

临床类型和分类

4

病因与发病机制

子宫是由一对副中肾管发育并融合而成。如果副中肾管中段未合并,仅一侧副中肾管发育为功能较正常的单角子宫,另一侧停止发育,下段缺如而形成残角子宫,它无峡部也无宫颈。分为Ⅲ型:

1、Ⅰ型为残角子宫有宫腔,宫腔与发育较好的单角子宫相通。对Ⅰ型残角子宫而言,精子或受精卵从发育侧单角子宫游走至残角子宫内生长而成残角子宫妊娠。

2、Ⅱ型为残角子宫有宫腔,宫腔与发育较好的单角子宫不相通,此型最常见,约占72%~85%。对Ⅱ型而言,受精卵经腹腔外游走至残角子宫侧的输卵管,由此运行至残角子宫内生长发育而形成残角子宫妊娠。

3、Ⅲ型为残角子宫无宫腔,仅为一实体的始基子宫,借纤维束与发育侧单角子宫相连。

5

症状

1、症状

与输卵管异位妊娠相似,可有停经、下腹痛、不规则阴道流血。

2、妇科检查

在子宫旁可扪及包块,质地较软,边界清楚,多与子宫相连。

6

并发症

7

实验室检查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

8

诊断要点

残角子宫妊娠在破裂前常无明显症状,因此,其早期诊断较困难,过去的诊断率不到5%。近年来随着超声设备的不断改进和超声医生的诊断水平不断提高,其诊断率有所上升。目前,残角子宫妊娠的诊断主要依靠超声特别是阴道超声的协助。

9

鉴别诊断

残角子宫妊娠易与下述异常妊娠相混:

1、宫角部或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子宫型)

超声提示,孕囊位于宫角部,可向宫外突起,但孕囊外上部肌层较薄或不完整,孕囊内侧与宫腔相通,宫腔形态基本正常,而残角妊娠其孕囊周围的肌层较厚且较完整,孕囊与一侧单角子宫宫腔不相关。

2、双角子宫单侧宫腔妊娠

超声示:孕囊周围有内膜向宫颈方向延伸,并与之相连,而残角妊娠,其孕囊下缘位置高,其下方没有正常的宫颈(内膜)相连。

10

治疗

(一)治疗

残角子宫妊娠,一旦确诊,应尽早治疗。手术特別是腹腔镜手术是最好的选择,宜行残角子宫切除术并行同侧输卵管切除术,以免该侧输卵管再次发生异位妊娠。如果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某些学者认为可予MTX杀胚治疗,但目前已少用,因为即使药物治疗成功,畸形子宫仍然存在,仍有可能再次发生残角子宫妊娠,最终仍需切除残角子宫。

(二)预后

由于残角子宫肌层发育不良,若诊治不及时,常在妊娠中、晚期发生子宫破裂,导致严重的内出血,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尤为重要。

11

日常护理

1、一般护理

(1)对未确诊孕妇,护士配合做好阴道后穹隆穿刺、尿妊娠试验等检查,以协助诊断。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一般每10~15分钟测一次血压、脉搏、呼吸。

2、心理护理

了解病人既往面对疾病的反应方式和能力;向病人及家属讲明手术的必要性,提供疾病及护理信息,减少病人及家属顾虑及无助感;运用沟通技巧,鼓励病人倾吐,诉说心理痛苦及失落;指导病人正确面对疾病,以正常的心态接受妊娠失败的现实;帮助病人分析可利用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3、保守治疗

(1)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腹部增加压力,减少异位妊娠破裂的机会,并协助完成相应的生活护理。

(2)指导病人摄取富含铁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鱼肉、豆类、黑木耳、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以促进血红蛋白的增加,增强病人的抵抗力。

(3)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如果腹痛突然加剧,或面色苍白、脉搏加快等变化,应立即通知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4、手术治疗

(1)迅速完成术前常规准备,包括备皮、配血、皮试、更换病人衣裤、建立静脉通路等。

(2)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注意阴道出血、腹腔内出血及子宫收缩情况。

5、健康指导

(1)讲述相关知识,使病人及家属对残角子宫妊娠有正确的认识。

(2)指导病人注意休息,加强营养,纠正贫血。

(3)指导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外阴清洁,勤洗浴、勤换衣,禁止性生活1个月,防止发生盆腔感染。

(4)指导避孕,强调性伴侣稳定的重要性,嘱再次妊娠最好在术后6个月。再次妊娠时要及时就医,并不宜轻易终止妊娠。

12

防治措施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