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 面神经麻痹症状及发病原因 面神经麻痹如何预防

面神经麻痹症状及发病原因 面神经麻痹如何预防

2020-03-28 07:41阅读(62)

面神经麻痹(paralysisofthefacialnerve)引起面部肌肉运动功能丧失称为面神经瘫痪,又称面瘫。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两类。中枢性面瘫是指面神经核以上至

1
面神经麻痹(paralysisofthefacialnerve)引起面部肌肉运动功能丧失称为面神经瘫痪,又称面瘫。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两类。中枢性面瘫是指面神经核以上至其大脑皮质中枢(中央前回下1/3)间的病损所引起的面肌瘫痪,又称核上性面瘫。周围性面瘫是指面神经核及面神经本身病损所引起的面瘫,又称核下性面瘫。

2

流行病学

面神经麻痹的发病率远比预料的要多,在美国每年约有12.7万例患者,在我国每年约65万例面神经麻痹患者(按美国患病人口的比例,我国13亿人口计算)。

3

临床类型和分类

面神经麻痹分为两大类,即中枢性和周围性。面神经核以上大脑皮质病变引起面肌麻痹者谓中枢性。面神经核及其以下面神经各段病变引起面肌麻痹者谓周围性。单侧周围性面瘫表现为单侧面部表情肌完全性麻痹,而中枢性为非完全性面部表情肌麻痹。中枢性面瘫多见于脑栓塞、脑出血、脑肿瘤、脑内炎症。周围性面瘫远多于中枢性面瘫,而周围性面瘫又以颞骨段病变最多见。

4

病因与发病机制

各种肿瘤、炎症、外伤、血管性病变等侵及面神经皮质中枢、皮质脑干束、面神经核及其通路时均可使面神经麻痹。引起周围性面瘫常见的病因有面神经炎(Bell麻痹)、中后颅底骨折、手术创伤、桥小脑角肿瘤、脑干肿瘤及炎症等。引起中枢性面瘫常见的病因为脑肿瘤、脑卒中、脑外伤和其他炎症等。

5

症状

1、一般症状

患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患侧不能做皱额、提眉、闭目、吹气和噘嘴等动作。闭目时,眼球转向上、外方露出角膜下缘的巩膜,称为贝尔现象。鼓颊和吹口哨时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患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流涎,流泪。患侧的眼轮匝肌反射减弱或消失。

2、根据面神经在面神经管中的累及部位不同而出现一些其他症状

面神经受损在茎乳突孔以上而影响鼓索神经时,有患侧舌前2/3味觉障碍。在发出镫骨肌分支以上处遭受损害,有味觉损害和听觉过敏。膝状神经节被累及时,除有面神经麻痹、听觉过敏和舌前2/3的味觉障碍外,有患侧乳突部疼痛,以及耳廓部和外耳道感觉迟钝,外耳道或鼓膜出现疱疹,构成Hunt综合征。膝状神经节以上损害时岩浅大神经受侵,出现Hunt综合征,此时无耳道内或鼓膜上的疱疹,有患侧的泪液分泌减少,患侧面部出汗障碍。

3、面神经麻痹的后遗症表现

主要有面肌挛缩和联带运动等。面肌挛缩表现为患侧鼻唇沟加深、眼裂缩小,易将健侧误为患侧,若让患者作主动运动,如露齿时,即可发现挛缩侧的面肌并不收缩,而健侧面肌收缩正常。联带运动是当患者瞬目时即发生病例上唇轻微颤动,露齿时患侧眼睛就不自主闭合,或试图闭目时,患侧额肌收缩,更有在进食咀嚼时(尤其是浓味食物),即有患侧眼泪流下(鳄泪征),或出现颞部皮肤潮红、局部发热、汗液分泌等现象(耳颞综合征)。这些情况大约是由于病损后神经轴索再生,长入邻近属于其他功能的神经雪旺氏细胞膜管道中所致。

4、面神经麻痹的分级

采用面神经分级系统可以量化面瘫程度,以利于不同治疗方法疗效的比较。目前有多种面神经分级系统,常用的为House和Brackmann分级系统。

5、Bell麻痹

是一种最多见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因可能是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受风寒刺激而发生痉挛,导致面神经缺血、水肿而引起。也可能与局部感染有关。通常呈急性起病,20~40岁最为多见,男性较多于女性。绝大多数为单侧,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几小时内达到顶峰。Bell麻痹最常见,但必须排除外伤、感染和新生物等病因。

6

并发症

7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血电解质

一般无特异性改变,起病时血象可稍偏高。

2、其他

(1)血糖、免疫项目、脑脊液检查,如异常则有鉴别诊断意义。

(2)从病因学角度出发必须除外某些炎症,如结核、结节病等。为此应做有关化验,通常要做结核菌素试验、Kveim反应、血清丙球蛋白测定。

8

诊断要点

面神经麻痹诊断时需区分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明确造成面瘫的原因。CT用于诊断颅底骨性结构的改变有重要价值。MRI对于脑肿瘤,特别是后颅的肿瘤、脑缺血性卒中和炎症改变等有诊断价值。

1、中枢性面瘫的特点

(1)病损对侧眼眶以下的面肌瘫痪。

(2)常伴有面瘫同侧的肢体偏瘫。

(3)无味觉和涎液分泌障碍。

2、周围性面瘫的特点

(1)病变同侧所有的面肌均瘫痪。

(2)如有肢体瘫痪常为面瘫对侧的肢体受累,例如脑干病变而引起的交叉性瘫痪。

(3)可以有患侧舌前2/3的味觉减退及唾液分泌障碍。

9

鉴别诊断

1、颅脑外伤造成颅底骨折而面瘫者,通常有明确的外伤史,常有外耳道流血,乳突部淤血,CT颅底薄层扫描可有颅底骨折等表现。

2、中耳感染侵及面神经管产生的面神经麻痹,除面肌瘫痪外,由于鼓索纤维受累,常有患侧舌前2/3的味觉丧失,伴中耳炎史及耳部的阳性体征。

3、颅后窝病变例如桥小脑角肿瘤、颅底脑膜炎及鼻咽癌颅内转移等原因所致的面神经麻痹,多伴有听觉障碍、三叉神经功能障碍及各种原发病的特殊表现。

4、脑桥病变如肿瘤、炎症、出血等所致面神经麻痹常伴面神经核邻近的脑神经核或长束受损,例如患侧三叉神经、展神经麻痹和对侧肢体的偏瘫等体征。

5、大脑半球病变例如肿瘤、脑血管意外等出现的中枢性面瘫仅仅限于病变对侧下面部表情肌的运动障碍,而上面部表情肌运动如闭眼、皱额则仍正常,且常伴躯体偏瘫。

10

治疗

根据不同的病因,采用不同治疗措施。主要采取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使水肿、炎症的消退,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保护患侧暴露的角膜等。

1、药物治疗

(1)激素治疗:使用类固醇激素治疗贝尔面瘫。因为缺乏足够强的Ⅰ类研究,仍不能明确肯定激素治疗对贝尔面瘫有益。早期阿昔洛韦与泼尼松联合用药,可能有效改善面肌功能(C级水平)。

(2)维生素B1、维生素B12、地巴唑。

(3)神经营养药物,一些营养神经的生物制剂可能有效。

2、针灸、理疗和推拿按摩

针刺疗法以祛风、通经络、调气血为原则。理疗和推拿按摩有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水肿,减轻局部疼痛症状。

3、高压氧治疗

可能有效。

4、保护角膜

用眼罩、滴眼药水、涂眼药膏等。长期不能恢复者可行眼睑缝合术。

5、手术治疗

(1)面副神经或面膈神经吻合术:将面神经的远端与副神经或膈神经的近端吻合,使副神经或膈神经的纤维长入面神经远端及其支配的肌肉,以恢复面肌功能。手术需牺牲副神经、膈神经的功能。

(2)面神经管减压术:可用于颅底骨折后,面神经管破坏,面神经受压的病例。对Bell面瘫的疗效不肯定。

(3)游离神经移植:采用耳大神经、腓肠神经,或颈丛皮神经,行游离神经纤维吻合移植,效果一般均较差。

(4)带血管神经肌肉瓣移植术:效果不肯定。

11

日常护理

1、心理护理

观察患者有无心理异常的表现,鼓励患者表达对面部形象改变的自身感受和对疾病预后担心的真实想法,告知患者本病大多预后良好,并提供患有本病现在已经治愈的病例,指导他们克服急躁情绪和害羞心理,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护士在与患者谈话时应语音柔和、态度亲切,避免伤害患者自尊的言行。

2、生活护理

指导患者保持口腔清洁,饭后及时漱口,清除口腔患侧滞留的食物;眼睑不能闭合者予以眼罩及眼药等保护;外出时可戴口罩、围巾或使用其他改善自身形象的恰当修饰。

3、功能训练

指导患者尽早开始面肌的主动与被动运动。只要患侧面部能活动,就应进行面肌功能训练,可对着镜子做皱眉、举额、闭眼、露齿、鼓腮和吹口哨等动作,每日数次,每次5~15min,并辅以面肌按摩,促进早日康复。

4、健康教育

(1)告知患者本病的康复治疗知识和自我护理方法,如每天面肌功能训练,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眼部并发症等。

(2)指导患者保持心情愉快,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3)指导患者防止受凉、感冒,注意保暖和适当修饰。

(4)告知患者避免接触儿童或未出过水痘或带状疱疹的人群。

12

防治措施